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剑来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天下皆知

第八百九十四章 天下皆知(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大骊科举的含金量再高,可四年一度的京师春闱,哪次没有一甲三名的状元榜眼探花。

可是一洲之地,才几个止境武夫?家乡这边,如今就只有武圣吴殳和黄衣芸两位宗师而已。

刘茂打算领着一行访客去正屋那边喝茶,陈平安没答应,说用不着那么麻烦,咱们就去观主书房一叙,那儿挺清净的。

这位黄花观的龙门境观主,在推开书房门的时候,眼皮直颤。

若说不小心遭了贼,被洗劫一番,是自家道观看护不利,怨不得别人,可自己这算怎么回事,对方明火执仗,强取豪夺,自己还要帮忙开门?

刘茂听到一阵敲门声,披衣起身,开门后,见着了那个与自己如故友重逢的青衫客,刘茂顿时一个脑袋两个大。

恶客登门,看架势,又来自家小道观打秋风了。

陈平安咦了一声,打量了一眼刘茂,满脸意外,拱手摇晃,笑道:“恭贺观主,距离上次一别,这才几天功夫,就已经顺利破境跻身龙门境。实在是太过意外了,所以今天空手登门,见谅个。”

刘茂扯了扯嘴角,“好说。”

犹豫了一下,刘茂终究是没敢说出那句“有机会补上”,担心今夜自家道观就会落个寸草不生的下场。

姚仙之摇头道:“还没呢。”

然后姚仙之试探性问道:“爷爷,我这就去给宫里边传消息?”

看着那个神色自若的臭小子,轻提青衫长褂,缓缓落座床边的椅子上,老人朝姚仙之摆手笑道:“不用啦,求不来的事,吓不跑的人。”

之后老人就只是与陈平安聊了些当年事,至于家国天下大事,只字不提。

聊了足足小半个时辰,姚老将军才放过陈平安,只是让他离开蜃景城之前,必须再来家这边吃顿家常便饭,陈平安答应下来。

姚仙之神色复杂。

再忙也不差这三两天的啊。

到了姚府,来到那间贴有多张符箓的屋子,等到姚仙之帮着姚老将军服下两枚丹药后,坐在床边的陈平安,轻轻拿起老人的手腕,仔细查探脉象,最后转头与姚仙之轻声说道:“放心吧,没什么问题,姚老将军很快就可以醒过来,到时候你小子再忙,也要抽空陪着爷爷走走看看。”

姚仙之先喊了声陈先生,然后抬起那条胳膊,重重握拳,在心口处轻轻一敲。

陈平安动作轻柔,将老人的胳膊放回被子,再垫了垫被角,这才起身,与姚仙之一起走出门外。

陈平安被这个问题给呛到了,咳嗽不已,好个黄花观观主,如此以诚待人。

其实刘茂跻身龙门境,并且看架势还要直奔结丹而去,就是一种与大泉姚氏的表态,大泉刘氏已经没有什么皇室刘茂,只有个龙洲道人,要安心修道当个观主神仙了。

陈平安问道:“那位申国公?”

刘茂摇头道:“已经很久没见过了,信不信由你。”

陈平安身体前倾,从竹黄笔筒中取出一支笔。

那几本心爱书籍,就像如花似玉的美娇娘,你强掳带走也罢了,还要送回几个黄脸婆,然后厚着脸皮跟我说两清了?

陈平安就将那些书籍放在桌上,然后从袖中取出一截木柄,招招手,“上次一个失手,这次补上。”

之前来这边,陈平安为了找出斐然行踪的蛛丝马迹,属于刘茂心头好的一把寻常拂尘,被陈平安寸寸捏碎了木柄。

刘茂这次没有拒绝。

陈平安抖了抖长褂,翘起腿,开始吞云吐雾,同时环顾四周,就在这间书房,最终被陈平安找出了斐然故弄玄虚的一封密信,除了让斐然和刘茂的算计落空,额外“报酬”,就是得到一枚文海周密的私人藏书印,陈平安转交给崔东山后,最终带去了中土文庙。

刘茂笑着摇头道:“陈剑仙自便。”

心中讶异,什么时候好这一口了?

陈平安想起一事,将旱烟杆和烟草放在桌上,转身走向书架,从袖中摸出几本书籍,就近放入书架中之前,抬起手随便晃了晃,正是上次陈平安从这边借走的,《海岛算经》,《算法细草》等书,物归原主后,陈平安笑道:“看清楚了吧,先前与你借书,一共六本,说了归还,怎么可能不还。”

这六本,都是术家书籍,刘茂痴迷此道,他甚至可以算是一位术算大家,毕竟这位昔年大泉王朝的三皇子殿下,还曾担任幕后总裁官,为朝廷编撰了那部多达四百卷的《元贞十二年大簿括地志》。

按照刘茂上次的说法,书,不借。要抢就抢走。

崔东山已经与大泉王朝谈妥一桩买卖,下宗会大量收购官制鸡距笔,风鸢渡船可以帮忙远销桐叶洲以北两洲。

陈平安听说此事过后,立即帮着学生和下宗查漏补缺,说什么官制,不妥当,都是宫廷造办处的御制之物。

当时仙都山上,众人哑然。

就连贾老神仙都没开口说话。

刘茂点燃桌上一盏油灯,光亮昏黄,所幸窗户紧闭,不至于灯火摇曳。

姚仙之神色古怪。

怎么是这么一天?立春时天子有率领百官去郊外迎春大礼,就连自己这个京城府尹,都要负责打春。

所以皇帝陛下是肯定无法参加那场庆典了。

上次陈先生做客金璜府,皇帝陛下驻跸松针湖,明明只隔着几步路,双方却还是错过了。

陈平安和姚仙之坐在一辆马车车厢内,这家客栈离着姚府不远。

一座厢房,被刘茂拿来当作书房,屋内装饰简朴,跟上次陈平安造访此地,差不多还是老样子,一张书案,一件宫中旧物的黄竹笔筒,搁放一枝枝用来抄写道经的大泉鸡距笔,一排靠墙书架,墙角有花几,搁放一小盆菖蒲。

唯一的不同之处,大概就是书架上边少了几本书,屋内多了两把崭新椅子。

陈平安瞥了眼笔筒,上次瞧见的三支抄经笔都还在,如果没记错,其中两支分别篆刻“清幽”、“明净”。

最稀罕的一支,还是那铭刻有“百二事集,技甲天下”的长锋笔。

桌上那部传承有序、印章花押无数的黄庭经也放着,很好,一看龙洲道人就是个守旧念情之人。

两手空空登门,岂不是正好满载而归?

小陌已经帮忙关上道观大门,陈平安与刘茂并肩而行,开始介绍身边的两位学生弟子。

“弟子裴钱,刚刚成为一位止境武夫。”

“学生曹晴朗,大骊上届科举,京城春闱的会元,殿试的榜眼。”

刘茂闻言便与那年轻男女,打了个道门稽首,只是心里难免疑惑,两者能相提并论吗?

姚仙之陪着陈平安走到门口,他要返回府尹衙署继续处理一大堆公务,寻刀一事,只是迫在眉睫的一桩眼前事,其余乱七八糟的事情,更是多了去。

化雪时份京师又琼花。

雪夜访道观。

陈平安走在一条小巷中,在这大泉京城最西边,有座名为黄花观的小道观,前不久刚刚解禁,皇帝陛下撤掉了一拨暗中“护卫”道观的皇室供奉修士。

观主刘茂,曾经的三皇子殿下,后来的大泉藩王,在国祚绵延不断、却换了国姓后,刘茂就主动请辞,得了份道门度牒,在京师内的这处小道观潜心修行,闭门谢客,如今道号龙洲道人,只收了两个孤儿出身的小道童当弟子,刘茂教了些道法口诀和仙家吐纳术,只是两个孩子不知无价宝,比较惫懒,觉得比洒扫庭院麻烦多了。

小陌就安安静静站在门口这边。

陈平安拍了拍姚仙之的肩头,“忙去,不用管我了,我自己在这边等着老将军醒来。”

姚仙之笑道:“忙个屁的忙,这些天就没睡个安稳觉,总得歇口气。”

最后姚仙之拉着陈平安在这边吃了顿晚饭,听府上管事说爷爷醒了,三人赶紧放下筷子,一同去往隔壁的院子。

老人背靠床头,精神不错,笑望向门口那边与孙子一起跨过门槛的青衫男子,问道:“仙之,通知陛下了吗?”

刘茂深呼吸一口气。

所幸那个家伙旋转笔杆、一番仔细端详后,很快就将其放回笔筒内。

陈平安说了句不用送客,就收起烟杆,再随手挥了挥袖子,驱散烟雾,起身走到门口那边,突然从袖中摸出一本书,丢给刘茂,“还你。”

而作为看信的代价,就是那个被乔装成申国公府老管家,剑术裴旻问剑一场,当时有一截伞柄,在雨夜中从京城外的天宫寺,如飞剑来到黄花观,撞穿陈平安腹部。

浩然三绝之一,剑术裴旻。

曾是白也的半个剑术师父,更是陆台的两位传道人之一。

刘茂看着那个抽旱烟的家伙,问道:“陈剑仙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蜃景城?”

都不问今夜造访所求何事。

山下的藏书大家,皆有此癖,借书如借妻,赠书如赠妾。

刘茂瞥了眼书架,忍了又忍,终究是没能忍住,站起身,绕过书案,快步来到书架那边,打算将那几本术算书籍,一一取出,重新摆放原位,必须丝毫不差,否则刘茂就会心里别扭,说是寝食难安,半点不夸张。

那本《数书九章》一入手,刘茂就知道不对劲,一瞥,果然!刘茂加快动作,将其余五本书一一取出,果不其然,版刻粗劣,都不用翻开,就知道是些私人书商的民间版本,与他珍藏的那六本殿阁刻本,相差十万八千里,况且对于藏家而言,这根本不是什么价格高低的事情,刘茂气得脸色微青,咬牙切齿,一言不发,只是将几本书递还陈平安。

陈平安轻轻推开刘茂的手,埋怨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何况咱俩都是认识多少年的老朋友了,客气什么,拿走拿走!”

刘茂尤其坚持,去你娘的陈剑仙吧,这件事,没得谈。要不是双方境界悬殊,刘茂都要动手打人了,至少也会当场下逐客令。

书房不大,不宜待客,况且屋内就两张椅子,陈平安就让小陌他们在外边等着。

陈平安双手负后,看着墙上一幅字画,点头称赞道:“观主这份手笔,无异于画龙点睛,陋室随之灿然。”

原来是一页经书被刘茂用檀木框裱了起来,挂在墙上,只不过一篇黄庭经的经文内容,却是两种字迹。

末尾十六字,正是陈平安上次帮忙补上的“分道散躯,恣意化形,上补真人,天地同生”。

刘茂坐在书案后,陈平安搬了仅剩那条椅子坐在书案对面,翘起腿,取出一根竹制旱烟杆,一袋子烟草,磕了磕桌面,笑问道:“不介意吧?”

小陌坐在那个车夫身旁。

姚仙之试探性问道:“怎么不干脆住在我家?”

陈平安解释道:“送完丹药,确定姚老将军服药无恙后,我们就会马上离京,去一趟蒲山云草堂。”

姚仙之问道:“这么着急啊?”

陈平安笑道:“明年立春就要创建下宗了,府尹大人你自己说,我这个上宗宗主忙不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