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86节

(历史同人)我把自己上交秦始皇 第18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显然,相比涩味的清茶,刚喝的时候,还是奶茶更得他们的喜欢。

周邈额外再喝一碗奶茶,心情愉悦之下,陡然想到:

好像后来封建时代的东西贸易,中原输出的商品,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茶和瓷器?

现在茶有了,瓷器呢?

第105章 带上两件新棉袄、两床棉被,去探望王翦老将军

周邈:永远为始皇陛下的格局眼界而折服!

“另,派人负责寻找和种植茶树,而后如同盐一般出关匈奴与东胡,长远布局西域与东夷。”

茶短则三五年,长则七八年,才能大量销往草原,但也不必急。

因为在此之前,有盐先去探路。

“咕嘟咕嘟……”

——当然,交易给草原蛮夷的盐,必然是珍贵难得的。

“经年日久,形成习惯,匈奴和东胡的牧民们,自然而然就会养更多的羊,而少养马匹,从而战力日渐削弱。

到时,一旦北方蛮夷不老实,只需断掉盐茶市易,便能将他们拿捏得死死的。”

“当然,在此之时,大秦要能守住关隘,拦住蛮夷南下劫掠。”

而若是战力削弱的蛮夷都拦不住,那大秦注定是日薄西山了。

周邈说起皮毛——尤其是羊毛的价值:“在开春暖和的季节,剃下羊毛,粗硬的羊毛可以做毡毯,而细软的羊毛和绒毛,则可以纺成毛线,织成羊毛衣、羊毛裤。”

衣食住行,一旦涉及衣,大秦君臣瞬间郑重起来。

“而羊毛衣裤,即便些微刺挠,不能贴身穿,冬日里穿在中间,保暖程度基本与棉袄不相上下。”

其实不难想象。牛羊就是靠一身毛渡过寒冬的,羊毛穿在人身上自然也很暖和。

你说有棉花,毛衣裤不需要了?

令少府即日起建窑钻研烧制。”

虽然以输出盐、茶和瓷器,购入羊毛及其他物产,挟制周边势力,不是三两日之功,至少也要等到八方驰道彻底贯通后。

但未雨绸缪,早早行动起来,总归没错。

“好嘞!”

……

果如所料。

周邈自顾自继续道:“我对如何烧制瓷器一窍不通,只是晓得如果烧瓷的温度不够,可以用风箱吹火,还能改进炉窑,用依坡而建的长条形‘龙窑’烧制。”

“烧制瓷器的土似乎也有更高要求,有名的又记得的,就是高岭土——高岭石族粘土矿物为主的粘土和粘土岩。”

周邈突然又想到:“短时间内想要速成,烧制出瓷器,其实也有条捷径。”

“秦时的陶器代表是那什么兵马俑,而汉时陶器创新则是铅釉陶,有黄、褐、绿色,而盛行的绿色就是青瓷的前身。”

李斯只是稍作假设,心内就已惶恐不安。

从上到下,从明到暗,命脉皆被人挟制掌中。这种生死由人的人感觉,实在令人惊惧。

这岂不正是昔日管子行事②?甚至犹有过之。

周邈被李斯用忌惮(?)的目光盯着,疑惑直言:“李丞相难道是感同身受,心有不忍了?”

你李斯难道是什么心性良善之辈?

“而若是能烧制更精美的瓷器,那么必然能令东夷、北方和西方的贵族们,趋之若鹜!”

周邈简要阐述一番瓷器的作用。

李斯则再次敏锐地成功察觉要素:“如果说盐和茶叶,是上下皆必不可少。那么瓷器,就是拿捏上层掌权者的利器!”

盐和茶叶固然不可或缺,就如房梁地基,但对各势力的掌权者而言,不到掘塌地基、抽掉房梁的时候,其实也无关痛痒。

即便真到那时候,掌权者若无仁心,不顾所属万民死活,短时间内也仍是无关痛痒。

放在当下,是绝佳的贸易商品。

至于丝绸,固然不愁销路和利润,但养蚕取丝、缫丝绩线、纺织成布,属于是精工细活。

利润确实高,但成本也不低。

相较而言,当下适合倾销,以量取胜,短时间养成制敌命脉的还是盐。

而大秦已建成五个海盐场,在供给国内两千万黔首低廉食盐之外,还有富余可以出口周边势力。

这笔买卖,总归是不亏本的。

而且对于朝廷来说,茶与盐一样,还能收取商税与关税。

“对!”周邈不能更赞同。

不愧是你李斯!

……

封建时期的东西贸易,最具代表性的,是自西汉为始的张骞凿空、开通西域大道的丝绸之路。

而丝绸之路畅通的朝代节点,人所皆知的有汉、唐及明。

丝绸之路,顾名思义,这条商贸通道上的货品,以丝绸纺织品的影响最大。

然而越到后来,除了华美的丝绸,还有畅销的茶叶,精美的瓷器等。

茶叶,无需多言,算是农副产品经济作物。仅成本而言,可以算是低廉,但利润却格外高。

奶茶熬煮得差不多了,周邈洒进去一小撮盐,搅拌充分后。

就给每个碗里舀一勺炒米碎、炒豆粉,再冲入奶茶。

瞬间,浓郁醇厚的香气被激发,香味四溢!

蒙毅照旧先给上首的嬴政呈上一碗,之后几人各自取上一碗,啜饮起来。

“呼!”扶苏满足地呼出一口气,“好喝!”

嬴政当即决断:“还烦请仙使传授寻找和种植茶树,及炒制茶叶之法。”

周邈拍拍胸膛:“没问题!”

嬴政又吩咐李斯:“左丞相,即日起,布局食盐输出匈奴与东胡,以及西域与东夷。”

谋篇布局以匈奴与东胡为主,可西域与东夷也未尝不能多上一手。

或许不能养成命脉,并握在掌中,至少也能攫取巨大资财。

听听在说什么傻话呢!

且不说棉花还未推广开来,即便广泛种植,也要占用田地。

哪里比得上长在北方草原的羊群身上,几乎白得,来得划算?

李斯:“以盐、茶换牛羊牲畜及羊毛,如此大秦不仅能源源不断地,从草原部族赚取资财,还把他们的命脉握在了手中。”

茶暂且不明,但盐嘛,在有仙使的盐田法和炼盐神通后,立时就低廉起来。

周邈带着方岩和燕,搬上围炉煮茶的家伙事,又原路回到六英宫。

接着铺纸磨墨,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铅釉陶,只需七八百度,就能烧制出均匀的釉面。若改用高岭土和龙窑,较容易就能烧出漂亮的青瓷了。”

虽然周邈含糊其词,以‘那什么兵马俑’代称,但在座皆知他所指。

大秦君臣:至少懂得避讳了,有所进步。

在短暂又微妙的欣慰之余,殿中大秦君臣皆是‘不出所料’的心绪。

而嬴政最终一锤定音:“劳烦周邈你,将风箱和龙窑的结构形制描写出来,再把烧制瓷器的诀窍誊写一份,朕

李斯:“仙使多虑。若大秦成为拿捏命脉者,那可真是求之不得!”

周邈一副果不其然的表情,但随即又道:“只是瓷器方面,我是一窍不通的。”

然而殿内大秦君臣四人,对仙使这话,却未作定论。

完全没有大失所望,而是不慌不忙地继续聆听下文。

既然能够提出来,必然是有所了解的。

但瓷器一如青铜鼎、铁釜、丝绸,成了上层掌权者的权力与地位象征,那么他们必定狂热追捧!

而精美的瓷器,掌握在大秦手中。相当于那些掌权者,也能一定

程度上被大秦左右态度。

“设身处地,假使大秦宗室公卿们追捧某国华美器物,大秦上下所必需的粮食和盐,也全部依赖该国市易。”

“大秦还被引导不种粮食,专种棉花、桑麻……”

因为瓷器与华夏同名①。

周邈首先就对其有一股好感,而且他心里盘算一下:

如果掌握瓷器烧制技术,到时一窑万彩,岂不赚翻?

同样是高端商品,可成本方面,相比丝绸,瓷器其实要更低一些。

“……陶瓷分陶器和瓷器,至于带釉面的硬陶,早在商时就有了。但现在及之后的小几百年之间,使用的都还只能算是陶器。”

而上首的嬴政则要更加了解周邈,仅两条命脉,应当不会让他屈指计数。

“可还有其他命脉?”

“陛下怎么知道!”周邈高兴于始皇陛下懂他心思,也不藏着掖着,“还有就是:羊毛。”

殿中众人疑惑:羊毛?

“西域和草原上的牧民们,大约在商代时,就已经学会运用动物的毛与皮,比如裘毡就是其中的代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