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做暴君 > 第二百七十一章 他们是人,不是牲畜!

第二百七十一章 他们是人,不是牲畜!(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而此举,却引起了李邦华、王洽他们的思虑,这次出现的离京巡边,天子究竟想要干什么,他们或多或少都知晓一二。

只是自始至终,李邦华他们却在疑虑一件事,为何天子会这般重视信王、唐王孙他们,甚至还特意让唐王孙他们召进京城来。

按明制,藩王成年后都要离京就藩,而已就藩的藩王,没有天子诏命,轻易是不能离开就藩的的。

这是为了避免某些不好的事情发生。

尽管大明奉行的是立嫡立长之策,但是谁要真相信这些那就会被人笑话,远的不说,就说万历一朝,因为国本之争闹出多少风波来。

“此事就到此为止了。”

朱由校摆摆手打断道:“聊聊巡边的事情,朕此次离京巡边,是为了想看看朝廷历年拨发的粮饷,究竟有没有用到实处,镇压建虏叛乱镇压到现在,辽前的局势还算安稳,但是朕对此不是很满意。”

而在朱由校讲这些话时,李邦华、王洽等一众大臣,包括张庆臻这些在职勋贵,一个个都没有在提刺驾一事。

适才李邦华他们讲那些话,就是想向天子表明各自的态度,天子想不想听另外再说,但是他们不说就是不行。

在大明官场为官者,特别是在中枢为官者,哪个不长着颗玲珑心啊,这年头能力向来是排在后面的,在能力之前的是揣摩,是审时!

“平江伯既已奉旨急赴京城,那么此案就交由内阁来查,朕此次离京是为了巡边,不是为了查案的,两者孰轻孰重?”

王洽上前道:“陛下,臣以为巡边固然重要,但是牵扯到陛下安危这更重要,这毕竟关乎到社稷安稳!”

“臣附议。”

陈新甲紧随其后道:“臣等也知此案可能有小人在暗中作祟,但是在此案没有彻查清楚一点,御前断不能有任何威胁与隐患。”

尽管这些大臣说得很隐晦,但是朱由校却洞察到他们的心思。

“臣附议!”

“臣附议!”

王洽、陈新甲等一众军机职官纷纷附议。

在朱由校明确要让魏良卿在御前带刀值守,不过是吃顿饭的功夫,随驾的这帮大臣们,还有负责御驾的在职勋贵,但凡是没有要紧事务的都赶来御前了。

朱由校坐在木椅上,看着眼前这帮规谏的大臣,心底生出了唏嘘与感慨。

作为朱家的子孙后代,无论血脉远近,要是连对朱家的江山基业,都表现得漠不关心,只想安于享乐的话,那他们就不配得到重用!!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朱由校还要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朱由校是想培养能帮他分忧的人,而不是给自己找麻烦的。

这点从朱由检、朱聿键他们,在离开朱由校身边要奉旨去做一些事情,朱由校从各处抽调人手就能瞧出。

世人皆能看出皇帝光鲜亮丽的一面,却从没有觉察到做皇帝累的一面。

那真是处处算计。

在朱由校美美补觉之际,疲惫不堪的朱由检、朱聿键等一行人,便在内廷、皇家禁军府、勋卫等调派的人手下,遵奉朱由校下达的旨意,在三河这一带展开暗访了。

朱由校知道海外移藩之事,如果在朝一旦明确下来,势必会掀起极大的涟漪与影响,甚至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毕竟这事儿违背了祖制。

在大明,守旧之风是很顽固的,不是天子提出了些什么,底下的人就会一五一十地进行落实的。

所以这件事情想要做好,除了要让大明军队变强以外,让大明开启对外扩张的步伐,同样还要培养一批值得倚重的宗藩宗室代表。

嗯?

这引起了不少人注意。

“禀皇兄,查明了。”

朱由检眉宇间透着怒意,作揖拜道:“这是臣弟在随驾抵三河,在城内看到的一些情况,请皇兄御览。”

“陛下,臣也查明了。”

活跃于权力场上的人,其实都明白一个道理,只要涉及立场问题不动摇,那么底下的人吃点,喝点,贪点,坏点,色点都不是什么大事。

权力的本质是什么?

是支配一切!

既然选择在官场上混了,那必然就会牵扯到站队,没有人脉,没有背景,想要在官场上混开,无疑是痴心妄想的事情。

哪怕你真有本事,真有能力,可要是不合群,不懂得审时度势,最后只会是为别人做嫁衣,甚至沦为斗争博弈的牺牲品。

“臣弟拜见皇兄!”

“臣等拜见陛下!”

在御前众人思虑之际,朱由检、朱聿键一行作揖行礼。

“免礼吧。”

朱由校面色平静,看向眼前众人道:“朕让你们暗查的事情有结果了?”

“皇爷,信王,唐王孙他们求见。”

就在朱由校话音刚落,在堂外后者的卢九德,毕恭毕敬地走进堂内,面朝天子作揖拜道。

“宣。”

朱由校面色平静道。

信王他们来此做什么?

这就牵扯到内廷太监与外朝文官的争斗与博弈了。

别说是这次有嫌疑的是魏忠贤,即便不是魏忠贤,而牵扯到别的内廷太监,这些随驾的大臣也都会这样的。

他们针对的不是某个特定的人,而是某个特定的群体。

难怪对于皇帝而言,掌控全局的根本在于制衡啊。

也是见到这一幕的朱由校,心底的感慨与唏嘘更盛了,因为不管是哪个群体,都希望自己能掌握更多的权,这样在朝的话语权才能增加,由此才能在朝办成一些事情。

有些东西不管是在什么地方都会存在。

这不是任由个人意志就能够改变的。

别看自己提拔与重用了这些大臣,在他们身上打上了帝党烙印,但是在牵扯到一些事情时,在所难免地会出现分歧与偏差。7kzw.org

“诸卿说的没错,不过此案没有定数前,也不能先入为主的就妄下结论吧?”

朱由校收敛心神,扫视御前众文武道:“行刺乃是株连九族的死罪,朕不会放过一个坏人,但也不能冤枉一个好人吧。”

在这个位置上待得越久,朱由校越能感受到称孤道寡的真实含义,那就是孤家寡人啊!!

“好啊!居然藏着这么多的腌臜事!!”

就在御前的众人思绪各异之际,御览奏疏的朱由校,却压不住心中的怒,皱眉喝道:“他们是人啊,不是畜生啊,朕还真是没有想到,在三河一带的军民,多数居然是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而朱由检、朱聿键他们就是朱由校遴选出来的。

不过这个培养啊,不能太呆板,要讲究‘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不然就不可能培养出来。

所以朱由校给他们上的第一课,就是要叫他们知晓民间疾苦,知晓他们不从知晓的另一面才行。

要是他们有所触动,则代表这一轮的考校通过了。

而要是没有任何反应,那他们就会被朱由校淘汰掉!

朱聿键紧随其后,看表情也不太好,“这是臣在暗查营州后屯卫期间,查到的一些情况,还请陛下御览。”

“陛下…”

“陛下…”

朱常淓等一行人也纷纷掏出奏疏。

卢九德见状,忙低首上前,将朱由检、朱聿键他们所呈奏疏一一收好,随即便在众文武的注视下,快步朝御前走来。

大明是皇权专制的统治不假,这也造就了皇权的神圣与威严,然而这也顺势衍生出一项特性,即官本位思潮!

统治的根本就是少数驾驭多数,由此就必须要制定规则,提倡律法,强调礼制……这一切都是为了维系统治的稳定。

规则是由少数派制定的,但是却由多数派服从的,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就难保会形成特权逸散的根节。

“陛下,当前通州行刺案尚无定论,臣以为魏良卿不宜待在御前值守。”军机大臣李邦华表情严肃,面朝天子作揖拜道。

“毕竟魏良卿的身份特殊,如果此案真与魏忠贤有牵扯,臣以为绝不能姑息,朝廷必须要彻查到底才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