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做暴君 > 第二百三十六章 永不加赋

第二百三十六章 永不加赋(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税改势必会触碰到利益,而折损利益的那些既得利益群体,必然是不会坐以待毙的!

“这件事情朕已经决定了,所以就不会更改。”

在李起元、毕自严先后讲完后,朱由校却道:“我大明的百姓苦日子,过得实在是太久了,废除摊派辽饷一事,的确是从眼下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但是他们此前吃过的苦,朝廷难道就可以坐视不管了?”

“人心比什么时候都重要。”

“关起门来,朕给诸卿讲几句贴己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一事,说是为庆贺皇嗣降世而颁布的,但实则这件事情朕想了很久了。”

“陛下,此事是否再商榷一二?”

主管户部的李起元,犹豫刹那,依旧硬着头皮上前道:“此事干系太大,此前陛下颁特谕,着废除摊派辽饷一事,这的确是为万民减负,但是对国库而言,这压力属实是太大了。”

“除了辽东方面的平叛,还有西南方面的平叛,这每年要消耗的钱粮是众多的,且这些年来,天下各地频生灾害,朝廷要预留部分存银应急,而朝中有司、地方有司的各项开支确实极大。”

“臣附议!”

内阁群辅兼户部左侍郎的毕自严,紧随其后道:“臣能够理解陛下的心情,想以此惠政来庆祝皇嗣降世,可现在国库空虚是事实,眼瞅着秋粮征收已经开始,在这个时候颁布此等惠政,恐会对地方造成很大影响。”

甚至在这前后,还有不少人以此散播谣言,说什么的都有。

越是在这等局势不定之际,就越是要做出些行动来安抚人心才行。

也恰恰是这般,兼领户部尚书的李起元,兼领户部左侍郎的毕自严都没有任何犹豫,跟着同僚一起表明态度。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嘛。”

见内阁诸臣这般,朱由校微微一笑道:“时下这种境遇,在京举办大典就不必了,太过于铺张浪费了,国库有这等银子,倒不如去多做些实事的强。”

不过锦衣卫那边公布的种种,却无不指向了就藩洛阳的福王,而郑养性一行的逮捕,加之坊间的一些传闻,使得此事备受关注。

可恰恰是此事太过重大。

以至于现在都没有人敢轻易触碰。

“臣以为应开大典。”

作为内阁首辅的朱延禧,在沉吟刹那后,上前作揖道:“皇嗣降世,这对于社稷而言乃是大事,若是陛下允准,内阁将召集礼部等有司着手准备,让天下万民皆知我朝已有皇嗣!”

“此两政真要是都能全面落实下来,姑且就按全面落实吧,那国库少说要向天下万民让利数百万两。”

“臣斗胆想问问陛下,面对这样的差额,在国库空虚之下,该如何应对辽东平叛,西南平叛,甚至是京营等处的整饬,这些还只是臣能想到的,而臣想不到的还有很多。”

熊蛮子,你是真敢讲啊!!

朱延禧、黄立极等内阁大臣,看向熊廷弼的眼神全变了,在此等特殊的时局下,却讲出这样的话出来,这不是摆明要叫天子难堪吗?

如果天子没有想到这些,那这个问题要怎样回答?尽管这些都是现实,但是这些话讲出来,那也是要分场合才行啊!!!

“滋生人丁永不加赋,臣是不是能理解成主要牵扯到丁税?”

熊廷弼表情严肃道:“陛下的本意,是想将丁税定额,这样来减轻天下万民的负担?”

“可以这样理解。”

朱由校点点头道。

“那陛下应该也知道。”

也是在这一刹,在场之人无不知晓,最初天子讲的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思了,新一任的内阁啊,注定会是备受争议的存在!

因为天子要让天下万民减负,但是这样一来的话,就势必要与大批既得利益群体站到对立面。

而在天子与他们之间,内阁恰好就夹在其中了!

是选择坚定不移地追随天子,秉承天子意志做事。

是选择站到天子的对立面,而去向那些人妥协。

“近来的朝局,嗯,也不能说是近来,更为贴切的说法,应该是近几个月来。”

随着内阁首议的正式开始,作为大明天子,朱由校是要定调子的,过去的内阁怎样,朱由校不想过多谈及,但是新一任内阁成立了,那么有些风气就要改改!

高效廉洁,遇事不推诿,敢于担当,敢于担责……这些都是朱由校对新一任内阁的期许与要求!7K妏敩

“朕算是一直被影响着。”

在内阁诸臣各异的表情下,朱由校神情自若道:“以致朕的皇嗣诞下,却没有任何的动作,朕事后想想,这不好,毕竟是朕的皇嗣,还是要热闹一下的。”

“朕就是怕有些人会反对,会掣肘,所以才选择以此名义颁布的,朕不想让天下万民再戳朕的脊梁骨了!!”

东暖阁内的气氛微妙起来。

朱延禧、黄立极等内阁大臣,一个个的表情复杂极了,他们都知道天子讲这些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更知道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乃是惠政。

可是有些事情吧,不能只看眼前啊,有太多的不易是藏在看不见的地方。

作为户部的一把手、二把手,李起元与毕自严或许对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细节,了解得并不是很多,但是二人却能明白一点,此政真要颁发下去,的确是能减轻底层群体的压力。

不过牵扯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那绝不是脑袋一热就可以拍板的,他们要考虑的问题与层面更多。

说实话,李起元与毕自严对于国库空虚一事,特别是牵扯到中枢财政收支失衡,他们比谁都要心急。

税改在他们的心中不止一次地想过。

但是税改不是说改就改的,这必须要有明确的方针才行,不然那就是瞎折腾,不仅会损害朝廷威严,还会对地方造成混乱!

“朕想了想,内阁向天下颁道上谕吧,着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具体以哪年黄册为准,这点内阁具体商榷,自此朝廷在赋方面的征收,就以此作为永例,不准再额外加征,诸卿意下如何?”

一言激起千层浪。

朱延禧、黄立极他们万没有想到天子会讲出这等话。

原本讲出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时,内阁诸臣的心底还紧张起来,他们真怕天子高兴之下,要求天下各地跟着举办庆典,这样不知该增加多少负担给百姓。

但是‘滋生人丁永不加赋’一事,可远比他们想的要更劲爆,此事在大明从没有过先例啊!

“臣附议!”

“臣附议!”

黄立极、袁可立等内阁诸臣皆附议道。

尽管对当下的国库而言,举办一场这等规模的大典,其实是一件压力极大的事情,不过天子诞下皇嗣,这对于社稷而言不一样。

从朱由校御极登基以来,至今已经有五载有余,此前虽诞下有皇嗣皇女,但是无一例外都早逝,这其实对于天子威仪是不小打击。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熊廷弼继续道:“在朝廷征税的赋税中,田赋是第一等,其次就是丁税,而此事一旦颁布天下,那朝廷每年在丁税方面,势必要缩减部分税额,具体有多少,这还需事后进行核准。”

“不过臣粗略估算,一旦在这方面定额的话,那朝廷每年少征百万两,这只怕将会成为常态,甚至这个税额会更大。”

朱由校没有说话。

这个数额究竟有多少,他也不清楚,这需要有具体的核准才行,关键是要看要以哪年黄册人口为基准才行。

“此前陛下颁特谕废除摊派辽饷,现在又要颁布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熊廷弼逻辑清晰地说道。

这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在面临一件件具体的事情时,是他们必须要做出选择的,只是这些个选择做起来,又是何其艰难的存在啊。

“陛下,臣有一言,想问陛下。”

在此等形势下,熊廷弼站了出来,朝天子作揖拜道,此举引起其他大臣的注视,熊蛮子这是要问什么?

“说。”

朱由校言简意赅道。

朱延禧、黄立极、袁可立他们看了看彼此,对于天子讲的这番话,他们各自的心中生出不同思绪。

近几个月来发生的事,在不少人看来比过去一年,甚至更久,都要发生的太多太多了。

天子特意强调时间,让他们皆想起一件事。

天子即幸西苑落水遇刺。

此事到现在都没有定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