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大明做暴君 > 第九十一章 剿匪

第九十一章 剿匪(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说别的。

单单是那些趁乱逃窜的兵卒,一旦在地方展开劫掠的话,那可远比流窜的匪寇要狠太多了。

关键是他们都是经历过沙场的悍卒,真要出现上述这种情况,朝廷要从何处调遣大军镇压啊!

“响鼓当用重锤敲!!”

面对二人的质疑与反对,熊廷弼却道:“要是旁人的话,本官断不会这样,可黄得功不一样!”

讲到这里时,朱由校怒拍御案。

“陛下,臣斗胆请旨!”

在此等情况下,熊廷弼作揖再拜道:“此次京畿出现匪患,朝廷应当谴派大军前去镇压之,断不能让赵逆继续流窜各地,臣觉得可派黄得功部离京平叛。”

“熊协戎!你可知你在说些什么?”

知晓实况的张维贤,此刻站出来反对道:“黄得功所部尚未整饬出来,如何能够前去镇压流窜匪寇?”

“陛下,倘若这封奏疏所写属实,臣觉得率部肆虐昌平、顺义等地的赵逆匪寇,规模绝不下万余众!”

不知过了多久,熊廷弼表情严肃道:“甚至于说这支所谓的赵逆匪寇,是有数股匪寇组成的,自号天王的赵逆,只怕是这其中最大的一股,像这等规模的匪寇流窜,靠地方的确是清剿不干净。”

“卿家为何这般笃定?”

朱由校向前探探身,看向熊廷弼说道:“昌平、顺义等地方有司,急递至兵部的急报上,不是没有言明匪寇的规模,至多也就数千众罢了。”

“陛下,倘若真的只有数千众,那宣府镇的兵马早就镇压了。”

这段时间待在京营,熊廷弼一直在默默地观望,天子没有因为朝野间出现的舆情风波,而对他有任何别的惩处,这也让熊廷弼坚定了想法。

可是现在似有变数。

嗯?

原本思绪万千的熊廷弼,接过眼前这封奏疏时,在打开看到上面的内容之际,整个人都愣住了。

不是京营的事?!

朱由校表面没有变化,心底却生出赞许,熊廷弼说的没错,真正的精锐之师根本就不是靠操练就能练出来的,操练只是最基本的,想要成为敢战的百战强军,那就是需要上战场不断去跟强敌厮杀。

让一帮从事生产的农夫,经历再多的操练,即便真的能操练出来,那依旧还是一帮农夫罢了,只不过是军纪较好的农夫。

没有见过血,没有经历战场,就不能被称之为军队,更别提是百战强军了。

“那就谴黄得功统领麾下精锐征剿京畿匪寇!”

想到这里的朱由校,眼神凌厉道:“朕就在京城等他们凯旋的消息,到时若能镇压这支匪寇,朕绝不吝啬赏赐!”

见熊廷弼这样,张维贤生出怒意。

“够了。”

朱由校语气平静道,随后看向熊廷弼,“英国公跟袁卿所言也是为了朝廷考虑,卿家真的有把握,让黄得功率部征剿肆虐京畿的匪寇,期间不会出现任何变故?”

“臣有把握!”

熊廷弼作揖拜道:“黄得功所部已完成登记造册,只要在出兵征剿前言明军纪,何部敢出现骚乱,甚至趁乱逃离军中,那就执行连坐!!连带着他们的家眷一起!!”

“臣熊廷弼拜见陛下!”

奉诏进宫的熊廷弼,在赶来东暖阁面圣时,见英国公张维贤、兵部尚书袁可立都在御前待着,且二人的表情那般严肃,熊廷弼就知必有大事发生!

“看看这封奏疏。”

朱由校冷厉的目光,定在作揖行礼的熊廷弼身上,语气冷冷的说道。

难道是跟京营有关?

“再不一样,此事也不能这样冒进。”

张维贤皱眉道:“朝廷现在经受不起任何变故。”

“那依着英国公之见,就任由这帮匪寇流窜京畿了?”

熊廷弼的牛脾气上来了,瞪眼看向张维贤道:“英国公应该清楚,以赵逆为首的流窜匪寇,为何频频出现在昌平、顺义等地?那为的不就是洗劫天寿山吗?”

“你!!”

“英国公说的没错。”

袁可立紧随其后道:“黄得功麾下所统家…兵卒或许很强,不过他们终究没有磨合好,万一期间出现任何差池,这对朝廷的损失太大了。”7K妏敩

二人的担心不无道理。

黄得功所统的亲卫家丁,或许个个都是能征善战的,可他们终究是被强逼着聚到一起的。

在黄得功没有震慑住这帮悍卒,没有让麾下真正的磨合出来前,最好是哪儿都别去,万一在征剿匪寇期间出现变故,导致麾下发生营啸或兵变,后果将不堪设想啊。

熊廷弼抬手作揖道:“臣对这些家伙太了解了,对上一向都是报喜不报忧,错非是这次闹出的动静太大,恐会惊扰到天寿山,只怕地方有司还会压着不报。”

你是真敢说啊。

站着的张维贤、袁可立,这下看向熊廷弼的眼神都变了。

“朕也是这样想的。”

而在二人感慨之际,朱由校双眼微眯道:“地方是这样,中枢又何尝不是,现在朕就怀疑啊,这天底下究竟还藏着多少腌臜事,是朕这个大明皇帝不知道的!”

京畿出现匪患了?

心底生出惊愕的熊廷弼,在短暂愣神后,眉头微蹙的翻阅着奏疏,只是在看完上面所写内容,熊廷弼却陷入到沉思中。

东暖阁的氛围变得微妙。

张维贤、袁可立不时看向沉默的熊廷弼,他们都知晓天子召熊廷弼进宫,只怕是想从京营抽调兵马镇压京畿匪患。

但问题是现在的京营,真的能扛起这份职责吗?

“陛下英明!”

熊廷弼作揖拜道。

这次机会真的是太难得了,若是黄得功能够顶住压力,统领着麾下精锐镇压流窜的匪寇,只要朝廷能给予相应的赏赐,那熊廷弼就有把握彻底让这帮成分复杂的队伍,给凝聚成一支忠诚于朝廷的强军。

有了这样一支强军,接下来整饬京营就容易多了,甚至他还能从中抽调部分精锐,到京营各处去担任底层武将,不过这一切的一切,都要等到黄得功能镇压才行!!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这……

张维贤、袁可立闻言,皆难以置信的看向熊廷弼,他们怎样都没有想到,熊廷弼敢说出这样的话。

“再者言,真正的精锐之师,本就不是靠操练能练出来的。”

熊廷弼继续说道:“那需要上战场见血才行,黄得功所部兵卒,根本就不需要操练,只要严明军纪,明确奖惩,那么朝廷就能将他们的心收回来。”

这才是真正干实事的栋梁。

熊廷弼听天子这样说,这心里难免多想起来,毕竟先前在京营做的事情,将京营各部将校麾下所统亲卫家丁一锅烩了,尽管是为凝练一支真正的精锐之师,不过熊廷弼的确也藏着些小心思。

过去栽跟头真是栽怕了。

即便天子特赦了他,钦定他协理京营戎政,不过有些底线不探清楚,熊廷弼就不知这个度,自己究竟要怎样拿捏好。

毕竟天子让他整饬京营,是为了今后亲征建虏,哪怕天子明确的‘对辽战略’谋划的再好,可要是不能实际促成落到,那终究是一则空谈罢了。

在大明官场沉浮那么久,熊廷弼太清楚这里面的猫腻了,更清楚某些官僚的德性,倘若天子没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御驾亲征之事还是莫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