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穿书后我成了女配之子 > 第629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37)

第629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37)(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参考了现代的压缩饼干做法,把每年百姓交税上来的多余的粮食加上其他的配料,做成了干粮。

一部分储存,以备不时之需,一部分可当成奖励,下发给将士们。

有朝廷定期发下来的粮食和钱,士兵们对守护家园这件事情也越发重视了起来,对赵璟的忠诚度也日渐提高。

当食物足够果腹还有多余了以后,大家就要开始追求质量了。

于是为了提高国民生活水平,赵璟又提出了许多蔬菜种植,以及家禽养殖配种的法子。

于是赵璟又重新选定了一处靠山又落后偏僻的地方开工厂,来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问题。

几个地方的工厂开起来,流向国库的银子那是根本不可想的。

光是财政大臣,赵祯都选了五个,更别提财政大臣手底下的副手。

银子逐渐回到了国库中,国家富裕了,百姓之间的贫富差距也在渐渐拉短。

解决了百姓果腹这件事,紧接着赵璟就想到了士兵们。

可高价出口给其他国家,或者供大宋境内的富商权贵使用。

住在京城周围的人,可以到工厂去做临工。

而靠近山里的农户,也可以按照当地的政策,去砍伐树木运到京城。

如此一来,人人都有活干,人人都有的赚。

一时之间,京城这一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繁华。

百姓按照朝廷提供的种子和种植方法来种植,年年都收获满满。

哪怕上交了一部分给朝廷,剩下的粮食也足够一家人吃一年,甚至还有多余的。

这一项政策的成功,也让那些土地多,想存着粮食在青黄不接的时候提高价钱卖出去的富商无路可走了。

毕竟百姓都有粮食了,谁还来买他们手中的?

哪怕要买,也有朝廷开的粮庄,里面的粮食价格透明,没有提高价钱的情况,所以百姓们更乐意去朝廷开设的粮庄里买。

“你还记得曾经爹爹跟你说过的话吗?作为天子,你的一言一行都要为百姓考虑,不可逞一时之气。”

但总归不会再发生靖康之耻类似的事情,毕竟赵璟的基因和历史上过继来的赵顼可不一样。

不过,想起日后的靖康之耻,赵璟倒是有了个一劳永逸的法子。

与其担心后世子孙不给力,不如趁自己年轻,带着同样热血沸腾的将士们去开疆扩土。

拿下契丹和还未成形的大金!

心里有了这个想法以后,赵璟也开始计划了起来,只等着找个合适的时机,就朝周围的契丹族和女真族发难。

在一个黄道吉日,就把皇位传给了赵璟,自己则成了太上皇帝。

而赵璟,也成为了本朝第一个父亲还在世,就登基为皇的太子。

赵璟登基,那是名正言顺,普天同庆。

为了庆祝,赵璟还大赦了天下三年,免赋税,免徭役,把朝中该封的官都封了。

如此一来,又惹得天下众多百姓纷纷赞叹虎父无犬子。

第629章 生死两皇后张氏之子(37)

五年后。

转眼赵璟就已经十六了。

跟随着赵祯垂帘听政也已经五年。

在这五年里,赵璟凭借着自己的能力和独特的见解想法,也收获了一大批朝臣的认可。

慢慢的推下去,也获得不少人的支持。

眼看着儿子的能力越来越出众,获得的认可程度越来越大。

赵祯心里也越来越欣慰。

儿子如此出色,作为父亲,他是为儿子感到骄傲的。

在察觉到自己的身体越发不好了后,赵祯就找了朝中的几个人商量。

在历史上,有一句著名的话,财之不丰,兵之不强。

如今钱财够了,剩余的就是操练士兵。

必须得让战士们达到上战场的标志,一旦发生战争,即可进入状态。

于是赵璟又专门请教了高龄的师傅狄青,为士兵们制定了一套强身健体的规则训练。

为了鼓励这些士兵,他也做出了实质性的行动。

有了柔软纸巾的出现,也逐渐让上层权贵放弃了粗糙的厕纸以及厕筹。

而那些粗糙的厕纸,则从以前昂贵的价格被打了下来,沦落到了普通百姓手里。

如今大户人家里但凡体面的人,用的都是朝廷工厂做的纸巾,这可是身份的象征。

用的人多了,赚的钱自然也多。

京城周围的这几个工厂已经满足不了需求了。

有这一个情况的出现,那些手里有粮食的商人,也不得不把价格打下来,平同着朝廷卖的价格一起卖。

若是他们不卖,手里的粮食就会堆着发霉,到时候损失更重。

如此一来,有了朝廷的插手,短期内倒是没有商人再靠着这一块赚大钱了。

五年的时间,也足以让赵璟下令开办的工厂收获满满了。

工人们按照他提供的法子,制作着柔软的纸张。

对于这个计划,他也并没有隐瞒爹爹。

在一个闲暇的午后,他就轻描淡写的朝着赵祯说出了想攻打周围国家的想法。

赵祯听后,连忙摆手说不行。

“平安,虽然说咱们现在国库确实丰盈,士兵也很有干劲,但是战争不是儿戏,那可是要死很多人的。”

“你是皇帝,你轻而易举的一个决定,很有可能会使一个国家走向灭亡。”

赵璟在民间的声望,也越来越高,受到了许多人的拥戴。

而像苏轼苏辙一般的诗人,更是狂写下数百首诗来称赞赵祯何赵璟父子俩。

国家富强,百姓也安居乐业,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从近期的发展来看,若是一直按照计划行事,大宋百年之内只会越来越强。

等赵璟百年之后是何模样,那就不得而知。

更何况加上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说一不二的性格,更加让朝臣们认识了这个小太子和赵祯的不同。

未来君主有手腕有能力,所以底下的朝臣们慢慢的心也朝着赵璟靠拢了。

五年以来,赵璟当初提出的种种政策,也蒸蒸日上的发展着。

有了朝廷钱庄的成立,土地倒是收回了一部分,虽然还达不到总土地的五分之一,但一切都在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

朝廷收回来的土地,又重新按照人头下发给百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