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 第一百二十四章 考生陈玄策,本朝第一批三甲!

第一百二十四章 考生陈玄策,本朝第一批三甲!(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错,有才华是有才华,就是不把精力用在正途上。”王伦也点了点头。

觉得陈玄策此人,若全心全意读书的话,不会比欧阳疾要差。

只是对方,却将交际应酬奉为大事。

来京师之后。

基本上不待在可真理,每日与不同的人厮混。

可为何只有此人,坐上了内阁次辅的位置呢?

而此时,王伦沉吟了一下,继续道:“不过还有另外一位名为陈玄策的考生,文章也不错,您应该也知道此人,最近同僚们,都在议论呢,说他是个大才。”

“是,我听过此人。”宋公文一笑,然后道:“不过据说此人最厉害的,还是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哄得朝中许多官员们都将其奉为座上宾。”

“可论文章的话,对比欧阳疾还是差了些,且据说为人并不算正直,我听人说,此人入京后,多次出入风月之地,想必要拔得头筹,希望不是很大。”

其实,这一次的举子当中,最出名的就是欧阳疾以及陈玄策。

所以京中大小官员,都很认可他的才华。

也正因此,很多人都认为对方,有可能是天启朝的第一位状元。

连当初的宋公文,也是这样认为的,可正如他之前所言,此次的考题与之前截然不同,或许会大乱欧阳疾早已经定好的思绪。

因此状元最终能落入谁的头上,也很难说得准。

“不错。”

王伦身为礼部尚书,当初自然也是参与过科举的,而且是与前内阁次辅李芳同一批。

只不过他当时之第三名探花,而后者,则是状元。

至于宋公文呢,只是列入了三甲而已。

与两人差距还是很大的。

因此,在听到王伦的问话后,稍稍思考,然后道:“欧阳疾此人,才华横溢,不下于当年的李芳,此次殿试,很有可能位列三鼎甲,拔得头筹也不是不可能。”

三甲就没这么幸运了,若有门路,可以继续留在京师,没有门路的,要么直接下放,要么就等待机会,被贵人发掘。

而就在魏云弈的思索之时,时间也就这样一点一滴流逝。

最后两个时辰过去,殿试终于结束了。

御前侍卫走上前来,开始将那些考卷一一收上来。

已经准备好的张正明,带着宋公文等人,则相继点头,坐上考官的位置。

也可以直接授予官职。

不过这个官职并不会太高,状元下放,通常都为一方知县。

当然,这个知县的位置只是暂时的,也可以是为考验,不久之后就会被调回京中,进行重用。

其余二人,则由情况具体安排。

剩下的第四名到第十名,并称为二甲,二甲可以参加翰林院的考试,通过之后,也能入职翰林院,只不过地位相对低一点而已。

殿试的时间,比会试要短,因为只需要答一题就可以了。

而一般参加殿试的举子都至少两三百人,这些考卷,也不能让皇帝一个人看。

所以学生们一但完成考试,就会有首辅大臣,带领内阁成员以及翰林院学士进行批阅,留下觉得最好的十份,交由陛下就可以了。

这十份,就是此次殿试的前十名,三鼎甲就在其中产生。

至于名次,则也有皇帝钦定。

连此次状元的热门人选欧阳疾,也拿着笔,迟迟没有动手。

只有陈玄策,在经过稍稍思考后,都没有起草稿。

而是直接在考卷上开始直接书写。

上方。

魏云弈见到这一幕,没有说话。

连京兆府的一些差役都结交了,虽说官场上这些很重要,但问题是,对方现在还是举子,当以读书为主啊。

旋即,二人也不再多说什么。

毕竟三鼎甲,是需要陛下钦定的。

他们心中即便有想法都没用,也只是发表些许意见而已。

而此时,端坐在龙椅上的魏云弈,因为实在没事可做,思考起接下来的流程。

只不过,前者是因为文章写的好,才情出众而出名。

后者的话,却是为人圆滑,能说会道。

连朝中一些老大臣。

都直接将其视为忘年知己了。

但对于真正的读书人来说,陈玄策的这种方式,却不是让人那么看得上。

王伦开口道:“会试时我是主考官,看过他的文章,写的极好,且不是不下于李芳,而是还比李芳要更好!”

李芳作为前朝状元,虽然被查出犯下纵容亲眷、侵占田地的大罪。

但他的才华,却是朝廷大臣们公认的。

不然,这么多年过去。

出了好几名状元。

“只不过,此次陛下的考题,与历朝历代完全不同,既不是问政,也不是经义...”

“所以我也瞧不准,不过王大人,应该是看好欧阳疾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欧阳疾。

在会试时名列第一,为会元。

他们知道,不久之后,天启朝的三甲,马上就要诞生了!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当初王守元,也就是二甲进士,进入的翰林院。

如果没通过的话,亦可以选择进入御史台,成为一名言官。

这就是为什么,翰林院与御史台,统称为清贵了。

毕竟每几年也才这么十个。

十名之后,就是三甲。

因此。

三鼎甲也有另外一个称呼,天子门生。

第一名为状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则为探花。

这三人就是三鼎甲,也称之为头甲,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入职。

当然,如果皇帝非常看好的话。

接下来的两个时辰,全都是留给举子们考试的时间。

在此之间,身为皇帝的自己,若无大事的话,也是不能离开的。

所以此刻的他,显得有些百无聊赖。

不过下方的大臣们,却在私下里开始交谈。

“宋大人,你觉得此次殿试,有谁能够拔得头筹啊?”文官一列中,礼部尚书王伦看了一眼大殿中的三百名考生,继而笑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