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三国:卧龙嗣子,我的岳父是关公 > 第277章 诸葛乔智取长沙,孙我行称帝建号(

第277章 诸葛乔智取长沙,孙我行称帝建号((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种伎俩,岂能瞒我?”

“传令前将军满宠,即刻引兵入寿春。”

曹植将孙权的密信直接扔到了火盆中,又将孙权的信使驱逐出境。

牙门将文钦不解:“使君,寿春互市是陛下定下的,这个时候引兵入寿春,恐怕会影响寿春的互市。”

曹植冷笑:“我那愚蠢的兄长,活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活明白。”

虽然诸葛乔忽悠诸葛融的时候用上了资本论,但诸葛乔其实是个“云资本论读者”。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诸葛瑾相信了诸葛乔的目的是在尽盟友之谊。

至于引起士商竞争试点的的核心用意,哪怕诸葛乔说出来了,诸葛瑾也未必能理解。

谁会相信商人有那么大的力量可以破掉士族的垄断地位啊!

哪怕是远如吕不韦、近如糜竺糜芳兄弟,都是以商为敲门砖来转变为士族。

然而当前的时代环境,士族形成了思想和权力的垄断且对农工商压榨太甚,只有将商扶持起来,打破士族在思想和权力上的垄断。

有竞争,才能有进步。

这些想法诸葛乔是无法跟诸葛瑾解释清楚的,这个时代能理解诸葛乔想法的不多。

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是去给诸葛瑾解释大道理,而是忽悠!

忽悠成功了,目的达到了,那就够了。

其中就包括了如何让孙权给诸葛融的作坊当靠山的方案。

若无诸葛乔暗中推动,诸葛融是不可能如此迅速的在江东崛起的。

如此行事,也能避免诸葛乔跟荆益士族的冲突。

先在江东搞试点,失败了那也是江东士族去找孙权的麻烦,诸葛融在江东若是混不下去了还能来荆州避祸。

若是成功了,那么一统天下后,大汉的朝堂势必得考虑江东商人群体的利益而作出相应的让步。

对主动来投的文钦亦是厚礼相待。

曹植的命令很快传到了满宠耳中,对曹植的这个命令,满宠亦是认同的。

曹丕都让步这么多了,孙权竟然想着用一纸书信就要劝和。

现在是刘备在遣将进攻颍川,孙权不帮忙就算了居然来劝曹植隐忍?

满宠亦是不含糊。

“若我那愚蠢的兄长看到孙权的信,怕是得提前去见先帝了。”

“威逼利诱都玩不明白,当什么皇帝。”

曹植一口一个“愚蠢的兄长”,听得文钦多了几分畅快。

昔日魏讽谋反,文钦因为“辞语相连”受到牵连被下狱治罪,还被鞭子抽了数百下。

若不是文钦天生武勇,早就被抽死了。

如果说诸葛恪是诸葛乔部署在江东积极支持北伐的棋子,那么诸葛融就是诸葛乔部署在江东推动士商竞争的棋子。

诸葛融要在江东建作坊,就势必要跟江东的士族抢地抢人。

受了诸葛乔薰陶的诸葛融,在对待作坊工人的觉悟上有远超士族的优势。

跟着士族的农工群体,叫农奴工仆;跟着诸葛融的农工群体,叫农民工人。

一个叫奴仆,一个叫人民,这待遇自然是天差地别的。

“孙权打不过刘备,就一直想在淮南占便宜。”

“互市不过是孙权用来试探刘备底线的手段罢了。”

“一旦孙权认为刘备会针对江东,他必然会引兵强取寿春,再转而向东取下邳和广陵,以表示对刘备的合作诚意。”

“可笑我那愚蠢的兄长,还以为可以借助孙权来牵制刘备。”

“瞧,刘备都遣将攻颍川了,孙权竟然来信劝和!”

即便是制定这个计划的诸葛乔本人,都没有完全的把握,若真有完全把握,诸葛乔也就不会以江东为试点了。

另一边。

豫州的曹植,也收到了孙权送来的密信。

“劝和?”

“孙权这鼠辈,尽在想好事。”

就譬如诸葛乔“坑害对孙权面服心不服的江东士族”这个理由,足以让诸葛瑾对诸葛乔放下大半的戒心。

孙权用诸葛瑾这个外来寒门,本身就有打压和制衡江东士族的目的。

诸葛乔详细的给诸葛瑾讲解了有关作坊的事,而话术的重点是以“仁德爱民”为主。

将这个话题一引申,诸葛融要办的工坊就成了“仁德爱民”的举措,而不是在跟江东士族作对。

一顿酒菜结束,诸葛瑾的脑子里满是诸葛乔那“仁德爱民”的理论核心:诸如“民贵君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等等。

诸葛乔的士商竞争计划也就能初步达成了。

不论是重农抑商还是重商抑农,都不是诸葛乔追求的。

哪怕是后世生产力提高了,只靠种地也是满足不了生存需求的。

想生存,就得在满足基本种地需求下,再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去工坊赚取劳动报酬。

工农结合,才能真正的满足衣食住行需求。

当即令贾逵和胡质引兵入寿春,强行扣押了江东在寿春的商人及其粮米财物。

这强势的反应,直接将孙权给惊呆了。

孙权一面遣诸葛恪入合肥布防,一面再遣使者去寿春询问缘故。

去寿春的使者却全都被贾逵和胡质强势驱逐。

诸葛瑾又自樊口传回诸葛乔的态度。

曹操念及文钦父亲文稷的功劳,这才免于死罪。

对曹操,文钦没什么怨恨。

对曹丕,文钦是恨之入骨。

在曹植当了豫州牧后,文钦就来豫州投曹植。

曹植的旧友如邯郸淳、丁仪、丁廙、杨修都死了,在豫州招募的贤士又大部分看重的是九品中正选材,而非曹植本人。

资本主义吃人血的那一套,诸葛乔是不会推行的。

要用就用最好的,一次性到位。

诸葛融的作坊,亦是诸葛乔对士商竞争的一次试点。

为了能降低诸葛融建作坊的风险,诸葛乔先是打造了诸葛融代购祖师爷和时尚先锋的人设,让江东的富家子们对诸葛融手中的提花绫锦趋之若鹜。

在积累了原始资本后,又替诸葛融规划了建作坊的全部流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