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大唐弃妃 > 情不自禁投入他怀中

情不自禁投入他怀中(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当然记得!只可惜,如今蛟龙被困浅滩,恐怕这一生再难有所作为了。”王伯当凄凉一笑,“我遇魏公,以为毕生所学终于有了用武之地,能够制订政策、治国安邦,不再是一个只知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武夫了。我以国为重,却渐渐与众兄弟以义为重不相容,如今更是为了礼法,忠义两难全……”

“伯当大哥,魏公这个人虽然刚愎自用、心胸狭窄,但平心而论,他对你却知之甚深,认同你的胸中抱负、治世之才,所以才换来你的一生相随。”我听后心中一震,更深一步体会到了王伯当的无奈,文武双全的他最终竟会报国无门,落得忠义两空的结局,又怎会不叫人痛心,“应该说,李密是最了解你的人,他最知你心最懂你才。男人们不是总爱说‘士为知己者死’么?伯当大哥你埋没半生,终逢知音,愿意全心回报他的知遇之恩,这是无可厚非的。”

“倘若他们都能像你这样想便好了。”王伯当的眼眸忽地一亮,随即又黯了下去,“这么多年的兄弟,竟无一人愿意站在我这边!可悲,可叹。”

“啊?”我茫然抬头,发现这人不是李世民,而是王伯当,赶忙闪身避开,“对不起,伯当大哥,我,我以为……”

“以为我是谁呢?”王伯当倒也没有责备我的意思,“是你的意中人么?”

“我知道我认错人了,”我顿时大窘,“伯当大哥就不要再笑我了……”

“好,好,不笑你就是了。来,坐下说话。”王伯当轻笑一声,便回身坐在院中的石椅上,拍了拍身边的空位,“夜已深了,你为何还不去休息?”

“我睡不着,便出来走走。”我在他身边坐了下来,“伯当大哥又为何在此?”

忽然回想起了那个冬夜,那似乎还残留在心头的浪漫情怀。

一样的明月,那银色的清辉落在我身上,也落在他的身上;这漫天的雪花,不仅洒向了我,也洒向了他。

慢慢融进诗化的意境里,我突然觉得一个人在月光下看雪赏梅,越看想得越多,越想越觉得夜深人静,心酸无奈。

我不知道那个人此时是否也和我一样,在看着这孤寂缥缈的夜空。虽然我望不到他,他也看不见我,但我们都能瞧见这弯新月。而这弯新月,从最初就在看着我们。

一缕悠扬的笛音悠悠响起,细语缠绵,似乎在诉说着那遥远的传说。

“是的话,你们去投效,从此我们便分道扬镳。不是的话,我们再从长计议。”单雄信冷冷道。

我一愣,随即想起,李渊杀了单雄信的兄长,杀兄之仇,不共戴天,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投效李渊的。

我正想着,冷不防王伯当也起身说道:“你们去且去,但我王伯当不愿做这不忠之人。”说罢,他转身便走。

“伯当应该不会做出蠢事来吧?”徐茂公似在自言自语,又似在问众人。他的话外音大伙都明白,他是怕王伯当一怒之下,会将方才众人的谈话告诉李密。

“世绩不要多心。”秦琼立即答话,“伯当不会的,我了解他的为人,他不会如此做的。”

“李密此人刚愎自用,并非成大事者。”徐茂公毫不客气地说道,“他先前杀害翟让之时,可有顾及一点兄弟情谊?咬金原是瓦岗首领,后让位于李密,但李密又是如何对待你们这些所谓的兄弟的?”

众人仍是默然。

我心中一震,李密杀翟让确是不智之举,早种下将士互存戒心、离心离德的祸根。翟让的死令大部分瓦岗人对兄弟情谊产生了怀疑。此刻,我算是真的明白了,在这个时空,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这确实是个处处皆战场的世界。

“伯当大哥,自古忠义两难全,有得必有失。”其实我知道,这些道理在场的众人都懂,只是他们身在局中,难以选择,有些话他们并不好说出口,必须有个局外人来推波助澜。我想了很久,终于还是开口说道,“徐大哥说得对,‘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鸟儿飞累了,尚知得找棵安全的树歇息才能睡得安稳,如此才能不被猎手捕杀;而善战善谋的能人勇将得寻个知人善用的好主,如此方能大显身手。”

“一叶扁舟于惊涛骇浪中只能随波逐流,只有依附大船方能乘风破浪。”我转眼一看,见众人皆凝神在听,这才继续往下说,“刘邦可谓一代明君,而韩信更是一将难得。面对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自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韩信的忠心耿耿换来的却是刘邦的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他最终也只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我也是毫无睡意,无奈只能吹笛排遣苦闷。”王伯当长叹一声。

我蹙眉问道:“伯当大哥可是为了今日之事烦恼?”今日众人密谋投奔李世民之事,大都数人都赞同,只有王伯当的观点与众人背道而驰,受到兄弟们的排挤,想来他心里一定十分苦闷。

“呵……我只是想起年少的自己。”王伯当没有回答我的话,抬头悠悠说道,“十数载寒窗苦读、勤练武艺,我踌躇满志,一心要为天下苍生贡献自己的力量,给天下百姓安宁幸福的生活,开垦一片没有战争,没有痛苦,只有和平、公正的乐土。如今,我再想起这些少时的梦想,却感到十分可笑,笑自己的痴,笑自己的傻,为何要为实现这个缥缈的理想而辛苦地执著着……”

“伯当大哥,不要这么消沉。你知道么,你一直是我心中敬重之人。”我清楚地感受到王伯当此时内心的痛苦,不由伸手搭在他的肩上,“最初我以为你只是一个箭法高超、文才出众的风流侠者,后来我才慢慢知道,原来你最引以为傲的不是那百发百中的神箭,而是你的济世之志、王佐之才。”

“还记得你我初见时,我望着你作的那幅画所说的话么?”我侧头回想,“那曲折的葡萄藤让我想到一条蛟龙,一条年轻的蛟龙。它看似纹丝不动,却是醒着的,它矫捷、翩然,是一条伏卧在深潭的大蛟……”

空灵的笛声仿佛在诉说着我这几年的寻寻觅觅、颠沛流离。我痴痴地听着,眼中就要流出泪来。

抬眼望去,在那梅林深处,梅花娇嫩,有个白衣男子横笛吹奏,宽大的衣袍随着飞雪微微飘扬,仿佛是一场隔世的梦。

“是世民么?”

“世民……”鬼使神差地,我神思恍惚地奔了过去,。

“明,明,你这是怎么了?”沉稳的男声传来,有力的双手扶住了我的肩。

“如此最好。”魏徵颔首,“今日便商议到此吧,时间长了,恐魏公生疑。”

“也好,那我们便先告辞了。”秦琼应了一声,拉了我便离开了。

心中有太多事放不下,夜半时分,我仍无法入睡,于是便到院中走走。

满园梅花在飞雪中悄悄开放,一阵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梅花花期既至,严冬又来了。

我静静地站在梅花树下,伸手攀着枝条,想学古人驿寄梅花,可惜却没有青鸟为我殷勤传送。

“魏公是当世之雄不假,但是,‘河无大鱼,小虾称王’,在一个没有突出人才的时境,只要有些小本领便可做成大事。我只听说过英雄无用武之地,没听说过乱世不出英雄的。”我见众人并无反驳之意,便又说道,“乱世是由不得时势造英雄的,而是英雄造时势。李世民便是个能造时势的英雄。《吕氏春秋》中《贵因》篇便说道,‘顺应时势,因时因势,才能无敌于天下。’若英雄只是称谓,对时局毫无影响,那便不是英雄了。是英雄,就该把握大局,决策千里,运筹帷幄之中。”其实我很清楚,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可以说是时势为他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让他成了最终的帝王。但是最主要的是他能造就历史,造就时势,这便是大局势了。

“有志之士最怕的就是遇人不淑。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我长吁一口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怕有一日,择木之鸟,绕树数匝之后竟发现无枝可栖,不是此鸟不愿栖止,而是普天之下没有良木。小弟一时多嘴,言尽于此,若有说错的地方,还请各位大哥见谅。”

“听明一席话,令我茅塞顿开。”魏徵起身赞道,“想不到明年纪轻轻,见解却如此高深,果然是英雄出少年。”

单雄信在旁许久都没说话,此时忽然开口问道:“言下之意,你们都要投效李唐了?”

“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徐茂公反问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