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网络英雄传 > 归隐江湖

归隐江湖(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心愿

我自己希望将来老了以后能回大学去当老师,这样我才会有成就感,因为只有这样,我的许多理念才会影响到年轻人,也包括一些做事的方法,思考的逻辑,怎样为自己掌舵,以及一些工作上的经验,使他们在年轻的时候就能尝试过错误,避免将来酿成大错。

30岁时我曾写出我35岁时的成功规划,希望能达到什么,现在看来都已全部实现,当老师是我将来的又一个人生规划。我一向对自己严格要求,目标也比较明确,而且不希望走捷径,希望慢慢地、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成功。我这样的一些想法和做法也是受许多长辈包括在IBm的影响,也许同龄人里有这种想法恐怕不太多。

父亲

我希望的成功是各方面比较平衡的成功,这与我父亲的影响也分不开。我父亲切岁就退休了,那是他事业处在最巅峰的年龄,而且那是他45岁时就计划好的,现在他每天听音乐、爬山、打球。一天他可以听8、9个小时的古典音乐,打网球是数十年如一日,可是这两个项目我母亲都不行。为了退休以后跟我母亲过共同生活,父亲从45岁时开始陪母亲每天晚上散步,开始练习打羽毛球,因为这是夫妻俩可以同时做的运动。

为了得到经销商的信任,我第一天把他们所有人的电话、E-mail全都整理出来,下面写上我的名字和联系方式,说自己是新报到的几回,有什么事情可以找我,先推销自己。最后我不仅赢得了所有经销商的信任,而且我也最了解这些银行客户的状况,他们用了IBm的哪些机器、型号等等。那一年,我的业务增长了近300倍。

除了勤奋和认真之外,重要的一点是大老板教我的:从不跟别人抢功劳,所有的功劳都是别人的,但是大老板们都看得一清二楚,某某事是谁做的。

在业务部门我待了三年,但每年都更上一层楼,第一年获得了IBm的新进奖,第二年是台湾最佳业务员,第三年是亚太区最佳业务员。

关于“累”的定义

在IBm,我一年都没有轻松过,一直都在接受不同的挑战,做经理之后,每半年我的业务都有新的重大拓展,公司给我的责任也随之不断加重,常常是我力所不能及的。我曾问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你们睡眠怎么样,他们说,累的时候好睡,不累的时候就不好睡。我很纳闷,因为我不累的时候也好睡,太太形容我的头还没沾到枕头边就睡着了。

1989年,大学毕业服了两年兵役之后,我踏入了社会。当我去IBm应聘时,第一批人已经招完,我就先去IBm的经销商那里去工作,两个月后,我再去应聘考试,得了第一名。

过了不久,IBm通知不能录用我。因为根据他们的规定,IBm不能从它的经销商那里挖人。后来我又考上了NCR,他们也决定送我出国受训。就在出国前一天晚上9点多,IBm一个经理找到我家。原来那位经销商告诉了IBm,说他反正也留不住这个人云云。

当时我在那位经销商那里工作了三个月,我的客户是在航空领域,本来这位经销商只有一家航空客户,不久全台湾所有的航空公司都成了他的客户。尤其是一家最大的航空公司,负责人非常照顾我,我送报价单过去,他让我拿回去再改高些;货还没交,他已把钱申请出来,交货第二天钱就到了。

初生牛犊

刚到IBm,我也是实验性的先做产品经理,按照IBm的常规,没有5-10年的业务经验,是不让做产品经理的。部门的人都大我8-10岁,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也许他们是拿我作试验吧。两个月后,我拿了IBm最大的一个奖——成就奖,这一年里我共拿了三个奖。

上学时代,我从未感到读书是件难事,一点都不用功,淘气,贪玩,爱打架,但成绩还不错,还一直是班干部,人缘非常好,甚至每当学校里各派发生争执时,他们都找到我作中介入来调停。

1982年上高三时,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才开始懂事。老师是位教古文的作家,上课从不讲课文,只有考试时前的一堂课里才把前面的所有课文念完,其他时候都在给我们讲人生的道理、文学和电影作品,这对我是一种很大的启发,也影响了全班同学。

等到上大学,我才开始给自己设定目标:成绩要好到可以拿奖学金,平时要积极参加社团。我参加了许多社团,也得到了IBm许多的资助,对IBm也有一些了解,况且它也是台湾当时最好的公司。大二时我立下志愿:毕业后要进入IBmI作。我就问IBm需要什么样的人,成绩要怎么样,要参加什么社团,英文要求怎么样,要什么特质,然后倾力培养自己。

开始我在麦当劳打工。早上5点骑车出门,6点上班,11点再去学校上课,除了上课之外还要参加社团活动,下午6点下课后,就去当家教,家教结束后再骑车去麦当劳上晚班。大二、大三念得非常辛苦,几乎跟现在做公司差不多。当时的想法很简单,让自己及早社会化。

上大学之后我就没从家里拿过一分钱。

中国有太多的成功案例,让你觉得自己成功的机会太多,远胜过其他国家,年轻人要接受的挑战、环境远远比其他社会复杂。是学一个IBm或者是杜家滨的成功模式,去中关村当一个老板赚大钱,还是到广州学一个老板如何倒货,你首先必须作出抉择。

大学后我在IBm工作,我先发现IBm成功的经理是怎样的,成功的高级主管是怎样的,再看一个上市公司的老板又是怎样,每一个不断向上的阶梯上都有不同的经验和技能,你必须先找出来,然后看怎么学,只要不是这条路上的,都跟我无关,这当然是一条最辛苦的路。

像海尔的张瑞敏、怡海的顾兴国都是具有这种成功特质的人,他们可以算得上是真正成功的人。成功还是有一个标准问题,而且人们会发现,这一标准越来越清晰,从暴发户到金钱挂帅到均衡的成功理念,慢慢地,成功正在回归它应有的标准。

从IBm到致福

在IBm,我得到了最好的训练,加上老板的提拔和照顾,那么多的奖都给予一个年轻人,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人物背景:

龚书弘:GVC(致福)中国公司执行副总经理

1964年生于台湾

1987年毕业于台湾中兴大学

1990——1997年在IBm(台湾)工作

从50岁到现在60岁,十年来父亲陪伴母亲一个星期爬三天山,四天下午去打羽毛球。父亲是懂得享受生活的人,知道人生的退进之道。事实上,人的一生是应该构筑好的,我也看到许多人比父亲有钱,享受更多的物质,但都没有他那么快乐。

我之所以决定将来归隐大学校园,只是想能够更多地奉献社会。

培养成功的习惯

除了要厘清成功的定义之外,一个年轻人倘若想要获得成功,还必须从现在起就开始培养成功的特质,掌握成功的方法。比如在公司做事,先得做对的事情,许多年轻人只喜欢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对公司有益的事情却不太倾向于去做;接下来是要把对的事情做好,这就是效率问题,怎样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最后是把好的结果包装完毕,获取公司老板更高的信任、更大的授权。这些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许多年轻人却未必懂得。

我个人认为的成功特质,实际上是指培养成功的习惯。比如拿周炜锟来说,早上他一定去跑步,跑10公里,不管是再冷的天,还是出差,都是如此。我每天都是早上6点就要开始工作,答应客户的事情一定做到……这些都必须养成习惯,通往成功的中间路上许多这样那样的其他诱惑才会被排除掉,别人因为短期行为做的成功对你也不会造成困扰,别人的特质、成功模式也不会让你于心不安。

后来一位朋友跟我说:每个人对累的定义不一样,别人已经觉得很累了,你或许觉得不累,事实上,你已经很累了,只是你觉得不累,所以你才觉得好睡。我认为,这是对我好睡的最满意的解释了。

对“成功”的厘清

我个人非常认同“塑胶大王”王永庆曾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成功的人,是他的孩子和太太都很尊敬他。”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含义却很深。一个成功的人,首先是品德超群的人,对家里人很好、对朋友很好、对父母很好、对儿女很好,如果只是事业成功,他的太太不一定必然会尊敬他。据说,王永庆在考察自己的下届时候也是依据这一标准。

有些所谓的事业成功人士回到家里打太太,也不管儿女的教育,这种成功又是偏颇的,不平衡的。

成功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事业有成。家庭和美、对社会有贡献。

我刚进IBm时,IBm有一个叫作Pgy的软件,在美国卖得很好,在台湾也很流行,但都是盗版,IBm希望打开该软件的正版市场。我就接下了这个任务,但是当时这一产品Salescore、menu、经销商、产品样式都没有。我就每天坐在办公室给美国总部发E-mail,给他们写建议,解释我怎样在台湾卖,请他们从仓库中找出这个Salescore,给我Email过来,我再下载,组织人把它变成产品,从零开始,当年我就为公司赚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

当时我每天只睡4、5个小时,没有一个晚上12点之前回家。这一工作对我后来的帮助特别大,因为它涉及到法律、财务等诸多方面。在我进IBm的一个月里,我就直接向当时IBm(台湾)公司的总经理周伟银报告这个项目,我老板的老板问我“怕不怕”,我就说,没问题,大学里我已见过了太多太多的董事长、总经理,也算是初生牛犊吧。

最优秀的推销员

第一年,我跑遍了公司的所有部门,知道了什么事情找什么人,他们又会用什么角度看问题,然后才去做业务,这一年也是我工作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在第一年做业务的五、六十人(IB称之为RookieOfffeYear)中,我得了第一名。一般来说,一个新Sales销售额能达到100万美金就不错了,我第一年就超过了1000万美金。

我当时非常认真,因为IBm全台湾所有银行的PC业务都由我来做。跟我打交道的有三组人,一组是IBm做银行业务的物多位销售人员,他们跟我是平行关系;另外是经销商50多位销售人员;还有40家左右的客户,我的任务就是排列组合这些资源,帮助经销商把m卖到客户手中,使客户能接受经销商和IBm的SaleS给他们规划的整体解决方案。

锻炼

从那时起,我养成了许多好习惯:每天很早起床;不管刮风下雨,冬天天未亮,依旧去打工;不依靠家里;怎么辛苦也不会给自己找借口(比如说在外打工成绩就可以不好);很好地控制、安排好时间;积极参加社团锻炼等等。

当时我发起成立了一个社团——台湾各大学国际商学校友会总会(AIESC),联合了台湾料所学校,我是中兴大学分会的创办人,到现在已有十几届,社团的每个人我都还认识。在北京我们上星期还办了一个联谊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40多人参加。那时课余我就忙这个社团,社团常有一些涉外的国际事务,同时一边打工,对于人格和领导力的培养帮助非常大,许多领导上的失误大学里我就尝试过了,组织、带人等方面许多不成熟的做法那时就理解到了。

个性上经过培养,我变得非常乐观,从那时到现在,我的精力随时都很旺盛。有时候人们把某一事态常常分析得非常坏,经我一番解释之后,都变成了好消息。我一直相信“危机就是转机”,去年中关村致福产品出现水货,情况很危险,我作了及时处理,结果业绩翻了一倍。

不顺利的应聘

1997年任致福中国公司现职

致福股份有限公司(GVC):

成立于1979年,是国际IT业著名的一家上市公司,美国前十大计算机厂商委托制造(OEm)和委托设计制造的重要伙伴,也是亚洲最大的调制解调器制造商。\\WwW。QΒ⑤。cOm公司产品包括modem、彩色显示器、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多媒体等等。1997年初,GVC在北京成立致福中国公司,致力开发祖国内地市场。

人物自白:

少年立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