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世女医 > 第五十章 采选旨意

第五十章 采选旨意(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武官头疼了,押着自己闺女学规矩去了。大家伙都是跟着陛下打天下的,那有谁不知道谁的,陛下是个大度的,选不上不丢人,不守规矩被文官笑话,那可是丢人丢大发了!

有闺女的并且头疼的大多还是文官,而且还都是政府高层。其实,着急慌乱的这些人,要不是只有这么一个闺女,舍不得的;要不是有二心的,还想着投敌叛国呢,闺女进宫不就成了人质了么;要不就是闺女不甚漂亮,想找个漂亮替身的。毕竟,帝后和睦,要想插上一脚,必定要以色事人,自己闺女不漂亮怎么办?找个漂亮的,懂规矩的替身啊!***(未完待续)

由此可见,一句谣言给人们带来的巨大恐慌,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不安。而这样的恐慌,在选秀女作为一项制度存在的年月中,一直伴随着人们,是笼罩在人们心头的浓重阴影。

李烈陛下金口玉言一出,天下百姓对于采选的阴影暂时挥去,不少**品的官员也暗自庆幸自己的官不够大,当然也有人咬牙暗恨自己不够努力,没能让自己的子女坐享荣华富贵的。

一时之间,京中酒楼那是宾朋满座,特别是上好的酒楼,上好的包厢,那是有钱都不一定排的上啊!人家张大人、李大人,什么尚书、侍郎包啦!

诸多官宦人家觉得自家的女子一旦被选中就意味着骨肉分离,一入深宫,不知几时才能与家人相见。难舍难离,抱头痛哭者。

谁说:“皇帝一心要美人,哪管人间都是怨。”人家李烈陛下是要官宦人家的闺女,有的人家想以金钱贿赂有司,以求放过爱女,或买下穷家姑娘顶替;怀恨之家,则相互告密,暗施手段,一心要把对方的女儿送入深宫。

有幸被看上,得了陛下欢心的宫女也不容易--宫女可以升级,但很难跳级。奴婢作夫人,要慢慢来。作为官员子女而选进来的秀女就不同。宫女要升到贵人或嫔,得经过做答应和常在的阶段,秀女则一进来,便可做到贵人以上。

景康帝不重采选,不但没有到民间大肆采选,制定了严格的选秀制度,并且在位期间的每次采选,入宫人数真心不多。直到去世,人家那后、宫,除了做丫鬟使的宫女,莫说三千了,三百都还不到。

景康帝去世,放出宫去的宫女,那是没有一个不是完璧之身的!人家宠爱贵妃娘娘,哪有心思沾花惹草,三百佳丽,人家贵妃还置气呢!你小小宫女哪有能耐窥视荣华富贵。

目前,天启朝并没有正规的采选制度,所以应该以景康帝这道命令选民女入宫。遵循景康帝的后、宫制度。

李烈陛下却不是种、马后、宫的人,人家心怀天下呢!遂下令道:“今天下未安,天下百姓自由婚嫁,诏聘公卿以下,七品以上子女,以备六宫。采择未毕,权禁断婚姻。”

不过更多的是家里没有女儿的,比如武将十二卫大将军中林正义老爷子只有两个儿子;裴老爷子裴仁山只有一个闺女,嫁人了;秦猛三个儿子,没闺女;林忠也是只有儿子没有闺女的主。

张昌和裴碧云、洛四郎洛亚之和阿幼、司马空空和欧阳青青三对才新婚,还没生呢!洛季之、马玉涛、裴如弓、乔四海四个,还打着光棍,至今还没成亲呢!哪里来的闺女。

十二卫将军当中,只有金成杰和欧氏有一个漂亮的闺女,不过才十岁,还够不上采选制度的年龄下线呢!何况辈分不对啊!李烈陛下也不会禽兽到对侄女下手啊!

当然,洛三娘是不够格的。为什么呢?虽然洛家有三人在朝为官,官位不低,但是洛三娘的父亲洛谦可还是个白身呢!人家洛谦觉得儿子女儿大啦!人家不愿意操劳,携妻子隐居苗岭了!

武官当中的头头都没有闺女,余下适龄的,那可都不是简单的主。武官的子女,当然弓马娴熟,通文墨和不通文墨没什么差别,人家不爱守你那些规矩。

人家李烈陛下要得结果是大臣之女被选入后宫,充当妃嫔,用来做棋子滴!你不是有钱吗?你不是有人吗?你不是结党营私吗?来吧!后、宫欢迎你!叫你全家,全族,甚至亲朋好友全部出力,让朕看看你们的实力!免得朝堂之上乱哄哄的,我还不知道你们底下有点什么猫腻。至于采选庶民之女充当宫女,现在还不急。

所以,女孩子被选入后宫,就相当于判处无期徒刑,终身没有任何自由,其地位比**的还差,有幸能与皇帝睡觉的极少,在等级序列中升迁的也是极少数。因此,选秀女经常受到人们的抵制。

司马炎当年选秀女,连名门望族都“败衣瘁貌”,蓬头垢面,逃避瘟疫一样逃避此事。一些被选入宫中的女子与父母告别时“号哭于宫中,声闻于外,行路悲酸”。

隆庆二年(1568年),传言要选秀女,一时“千里鼎沸,男女失配,长幼良贱不以其偶”,影响严重的地方,“旬日间无分妍媸,婚配殆尽”。《常熟县志》说“朝廷命内臣选入宫女子与各省”的消息使百姓“各务苟合,无复人道”,《吴县志》说苏州城内“时传朝命选吴中女子入宫,民间争相婚配,多至失伦”,在松江等地“有垂髫即笄者,有乳臭为夫者”,甚至连寡妇也害怕进宫而草草结婚。一时间“礼人乐工昼夜不息,肴菜之价腾涌”,“受聘之女,不及成礼而婚,未尝许配者,往往配匪其伦,终身怨怼,悔无及焉”。

到了正月16日,杭州把总抵城,守门的鸣炮欢迎,梦境中的百姓听到炮声,有人猜测朝廷采选秀女的官员来到,便“递相婚嫁,有不待媒妁而送女人入男家者,有不及乘轿而步行适人者,有恐为捕获而假男衣冠路行者。”杭州有一家富户,雇一帮工在家。到晚上,女儿没有婚配,又不敢出门选择女婿,情急之下,老汉想到这个帮忙的雇工,便连夜喊叫“即起,即起,可成亲也”,“锡工睡梦中茫然不知。即起而摩搓两眼,则堂前灯烛辉煌,主翁之女已艳妆待聘矣”。这就是民间广为流传的拉郎配故事的由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