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乱世女医 > 第十三章 李烈

第十三章 李烈(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只是林家把一家子的老弱妇女和林孝托付给了洛家,如今要走,也是要把他们带走的。还有二婶子一家,二郎去了将作监造枪,二婶子王氏和二嫂子潘氏还有两个侄儿,也是要带走的。

算来算去,满满的十辆马车,近五十口子人,浩浩荡荡的开往岭南苗寨。

只是这么多人,吃穿在苗寨也不是个办法,三娘便提前出发,找了苗若思,以三袋子盐为代价,求的苗寨帮忙,在附近的陡崖上修建了一个小寨子,专门住他们这四家子人。

苗寨修房,乃是建竹楼,一来材料易得,二来并不耗时很久,三来牢固耐用。整个寨子出动,不过五日功夫,十幢竹楼拔地而起,待大队人马慢腾腾的赶到时,竹楼已经等着他们的主人了。

其他人倒也没什么,只是徐大郎的媳妇吴氏乃是大家闺秀,很是不习惯岭南,只道这里乃是蛮夷之乡,什么都不方便。这话一出,便遭了大郎和二郎的瞪视。说谁呢?秦氏就是苗人之后,这不是当这和尚骂秃驴么?

反正流言传到最后,越来越玄乎。什么霞光满天,左邻右舍都亲眼所见,下跪呼神迹;什么金光护身,掉落水池而浮于水面,安然无恙;什么七岁为隔壁邻居断盗窃案.................

就连李烈都止不住问:“这是我要你们传出去的话么?这些事情我怎么自己都不知道?”

日后,李烈成立了缇司,监管百官和读书人所言,其种子就是今日种下的。至于日后的因言获罪和冤狱,那是后代皇帝猜忌心过大所致,并非李烈心胸狭窄,不能容人。

而三娘在家训中,着重写道:谣言止于智者,三人成虎事多有,众口铄金君自宽。又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无论读书还是做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而此刻,四郎正回到家中和家人在商量迁居岭南苗寨的事情呢!

四郎沉吟道:“天下大乱,我欲把家人送至苗寨,待天下平定后再接出来,北王意下如何!”

李烈道:“准你半月假期,陪家人去往苗寨,半月后回来复命,不可拖延!”

四郎道:“多谢殿下!”

什么是谣言?谣言是利用各种渠道传播的对公众感兴趣的事物、事件或问题的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根据上述定义,谣言没有真假之分,因为是未经证实的信息,所以无法确定谣言的真假。

什么是流言?

反对的当然还有皇女们。都是景龙陛下的女儿,凭什么不选我的子女,要选皇三女的孙子。既然大家的孙子都有当皇帝的机会,为什么不公开选拔,或者宗室决定?天下是宇文家的,关你一个姓刘的什么事?女人干什么政啊!

当然,我们北王李烈也是不服的。前文说了,李烈乃是景康帝的妹妹襄阳长公主的外孙子,换句话说,李烈乃是景龙皇帝的曾外孙。天下都可以让皇三女的长房长孙坐了,为什么不可以让他这个长公主的外孙子坐。

既然都有继承权,我也是正宗的龙子龙孙不是。我也可以名正言顺的坐拥天下不是?

李烈想坐帝位,想名正言顺的坐拥天下,就要集思广益想办法啊!

三娘得知此事(怎么得知的?大嘴巴,爱爬墙的司马空空啊!)马上书信一封去了幽州,这信是给四郎的,上书个两字--舆论。

徐二郎冷笑道:“嫂嫂既然不习惯,我们且带着你回青州吧!”

吴氏只道青州马上要开战,哪敢回去,懦懦道:“我只是不太习惯罢了!这竹楼摇摇欲坠,吓得我说话都不利索了!”

闭了嘴,再也不说半个字。***(未完待续)

关于迁居苗寨,洛谦徐氏是表示赞同的,六郎坚决反对,他还准备建功立业呢!结果六郎反对无效,被镇压了。

洛谦第二日带着四郎去了徐府,与徐老爷子和秦氏以及四郎的两位舅舅商议迁居岭南苗寨之意。

徐老爷子年事已高,本不欲离开故土。可是,一来苗寨是秦氏的娘家,秦氏自出嫁就没回过苗寨,徐老爷子于心不忍;二来徐大郎身子骨弱,自小多病,哪经得起战乱。

徐家商议了两日,定下了由徐老爷子、秦氏、徐大郎徐光宗、大郎媳妇吴氏、大郎二子徐知礼和徐知义、长孙媳莫氏、二孙媳牛氏,二郎媳妇月氏和五个曾孙子、两个曾孙女赴苗寨。

徐家二郎徐耀祖和两个儿子徐知廉、徐知耻护送他们去了苗寨以后,和四郎一起投军,建功立业。只是徐知廉、徐知耻的婚事,因战乱怕是要推迟好些时日了。

1、散布没有根据的话。、没有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的话。、众人流传的话。

所以,李烈制造了流言,或者说李烈手下的谋士制造了人们感兴趣的话题。

到了第二日,便有流言传出,各种版本,出入颇大。主流思想便是:李烈出生之时,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日不变。既长,容貌雄伟,器度豁如,识者知其非常人。

乔贵妃乃是九尾狐出世,祸乱朝纲;而刘太后干政,乃是牝鸡司晨就是大逆不道。

有人就问啦?九尾狐为什么会乱世?就有人说了,肯定是那个景康帝不是天命所归啦!也有人说,你看看宇文家,不是出家就是病死,肯定是杀孽造的太多了!

四郎和三娘相处时间最长,可谓了解最深,三娘两个字,四郎只用了半个时辰就想通了。

四郎自与李烈进言道:“北王殿下,天下是陛下的天下,也是读书人的天下。殿下可知流言如刀,杀人无形。民心向背,天下所归。”

李烈道:“四郎意思是用流言杀了刘太后?”

四郎笑道:“北王是何等聪明人物,哪里还须我等指点!须知刀可杀人,也可救命!”

李烈沉默半晌,豁然开朗,道:“此计可行!大善!四郎想要什么赏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