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抗战1950,开局一只狸花猫 > 第700章 牛咋分配

第700章 牛咋分配(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李诺一想了下就明白了,铁路的运力有限,国内大量的物资往这边运,然后再分散到各处,在车辆不足的情况下,很多时候都是靠人力来运输。

他没再发表意见,心里想着接下来还是给他们提供一些手扶拖拉机,无论是短距离运输,还是用来耕地,都有用处。

这次去美国暂时解决了钱的缺口,他又可以在商城里挥霍了。

得到了李诺一的意见,老陈也很开心,地方建设也需要大量的牲畜,这下有两万头牛投入进去,好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好了,牛的事先放下,庄先生那边的人已经等了一晚上,是不是让他们过来?”

“昨晚我们组织了大量的村民和民兵将那里围住了,用刻整整一夜的时间来数,那些人真笨,到现在也没数清楚。”

“老李,说重点!”

“好,说重点,初步统计,大大小小大概有三万多头,有没有跑了的,问秀才他也说不清楚。”

说到这里,老李瞪了一眼秀才,秀才根本不理他。

“我们后勤部队想要一万两千头,你看可以不可以?”

门外不远处有个队员在守候,见李诺一出来后,给他打了个招呼便拔腿去通知人。

一分钟不到,老陈老李和秀才一起出现在李诺一的门前。

“首长,你们昨晚没回去?”

“没有,昨晚就住在这里,你睡的还好吧?”

“挺好,不好意思睡过头了。”

尤其是数控机床,他提供的设备上,有大量的零件属于精密加工,用国内现有的机床是无法完成的。

有些零件的曲面别说精度,就是照原样画出来后,这些工程师就完全懵了,想象不出来什么样设备,竟然可以加工出如此的曲面。

数控机床就复杂了,不仅仅是设备的问题,工程师首先要有基础的计算机知识,要懂计算机语言和掌握计算机设计。

在这个晶体管还没普及的时代,这些连计算器都没见过的人,能不能直接跨越知识的鸿沟,李诺一还真的没啥把握。

问题很多,只能一项项的摸索着解决,首要的是让大家先有感性的认识。

老陈和老李不置可否,李诺一都发话了,他们便不方便再说什么。

秀才很快出去带来了两个人,两人都穿着成套的西装,戴着金丝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进门后他们先同时向李诺一施礼,然后其中一人操着浓重的广味话音说:

“李队长,我们俩是专门奉命来汇报的。”

“快请坐,一路辛苦了吧?”

各路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起拥挤在李诺一的房间里,五花八门的问题不断地被提出来。

李诺一应付的焦头烂额,他将老陈给他支的招用出来,大多数人却不理会,仍旧围着他问这问那。

他几次想结束赶人,但是看到这些人眼中渴望的目光,最终还是心软妥协。

实际上绝大多数的问题他也回答不上来,这些问题涉及到了材料、冶炼加工、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等非常专业的领域,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清楚的。

李诺一趴在桌子上,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记录了下来,能解释的他口头做了解释,这些解释大多都是指引一个方向,至于其中的细节,还需当事人自已去探索研究。

“快请他们过来吧。”

秀才转身往门口走,走了一半扭头问:

“和他们谈事情,我也留下来听,没问题吧?”

“想听就听,没啥问题。”

李诺一无所谓地回答,秀才啥都想学,他也尽可能地满足秀才的求知欲。

为了和地方上争这一批牛,早上他已经和老陈吵了几架了,不过牛的主人没发话,他再吵也没用。

这次不像以往,部队可以说征用就征用,这次面对的对象是李诺一,老李也不敢太造次。

“具体有多少头,我也不清楚,秀才就更不知道了,至于这些牛怎么用,怎么分,你们两位首长直接做主就行了,对了,部队要这么多活牛干什么?”

听李诺一让自已和老陈做主,老李脸上乐开了花,他忙解释说:

“搞运输啊,有牛总比用人肩挑手提拿的多。”

两位首长都摆了摆手表示无所谓,随着大家进屋,有队员也端来了馒头稀饭。

李诺一当着大家的面狼吞虎咽地三两下就吃完,抹抹嘴问看着他吃东西的三人:

“有啥急事吗?”

“牛,牛的事。”

老陈开了口,老李性子比他急,马上抢过话头说:

房间内的问答和讨论一直持续到了深夜,最后还是在老陈的干涉下,大家才意犹未尽地散去。

众人离开后,老陈安排人送了些吃的进来,李诺一随便吃了些东西,就被老陈强制要求休息了。

第二天他醒来后,发现已经日上三竿,回来后安全感倍增,他睡的很死,早晨也没人叫他,以至于不知不觉就睡过了头。

翻身跃起,匆忙的洗漱后,他连忙出去找人。

外面操场上特战队正在训练,看来老陈已经将他们从工地上撤回来了。

这个时代,从南边来到东北,是真正的长途跋涉,非常不容易。

两人没客气,落落大方地坐了下来,还是刚才那人回答道:

“使命在身,辛苦些不算什么。”

“好,那我就不和你们客气了,快讲讲美国那边的进展,发生什么意外没有?”

李诺一开门见山,省略了这个时代的所有礼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不过这就已经很让这些人感激了,研究的过程中,往往都是因为方向不明确而手足无措,李诺一能给出清晰正确的道路,已非常难得。

不能解释的,李诺一都承诺他们,会在近几天将相关的书籍补充到大学的图书馆,让他们自已申请阅览资格,到图书馆去研读。

他现在讲出的每一个解释,几乎所有人都竖着耳朵在听,不管是不是自已的研究领域,大家都认真站着在本子上做记录。

到了后来,很多人都改口开始叫他李先生。

李诺一在记录和归纳这些问题的时候发现,有部分问题不是理论的事情,而是缺乏相应的加工设备和手段。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