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朕,乃是大汉太后! > 第367章 大汉的名臣

第367章 大汉的名臣(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此后仅一月的时间,胡广就被拜为尚书郎,之后更是办事得力,经五次升迁后任尚书仆射。

而在刘隆回归朝堂之后除了本身的权利之外,最重要的还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填充自己的后宫,毕竟刘隆的年纪也已经到了。

是时候需要为皇室诞下子嗣,从而让皇室得到延续,安稳天下人的人心了。

而这件事情,除了刘隆本身看重的耿氏之外,还有不少女子也被送入了其中,希望能够从从中让刘隆多一些选择。

而胡广与尚书郭虔、史敞上疏建议选取良家之女,一来稳定了耿家的地位,满足了刘隆的心思,同时也给耿家提供了不小的名声,让胡广得到了不少人的看重。

至于自己的儿子法真.则是让他自己在窗后观察。

看一看这里面可有什么了不得的人物,看看他们的能力和品行如何。

而本来只是父子之间的游戏罢了,甚至都算不上愚弄他人,但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法真当真就发现了不同。

他从人群之中,一眼就发现了胡广有异于常人之处,此后便把胡广推荐给法雄。

而这也是胡广真正的机会。

两岁多的孩子,这是有些过分了些。

好不容易熬到了成年,也费尽了手段才熬到了一个机会,进入了郡府之中担任胥吏。

作为天下第一大郡,又是帝王之乡,南阳郡地位自然是崇高。

而胡广的机会也就从此出现了。

南郡太守法雄乃是这天下有名的名士,被称之为玄德先生。

评价也是一如既往的.清高有志节!

和窦融大体一样的年纪,因王莽摄政而逃亡到交趾,不肯为新朝效力。

等到新朝灭亡后才返回乡里继续生活。

躲避了战火的同时,也没有抓住这次机会,利用自己的名望成为大汉的官员,百废待兴的胡氏没能崛起。

直到胡广的父亲胡贡,才开始入仕地方,曾任交趾都尉。

算是成功站稳了朝堂。

而这一次,窦章在见到胡广之后,也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陛下虽然被说动了,但若是继续这般下去的话.不可啊!”

尚书令左雄想要修改察举制,并且规定参试年龄一定要四十以上,而由儒者考核经学,文吏考核章奏。

在满足了这些事情之后,才可以得到朝廷的任用,这样一来可以避免大量的世家子弟充斥朝堂,同样也可以让那些官员子弟多一些历练。

让他们越发沉稳。

虽然对一些人很不公平,但大汉的官员升迁也从来不仅仅是察举制那么简单。

所以刘隆知道这么做的问题,却仍然是选择了同意。

第367章大汉的名臣

不得不说,这些多年邓绥和刘隆虽然不断的在为这残破的大汉缝缝补补。

但是大汉也同样开始慢慢恢复生气。

最著名的,就是一些臣子们开始显露出来。

其中就包括了当年邓绥霸气出世之时,那些世家之中的年轻子弟们。

但本应该一路崛起的胡广却是因为和邓绥之间的另一件事情发生了冲突,也成为了和窦融一样,投鼠忌器之人。

那就是邓绥想要出手的改革察举之法。

作为大汉的举荐之法,察举之法是有不少的问题,但是不得不说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可谓是真正的牵一发而动全身。

想要操刀察举制,所需的能力,胆识都不能小觑,需要选择最妥善的办法才能不动摇大汉的根基。

在刘隆和邓绥数次商讨之后,最终将法雄调任朝廷担任尚书令,并且让他亲自操刀此事。

法雄举荐胡广为孝廉,从此胡广便开始了自己传奇的经历。

身为孝廉,是需要到京师雒阳参加殿试的,从而由皇帝和太后亲自主持考试,去考察他们的能力如何。

当初的刘隆并不在朝中,因此这件事情就交给了自己的母后,也是大汉的扛鼎之人,邓太后邓绥。

在邓绥的考核之下,胡广成功被选为第一。

不但证明了法雄和法真父子的能力,更是证明了他自己的才华。

而法雄之子法真也同样是颇为不俗,年纪轻轻就已经有了极高的才华,在天下有了不小的名声。

法阵当年是从家中来看望自己的父亲法雄,尽为人子的孝道。

而法真颇有知人之明,对此法雄也是非常了解的。

因此正逢岁终应举之时,南郡郡守法雄也生出来了几分心思,想要考校一下自己的儿子,同时也想要看看自己的身边可有什么自己没有发现的贤良之人。

因此法雄便召集了自己手下的诸位官员,邀请他们一同来自己的府邸之中赴宴议事。

或许也是因为曾经先祖生活在交州,才换来了这次机会。

而胡广两岁丧母,父亲远在交趾,无法帮助。

少时可以说是孤苦贫困,家中虽然亲族,但这种院落之中的子弟亲情可不算多好,甚至可以称得上淡薄。

两岁的胡广不至于饿死街头,但日子过得并不好。

甚至要亲自做家务照料自己。

但这一次,作为曾经被法雄父子看重而举荐并且成功有了如此成绩的胡广却是有了不同的意见。

他公然站在了法雄的对立面上,再次与郭虔、史敞上书驳斥,认为选举人才,不能拘泥定制,对法雄的奏疏十分不认可。

这一次的“冲动”直接导致本该再次升迁的胡广就此打住,更是从掌理枢机事务的尚书台直接扔到了地方,在刘隆平定各方叛乱的那几年时间里。

胡广也因为举荐之事被人弹劾,最终丢掉了所有的官职。

不过刘隆也是可怜他的出身和过往,怜惜他的才能,便再次让他担任汝南郡守,在确定其治理能力不俗之后,便直接将其调入了朝中,让他担任大司农。

他们虽然也被岁月磨平了自己的棱角,但同样他们也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和经验。

可以在这朝堂之上立足。

靠着女眷崛起的窦章是一个,而另一个同样看重崔瑗的大司农胡广同样是一个.

而且和窦章不同,胡广的身份与崔瑗有些类似

胡广的六世祖胡刚,是当世著名的名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