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

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不曾想,今儿个忽然朱元璋给了他一个大惊喜。

当毛骧听着朱元璋的吩咐,要开始探查周边各个邻国、势力,并且为将来的出征做准备。

同时,锦衣卫不仅要派探子过去,还要施反间计、苦肉计等一系列计谋,为的就是削弱对手,为将来的开疆拓土做准备。

这事儿难不难?

当然难!

他也不可能再去转行了。

这对于朱元璋来说,简直是一笔定赚不赔的好买卖!

但毛骧再怎么担心,也没辙啊。

毛骧原本也已经认命了。

没真正在朱元璋手底下当过差、办过事的,没法真正体会到那种深入骨髓的压力。

毛骧作为朱元璋的金牌打手,给朱元璋干过的黑活可太多了。

可毛骧夜深人静之时,却也曾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原本,他都已经万念俱灰,只想着当一天和尚敲一天钟来着。

这种争斗已经不仅仅限于朝堂了,民间更是如此。

他在担心!

大明好不好、皇帝好不好,那是之后要去琢磨的事情。

可自己的衣食住行被严密监视了,那可是切身相关的事情。

因此,但凡有丁点机会,文武百官们总是不会放过哪怕一星半点打击锦衣卫的机会。

担心自己这臭名声!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位君王,那是真的眼里不揉半点沙子的主。

也算是给胡大老爷卖个好?

资历、能力各方面不说拉满了,但绝对比其他人要强。

因此,上元县令乐不可支的高升了。

而他这一走不要紧,上元县县令的位子便空出来了。

按理来说,一县之长的任命,那是得吏部拿主意的事儿。

可整个上元县上上下下,却已经几乎都认为肯定是胡仁斌接任了!

朱元璋在为子孙儿女而精心安排着;

胡大老爷则教坊司、香满天、府里到处乐呵着;

而他们都没注意到的是,胡大老爷家当年那个应天府有名的纨绔崽子胡仁彬,居然不声不响的要升官了。

此事说来也是凑巧。

胡仁彬之前任职的上元县,在去年是遭遇到了水患了的。

没见刚刚老朱都已经说了,一旦功成,加官进爵不在话下吗?

老朱这人脾气虽然暴躁了一点、杀性重了一点,可信誉没话说啊,更别说他这人对待有功之臣还真挺大方的。

因此,陡然间见到了锦衣卫出路和自己的希望的毛骧,激动万分的直接单膝跪地拱手高喊道。

“臣领命,定为大明效死!”

看着毛骧这激动的模样,朱元璋也不禁微笑着点了点头。

第374章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

第三百七十四章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

毛骧,大明锦衣卫指挥使!

于外间来说,毛骧乃是妥妥的朝廷鹰犬、特务头子,是无数官员、商贾、勋贵的噩梦。

甚至随着朱元璋一次次的大开杀戒,锦衣卫本就不咋地的名声,还有进一步朝着深渊滑落的趋势。

毕竟之前压根没有这样的经验,陡然间干这么个活,具体的行动细则等一系列东西都需要慢慢摸索。

可毛骧愿意干吗?

他可太愿意了!

这可比什么监视官员、探查不法可高大上太多了。

最关键的是,这些功绩是能正大光明的摆在明面上,是能昂首挺胸说出去的。

没有什么妥协、更没有什么商量,但凡让朱元璋觉着有威胁或者不对劲的。

他能怎么办?

难不成去造反?

真当朱元璋的俸禄是那么好拿的?

而毛骧作为锦衣卫名义上的老大,锦衣卫的名声都这个鸟样了,那他的名声又能如何呢?

又或者说跟那些把柄在他手里的朝臣们狼狈成奸、结党营私?

办法似乎不错,可毛骧不敢!

干了那么多黑活的毛骧,比任何人都要知道,自己长此以往下去,可能结局不会太好。

但他能怎么办?

锦衣卫干的就是这个活啊!

如果哪一天朱元璋觉着他名声太臭了,需要把他踹下去然后换个新人呢?

自己下台,就不用担心自己在锦衣卫里太过根深蒂固,而且还能背着一应黑锅走人。

都已经干上这行了,还想什么名声不名声的。

那么迎接他的,必然是监视、探查、抓捕、斩杀的系列套餐。

文臣武将都容不下他这个掌握了无数官员秘密的锦衣卫头子!

毕竟,从当地提拔、接任本就是官场惯例不说,胡仁彬的背景深厚啊。

别说上元县了,就是满大明上上下下找找,能比胡仁彬背景还强大的怕是都找不到几个。

关键是胡仁彬在上元县的名声也不错,能力不说出类拔萃,但也绝对是不甘平庸的那种。

可以说,胡仁彬还真就有些当仁不让的意思了。

而吏部作为最清楚胡仁彬背景的地方,干脆也就顺水推舟的把这县令的位子给了下去。

而也不知道该说是运气好还是真的有能力,至少上元县在治理水患一事上,比起其他地方那可就优秀太多了。

若是往年,那么顶多吏部来上一份嘉奖令,这事儿也就这么过去了。

这位县令怕是得再等上几年,才有可能右迁他处。

可偏生这几年李善长案牵连的人太多、空出的位子也太多。

那么原本“平平无奇”的上元县令,比起同行来说,那就强太多了啊。

他老朱就喜欢这等干劲满满给他老朱家干活的牛马。

胡惟庸的话,实际上不仅是给老朱提了个醒,同时也是给他敲响了警钟。

大明不可能永远强大,后世子孙也不可能格格都是英明神武的。

那万一哪一天大明相比于那些邻国衰弱了,那岂不是要遭到邻国欺负?

所以,为了避免这局面出现,这些国家,该灭的灭该吞并的吞并才是正事!

没办法,锦衣卫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

监视、打探、收买……

可以说,在朱元璋的要求下,锦衣卫对于大明上下百官那可谓是超水平的全方位立体式监察,彻底把锦衣卫死死地钉在了文武百官的对立面上了。

哪怕他们知道这种监察本就是应当的,大明、皇帝也应该有这么一个掌握在手中的监察体系。

但人都是自私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