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成为崇祯以后 > 第三三三章 【一把大火全烧光】-第三三九章 【对李倧的安排】

第三三三章 【一把大火全烧光】-第三三九章 【对李倧的安排】(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左良玉心中一动,道:“李兄弟,我先谢谢你了,等一会你慢走,我还有些事情跟你商量一下。”

散会后,左良玉把李延叫到身边,道:“李兄弟,你离开朝鲜后要返回京城?我这里有封信麻烦你转交给皇上。”左良玉说着写了一封信,吹干后交给了李延。

且不说左良玉整顿兵马继续北上,左梦庚率领骑兵在朝鲜南部驱赶百姓赶往江华岛方向,单说负责“接引”朝鲜国王的李过。

李过一直在暗中盯着李倧,自从李倧出了汉城后就跟着李倧跑到了江华岛,本来江华岛在战时就会变成朝鲜国王的行宫,等闲人是进不去的,好在李倧的内侍中有一个是特务部的编外人员,李过和几个得力手下才得以一直跟着李倧。

“头,刚刚得到的消息,汉城被焚毁了,一个活口可能都没有留下,左良玉这小子可真够狠的。”出去打听消息的人回来对李过说道。

第三三四章「国王的凄凉生活」

临时营帐内,左良玉听完马如龙汇报战果,不由得高兴万分,对身边的左梦庚道:“臭小子干的不错,不过你也别骄傲,要是没有马参谋长在你身边,你弄不出这么大的动静来,还有那个叫杨文聪的,要记一大功,阵亡的官兵要详细记录在案,皇上一定不会忘记他们。

马如龙己经知道左良玉等人取得的“辉煌”战果,他略微皱着眉头道:“左大人,下一步我们要怎么做呢?”

“这正是我召集你们来的目的,大家讨论一下进一步的计划,是继续在朝鲜南部行动,还是北上迎击鞑子,据侦察兵侦查所得,鞑子己经攻陷了朝鲜的开城,听朝鲜北部逃下来的老百姓说,鞑子在朝鲜两江道、咸镜南北道一带十分活跃,向东己经打通了入海口。”

众人听了左良玉的话,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继续北上,不论他们跟朝鲜打的怎么样,总没有和鞑子打仗来的有份量,在军功的计数上得分也是不同的。

左良玉曾经吃过大火的亏,当年被徐洋烧的毁了容貌,听了李延的话,道:“都说名将白起因为杀人过多而生生世世投胎为猪,我的名气远远比不上白起,可是下场估计和白起差不多,这么做是会下地狱的。”

“战争使人命不如狗,即使我们不做,鞑子劫掠过后他们也不会有好下场,这就是国家积弱的后果,如果朝鲜国力雄厚,兵强马壮,试问谁敢打他们的主意?弱者没有选择的权力。”李延见城内的大火己经冲天而起,道:“估计再等十分钟,就没咱们什么事了,大火会把这座城市烧成灰烬。”

正如李延所说,在火势大到使明军都不得不后撤到五百米距离的时候,城门那里再也没有人往外走了,通过破开的城门可以看到汉城内一片火红,房屋烧的都剩下了架子,却看不到人影了。

三天,汉城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才算熄灭,事后经过统计,包括五千鞑子兵在内,汉城没有一个活口,因为是火烧致死,死尸基本都化为了灰烬,所以不必担心会有大规模的瘟疫发生。

左良玉走在汉城的街道上,火虽然熄灭了,但是仍然感到非常的火热,空气中还飘着一股异样的味道,那是人肉被烤焦的气味。

进去容易出来难,当八旗兵想要出城的时候,遭到了强有力的打击,密集的子弹像是下雨一样倾泻到八旗兵的身上,一个冲锋过后地上留下了三百多具尸体。

“贝勒爷,他们好像是明军。”科尔昆觉得只有明军才会有如此犀利的火器。

阿巴泰脸上挂着许多汗珠,不知道是被火烤的还是紧张的缘故,他擦了擦汗,道:“不管是谁,他挡住了我们的路,如果我们不杀出去,迟早都得被烧死在城内,给我冲。”

科尔昆知道情势危急,他马上叫人把一于多朝鲜百姓驱赶到阵前,想用朝鲜百姓做盾牌,掩护八旗子弟冲出城去。

左良玉见鞑子兵驱赶朝鲜百姓出城,道:“鞑子倒是够狠的,可惜我没有那个怜悯之心,传我的命令,继续逼近,不要给城里的人任何出逃的机会。”

因为我来到了这个时代,这个时空中的一切跟我所知道的历史相比变的己经大不一样,除了大敌满洲八旗部落被死死压制在辽东之外,最近几天在西北突然冒出了一个敌人来,首领的名字一大串那么长,不过倒也有些能耐,把吐鲁番、叶尔羌、亦力把里这三个地区整合起来,实力不俗,根据情报部打探来的情报,此部拥有铁骑五万,虽然还没有西进或者南下的打算,但是终究是除了皇太极之外的一大威胁,让我不得不防。

正为边患的事情闹心的时候,外交部突然接到了欧洲几国的朕合国书,内容虽然很委婉,但是意思非常明确,近乎于和大明帝国宣战,心情不畅的我自然狠狠的数落了朱由崧一通

宋献策和李过进来后,我摆手示意二人不必见礼,道:“李倧接来了吗?随行的都有什么人?”

李过道:“微臣把李倧安排在礼部的别院住下了,随行的倒也没有什么人,几个李倧的妃子和三个子女还有一些侍从,至于朝鲜的朝臣,重要的大臣都被特务部梳理了一遍,没剩下什么人了。”

“这一点你做的不错,李倧现在身边没有一个可以商量事情的大臣,可以让他更听话,但是也不能让他寒了心,免得事与愿违。”

“两位大人,寡人的希望就寄托在你们身上了,希望两位大人能够替寡人在皇帝面前美言几句,小小意思还望两位大人收下。”李倧说完叫人捧上两个托盘,里面各放着十根金条,金光闪闪的耀人的眼睛。朝鲜再穷也是一个国家,身为国王的李倧还有些家底,虽然不多,但是折合一下也有三百多万两银子,这个时候正是他施展银弹攻势的最佳时机,以后想要花钱估计都花不出去了。

李过看着面前的十根金条,心说李倧实在是不会做人,当着两个人的面拿出这些玩意,他和刘肇基谁敢要啊!保不齐以后会让崇祯皇帝知道。

李过倒是把李倧想的过于简单弱智了,当宴席散了之后,李倧准备和李过刘肇基赶往北京城,在私下里,李倧派人单独给李过送来了二十根金蔡,并且告诉李过先前那十根可以上缴国库,这二十根权当李过的辛苦费倒是让李过喜出望外,大赞李倧会做人。

第三三六章「出了一身冷汗」

李过和李倧一行走海路赶往北京,来到北京城后将李倧安排在礼部的别院住下,李过则先去见宋献策,然和和宋献策一起去见崇祯皇帝。

李过见刘肇基走了过来,压低了声音道:“黑白**,配合着来!”

刘肇基听了李过的话,顿时明白李过是要和他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忽悠李倧,看这个架势,唱黑脸的肯定是自己了。

李倧最关心的是刘肇基带来了多少人马,见刘肇基落座,迫不及待的问道:“不知将军率领了多少人马前来救援?”

刘肇基咳嗽一声道:“本官率兵三百登岛。”说完就不再言语了。

李倧见刘肇基整个一个木头,完全是问一句说一句,没有余外的话,感到甚是没趣,知道面前的这个明朝军官压根没把他放在眼里,只好把精力用在李过身上。

李过看着一桌子丰盛的酒席,眉头皱了皱,他真有些佩服李倧了,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有闲心摆谱,厚待自己这个使臣,不由得拿李倧和崇祯皇帝做比较,按李过对崇祯皇帝的了解,如果把崇祯皇帝换成今日的李倧,只怕崇祯皇帝绝对不会把心思花在招待使臣上面,而会分秒必争想办法如何摆脱困局,这就是差距,领导者的差距才造成了两个国家巨大的差距。

听到屏风后面传出的脚步声,李过转头一看,李倧在两名内侍的陪同下出来了,李过并没有行大礼,而是学读书人给李倧作揖,算是见过礼了,讲究起来,李过的态度有些傲慢。

李倧哪还有心思去看李过的姿势,他求李过还来不及呢!走到桌边一探手道:“请坐,不知上使吃的如何?身在别宫,一切从简,还望上使不要见怪。”

李过听了这话,给李倧的评分又降低了一分,但是脸上没有表露出来,道:“还好,还好,在下从来没有吃过这么丰盛的酒宴,看着都觉得非常舒坦。”李过这倒是没说假话,他也陪崇祯皇帝吃过饭,但是崇祯皇帝崇尚节俭,一顿饭最多六七个菜,而且家常菜居多,绝对不会奢侈到弄这么一桌饭菜来吃。

李倧倒真给李过面子,亲自陪着李过吃饭,等吃的差不多了,李倧才道:“上使,不知上朝对于朝鲜的局势有什么看法,寡人的求援书信……。”

李倧叫了一声从梦中惊醒,听到越走越近的脚步声,更是把被子紧了紧,等看到走进来的是得力的内侍,才松了口气。

“恭喜大王,大明朝有消息传来了……。”内侍说着觉得不妥,此时恭喜李倧,岂不是等着掉脑袋嘛!

李倧倒是没有在意,急道:“是吗?人在哪里?来了多少军队?他们是不是可以帮着寡人。……,,

内侍见李倧如此神态,忙道:“来人己经被安排在隔壁住下,此时天色己晚,信使一路疲累,大王还是明早再召见信使!”

李倧点点头道:“对,得让人家休息好,行宫里还有一些食材?明天一早弄一桌丰盛一点的酒席,好好的宴请一下信使。”

第三三三章「一把大火全烧光」

“娘的嘞,这朝鲜佬的炮兵倒是好汉子。”科尔昆在付出了近六百人的伤亡后终于杀上了城头,面对逃出城外的朝鲜饱兵,他觉得那才是合格的士兵。

科尔昆的话刚说完就愣在了那里,看着城外突然杀出来的兵马,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尤其是看到城头上的火炮基本上都是弹药告罄,不详的预感越发强烈。

“贝勒爷,城内起大火了。”一个八旗军官跑到阿巴泰身边说道,尽管八旗兵对杀人放火非常在行,可是现在城内的火势超出了可控的范围,走在街上都烤人的脸膛,再不撤出汉城,估计城内的人都得被烧死。

阿巴泰也非常纳闷,自从他率兵进城后,城内突然燃起了大火,难道朝鲜人想要跟他同归于尽吗?拿十数万朝鲜百姓来做赌注?

李过略微露出惊讶神色,继而点点头道:“如此也好,等李倧到了京城后,朝鲜百姓会跟着蜂拥而至,也不用我们再浪费唇舌了,还没有刘肇基的消息吗?”

“我差点忘了,刘肇基大人送来了一封信。”那人说着把一封信递给李过。

李过展开看了看,道:“刘肇基的人马己经停靠在了附近的龙游岛,但是因为朝鲜水军封锁了江华岛附近的水域,他无法过来跟我商量如何赚走李倧,决定在李倧的别宫等我们,我们今晚就进宫见见那位逃跑成瘾的国王!”

用惶惶不可终日来形容此时的李倧一点都不过分,尤其是他听到国都汉城被焚毁,百姓死伤无数之后,更是用被子把自己裹了起来睡觉,否则他会觉得心脏要蹦出来。

“啊。”

左良玉见意见趋于统一,道:“既然这样,那就定下来继续北上,但是朝鲜南部的事情要做充分的布置,马参谋长,你有什么建议没有。”

马如龙见左良玉突然问了自己这么一嘴,略微诧异后马上明白了左良玉的心思,道:“我的建议是让王进忠部分出一半的兵力,余部和左大人的人马会合后北上进击鞑子,由梦庚统筹朝鲜南部的工作,负责将朝鲜百姓驱赶到江华岛附近,不知大人以为如何?”

左良玉心中不由得竖起大拇指,心说马如龙倒是察言观色的一把好手,把自己的心思揣摩透了,他的想法就是让左梦庚留在没有太大危险的朝鲜南部,反正儿子的功劳己经赚到手了,再拼命也没有太大的意义,等回到京城后就给儿子谋一个别的进阶工作,免得在军队里让他跟着提心吊胆。

“就这么办!梦庚你明天就在这里等着王进忠办理交接,具体的我一会再安排一下。”左良玉见儿子张口欲言,马上拿话把儿子想说的话给堵了回去。

李延见左良玉决定北上,道:“左大人,明天一早我们就要走了,到了京城后,我一定给左大人报捷去。”

“大人,北城方向发现大队骑兵,侦察兵说那是马参谋长的人马,马参谋长夺取了鞑子的五于多匹战马,正在朝汉城赶来。”

左良玉哦了一声道:“我正奇怪鞑子的战马哪去了,原来是想要从陆路过来接应鞑子兵啊!倒是便宜了马如龙和梦庚那小子。”

原来马如龙和左梦庚破了原州后一路北上,在鞑子顺北汉江南下汉城的第二天,他们就杀到了春川城,并且侦查得知鞑子在江北有无数马匹,却没有多少士兵,因此渡过北汉江后就把靴子的战马全部接收了,策马奔往汉城。

当马如龙和左梦庚等人抵达汉城后,被入眼所见惊呆了,诺大的汉城成了真正的废墟,除了明军看不到其他的人,听士兵们说,当汉城被焚毁的消息传开后,朝鲜百姓一窝蜂的奔江华岛方向去了,别说人,就连狗都不敢往汉城方向走了。

“传我的命令,让王进忠马上带人到汉城来,我们研究一下下一步的计划。”左良玉看见马如龙和儿子在城外安营扎寨了,对身边的亲兵说道。

原本三百米的距离被推进到二百米左右,不但子弹密集了,炸弹也接二连三的抛到城门附近,造成了极大的杀伤,在硝烟慢慢消散后,死尸几乎堵住了城门。

科尔昆见朝鲜百姓即便死也不愿意充当人体盾牌纷纷往城内逃,他己经徽得下令把这些人杀掉了,因为他们和朝鲜百姓面对的局面都是一样的。

城内的火己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不管是朝鲜百姓还是八旗军兵,全都像是无头苍蝇一样寻找凉快点的地方,有的人甚至直接从城头跳了下去,可是结果是九死一生,而即使侥幸保住了性命,等待他们的也是无情的杀戮。

左良玉看着走来的李延,问道:“城内燃烧的是什么?在城外就感觉非常烤人,似乎连水都浇不灭。”

李延笑道:“是用黑油提炼出来的,一旦燃烧非常难以扑灭,我们弄进城里有三十多车呢!汉城基本上算是废了。”

李过道:“皇上说的是,微臣一定会做的滴水不露,让李倧不会觉得受到丝毫的冷落,不知皇上什么时候召见李倧?”

我微微一笑道:“你这是拿人钱财替人消灾啊!李倧给你那三十根金条就不要上缴国库了,朕本来还想给你弄一个宅子,现在只好让你自费去建造了。”

李过听了崇祯皇帝这话,顿时觉得从心窝子里往外感到寒冷,同时又感觉到崇祯皇帝心中对他的关心,如果崇祯皇帝不这么说,必然是心中对他有什么想法,事后肯定会处罚他,现在这么说了,那就是另外一回事,可以当作君臣之间的谈笑,而且也给了他一个台阶下。

我见李过的脸色变的有些难看,知道此番敲打肯定会让李过今后不敢再耍心眼,道:“朕晚上在宫中设宴款待李倧!让他的妃子和子女都来参加,你现在就可以过去告诉李倧了

宋献策和李过走到御书房门口,看见德昌王朱由崧从里面走了出来,朱由崧的脸色有点难看。

朱由崧看着宋献策和李过,苦笑道:“二位小心着点,皇上的心情不大好,有什么不好的消息最好等一会再进去,免得让皇上更生气。”

宋献策和李过点点头,他们带来的绝对是好消息,崇祯皇帝知道一定会高兴的,断然不会给他们脸色看。

“皇上,总参谋长宋献策和李过在外面候着呢!”负责传话的女官走到崇祯皇帝近前低声说道,刚才崇祯皇帝冲朱由崧发脾气把她可吓坏了,此时大气都不敢喘。

我嗯了一声,道:“叫他们进来!希望会是好消息。”本来我己经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最近几天委实没得到好消息,最为严重的当属危及国之根本的边患。

李倧也会演戏,说话之前把眼泪先弄出来了,他擦擦眼泪道:“二位,寡人这个国王当的一点乐趣都没有啊!想必二位也都知道,自从寡人登基以来麻烦不断,先后两次被鞑子撵的无处藏身……寡人承认自己不是一个好国王,但是祖宗的基业不能放弃,只有硬着头皮往前走……现如今朝鲜落得这个局面,寡人实在是想不出出路了,唯一的指望就是上国能够出面帮助平定朝鲜的局势,寡人不会说什么,算是求求二位帮寡人想想办法……。”李倧说着站起来给李过和刘肇基深深的鞠了一躬,给足了李刘二人的面子。

李过和刘肇基自然不在乎李倧给不给面子,但是李倧这个举动把李过的安排给打乱了,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眼前这个哭着鼻子的李倧就更加不好打发。

刘肇基见李过一个劲的咳嗽,他清了清嗓子,道:“大王,您既然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么本官也给你交个实底,本国如今正值多事之秋,西北西南边境都不太平,而东面鞑子在出兵朝鲜的同时还派出兵马骚扰辽东,我国不可不调重兵防守,因此大王想要大明帝国出兵朝鲜,这个万万办不到,本官临来的时候,我皇己经交代了,大王如果不嫌弃的话,可以到京城去避难,我朝一定不会让大王受到任何委屈,至于出兵朝鲜一事,还得从长计议,希望大王能理解我朝的苦衷。”

李过接口道:“刘大人说的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大明帝国的难处也很多,大王也许不知道,当年我朝出兵朝鲜抗击倭国来犯之敌,可以说是举全国之力呀!造成的国库亏空用了很多年才补上,即便我皇答应大王出兵帮助收复失地,驱除外敌,也得我朝有那个能力才行,现在是有心无力呀!”

李倧见刘肇基和李过这么说,知道想要大明朝出兵是没有希望了,留给他的只能是前往大明朝的国都内附避难,然后再想办法说服崇祯皇帝帮助他复国。

李过根本就没回京城,哪知道什么书信啊!但是崇祯皇帝针对朝鲜的基本方针他知道,听了李倧的话只好在一旁打马虎眼,没有正面回答李倧的问题,李倧问的直了,他就把问题留给还没有来的刘肇基回答,李倧对此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着急。

“启享大王,明朝的将军来了,正等候大王的召见。”内侍来到李倧近前道。

李倧知道能给他正确答案的正是前来的这位将军,马上道:“快请,快请,另外让人撤换酒席,重新上菜。”

刘肇基进来看到李过在那里,冲李过点了点头,对李倧道:“大明帝国陆军中校刘肇基见过大王。”说完敬了一个军礼。

李倧一看军装整齐,军礼有力的刘肇基,被刘肇基震的愣了愣,道:“将军来的正好,寡人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将军盼来了,快快请坐。”

安排好这一切的李倧再也没有了睡意,他打起精神想了想自己今后的出路,如今朝鲜南北糜烂,国都都被倭寇焚毁了,形势虽然没有上两次近乎丧国严峻,但也差不到哪去,想要力挽狂润己经不是他的事情了,主要还得看大明朝是什么态度。

如果大明朝出兵的话,会像上次那样没有私心吗?李倧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据他所知大明朝和以前的大明朝不太一样了,尤其是当政的君主崇祯皇帝是个急功近利的人,想要大明朝出兵帮助收复失地平定朝鲜局势,不付出让崇祯皇帝满意的代价肯定办不到。

如果大明朝不出兵呢?李倧想到这心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如果大明朝不出兵,那么他只剩下一条路了,那就是内附,成为大明朝真正的附庸。

李倧看看左右,没有一个人影,那些平日里陪伴在自己身边的重臣忠臣一个人影都不见了,他现在真想找个人商量商量,哪怕是被他申斥的把脑袋磕出血的金自点也行,看看怎么办才能度过眼前的难关,可惜任他怎么看都没有人,只有凄凉的夜风轻轻的吹过,更是凭添几分凄凉气息。

第三三五章「金条」

阿巴泰正疑惑不解的时候,科尔昆飞跑到他面前,道:“贝勒爷,城外发现敌军,我们好像中计了。”

阿巴泰走上城头一看,西城那些还在往外逃的朝鲜百姓被城外的那支部队给打回了城里,这更让他糊涂了,难道城外的部队不是朝鲜军?那又是哪的队伍呢?

城内的火越烧越旺,那些想要救火的朝鲜百姓发现火是越救越大,而且有的着火的地方竟然用水浇不灭,这让人心更加恐慌,纷纷想要逃出城去。

卢鼎看着城内再次涌出来的朝鲜老百姓,将手一挥,三个营一千二百人组成的六个射击梯队轮番上阵,十轮射击不到,想要逃出城的朝鲜百姓不得不退回城去,面对城外杀人的狂魔,城内无情的火似乎更容易接受些。

阿巴泰握紧了拳头,道:“那些人绝对不是朝鲜军,我们不能再留在城内了,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