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生八零:带着崽崽赶海! > 第480章 咦?那三条船有点熟悉,在作业吗?

第480章 咦?那三条船有点熟悉,在作业吗?(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还有一条是就是梁勇辉父子俩。

老梁头多精明的一个人啊,听阿广二哥也加入了。

他赶紧去问能不能多加一条船,反正海域那么大,抱团更好。

老吴头知道后,只暗自对自家兄弟恨铁不成钢。

哎,你们咋没有铁皮船呢,到时候也能跟上啊。

书一直都是珍贵的,哪曾想他(她)们这些粗人也能摸到了啊。

不光能摸还能看,一个个都对童瑶一家感激不尽。

都是渔民,没啥送的,就送些海鲜贝类。

童瑶一家出海没空淘海,那些大娘们包了

————

就这样吧,女娃爱学学,认了字,以后能嫁条件好的,高彩礼不愁了。

而被知识洗礼的女孩们,还能老老实实听家里人安排吗?必不可能。

到了那时,才是她们真正的崛起。

得到童瑶帮助的孩子们是懂事又感恩的。

平日里在家忙完自己的活,都会结队过来童瑶家帮忙。

拿崭新的纸笔回来,不上交你就等着被揍,饭也别吃了,下次更不能去。

现实总归是残酷几分的,童瑶也不想让女孩们错失这个机会。

有些女孩家长看到别家孩子都带了纸笔回来,她们家孩子没有,就上来闹。

童瑶听了之后,直接摇人打上门。

不让孩子上学是吧,打孩子是吧,占便宜是吧,行,我先把你家砸一遍。

童瑶和杨父看父子俩斗智斗勇,下饭得很。

两人吃完,在船上歇会,打算等杨溪俊吃完再开船出发。

就在童瑶想起身活动一会,就见三条船从海星岛侧面开过来。

“阿桦,你们看那三条船,是不是有些熟悉。”

杨清桦给儿子擦了一把嘴,眯眼看过去:

小可怜的样子,让老父亲看得心软成一汪海水。

这短短的几分钟,没吵架,只有满腔父爱。

等小家伙洗漱完,吃着早饭,父爱消失了。

“吃你就好好吃,把饭菜洒桶里什么意思。”

“鱼鱼要吃,好乖,哥哥喂。”

杂七杂八的鱼虾蟹加起来都没有二十块。

聊胜于无了,童瑶一家收完没有再放下去,选择停船做早饭。

六点多了,杨溪俊睡得早,早饭做好他也起床了。

今天没有顾南,顾老爷子昨天过来接人回去的,说是京城至交好友过来,带孩子过去待几天,过几天再送过来。

顾老爷子现在把童瑶这边当第二个家,自己忙了就把孩子送过来,说今后休假了、过年过节也过来住。

值得一提是,上次童父他们去和村长谈宅基地的事,童瑶一家也去了。

出钱申请扩大地方,家里要加建。

南方沿海地区不像北方,北方那边严寒地区。

冬天了下大雪,不宜施工,土地结块,房子到了夏天,也会有热胀冷缩的麻烦。

她们这边只要算黄道吉日,避开一些不宜动土的日子,就能开工。

再说其他渔民,他们捞完海星就不乐意跟那么远了。

路程那么远,柴油消费真的肉疼。

而且回来的时间太晚了,他们并不习惯这样的作息。

老海域隔了几天没去,他们还是想回到原来的海域作业,更熟悉些。

带鱼旺季的情况下,沿海也有啊,没必要跑那么远。

第480章 咦?那三条船有点熟悉,在作业吗?

第480章 咦?那三条船有点熟悉,在作业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童瑶出钱让村长买了不少书本和纸笔,给扫盲班出一份力。

书本是只要来知青点上课的人都能看,不能带回去而已。

家里的这条船是小儿子夫妻俩的,说白了,他自己最多算个船长,每个月拿固定工资。

当然,阿娇夫妻俩也不会亏待老父亲就是了。

现在让阿娇一家多买一条二手铁皮船也不现实,现在的情况是有钱没船。

老吴头家里兄弟有五个呢,这些兄弟生得也多。

儿女儿孙一大把,那么多人要张嘴吃饭,开销就不小,自然拿不出钱合股,只能眼馋了。

今年南海带鱼大旺季真正来临,渔民们摩拳擦掌出海作业。

这天夜里两点半,七条船开船出发带鱼岛。

多加的两条船,其中是杨二伯父子俩。

杨二伯是个靠不住的,整个家全靠杨清伟拿主意,他认定了童瑶夫妻俩,那就跟到底。

杨父对于二哥父子俩跟自家,一百个愿意,甚至因为这事,他和二哥父子俩感情比以前更亲近了。

这些孩子在家也需要捡柴,往往会多捡点,吃完晚饭过来的时候就结队背到童瑶家。

自留地的菜什么的都帮着除草浇水。

不要她(他)们帮忙都不行,阿嫲说得嘴起燎泡,这些孩子就是不听,你说你的,我干我的。

而几个村的村民也是如此,本来扫盲班就没有什么书本看的。

童瑶提供了书籍,他(她)上课的时候能边学边看。

明天你们不让孩子来上学,我还来光顾。

恶霸行为对极品一向管用。

这些极品村长和村干部最看不惯,平日里碍于身份不敢太过分,现在童瑶一伙人在,他们爽了。

这些极品看搞村领导都没有,是真的作妖不起来了。

让她们去公社告?玛德,告到村领导都没用,去公社一样被赶出来,她们懒得花钱坐车去。

“是有点,咦,这不是之前碰到的那三条船吗。”

杨父观察了一会,问道:

“附近海域的渔民吗,是不是拖网过来了?看他们开得不紧不慢的。”

“你爹还要吃呢,也不见你喂,给它们吃啥,等会还不是要进我们肚子里。”

“不要不要,先喂,再吃。”

“你小子真是给老子气笑了,还懂先它们吃饱再杀。”

“哼,给闹子,笑了。”

“快点吃,别叽叽歪歪个没完。”

知道童瑶家要加建房间,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好东西更是送来不少。

老爷子就是那么大款,就是那么豁达。

好评!

饭菜煮好,杨清桦给自家儿子穿衣服。

小家伙坨成一小团埋在他怀里,抽抽搭搭的说没有阿南哥哥。

而且也不算大动,就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建几间石头房。

杨母得在家找神婆算日子,算好日子再请村里老黄叫人过来动工就行。

动工还得包工人一天日三餐,事多着呢,离不开她小花啊。

回到童瑶这边。

可能有海星光顾过一遍,在海星岛放延绳钓和地笼鱼货资源不太好。

他们不想去未知的海域冒险,保守点好。

童瑶这条船行驶了三个小时,就和六条船短暂分开,开往海星岛。

昨天放的延伸钓和地笼得收回来,等收完地笼网,吃完早饭再开往带鱼岛吧。

杨母没跟过来,拖网作业不需要那么多人,家里就两老在,她不太放心。

虽说杨大嫂能过来看,那也只是饭点和下午收杂鱼干的时候来。

纸笔就给孩子们在课堂上用,带回家也可以,但下次要完整带回来。

不是吝啬,而是童瑶通过一些女孩子和她说的事,就定下来这个规矩。

不是每个女孩子家里都允许她们在家用的纸笔的。

有些女孩子家人就是心偏,又爱占便宜。

让你这个女娃去上扫盲班已经是我格外开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