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一百三十七章 董卓的崛起

第一百三十七章 董卓的崛起(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此等大逆不道之言,也是周琦首次当着典韦、许褚说出来。

事已至此,他也绝对相信两人。

这个天下只要不改旗易帜,莫说是典韦、许褚,就连周琦日后也未必能够出人头地。

周琦也知道,朝廷换掉皇甫嵩,让张温领兵平叛,绝对是最错误的决定。

若皇甫嵩都不能平定叛乱,那么张温就更不可能了。

去特么的朝廷!

去特么的大汉!

这个已经烂到骨子里的朝廷,也是时候覆灭,让有才能之人重开日月了。

深吸口气,周琦平复了心中的愤怒,无比平静的说道:“陛下为君,吾等为臣,自不敢妄议君上。”

回到府中以后,周琦看着仍旧余怒未消的典韦、许褚,似乎也有些明白他们此时的心情。

天子十分信任两人,遂召回皇甫嵩,收其左车骑将军印绶,削户六千,改封都乡侯,食邑二千户。

八月,帝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以讨北宫伯玉;拜中郎将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并统于温。

汉阳郡,冀县。

周琦看着从朝中传来的消息,久久不语。

盖勋叹道:“似子异此等讨黄巾有功之臣,都未得半点赏赐,十常侍何德何能,因讨黄巾之功得封列侯?”

至此,朝中公卿皆敬重傅燮,每有空缺都极力举荐傅燮。

奈何傅燮先是得罪了宦官,现在又得罪了司徒崔烈,再无升迁可能。

六月,天子以讨张角功,封中常侍张让等十二人为列侯。

秋,七月,三辅蝗灾,百姓食不果腹,朝廷缺钱少粮。

却说皇甫嵩知董卓不可信,以致自己连战失利,又不想逼反对方,此后再与叛军交战,就开始刻意避着董卓。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董卓也在短短数月时间,从因为大赦天下而出狱的白身,开始封候拜将,平步青云,成为手握重兵的实权将领。

董卓趁机大肆招募凉州豪杰以及兵马,声威日浓,崛起之势不可挡也。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周慎不愿分兵冒险,没有听从孙坚建议,而是率军将榆中城团团围住。

边章、韩遂两人,却是分兵驻守葵园峡谷,反而将官军粮道截断。

周慎惶恐不安,丢弃辎重仓惶撤军,大败而走。

其余四路兵马,要么被断粮道,要么中了埋伏,皆大败亏损。

唯有董卓率领三万兵马讨伐先零羌,在被叛军断了粮道之时,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

官兵与叛军僵持不下。

时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董卓向张温请战。

张温暗自想道:“董卓请战,败了会削弱其实力,胜了也能扬我军威,且从了他吧。”

董卓得到张温允许,遂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张温赴任之前,就被皇甫嵩暗自叮嘱过,说董卓可能有异心,让张温小心谨慎。

张温听到孙坚的谏言,思来想去,担心杀了董卓以后,其麾下将领会带着八千余人从贼。

真要如此。

张温非但不能建立威信,反而有可能会被朝廷问罪,所以终究还是拒绝了孙坚的建议。

只不过,张温对于董卓的态度,明显变化了许多。

朝廷如此,岂不让人心寒?

他们却是不知,朝廷这是在养虎为患、自掘坟墓,相比起边章、韩遂以及北宫伯玉,董卓这头恶虎才更加可怕。

不过周琦对于朝廷已经失望透顶,所以才不会管董卓如何。

他隐藏着自己的野心暗中蛰伏,静静等待着天下大乱,等待着一飞冲天的那一刻。

在此之前,他还要继续扮演着大汉忠臣的角色。

当即就有尚书出班,奏道:“傅燮折辱重臣,以下犯上,当治其不敬之罪!”

帝问傅燮:“卿何出此狂悖、忤逆之言?”

傅燮毫无惧色,昂首挺胸对曰:“昔年匈奴单于冒顿忤逆吕后,上将军樊哙言‘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上将军忠君爱国,愤激思奋,未失人臣礼节,季布犹曰‘哙可斩也’。”

“今凉州为天下要冲,国家籓卫。”

“高祖初兴,使郦商平定陇石;世宗(汉武帝)拓境,列置四郡,众皆以为此举乃断匈奴右臂也。”

他也注意到,董卓已经从最开始的一介白身,在短短数月时间,就已经先升迁为中郎将,现在更是升迁为破虏将军。

破虏将军,虽然只是杂号将军,却已经属于武官第五品,绝对无比显赫。

要知道,就连中郎将这个官职,也只是八品武官。

破虏将军再往上升迁,就是四安、四平将军,至少在诸侯尚未并起之时,这个官职几乎已经是逆天的存在了。

董卓未建寸功,只靠着手中兵马以及贿赂张让、赵忠等人,就能如此轻易扶摇直上。

两人虽然跟随周琦左右,却也想要建功立业,封候拜将。

可是当他们发现,自己拼死拼活所建立的功勋,尚不及宫中那些阿谀奉承的宦官以后,这种强烈的落差感,几乎让人感到绝望。

他们知道,若朝堂没有大变,似自己这样的人,就算立下再多功劳,最终也是会为他人添做嫁衣。

周琦用力拍了拍两人肩膀,道:“我保证,你们二人以后肯定会封候拜将,封妻荫子!”

“这个腐朽不堪的朝廷,早晚会自食恶果!”

典韦、许褚闻言,皆须发倒竖,怒火中烧。

他们二人跟随周琦拼死拼活,斩敌无数,几次于大雨中与黄巾军交战,却未得朝廷半点封赏。

十二个宦官,久居宫内,寸功未立,却因讨黄巾之功皆被封列侯,岂不令人心寒。

周琦虽然早就知晓朝廷腐败,可是知道这个消息以后,还是感到了刺骨的寒冷。

他对于朝廷最后仅存的那丝希望,至此也是彻底破碎。

董卓察觉到了事情不对劲,感觉到了皇甫嵩对于自己的戒备,就花钱买通了十常侍之一的赵忠,请求赵忠将皇甫嵩调走。

此前皇甫嵩征讨张角时,途经邺地,发现中常侍赵忠住宅超过了规定,便上奏皇帝予以没收。

除此之外,中常侍张让向皇甫嵩索要五千万钱,皇甫嵩不愿给,两人也因此结怨。

此前皇甫嵩功勋卓绝,赵忠、张让虽心中不满,却也不敢弹劾皇甫嵩。

可是现在,皇甫嵩久战不利,他们就开始进谗言,劾奏皇甫嵩连战无功,空费钱粮。

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董卓因此得以安然无恙率兵回返。

只不过,究竟是董卓果有统兵之才,于绝境寻得生机未得丝毫损失安然撤回,还是与叛军有私下交易,这个只有当事人才知晓。

经由此战。

董卓声威大震,麾下兵马已有三万余,屯兵于右扶风,就连张温都要看其脸色行事。

张温瞅准时机,率领大军前去追击,奈何贼军已然撤退,退守榆中。

经由此战,董卓声威大震,各路豪杰纷纷来投,董卓也趁机招兵买马,势力再度膨胀。

张温准备乘胜追击,派出六路兵马攻打叛军。

时有周慎率兵三万人追剿边章、韩遂。

孙坚向周慎建议说:“贼城中无谷,当外转粮食,坚愿得万人断其运道,将军以大兵继后,贼必困乏而不敢战,走入羌中,并力讨之,则凉州可定也!”

董卓返回营中,对着新收的谋士李儒笑着说道:“文优所料果然不错,我故意迟到,还言语顶撞张温,彼都不敢责罚于我。”

“只要手中有兵马,果然无所畏惧!”

董卓眼中,闪烁着野心的光芒。

李儒谏道:“此次凉州叛乱,对于将军而言乃是天赐良机。皇甫嵩、张温手握重兵,与贼交战都屡战不胜,若将军能一举大破贼军,必然能得陛下看重。”

董卓闻言神情微动,而后对李儒说道:“文优替我往韩遂那里走上一遭。”

却说张温奉诏讨贼,将诸郡兵步骑十余万屯美阳,边章、韩遂进兵功之,温与贼战,不利。

张温无奈,据城而守,命董卓、鲍鸿等领兵前来美阳,并攻叛军。

此时董卓麾下已啸聚八千余人,又官拜破虏将军,正是春风得意之际,摆着架子姗姗来迟,见到张温以后,还以言语冒犯之。

时孙坚被张温征辟为参军,见董卓如此傲慢,当即奏曰:“董卓接受将令却姗姗来迟,还言语冒犯主帅。吾观董卓拥兵自重,恐有异心。”

“将军初至,不若斩董卓以立威信,如此诸将谁敢不服?”

“今官民失和,以致凉州叛逆;烈为宰相,不念为国思消弭战祸之策,乃欲割弃一方万里疆土,臣窃惑之!”

“若使异族叛军得居此地,彼据全州,则士劲甲坚。若继续为乱,则声势更浓,何以平叛?”

“此天下之至虑,社稷之深忧也。”

“如此道理,若司徒不知,是极蔽也;知而故言,是不忠也。”

帝思量许久,认为傅燮之言有理而从之,不再商议舍弃凉州万里疆土之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