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风流皇帝 > 第394章 明贞观祈福

第394章 明贞观祈福(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起身来到门前,赵构转头,“如今我大宋强盛,仓廪丰足,因此孤想要对北用兵,不知你可否为孤弹奏一曲,以壮军威?”

“贫道领命!”

回身取来一只琵琶,略微想了想,陈妙常便是波动弦儿。

声音高亢带着振奋之意,“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同敌忾兮,共生死。与子征战兮,心不怠。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好好好,好一曲《马踏燕然》!”

陈妙常眼眸如波,瞥了赵构一眼,略微思忖,“贫道也有一词,请陛下斧正。”

“好!”赵构兴致盎然,也不知道当年李治在感业寺与武则天相遇,和自己现在的感受有什么不同……

素手执笔写就:

“清净堂前不卷帘,景悠然。湖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

“独坐黄昏谁是伴,一炉烟。闲来月下理琴弦,小神仙。”

“取笔墨过来!”

侯在门外的蓝珪和阿贵等人,很快便是将笔墨纸砚以及一张小几送了过来。

待到摆放齐整,蓝珪拽着想要上前研墨的阿贵退了出去,在赵构笑盈盈注视下,陈妙常起身焚香研墨。

随后,赵构持笔写就。

“清风明月女贞观,方外地。物我两忘好修行,活种仙!”

初八并非节令,但是传说会有星君在这一天下界。所以,道观会在这一日行祭星之礼。

过了初八,道观就等着正月十五元宵节了。元宵节也称上元节,因为是上元一品赐福天官紫薇大帝圣诞,因此而得名。据说,每逢正月十五,紫薇大帝会下凡人间,查看人的罪名和福运,因此也称为‘天官赐福’。

进了一间静室,赵构在一张蒲团上坐定,将一名女道递过来的茶盏吃了一口,只觉得满口清香。

也不知道是何原因,赵构总觉得这道观或者寺庙中的茶饮,比宫中的御用之茶还要略胜一筹……

陈妙常也是坐定,并不出言,或者说,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女真起于部落,打天下的时候自然没问题,可是自从灭了辽国,又占据了大宋半壁江山,金国整体的局面已经从打天下转变成坐天下。

就如同中原王朝一样,打天下的时候推崇武力,但是坐天下的时候就需要文治,简单来说,创业阶段,只要你能够给集团带来利益,那就是正确的,可以随便儿莽干,但是已经形成规模,就需要立规矩。

完颜阿骨打建国称帝的时候,施行的事勃极烈制度。

所谓勃极烈,就是由少数核心官员共同商议来决定国家大事。这时候,国主相当于大股东,其他的勃极烈相当于小股东。可小股东也是股东,对于国家大事有着相当大的话语权,国主的权利被这些核心官员牵制并分割。

比如说第一代,阿骨打自称都勃极烈。其弟吴乞买称谙班勃极烈。其堂兄完颜撒改称国论勃极烈。其堂叔完颜习不失称阿买勃极烈。其弟完颜杲称昊勃极烈。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岳孝娥笑道,“臣妾也是极为惊讶,若非巧合之下见过她的词作,还真个不知。”

皇后招招手让孙道绚近前,而后说到,“本宫也听闻她们讲了一些你之经历,可有些事情终归已经过去,不必沉沦其中,你风华正茂,将来未必没有更好的路途。”

“奴婢拜谢娘娘。”

初九,赵构出城往明贞观祈福!咳咳,正儿八经的祈福。

进入殿中,陈妙常相迎,“贫道恭迎陛下!”

“终有一日,孤也要勒石燕然、封狼居胥!”

说罢,赵构大踏步而去,只留下身后铿锵琵琶之声……

金国开年,就先办了一件大事儿,那就是颁布《皇统新律》。

这对于整个金国来说,无疑是一件影响重大的事情。

完颜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毛病,但是总体而言,作为一个皇帝还是合格的。之前就提过他的权谋手段,利用制衡逐渐让自己掌控权利,而且他也清晰的认识到,再按照以前的方法治国,是不行的,至少很难让这个庞大的帝国继续保持上升的态势。

赵构取来观瞧,随后忍不住大笑出声,这小道姑,着实有趣!

“好好好,这词甚好,有趣!”

许是这一词之缘,让二人之间的气氛融洽了许多,陈妙常也没有了之前的矜持与忌惮,亲手为赵构点茶、着墨,二人谈词、赋诗,一时间倒是多了几分知己的味道。

好半晌,看着时辰不早,赵构便是说到,“今日时辰不早了,改日孤闲来再过来看你。”

“贫道恭送陛下!”

“绝世容颜琼姬态,倾城国。淡妆全无半点俗,荆山玉。”

陈妙常念完之后,平静的心神陡然波动,以袖掩面退到一旁坐定,好一会儿方才平复过来。

“孤这词如何?”赵构得意开口,状元级的枪手,谁懂啊!

“半写神佛半写人,极好!”

“那孤若是说写给你的呢?”

“在这宫观中可习惯么?”

“观主很是关照,而且贫道虽年幼,却也漂泊多年,有一栖身之地便足以,又有什么不习惯的。”

赵构笑笑,“近日孤作一词,你可为孤雅正一二?”

“谁人不知陛下诗词无双,贫道如何敢言‘雅正’二字,能略作品鉴,已经是贫道之幸。”

“雅正也好、品鉴也罢,又有什么不同。”

虽然是道观中,但是过年也如同寺庙一样忙碌。

在中原,道教看似不如佛教繁盛,可实际上却是扎根民间、深入人心,甚至是涉及到百姓民生的事情。

比如过年的这些习俗,交年送灶君,而后迎玉皇,贴的门神不管是神茶、郁垒还是秦琼、尉迟恭,都是和道教相关,迎财神之类的就不必多说了,总之,这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都属于道教传承,至少与道教是沾边的。

“这两日,你们也闲下来了吧。”赵构一边随着向内行,一边发问。

陈妙常颔首说到,“昨日观中设坛祭星,这几日却是没什么事儿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