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大宋风流皇帝 > 第344章 张浚还朝

第344章 张浚还朝(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种事儿也只能是听天由命罢了。

脑海中的想法一闪而过,张浚面色不变淡定回应,“如今川陕一带,金人只有西路军一路兵马约莫八万众,只要有合适的实际,必定能够北上建功。”

“不过,臣以为,当继续调遣一些精兵强将前往,利州一带,有些将领久疏战阵,应该略作调换,以免再现富平之败。”

赵构笑眯眯的点了点头,这个左相还是很称职的嘛,“孤便知晓,让你做这个宰执错不了。”

“此事不必急于一时,你与韩世忠等尽皆熟知兵事,商议一二,调遣精兵强将,争取拿回渭水两岸。之前,吴璘已经取凤翔,继续用兵以此为依托,比以前容易许多。”

直到这件事情后,张浚欢喜也带着几分叹息,欢喜是因为,这本就是他当年所走的路,只不过因为时局不对,为了牵制淮水一带的金兵,所以强行用兵罢了,如果现在重整旗鼓,自然是好事。

可陛下的深意他同样明白,吴璘在西北待的太久了,根深蒂固。要说自立或者与朝廷割裂,这种可能性不大,但是,吴璘现在对于利州一带的掌控,显然是要超出朝廷和皇帝的底线。

西北用兵为什么要先整顿兵马?说白了,整顿的不是兵马,而是吴璘。

如果能够顺利将吴璘的军权分化甚至解除,以目前来看,吴璘还朝当个太平闲职没问题,可如果分化不顺利,甚至是吴璘做出一些逆反的状况,致使局势失控,那吴璘就没有任何回头之路了。

这种事情,和他当年的遭遇完全一样!

“德远平定西南,劳苦功高!”德寿宫前殿,赵构召见张浚。

“陛下调拨兵马十数万,令臣执掌蜀地,若是不能建功,臣有何颜面归来面圣。”

“而且,能够镇压南疆蛮族,一是陛下天威浩荡、蛮夷惊惧,二是陛下谋虑深远,臣如何敢居功。”

可以说有了之前的起落,现在张浚对于自己的位置看的很明白,只要他想要老老实实的在朝堂上混下去,就别搞幺蛾子,最重要的就是跟着陛下的步子走,绝对不能僭越分毫,否则,他现在能拜相,改日也能罢相甚至被问罪。

有些事儿,就得从心才行,你的想法和皇帝的想法不一样,那就是皇帝眼中的佞臣。

得,这话没毛病!

挥挥手将人打发了,赵构又兴冲冲的将康履寻了过来。

“康履,你的活计来了。”

简单的将事情对康履讲述了一番,康履凝重的点了点头,这第一个就是个硬骨头。

想了一会儿,康履方才问道,“陛下的意思是……”

大宋的漂流民比较少,毕竟在这方面控制并不严格,但是也有出海冒险的。

现如今,最多的便是日本国或者高丽人。

这些漂流民能飘到哪儿完全看运气和天气,基辅罗斯、中原这是比较近的,一家伙飘到美洲的也不在少数。

漂流民这种事儿,直到十九世纪才逐渐断绝。

“是一个商贾,想要在高丽造反。”

“只要将这一带拿回来,便可以顺流而下,夺取关中!”

张浚用力点了点头,“臣必定不负陛下之志!”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当初他也同样不理解,可他赋闲多年,有些事情早就看清楚了。

朝廷不会容忍超出自己掌控之外的力量,这便是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那个道理,不管你到底是不是忠心,当你有了不忠心的条件和力量,哪怕忠心也没有任何意义,因为皇帝不会去赌你的忠心。

这也是此次,接到朝廷命令之后,他根本没耽搁,安置好了成都府之事后,立即还朝的缘故。

他本想去信给吴璘,毕竟,这吴家兄弟,实际上也算是自己提拔起来的,可想了想还是打消了这个念头。

首先,吴璘如果能听劝,局势就不会到现在这种程度,吴璘不是傻子,从解除韩世忠等人兵权的时候,吴璘就应该做出改变!其次,以他和吴璘之间的关系,现在彼此传信,一旦传出去,两人谁也得不了好。

赵构闻言哈哈大笑,二人闲聊几句,赵构便是对张浚说到,“之前秦桧擅权,更是与金人勾连,如今被罢相,所以孤便授你为宰执之位。”

“陛下信任,臣必定鞠躬尽瘁,回报陛下。”

“之前孤遣程师回往西北,你可知晓了?”

“臣已经知晓。”

“当年你在西北多年,对于川陕自然是熟悉,如今河南、山东一带,短时间内无力对金人用兵,所以,孤打算整顿利州一带兵马,北上川陕,你以为如何?”

“这事儿你自己做主。”

康履点了点头,“那奴才先好好思量思量,然后再行禀告陛下。”

反正也不急于这一两天,赵构也没理会,就任由康履去了……

五月二十五!张浚还朝!

实际上,年初的时候朝廷已经下旨,让张浚归来,他将成都府的事情略微安排,而后便是回返临安。只不过路途遥远,再加上船路难行,所以足足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方才抵达。

韩世忠眼皮跳了跳,这借口多少有点儿草率,可谁管那么多,拳头大就是硬道理,有个借口差不多就行了,后世不也有说自家丢了人,拿着枪炮进来找的?

“正好,最近金人的赔偿也到了!孤调拨五十万两银子为军饷,所需粮米、辎重、兵器、甲胄之类,你去与钱谷、杜充商议,都准备好之后,孤会让康履直接送过去。”

老夫子看着皇帝三两句就定下了这种大事儿,赶忙开口,“陛下,如今高丽也并非咱们附属国,出兵不妥啊。”

“我们与金人为敌,现在若是招惹高丽并非好事,一旦高丽与金人联合对我大宋用兵,这不是天大的麻烦。”

“哼,就凭他们高丽?就算是想开战,他们也得先过得来才行!”赵构不屑说到,“至于说是不是附属国,现在不是没关系,过去一趟说不定就是了,孤一向仁德,总要给他们个机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