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重回1980年去享福 > 第357章 打鸡血了【八千字】

第357章 打鸡血了【八千字】(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一顿饭,吃得三人都非常满足,也就邓允衡下午还要上班,否则再喝上两杯,那就更完美了。

邓允衡把桂圆肉塞到邱永年手上,说道:“你跟我家小嵩是同学,伱们哥俩带这么好的鱼和蟹过来看我,我也没推辞就直接收下了,现在我给你们一点家乡特产,你们却不收,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那就谢谢二哥了!”

鯃鱼前面已经介绍过,能被福建人排为第一,也受到广东人的推崇,这味道自然不需要多言。

邱家兄弟虽然是渔民子弟,但这些也不是随时都能吃到的,而且就算是能吃到,那味道跟现在比也差远了。

见邓允衡没有直接拒绝,邱永年大喜道:“不打扰,这怎么会打扰呢,你能来我们家过年,那是我们家的荣幸,我爸妈要是知道了非高兴死不可。”

“技术支持那是肯定的,没有相关专家的指导,我也不可能让大家盲目搞养殖。”

……

邓允衡想想自己一个人留在家属院冷冷清清的过年确实没什么意思,再加上他原本就打算趁这个春节期间到乡下去走一走,那到小嵩这同学家过年,似乎也挺好的,顺便还可以跟村里的渔民聊聊对虾养殖的事。

邱永年听得心中一动,问道:“二哥,县里是不是想扶持咱们渔民搞对虾养殖啊?”

邱永年连连摆手说道:“二哥,这个我们可不能要。”

收下桂圆肉后,邱永年心中忽然有了新的想法,说道:“二哥,我听允嵩说你春节不回家过年,一个人留在这里过年其实没多大意思,你要是不嫌弃的话,我想邀请你来我家过年,不知道我们家有没有这个荣幸?”

邓允衡道:“至于资金,现在银行信贷收紧了,想要贷款的难度比以前高了很多,不过我要是推动这个产业发展,那肯定会努力争取银行信贷的支持,问题应该不大。”

邓允衡笑道:“也行,那你回去跟你们村的渔民都好好聊聊这事,看看他们都是什么反应,愿不愿意搞这个对虾养殖,如果愿意的话,除了资金与技术支持,还有什么需要县里帮忙的?”

邓允衡笑道:“不是县里想扶持,而是我个人比较看好对虾养殖,我想先调查一下情况,要是合适的话,我就在县里推动这个产业发展,给予一些政策支持,看看能不能把我们县的对虾养殖给搞起来。”

然后,邓允衡便拿出一包两斤左右的桂圆肉,递过去道:“邱同学,这是我们家乡的特产桂圆肉,配以沙参、玉竹跟肉骨头一起炖汤,味道非常好。以红糖伴桂圆肉煮鸡蛋的话,是产妇或病后体虚气弱者最理想的滋补食品,你们拿回去尝尝。”

邓允衡道:“搞养殖应该是非常有前景的,尤其是对虾养殖技术现在已经成熟了,人家青岛那边的对虾养殖规模已经超过了10万亩,收入是极为可观的。”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邱家兄弟自然不好再推辞。

等饭吃得差不多了,两人也聊得差不多了。

邱永年道:“那等我回去了,就跟我父母还有村里其他渔民说说这个事。”

邱大哥高兴道:“你这个邀请提得好啊,咱们赶紧回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爸妈,让他们好好做准备,多置办点年货,一定要把领导给招待好了。”

邱永年笑着点了点头。

……

留在县城过年,气氛肯定是比不过乡下的。

为了让孙子孙女们过个快乐的新年,邓世荣便到博白烟花炮竹厂买了许多烟花回来,都是该厂今年新研发出来的产品,分别以“空中大战”、“大快乐”、“冰雹(怪蛋)”来命名。

邱永年道:“我听说隔壁村有人试过,但没搞成功,还亏了本,后来就没人搞了。”

坐车回家的路上,邱大哥的心情仍然有些激动。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家弟弟竟然把领导给邀请到家里过年,而神奇的是领导还答应了。

对于农村人来说,村长在村里就已经是了不起的官了,全村人都得听他的。

至于乡镇的那些头头脑脑,那就更加不用说了,村长见了人家都得屁颠屁颠的上前听训。

第357章打鸡血了【八千字】

福清县。

某饭店。

邓允衡与邱家兄弟一边闲聊,一边等待饭店上菜。

主要是邓允衡和邱永年聊,邱大哥是典型的“窝里强”,在家的时候说什么都头头是道的,什么大道理都懂,但等真正面对领导的时候,又有些拘谨了,话都说不利索。

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这个年代的大学生含金量本来就高,更何况这是清华大学的,那就更加不用说了。

都是清蒸,这是最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做法。

几分钟后,邱家兄弟才提出告辞。

邱永年点头道:“好的,我回去跟大家商量好,然后再把结果告诉二哥你。”

邓允衡结账后,便对邱家兄弟说道:“我带你们到县政府家属院去认认门,下次来找我的时候,我如果没有上班的话,可以直接到家属院找我。”

吃饭的时候,邓允衡和邱永年也一直围绕对虾养殖的事在聊。

主菜自然是邱家兄弟带来的鯃鱼和冬蟹(带鱼易死,现已改成冬蟹)。

还有渔船的碰撞,侧翻、火灾都时有发生,而且在捕捞作业中的人为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操作不当就有可能导致惨案发生,我们村还有附近的几条村,基本上每年都有人丧生大海。”

而冬蟹越冷越肥,蟹膏又厚又鲜甜,蒸熟后什么蘸料都不用,直接吃就能鲜到骨子里。

回到家属楼,邓允衡请邱家兄弟进去坐了会。

而大学生懂得多是这個年代的共识,要是邱永年说搞对虾养殖能行,且他自己家也要搞的话,那说服村里一些渔民加入,想来是没多大难度的。

想到这里,邓允衡便点头答应下来。

邱家兄弟闻言都惊喜的应是,能够到领导家认门,这是亲近的表现。

邓允衡感慨了一句,然后问道:“既然出海捕鱼这么危险,那你们村的渔民有没有想过搞养殖啊?”

就在此时,饭店开始上菜了。

邱永年兴奋道:“二哥,要是能争取到资金以及技术支持,那这对虾养殖应该是能搞起来的,反正我在村里有点影响力,号召大家一起搞对虾养殖,我相信会有不少人家会听我的。”

邱大哥也连连摇头道:“我们不能收。”

邓允衡闻言也是心中一动,迟疑道:“这会不会太打扰了?”

毕竟他们母亲的手艺跟人家饭店的大厨确实是没得比,同样的食材经由不同的人烹饪,哪怕只是最简单的清蒸,火候不一样味道也会有极大差异的。

“这渔民也不容易啊!”

现在的县城还没有禁止燃放烟花炮竹的规定,要到九十年代才被禁。

买了烟花,就没事做了。

而邓县长这样的县领导,那是比乡镇领导更加牛逼的存在,把这样的大人物邀请到家里过年,这种事情也就他弟弟敢去做,普通的农村人连想都不敢想。

把领导邀请到家里过年具体有什么好处,邱大哥其实也说不上来,但他知道这肯定是有好处的。

因为车上还有其他乘客,所以尽管邱大哥有满肚子话要说,他也没有在车上提这个事。

直到回到他们三山镇下了车,憋了一肚子话的邱大哥,才提着桶问道:“阿年,你之前是怎么考虑的,怎么突然想到要邀请领导到我们家过年?”

邱永年笑道:“我也没有过多考虑,就是觉得邓县长一个人留在县城过年挺冷清的,就试着邀请他来家里过年。”

其实现实中像邱大哥这样的人比比皆是,在村里跟村民们聊天打屁的时候,有些人可以做到妙语如珠,那口才不去说相声都屈才了,但来到正式的场合讲话就拉胯了。

聊了一会,知道邱家兄弟是沿海乡镇的人,邓允衡便问道:“邱同学,你们村的渔民多吗?”

邱永年回答道:“多啊,都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我们村基本家家户户都是渔民,以捕鱼为生的起码占了九成。”

邓允衡又问道:“这出海捕鱼,是不是挺危险的?”

邱永年点头道:“出海捕鱼确实危险,流动性的海域和变化莫测的海域状况,恶劣气候的影响,风浪的袭击,都让渔民的生产作业随时都有危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