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初唐小闲人 > 初唐小闲人 第237章 风暴之后

初唐小闲人 第237章 风暴之后(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时间就这么拖了半个多月,百川书院文院也就招够了第一期的三千名学生

文院这三千名学子,和理院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理院的学费很贵,所以在理院之中就读的学子,大多数都是非富即贵,不仅有勋贵家的孩子,宗室子弟也不少,世家派来的学子也占据了很大一部份份额。

而文院的三千名学子,全是寒门子弟,没错,全是,一个豪族子弟都没有。

据说许多权贵都想把自己的子嗣送往文院就读,但颜师古一个都没有收,甚至连他本家的子侄想进书院就读,都被他义正言辞的拒绝了。

但更让人感到恐惧的是那些动弹起来的突厥人。

尽管突厥已经湮灭在大唐的铁骑之下,但萦绕在各国头顶之上上百年的阴云,却不是那么容易消失的。

尤其是大唐灭了突厥之后,大多数突厥人选择内附。

这些人,现在可都只听李世民的命令。

突然骚乱起来的局势,让每个世家之人心中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对于上书请求他收回成命的奏折全都留中不发,甚至连大舅哥长孙无忌都遭到了他的训斥。

长孙皇后更是因为替长孙无忌求了一下情,便被禁足后宫。

就在局势越发僵化,甚至世家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之时。

河北,陇右,山东,河东各道忽然有大军开始拉练。

而领兵的将领,除了程咬金,尉迟恭,柴绍,张公谨,安修仁这些李世民的铁杆心腹之外,其他人则全部是异族人。

无数的寒门士子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癫狂到对着太极宫所在的方向三百九叩,高呼老天开眼。

紧接着,关中便到处都是去往书院求学的学子。

而与寒门士子的癫狂相反的,则是大唐各大世家安插在关中的探子。

五姓七家,关中四姓,山东豪族......

大唐有名有姓的世家,全都疯狂了。

谁也不敢保证,风暴过后究竟是风平浪静,还是更大的风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但就在东阳书院改名的第二天,大唐百川书院便立即更名为理院,宣布与文院同宗同源。

两个消息相加,终于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不对劲,但此时,大家仍旧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

直到报纸刊登文院的山长竟然是儒家复圣颜回的直系后人,曲阜颜氏的大儒颜师古之后,并且,文院之中还集齐了蜀中大儒八柳先生杨关,琅琊王氏大儒飞石先生王渊,江南学问大宗师顾珉之后,关中一下子就沸腾了。

但这个消息才开始在关中之地传播,报纸便继续报道了大唐皇帝陛下李世民,将同时担任百川书院文院与理院的院长。

此后,凡是两座书院毕业的学子,都将成为天子门生。

百川书院的文院与理院,堪称是两个极端。

而笼罩在大唐北方的这一场风暴,一直持续到了文院宣布关闭山门才算结束。

或者说,表面上结束了。

但暗地里,依旧在暗流涌动。

至少从河套一代朝着河东河北山西移动的突厥人未曾停下脚步,在各道操练完毕的大军也没有要散去的趋势。

世家怒,但好像也没那么怒。

毕竟,李世民虽然成立了百川书院,但大唐最好的教育依旧把持在他们手里,大唐绝大多数基层官吏,也依旧是他们的人。

于是,叫骂声忽然就消失了。

再然后,局势便达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朝堂上依旧每天都有人上书请求李世民收回成命,而李世民总是选择留中不发。

契必何力出现在了陇右,阿史那结社率出现在了山东,阿史那思摩出现在了河东。

与此同时,内附河套之地的突厥人也在李世民的结拜兄弟突利可汗的率领下,开始朝黄河进发,似乎是打算朝晋阳方向迁移。

突然从各地冒出来的大军,一下子就把所有人给吓懵了。

因为这些大军是从哪冒出来的,连长孙无忌高士廉这样的关陇西领头人都不清楚。

就好像是突然出现的一样。

李世民这是在掘他们的祖坟啊。

于是,朝堂也疯了,出自世家的官员联名上奏,要求李世民收回成命。

各家祖宅所在更是咆哮声咒骂声不绝于耳。

这一次,就连李世民的铁杆心腹,关陇门阀都选择了站在李世民的对立面。

但李世民似乎是要把天子门生这一政策贯彻到底。

然后,关中就炸了,真正意义上的炸了。

尤其是那些求学无门的寒门士子,一下子就癫狂了。

是真正意义上的癫狂。

百川书院的文院,一下子就集齐了他们需要的所有东西,名师,书籍,荣耀,前途......

这些东西,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