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第28节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 第2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本来我们还种了白菜,还没长大就被二叔他们吃了,去年的豌豆种也被他们吃了。”燕明补充说道。

裴静姝:“也就是说你们手上还有空地?”

“还有半块土。”

“我这里有些不错的油菜种子,你们可以拿回去种一点,以后可以收点菜籽榨点菜油吃。”裴静姝说。

这个地方不产花生,不然可以种点花生榨花生油。说道花生油,裴静姝觉得自己可以去城里走一趟,看看现在这个时代的城市情况,也看看能不能弄到一些自己想要的植物种子回来。

窦晓霞多抽了两双筷子,杨孟英在山头上挥了半天锄头也累了,骂了夏金桂几句后坐上了桌。

燕丽两姐弟端着一大碗香喷喷的大米饭,肚子都忍不住咕咕叫起来,他们已经不记得什么时候才吃过这样的大米饭了。自从父母去世以后,他们跟着叔叔婶娘过着非人的日子,叔叔婶娘把父母留下来的值钱东西全都收刮走了,每天让他们负责自留地里的菜,还要打猪草,可是他们吃的都是米汤、糠粑和白水菜。

燕丽低着头,吃着碗里的饭,却想起以前的日子,心中一时五味杂陈。燕明是个男孩子年纪也小,倒没有那么多愁善感,裴静姝给他舀了两勺蒸鸡蛋,他就拌着白米饭噗呲噗呲吃了一碗。

等他吃完饭抬起头一看,却见裴静姝才吃小小一口,不禁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锅里还有饭,吃完自己去舀。”裴静姝对他说道。

“算了算了,你跟她计较什么?少说两句,吵来吵去有什么意思?”

“是我要吵?分明是他们挑的头!老娘还没说他们偷懒呢,平时最喜欢耍滑头,让她混时间也算工分还要怎样?!”

杨孟英的骂声越来越近,顾珊珊欢喜道:“外婆回来了,我们可以吃了!”

裴静姝只好给他们夹了几条柚子糖放在他们的小碗中,顾珊珊端着碗和勺子,跟着裴朝辰一起走出去。

杨孟英一进来便给裴静姝打倒苦水,说那夏金桂眼红病犯了,偷懒还有理。

现在的她真的可以用几百年没有吃过肉来形容。

裴静姝用另外一只锅来煮柚子糖,两个小家伙和燕明很投缘,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燕明给他们讲学校里的有趣故事,裴朝辰则给他炫耀自家小姑做的那些美味食物,顾珊珊是裴朝辰的忠实粉丝,裴朝辰说什么,她都点头附和。

相比之下燕丽跟他们就有代沟了,安安静静地在灶门前烧火。

裴静姝家里干柴多,这些柴火烧起来不费神,不需要一会儿又传火。燕丽穿着单薄的衣服,燃烧的火焰映照着她干瘦的脸,渐渐地整个人都温暖起来。

她太喜欢这里了,这里仿佛没有冬天,房间里都是暖和的,不像他们家里,四面来风。这里的人随时都是欢声笑语,也不像他们家,只有她和燕明,冷冷清清的。

裴静姝被他们夸得不好意思,便说道:“是你们吃得了这份苦,才赚得了这笔钱。”

金沟村一群人走在路上有说有笑,裴静姝也非常佩服他们,人人的肩上都负荷着东西,他们还能谈笑风生。反观自己,空着一双手,却还走得气喘吁吁。

走了三四个小时,他们终于到了郊区,刘二娘两口子去了刘家湾,裴静姝跟着其余人一起进城。

汇水县这个小县城还没有几十年后的小镇大,全是低矮的房子,跟繁华两个字根本不沾边。不过比起先市和河坎乡这种乡镇,倒是要热闹许多。

牛王庙是一条鱼龙混杂的旧街,这里有许多靠倒卖为生的小贩,也有菜农等。裴静姝随意四处看了看,发现这里卖蛋糕月饼的人可不少,价格比他们平时卖的要高一些。

第34章

从金沟村到县城有三十多里的路, 天还没亮, 他们就动身走了。刘二娘背着满满一背篓蛋糕、唐二哥挑着两箩筐月饼走在前头,裴静姝紧随他们之后, 刘、李两家的人跟在后方。

虽说平时他们也做凉粉小买卖, 但小地方的钱终究没有县城里好赚, 因而逢九那日,大家还是要从裴静姝家里买些蛋糕月饼去县城。

县城里可以买到许多乡下没有的东西,他们现在手上也有了点积蓄,日子不像以前那么拧巴, 每次进城也会到城里逛一圈,看看城里的繁华、顺带买些乡下没有的用品, 回去和人谈起来, 他们也是去过城里的人。

当下这个年代,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仅限于生产队,连集市都很少去,更别说去城里了,尤其是妇女和小孩。所以乡下的小孩子胆量其实挺小,大部分都非常怕生, 有的小孩到了十多岁还会怕见生人,不像几十年后的小孩活泼开朗。

裴静龙没怎么搭理她,反正这人不吃点教训,不知道回头。

裴静龙两口子要回窦晓霞的娘家,没了这两个助手,裴静姝也决定休息两天,去县城里走一趟,看看汇水县的发展情况,顺便为今后做一番考察。

现在的交通工具基本全靠两条腿走,河坎乡这个鬼地方竟然连大巴车都没有一辆。裴静姝只好跟着刘二娘两口子从半夜就开始走,只是她不知道自己这一走,家里竟然来了贵客。

第33章

“哟!这不是谢同志吗?”杨孟英见着谢昀带了一个陌生的年轻小伙子来到门口, 不禁心生好奇,也不知对方是来做什么的。

“幺妹可真会说笑,我哪里嫌弃过你呀?”窦晓霞赶紧笑着说。

“一家人有什么好嫌弃的?”杨孟英见话头不对,就插了一句。

窦晓霞忙笑着附和:“就是!我真要嫌弃你多事儿,怎可能还整天往你这里跑?幺妹,你给我说说这柚子糖是怎么做成的?就是用这柚子皮裹上糖浆?”

裴静姝点点头,跟她粗略地说了一遍。窦晓霞又追问了一些细节,帮着裴静姝做了几锅蛋糕和几锅月饼之后,便带着喜色和裴静龙走了。

“捡到金子了呀,笑得这么开心。”裴静龙看她一路傻笑,就问道。

两姐弟的身影越走越远,太阳渐渐落下山,明天又是新的一天。虽然现在又苦又穷,但尝一口手里的柚子糖之后,那些痛苦便被这小小的柚子糖压下,苦涩的柚子也能做成甜美的柚子糖,他们也一定能苦尽甘来。

燕丽嚼着嘴里的柚子糖,心中又多了一些信念。

而在金沟村。

裴家一群人正围着一张小桌子吃着柚子糖,杨孟英和窦晓霞两人向来都是无影手,一直不停的往嘴里塞。

“幺妹,这是用什么东西做的?吃起来真好吃,我在街上都没看见卖的,这么好吃的东西,我们要是做去卖,一定能卖好价钱。”

燕丽两姐弟准备离开,裴静姝叫住他们:“你们先把作业做完,一会儿吃完饭再走吧。”

这两姐弟虽然条件艰苦,但却是非常懂事的孩子,裴静姝让他们给顾珊珊和裴朝辰讲课,经常留他们吃饭,但是这两姐弟却极少在她这里吃。听他们说家里的自留地里种着东西,够他们两姐弟吃了。

“谢谢静姝姐,我们要早点回去……”

“今天天气好,我的饭已经煮好了,你们帮我烧火,一会儿就可以吃饭,你们吃完回去天色也黑不了。”裴静姝说道,“从今天开始到你们考试,晚饭都在我这里吃,这样可以节约时间好好复习。”

想想现在的孩子也真是不容易,不仅要上学,还要做农活。哪像几十年后的孩子,就一门心思学习,还有各种补习班上,现在的学生连参考资料都没有。

饭后,裴静姝给燕丽拿了一些从农场系统得来的油菜种子,同时也包了两份柚子糖,一份是给他们两姐弟的,另外一份则让他们拿回去回给张大嫂。

燕丽再三谢过裴静姝,拿着柚子糖和燕明一起离开了。

“姐姐,静姝姐姐真是像个仙女一样,什么都会,还特别爱帮助人,今后我们晚上再也不用忍饥挨饿了。”

燕丽点点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静姝姐姐是我们的恩人,我们一定要好好读书,今后一定要有出息,这样才能报答他们的恩情。”

“嗯!我知道我一定会好好上学的,今天老师还表扬了我呢……”

“谢谢静姝姐姐!”

燕明一连吃了四碗饭,杨孟英见了都大吃一惊,“你这孩子别一次性吃这么多,小心撑死了。”

杨孟英说这话倒不是嫌弃燕明吃得多,而是以前真的有人一口气吃太多饭被胀死的事情发生。这对姐弟平时肯定没什么东西吃,看他们那瘦骨嶙峋的样子就知道。

“你们的地里都种了些什么东西?”裴静姝问道。

“萝卜莴笋小麦。”燕丽说。

现在集体劳作问题也很多,大家都混时间,真正出全力做活的少之又少,生产队每年的效益也不怎么样,社员之间的矛盾纷争却层出不穷。那夏金桂本来就善妒,见不得别人比她好,现在周围人都赚钱了,只有她越来越穷,可想而知肯定要找茬。

裴静姝养着牛,不需要每天定时定点去山头上干活,只要不出门,倒是与夏金桂少了许多正面冲突。现在的她倒也无需怕夏金桂和顾大娘等人,只要她们不直接犯上自己,她便将她们当空气对待。

“开饭了!”裴静姝道。

窦晓霞一听吃饭,便笑嘻嘻去拿筷子,“今儿吃这么早?”

裴静姝:“燕丽他们吃了好早点回家。”

锅里的柚子皮渐渐变成了透明色,融化的白糖水也变得粘稠,裴静姝将之捞出,放在洒着白糖的盘子里裹一圈,让透明的柚子条都沾上白糖。

“妈妈,可以吃了吗?”顾珊珊满怀期待地问道。

“小馋猫,再等一会儿吧,现在很烫。你去看看外婆他们回来没有?等他们回来,我们就可以吃了。”裴静姝说道。

正说着,外面就传来杨孟英和裴静龙等人的声音:

“挥着锄头两天才挖五丈地,还以为她做得多,就想讨好处了。我半天都比她两天干得多,她不就是混工分,有什么脸说老娘!”

裴静姝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发现顾珊珊胆小害羞,动不动就爱哭鼻子, 非常没有安全感。不过现在这小家伙胆子大了, 人也调皮多了, 很少看见她委屈巴巴的模样,笑容也跟着多了。

刘明秀看唐二挑得最多,就笑着问道:“唐二哥,你那一担月饼有几百个呀?扁担都压弯了。”

李泽富接嘴说道:“他们两口子想赚大钱,当然要多挑一些。这一只月饼可就是一两分钱呢,他们无论挑多少去都不愁卖不掉。”

唐二道:“哪能跟你们比?你们一只月饼赚的就是我的几倍多,我这种没口才的,只能多担一些赚点运费。”

“我们有今天的日子,说起来还是要多感谢静姝。有她的巧手,今年的中秋节都延续到了现在。若是在往年,在中秋节那天能吃上半只月饼都算好的了,更别想在现在还有月饼吃。”刘二娘感慨道。

“杨阿姨,这位是城里日报社的, 李光同志,今天想来采访裴静姝,他们报社想做一期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的专题报告。”谢昀给杨孟英介绍道。

“杨阿姨,你好,不知裴静姝人在不在?”

杨孟英听说是来采访裴静姝的, 心中乐开了花, 裴静姝做了好事要上报纸了,这可是一件脸上有光的大好事。

“哎哟!这可不巧, 静姝进城去了, 你们快进来坐,她下午就会回来。”杨孟英热情招呼道。

“那就麻烦杨阿姨了。”谢昀也不客气, 大大方方就答应了,和李光一起进了裴静姝的房子。

“你说那个柚子糖怎么样?是不是很好吃?我们要是做这个东西,肯定能够赚钱。”

“你又异想天开,你会做吗?”裴静龙给她泼冷水。

“这东西简单,我怎么就不会做?正好今年中秋节没有回娘家,你我现在也没有什么事了,跟我一起回去看看我妈,顺便再摘点柚子回来,我要做这个柚子糖去卖。”窦晓霞说道。今年中秋节的时候裴静姝正在修房子,两口子在裴静姝那边过的中秋节,窦晓霞当时月饼吃得香倒没说什么,后来吵架却总拿这事来说。

裴静龙听后连连摇头,“你省省心吧,白糖那么贵,这东西你都没有做过。你真的想卖的话,我去跟静姝说一声,让她做,你去卖,赚的钱一人一半……”

“凭什么要一人一半?这东西有什么好难的?她今天都不跟我们说了吗?我们现在又不是买不起白糖,你不帮我就算了,还总是泼我冷水。这件事情你别到处乱说,我要先自己做一锅尝尝看。”窦晓霞没好气地说道。

现在杨孟英从钱眼里出来了,这窦晓霞又掉进钱眼儿里面去了,见着裴静姝无论做什么东西都能赚钱,她也巴不得能像裴静姝一样能日进斗金。

“这是要用柚子皮儿才能做出来,现在我们的日子已经能够过着走了,就不要再贪心了。先做好手上这些事吧,如果今后真的有好的机会,我们在一起赚大钱。”裴静姝说道。

可能是错过了第一次赚钱的机会,窦晓霞显得十分急躁。裴静姝让她自己去做蛋糕和凉粉卖,她又嫌弃生产队里做这两样小吃的人太多,利润都被摊薄了,赚不了多少钱,还不如跟杨孟英一同到金沟村帮忙。至少裴静姝这里的伙食天天都跟过年似的,她可以敞开肚子吃。

窦晓霞听了之后,叹了一口气,“今后若真有这样的机会,你哪里还能想到我这个嫂子?你外面那么多合作对象,怕是到时候会嫌弃我穷了。”

裴静姝听着这酸言酸语,淡然一笑:“我可从来没有嫌弃过嫂子穷,倒是嫂子经常嫌弃我多事儿。”

燕丽鼻子一酸,“谢谢静姝姐。”

随后她赶紧去烧火,裴静姝蒸了一盆鸡蛋,炒了一份花菜炒腊肉。这块腊肉还是一户比较穷的人家送过来换钱的,看上去应是保存了一段时间的老腊肉了。裴静姝本来不喜欢吃这种东西,不过看着那户人家确实比较穷,再加上杨孟英等人很想吃肉,她便收下了。

在这个敏感的年代,连肉都需要分配,而农村户口基本上是拿不到肉票的,只有年底生产队杀猪的时候会分几块,也难怪乡下许多人都想养一头猪。

说起养猪,自从开通了禽圈功能之后,每投食一次,猪就会获得一次成长值,杨孟英送过来的那头猪,已经足足胖了一圈,相信过不了多久就可以宰了。

有了猪肉,就能做出许多更好吃的东西,裴静姝也很久没有吃肉了,想起肉的滋味儿,她也忍不住垂涎三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