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天道代言人 > 天道代言人 第42节

天道代言人 第4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它是真实的。”

——

“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故事,都是真实的。”

“不论是主角的幻想,还是其他病人的幻想,在现实之中,确有其事。”

“这部电影的主创团队,是一群几乎没有经验的半吊子,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

他说:“不是的。”

“这部电影不能只看两次,它也不是只有两个层面。”

“现在,我要告诉你,这部电影的第三个层面,是什么。”

张三是真的坐不住了。

在林景继续说下去之前,他激动地从椅子上离开,在房间里转来转去。

“第一次看,按剧本顺序,不论现实还是幻想,都是一个圆满的喜剧。”

“第二次看,按真正顺序,现实是主角无法抗争命运,逐渐病死;幻想是主角十年人生的种种遗憾,再也没有机会弥补。”

“倒叙是喜剧,正叙是悲剧。”

他不敢置信地喃喃道:“一部电影,两种叙述,两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何其天才,何其惊艳!

“……而已。”林景说。

张三早已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然而林景每说一句话,都带给他更大的震撼。

林景继续说:“这个真相,观众第一次观影时不会发现,因为他们专注于笑料百出的剧情。但等到结尾,当观众发现剧情顺序竟然不对,就会在第二遍看的时候,格外留意细节。”

“而幻想的内容里,会添加一些细节,用以表明主角身份。观众第一遍时不会发现,第二遍看才恍然大悟,原来主角幻想的故事,不是毫无来由的愿望,而是他的人生。是过去人生中,未曾圆满的遗憾。”

“当观众察觉到这个层面,他们就会开始关注幻想里的现实成分,并且自己脑补出完整情节。”

张三接过病历,只一眼,怔在那里。

“这是……真的?”他不敢置信地问。

“嗯。”林景说,“接下来的半年时间,我会入院接受手术。我们的电影,就在这个时间段里拍摄。”

张三沉默良久,不知该说什么。

至此,他对这部电影,再也没有任何疑义了。

而且,最让张三担心的是,“恕我直言,这部戏的主角,是你吗?”

林景前阵子新闻闹那么大,全华国上网的人,都知道他的演技有多烂。

林景首先回答了剧本的问题:“这部戏的剧本看似难写,其实故事取材于现实,全都摆在那里。编剧需要做的,不是造城堡,而是搭积木。”

“我打算请两位编剧,一位专门编排结构,一位专门钻研台词。加上你、我,以及这部戏的原导演,我们五个,一起来做这部剧本。”

“至于演员方面,”他很干脆地说下去了,“多半会选用新人,这部戏虽然很需要演技,但更讲究自然动人,新人不加修饰地流露真情,有可能会产生惊艳的效果。”

张三一时竟想不起来,“陈武安,那是谁?”

“是《名侦探俱乐部》的导演。”

张三:“……综艺节目导演?”

林景笑道:“虽然是综艺节目导演,但他对喜剧元素有非常独到的把握。其实我是这样设想的,虽然由三人共同执导,但我和陈武安相当于副导演,整个拍摄流程还是由您主导。”

张三听明白了,林景想让陈武安来把控电影的喜剧内核。

通篇是原主的梦想。通篇是他自己。

奇异的是,在故事成型的那一刻, 他仿佛进入原主那个幻想中的世界, 听到他对他说了四个字——感同身受。

所以, 对张三说出“传记”两个字的时候,他自己也根本分不清,剧本里写的这个人,到底是谁。

但这不重要。网友们只会知道一个答案, 而永远都不会发现, 那些深埋其中的里层真相。

林景已经把该说的说完,他微笑着看向张三, 等待他的答复。

“第二遍,它是部彻头彻尾的悲剧。”

“第三遍——”

林景沉默片刻,说:

“它是一群人的倾诉。”

“以及一个人的传记。”

这些幻想出来的故事,也绝不仅仅是幻想、是喜剧而已。

张三看向林景,难以置信地说:“那是……”

“不是幻想,是遗憾。”林景说。

“在那些幻想里,主角并不是凭空穿越成游戏玩家、中学生、小男孩……他们不是角色扮演游戏,他们就是他。”

“那是他的人生,他的过去。”

“全部都是病人,或病人家属。”

张三惊呆在那里。

林景继续说着,“从主角到病人,每一个人在现实中都有原型。每一个幻想,都是他们的真实愿望。甚至连里面的抗癌药研究,都真实存在。”

“这部电影,至少应该观看三遍。”

“第一遍,它是部大团圆喜剧。”

他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发挥出了自己全部的想象力——

——如果这部电影还能有第三个层面,它能是什么?

张三想象不到。

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到。

这时,林景开口说:

当他第一遍剧本时,认为这是个挺新颖的故事;第二遍剧本时,认为这是部绝对的杰作。

然而,当他明白了剧情的内在逻辑,明白了那一段段幻想所表达的是什么,他不由再次感到震撼——这部戏已经超出了杰作的范畴。

它是一部无与伦比的天才之作,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神作。

然而——还没完。

林景又开口了,他竟然还没有说完!!

“而且,由于第一遍观看时看够了圆满,第二遍就会去看不圆满。在喜剧悲剧的震撼对比下、剧情的强大张力下,他们会发现,那些台词看似幽默,实则句句心酸。他们会格外关注遗憾和悲伤,对故事里的‘不圆满’格外敏感。”

“就这样,把他们自己脑补的剧情,打造得无比悲剧、无比残忍。”

林景说完,安静地喝了口茶水。

张三脑中有了画面,不由倒吸一口冷气,深感坐在对面的这个男人,究竟有多么恐怖。

他何其专业,一下子就想到了:“这部电影不能只看一次。它第二次播放时,完成了一个启发观众的过程。”

——

说服张三后,一切都变得简单了。团队有人组,筹备工作有人做,电影由嘉映全权出资,整个剧组的生杀大权都掌握在林景手上。

他顿了顿,无奈地说:“毕竟演技这东西忽高忽低,您是知道的。”

张三作为导演也清楚,演技是一种极富弹性的东西,演员的状态、入戏程度、导演调教……影响因素太多了。

可如果仅仅是这样,好演员烂演员又是怎么区分的?说白了演技虽然忽高忽低,到底也是硬核实力。

他怀疑林景的演技连及格线都没达到,除非演那种极其容易入戏、容易共情的戏,否则只会尴尬。

林景只好把自己的病历单拿了出来。

而他自己,则把控电影的……张三想了想,觉得不能用“把控什么内核”来形容林景,因为林景就是这部电影的核心,当之无愧的核心。

说实话,在林景面前,这个正导演的位置,他还真不敢占。他说:“既然你已经做好决定,我没什么意见。那么我还有一个问题,这部戏的剧本,该如何完善?”

这部戏的拍摄难度之大、对剧本要求之高,是电影界前所未见的。

剧情内容该怎样安排,才能保证正叙倒叙都能衔接?台词该如何设置,才能既幽默又辛酸?那些填充全戏的细节,要如何规划,才能巧妙地让观众在第二次观看时发现?

这部戏虽然真情流露,说到底也极其炫技。如何平衡全片的技巧和真情,更是写剧本时的一大难点。

张三很想拒绝,能让他拒绝这部戏的理由太多了——新项目早就开始筹备、这部戏连剧本都不完善、团队毫无经验、拍摄难度太高……

一万个理由在他脑海里呼啸冲撞着,他却脱口而出:“我拍!”

林景没有直接答复,而是说道:“张导, 还有件事想告诉您……这部戏,恐怕不能让单人执导筒。它将会有三个导演。”

张三闻言,竟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问道:“是哪三个人?”

“您是一个,我是一个。”林景说,“最后一个,是专门负责把控喜剧内容的,我打算请陈武安导演。”

第36章 柳家

林景一开始写这个剧本, 想写的是原主的故事。他要在电影里记住他,帮他完成做科研的梦想。

然而动笔之后, 他却越来越控制不了自己,越来越忍不住,把自己的感情和愿望发泄于笔下。

甚至控制不住地想,如果是这个世界的林景,肯定也会做出像他一样的决定。捐身实验,将自己最后保留的一点对生命的热忱, 赠予他人。

最后故事成篇, 他埋头看去——

“是他这辈子……未能实现的遗憾。”

张三真的明白了,彻底明白了。

“所以幻想内容也不是喜剧,甚至于,跟现实比起来更加悲剧。因为那只是想象。”

“只是一个人在生命的倒计时里,回忆起短暂的二十年生命,数出那些贯彻一生的遗憾……”

“并且,徒劳无力地,试图用想象,去弥补它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