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 >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 第56节

恶毒表妹后来成了国师 第5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河边桨声灯影里杂花生树,入眼是勾栏瓦肆林立,丽人水边放花灯,挤在一处合手祈福。

宁莞左右看着,有身穿短衣布裙的大娘挎着装有小莲花灯的竹篮子走近,热情道:“两位可要放灯?二十文一盏,可便宜嘞,诚心祈求河神保佑,叫你们家中富贵安康,人和安宁,叫你们二人修缘修满,岁岁同心,。”

她指着河边的男男女女,“你看看,你看看,那手里的都是我家的河灯,这蒲河十三家里,就数我家的最灵,河神啊最给面子。”

宁莞听得尴尬,摆摆手忙是拒绝。

大娘一听没得生意做,扭头就走,边走还边嘀咕着什么。

宁莞含笑应声,“是难得碰见你呢。”

裴中钰嗯了一声,将手里的小黑布袋子递给她。

宁莞接过一看,先是顿了顿,旋即恍然,这位大侠是又去半月谷摘莲子了,难怪会出现在这里。

说到半月谷,不免想起华霜序,她犹豫问道:“公子此番去半月谷,可有见着我师父?”

他点点头,垂眸回道:“尚好。”

宁莞含着糖人儿,似有所感地抬了抬眸子,看着对面挂着花灯的枯树下的人影,讶异了一瞬。

她动了动唇,片刻后还是握着灯穿过人群,眼中含着灯光烛影,笑意款款,“裴公子?好久不见了,你怎么会在水河县,是过来办什么事?”

自打那年在密林外分开,这还是头一回碰上。

裴中钰却摇摇头,“不久。”

这是他第一百次到水河县来。

院子里空荡荡的,连大黑狗都趴在自己的窝里避着冬日寒风,懒洋洋的不出声儿。

宁莞干脆披上厚绒披风,锁好门,也循着人声鼎沸的热闹去。

元宵灯会是水河县城里一年到头来最大的盛事。

宁莞这几年忙得生不出闲心,这还是头一回置身灯会。

火树银花,灯月相映,街头小贩连声吆喝,三五行人结伴调乐。

楚华茵喝了几口甜汤,这才起身换了衣裳,去小佛堂陪着瑞王坐了会儿一起追念周淑妃,之后又回到院子里照例抄写佛经。

这一坐就是一个下午,及至天边敛去最后一缕落日余晖,她才搁笔停手,吩咐春芽明早抽空去给周淑妃烧了。

春芽收好东西,伺候她到里屋屏风后沐浴,虚抬着臂肘,边走边笑道:“侧妃仁孝,你惦念着淑妃娘娘,王爷也高兴呢,刚刚宫里赐下好料子,还没过手,就使人全部送到咱们这儿来了。”

楚华茵一笑,没有说话。

春芽替她褪去衣裳,扶着人进了热气腾腾的浴桶,又转身出去取东西。

这也就罢了,她表妹胆子更大,知道郗耀深就在京都,居然还这样有闲心,四处闲逛买东买西。

春芽半蹲在榻前,理了理垂下的软丝薄被,犹豫道:“估计是碍于侯爷在场。当时荣恩伯府的冯小伯爷几人也在,外头传得厉害,今儿个早上,奴婢就听到了不少风言风语,说是侯爷跟表小姐有些关系,指不定要成好事儿了。”

楚华茵闻言并不将这事放在心上,真有关系,当日就不会把死皮赖脸的宁莞扔出来了。

“不过……”她轻嗤一声,“我那小叔也真是个怪人。也不止他,我那祖父祖母,更是奇人,京都里的人家谁跟他们一样糊涂的。”

说到这里,她下落了落嘴角,轻叹一声,“当年若是父亲顺顺利利承了侯府爵位,我也不必如此谋算了。”宣平侯嫡女的身份可以行多少便利啊。

芸枝来送了一回枣糕, 见她捣鼓着瓶瓶罐罐, 也不敢打扰。

等宁莞拿着半瓶药出来,已经是正午时分,庭院里亮堂堂的一片。

宁莞将药分给宁暖几个, 仔细叮嘱后才带着两个护院出门往书铺子里去买画册。

楚侧妃有孕,愈发惦念着那口甜腻腻的棠梨春雪糕,春芽无法, 也不敢叫这外头的东西经府中其他人的手, 只得亲自跑一趟。

她从合淓斋提着一包糕点出来,眼尖儿地瞥见书铺子里的人影, 不禁有些诧异,略略思索片刻,拎着东西,飞快跑回了王府。

裴中钰微冷了冷脸,神色微凛,转身出去。

光阴流水里,他找了好几年,却遍地毫无踪迹。

他想,她应该死了,在他不知道的哪个角落里。

星光灿烂的夜晚里,坐在高阁屋顶上,看着手里的荷花灯,他垂了垂眼。

本来想送给她做新年礼的,可惜没送出去。

站在摘星阁的画像前,耳边还回荡着铜盆落地的哐当声和受惊的犬吠。

她揉了揉眉心,捂着头半晌才稍缓过来。

…………

元宵灯会一夜不歇,裴中钰清晨办完事回来,从河上石桥路过,卖灯的大娘都还在拉着路过的人亲亲热热地叫姑娘,一口一个福顺安康。

那姑娘听得高兴,笑着两颊微红。

至此,她长舒一口气,紧绷的那根弦也慢慢松缓下来。

有时候也出去走走,或行医或看相,也不拘什么人,不收什么银钱,有缘了碰上,便当做日常实践巩固练习,在水河县多数百姓那里倒是混了个眼熟。

张婶儿买菜回来总是春风得意,笑得灿烂,在她耳边念道:“每日出去啊,总有人拉着我塞东西,这个一笼白菜,那个一捧菌菇,银子都使不出,我不收吧,他们还闹,个个都说谢谢您呢。”

宁莞坐在格窗边看书,闻言也只是抿唇一笑。

张婶儿见她这样,心中感慨愈深,这主家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那模样气质,整个县城都找不出来一个比得上的。

宁莞扯了扯嘴角,大娘你这也走得太干脆了,我还没解释完呢。

她侧过头,见裴中钰似看着满河花灯出神,便也没再出声儿。

两人又在街市转了转,裴中钰有事,将她送到家门口就转身离开了。

宁莞掩上门,将花灯和莲子放在桌上,准备收拾收拾上床歇息。

她刚从厨房打了热水往屋里去,刚走至房门,铺天盖地的时空排斥突然而至,叫她身形微微一晃,直接回到了十四巷的画室。

宁莞舒了一口气,又盈盈笑道:“何六爷这回该是又要怄得肝肠寸断了。”

裴中钰嘴角微扬了扬,“他蠢。”

这位年龄越大,越惜字如金,宁莞心想这裴家难道修的无情剑道吧。

一个两个的,都这样。

凑巧碰见,两人又都是孤身,便一道游了回灯会。

也是第一百次见到她。

两天前他坐在河边瓦肆喝酒,她在青墙倒影里给人诊脉,那是第九十九次。

他的声音已经褪去了当年的一分稚软,愈加清冷平缓,时光磨砺里,少年的意气亦所剩无几,眉眼间冷淡而澹漠,锋芒尽敛,是西山徐徐而过的风,携着北地纷纷泠泠的雪。

宁莞恍惚了一瞬,不解于他话里的意思,疑惑地轻咦了一声。

裴中钰低低头,阗黑的眸子落在她手里的糖人儿上,“好巧。”

宁莞也应景儿地买了一盏花灯,绫绢糊的面儿,上头绣着春江莲叶,清荷亭亭。

一个人提着灯走在熙熙攘攘的长街上,倒也染上几分旁人的喜悦。

她看着小摊子上的糖人,难得生出些小兴致来,挑了一支嫦娥奔月,指尖捏着苇杆,抿了一口,甜滋滋的。

身穿霜色外衫的年轻剑客站在喧嚷来往的人群里,轻轻瞥过,目光一顿。

他摘下刚刚戴上的青红斑驳的面具,愣了愣神。

楚华茵闲闲地捻着水面儿上的花瓣,水汽晕染得两颊莹润微红,两眸光影迷离。

散开的黑发披在白皙肩头,浸了些水,湿哒哒的碍事,她皱了皱眉,唤道:“春芽,取簪笄来把头发绾了绾。”

春芽点头附和,“可不是吗。”

提起侯府爵位这个话题,楚华茵心情微微沉郁,指尖绕着帕子点了点唇角,看着窗外的青枝绿叶,“算了,不说这个。”

春芽给她递了一碗甜汤,“那侧妃,郗耀深和表小姐那边……”

楚华茵:“盯着便是,不必急于一时,姓郗的肯定会找上门去的。”

春芽也觉得在理,应声称是。

楚华茵肩头笼着素缎披帛, 上头绣了几朵拇指般大的雏菊,衬着那张微微丰腴,素着无妆的面容,少了一分俏丽,多了些许和静。

她细眉上扬了扬,“人还好好地在书铺子里?你真没瞧错?”

春芽点头,“侧妃您还不知道吗?奴婢这双眼睛,利着呢。”

楚华茵用力咬了一口糕点,细嚼咽下,倚在软枕上,捋了捋散在耳边的几缕长发,话里衔了几分奇怪,“郗耀深竟然没动手,这般沉得住气?”

真是怪了,在楼外楼时宁莞可是没给面子,以他脾性,当天晚上就该去找麻烦找事儿才对的。

第一百零一次的相遇,是遥遥无期。

第56章

窗外也不过蒙蒙亮, 天际是虚虚的一线光。

时候还早, 宁莞便趴在几案上阖眸眯了一会儿,直到七叶从半开的窗户口钻进来, 扒在肩头甩着尾巴呼呼叫了两声, 她才支起身, 晃了晃脑袋。

厨房已经开始架上了火, 宁莞打了热水, 简单洗漱后喝了一碗热粥, 便径直去了药房, 按着记忆里的药方配药。

他扶着桥栏,定定看了一眼,摸出银子,走过去也买了一盏。

握着剑穿过长街小巷,立了会儿还是抬手叩响了木门。

久久不闻人声,裴中钰眉眼间掠过一丝莫名,轻轻一跃,悄然落地,连门前的大黑狗都毫无所觉。

地上铜盆倒扣,上覆了一层薄薄的冷霜,他微怔了怔,大步进去,屋中空荡而冷寂,槅窗半开着,庭院里涌来的冷风吹得床幔扬起层层涟漪,只有木桌上的冰莲子,和一盏火烛燃尽花灯。

是出事儿了?

这半年城里媒人把门槛儿都踏破了,数得上名的公子哥儿们使了不知道多少招,任其万分殷勤,这位也是岿然不动,眼皮子都不眨一下,大有孤身一人过下去的架势。

要不是每日照常吃喝,她都怀疑这是哪方神仙下来历劫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飞天上去了。

门前的大黑狗嗷嗷叫唤了两声,拉回了张婶儿发散得有些远的思绪,笑着将灌好热水的瓷壶放在桌上,今日是正月十五,她是要回家去的,路挺远的,不好耽误。

张婶儿说了几句吉祥话,又回厨房去煨好鸡汤,这才拎着包袱,揣着银子,跟宁莞打了招呼后匆匆离开。

宁莞看了一个下午的书,及至夜色袭来,她才揉了揉眼睛,洗把脸稍稍清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