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开学 > 开学 第44节

开学 第4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谢谢大家一直关注此文,也谢谢洋葱同学锲而不舍的追文,是你的连环炸弹炸醒了我,让我想起最初写这篇文的原因,让我有继续填坑的勇气和信心。

第46章 美观VS实用

相比较孩子们对“校服”的渴望,想要“手机”的理由就简单的多,因为它能够帮他们联系到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即使再怎么闭塞的农村,手机也依然是最受追捧的通讯工具,哪怕大山里信号实在太差,他们必须要爬到山顶上才能和爸妈通一通电话。

“这么多学生,哪怕买每个人买一部最便宜的手机,钱也不够。”

杜若自然知道山村的小孩子们对通讯需求的急切,但她还是不得不泼了盆冷水,指出了这个愿望实现的可能性不大,“更别说光有手机也没用,他们还要买电话卡,交电话费,有几个家庭有闲钱让孩子这么打长途?没几天手机就会变成没用的砖头。”

杜若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合上了张小虎的作文本。

“难得小虎作文能写这么多字,情真意切还没有错别字。”

张小虎并不爱学习,语文经常不及格,最讨厌的就是背课文。能写的这么情真意切,必然是至今还对当时的那一幕耿耿于怀。

也是,半大的孩子,在那么多人面前裤子绽线露出了屁股,又失去了本应该能赢的比赛,再好的跑道、再愉快的奔跑,也会变成心理的一道阴影吧?

“买校服吧。”

有个六年级学生在作文里写——“中心中学的哥哥姐姐们问我,我们有校服吗?我说没有。他们又问,为什么没有校服呢,学生都有校服啊?我说我不知道,他们没有再问,可我的脸像是火一样在烧,我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脸会那么热,我觉得我应该是生病了,可我既没有咳嗽,也没有打喷嚏啊。”

还有个学生写——“张校长说,以后每年都要去中心中学参观,因为我们以后会在那里读书,可是我不想去。书上说去别人家做客要穿着整洁大方,可是奶奶说家里没钱给我买新衣服,我的衣服上都是补丁,这样去中心中学‘做客’,我觉得很不礼貌。”

最让人震撼的是公认的“野孩子”张小虎的作文。

“我看到了平整的、红色的跑道,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路,很想也上去跑一跑。他们在上体育课,我对小丫说,他们跑的真慢,我闭着眼睛都跑得比他们快。一旁陪着的老师听见了,就让我去跑跑看,我很高兴的去了。”

杜若朗读着张小虎的作文。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此举的成效是令人惊喜的。

很多孩子连村子都没离开过,当跟着老师一起来到繁华的“城镇”时,他们看到的一切都那么令人震撼,更别提镇中学那宽敞明亮的教室、散发着让人满足的食物味道的食堂,以及有独立卫生间的六人间寄宿式宿舍……

虽然镇中心的中学条件比不上城市里的中学,可和红星小学比起来已经是天堂,更别提在穿着破破烂烂甚至有补丁、脚下鞋子甚至都开口的红星小学孩子们眼里,穿着整齐划一的校服在操场上奔跑的中学生,活得浑似另一个世界的人。

这一次“游学”之后,李老师和方老师他们带的这一届毕业生继续升学的比例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五,大部分学生都吵着闹着要继续上学,算是创下了村子里小孩升学的最高纪录。

以至于张校长在兴奋之后,甚至主动联系了镇中学那边,得到他们一定会配合支持的答复后,张校长宣布会将这种“游学”继续进行下去,每年都会组织五、六两个年级的学生去参观一次镇中学。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张校长连连点头。

“但是时间再短也确实有啊,我赞同江昭辉的看法,校服如果不天天穿,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和作用。”

在这一点上,苏丽和江昭辉持着一样的看法。

眼看着两边又要争起来,秦朗连忙缓和局面。

除了黛文婷,剩下几人都是差不多环境长大的孩子,一提起校服,想到的也是自己以前穿过的运动服样式的春夏秋冬校服。

“娃娃们夏天放暑假又不在学校里,穿不上夏天的校服,春秋天太短买了也浪费,真要买校服,买冬衣就行了,既扎实,又保暖!”

但是张校长立刻反驳了黛文婷的疑问。

“可是校服本来就该是每天都穿的吧?如果只有冬天才穿,那叫什么校服?还不如一人买一件羽绒服算了!”

江昭辉翻了个白眼,“如果有了校服,孩子们春秋天和夏天还穿得破破烂烂的,校服就只是个摆设。”

张校长满脸不信,犹犹豫豫地说,“这个电脑这么复杂,我这么一把年纪了,应该学不会吧……”

“哪有学不会的,我爸今年都五十几了,才学电脑几个月,现在已经用的特别溜索了!”

苏丽爽朗地笑声打消了校长的疑虑,根本不觉得学会用电脑是什么事,“会用电脑真的特别简单,三岁小孩子都学得会!”

这么多孩子里,张校长最喜欢看起来一点心眼都没有的苏丽,既然连她都说这个好学,张校长最后一点不自信也动摇了,点了点头,答应的很干脆。

“好,我学!”

“这个主意好!”

“这想法不错!”

其实城市里有不少小学和幼儿园都已经有了这样的设置,但乡下人连摄像头是什么都不知道,更别说“直播”了,黛文婷的想法很好,只是少不了要有专人去指导在外打工的孩子父母如何使用直播间,比起他们这边完善设备和流程,孩子父母那边才是最难触及的难题。

但现在大家都在兴致勃勃的集思广益,谁也没在这个当口泼黛文婷冷水,反倒对她的提议很是支持。

而且,第一个需要指导的,就是……

他抬起头,突然说。

“咱们学校不是还有个‘多媒体教室’吗?”

“多媒体教室?”

几人均是一愣。

捐赠这家红星小学的爱心企业是参考城市里的小学教学楼建造的山村小学,并没有因为它是建在偏远山村就偷工减料,自然也包涵“多媒体教室”,甚至还为多媒体教室准备了投影机、幕布和计算机等多媒体设备。

“手机我还能理解……”

就连最沉稳的秦朗都对另一个“答案”感到意外,“但是六年级的孩子们,为什么想要的是校服?”

对于这样的乡村学校而言,很多孩子应该连“校服”是什么都不知道才对。

张校长面上也很迷惑,倒是张校长的儿子张有田回忆起了什么,犹犹豫豫地说:“去年,我们和方老师不是带队领着高年级的孩子们去了镇上的中学参观吗?我记得那时候,镇上中学的全体学生都穿了校服去接他们的……”

农村里孩子最大的问题是“失学率”,即便国家花了大心血又拨款、又宣传,还是有很多孩子小学一读完就被父母带出去打工,哪怕有“九年义务教育”这个制度,很多人家也迫于现实压力直接放弃了让孩子们读书。

“那还是买校服更容易……”

黛文婷有些失望,“不过留守儿童想要和父母沟通的需求也确实合情合理,我觉得他们的父母在外打工,应该也希望能经常见到孩子的样子、听到孩子的声音。”

但杜若说的对,真要购置完校服,能留下来买手机的预算就不多了,根本没办法实现他们的愿望。

“其实,想要两全其美也不是不可以……”

一直在旁边默默听着的秦朗摸着下巴沉吟。

一向对钱看得很重的张校长,竟然是第一个开口的。

他像是怕自己会后悔那样咬着后槽牙说:

“给娃娃们买校服!”

作者有话要说:

《开学》即日起恢复更新,本文将不入V直到完结。完结后,本文所得所有打赏将捐献给“山村幼儿园计划”基金,这个由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开展的项目致力于为山村3-6岁的学龄前儿童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完结时捐献截图会在微博“日更的祈祷君”里公示。

“我和两个初一的孩子一起跑,哨声一响,我就奔出去了,中心中学的地真好,不用避开地上的小石子,也不用躲开到处都是的小水坑,我觉得我从没有跑得这么快过。很快,我就超过了他们,但很快我就知道我没办法跑了,因为跑得太快,我听到了我裤子裂开的声音,屁股也凉飕飕的。刘小丫他们在喊‘小虎,你裤头露出来’了,这让我不得不捂着屁股继续跑,可是即使捂住了屁股,我的鞋子也和我作对,突然一下子飞了出去,因为它是我哥哥的旧鞋,实在太大了。就在我捡鞋的时候,他们跑了过去,我的眼前只能看见他们那蓝色的、怎么跑也不会破的裤子……”

明明应该是很好笑的画面,却没有人笑得出来。

“回去的路上,他们笑话我把裤子都跑炸了,只有刘小丫为我说话,她说,我要是穿着和他们一样的裤子,一定比他们跑得快。刘小丫真好,以后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了。”

杜若读的没有什么感情,苏丽却红了眼眶。

“我最想要的礼物,就是一条能让我怎么跑也不会破的裤子,李老师告诉我,他们穿的那叫‘校服’。”

如今离年底只有一个多月了,又到了快要去镇上的时候,于是六年级的孩子们格外想要穿着他们“红星小学”的校服去镇中学,毕竟上次穿着破烂补丁衣服被指指点点的那一幕还仿佛就在眼前。

看完有关校服的那一篇篇作文,即使是最为反对“华而不实”的张校长,都沉默了许久。

他是苦惯了的人,虽然是小学的校长,可大部分时候的穿着和地里的农民也没什么区别,只有偶尔接受媒体采访和出门办事时,会翻出一套压箱底的廉价衬衫与西服来“做人”,大概也是因为这种“朴实”,他是根本意识不到年幼的孩子们对于旁人异样眼光的敏感。

在红星小学时,学校里的孩子们有的家里条件好一点,有的差一点,但总体来说都不怎么讲究吃穿,有的孩子甚至从来没有穿过新衣,都是捡哥哥姐姐还好的衣服穿,孩子们也不会以“衣冠”取人,但一到了镇中学这样的地方,他们就像是一下子“开窍”了,开始明白自己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开胶的鞋子是不合时宜的、是不体面的。

但他们毫无办法。

“别吵别吵,这个问题好解决!”

“夏季校服单薄,本来就花不了多少钱,买了也不算浪费。秋冬天的校服也好办,我见过那种三合一的校服,咱们可以买那种脱胆的冲锋衣,春秋天只穿外套,再冷点套抓绒衣,最冷的冬天就把羽绒内胆加上,春秋冬兼顾,也好换洗!”

校服最大的一个作用就是产生一种平等感。

即使是红星小学,家境有所差距的孩子也还是有的,如果大家都穿的一样,某种意义上,也会减少一部分的歧视。

“张校长说的也有道理。”

杜若想了想,说,“山区的春秋天确实很短,最多不过一个月,夏天从五月底开始,到了七月孩子们就放暑假了,校服利用率不高。但是十月底天就开始冷了,直到来年三四月份天才回暖。”

毫无疑问,冬季校服是穿着时间最长的。

都是红星小学里的东西,他有管理的权利,他不学,谁学?!

有关“手机”的问题解决,很自然地就要继续讨论有关“校服”的相关事宜。

刚才讨论什么“多媒体”,什么“直播”、“视频”,张校长插不上嘴,但衣服鞋子这种事张校长是有发言权的。

“这校服是不是该每个学生都有?是和我们以前一样,春夏秋冬一共三套吗?”

黛文婷的学校是上海市很有名的老牌学校,校服也是公认的“洋气”,提起校服,她自然而然地就想起了自己的母校,在她的学生年代里,学生能穿上她那所母校的校服,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

“张校长,等设备安装好了,我们第一个教会您怎么使用。”

秦朗看着一直鸭子听雷一样听着他们讨论的张校长,诚恳地说:“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同于以往,即使这里地处偏僻,但只要有网络存在,就不可能阻隔与外面的沟通。只要您学会了怎么使用网络,哪怕以后这里不再有支教老师来了,孩子们也会有老师上课。”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各种网校和名师在线咨询的渠道早已经成熟,他们还可以把这些名师的课程录制下来,再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

最不济,即使他们回到了城市里,只要红星小学有网络对外沟通,他们总能通过网络帮上一把的。

“真的?这个多媒体真的这么有用?”

可惜后来支教的几位老师没有一个是学计算机的,这破地方又长期没信号没网,多媒体教室就成了个摆设,就连笔记本和打印机、投影仪等设备也被张校长当做贵重物品拆下来锁了起来。

“以前那是没有网没有设备,多媒体教室也只能空着。现在我们有了信号增幅器,又买了无限流量的上网卡,我可以在多媒体教室里接上网,到时候再买几台手机,再加上电脑上可以装上微信,咱们可以让孩子们跟父母通过视频联络父母,咱们只要教会他们怎么使用就好,只是买一些必要设备的话,花不了多少钱。”

秦朗对此说的有条有理,显然这么想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现在正好顺水推舟地建议,“我看了下多媒体教室里留下的各项端口,都预留的非常全面,显然当初建立这个小学的时候,多媒体教室也担负着和外界沟通的功能的,只是红星村的地理位置太差,基站信号很难覆盖到,多媒体教室才闲置在这里。”

有了秦朗抛砖引玉,黛文婷也眼睛一亮。

“我们还可以在每间教室里都装上摄像头,为他们开一个直播间,在学生上课的时候进行直播,这样无论孩子们的爸妈什么时候有空,只要一进入直播间,就能看见在家乡读书的孩子。”

不光是家长,很多孩子自己也不喜欢读书,比起学这些加减乘除和天书一样的英语,有些人更喜欢撅着屁股摸泥鳅或者爬上树摸树果,浑浑噩噩的度日,他们不能理解“知识改变未来”的含义,有些人读完小学自己就吵着不想再去念了,有些家长本身态度就不够坚决比孩子还糊涂,有些则是爷爷奶奶年纪太大了也顾不过来就想把孩子送到爹妈那里去,总之在支教老师来红星小学之前,红星村以及附近几个自然村每年毕业的小学生,只有一半左右会去镇上读中学。

这个问题以前也一直是张校长头痛的问题,他曾经为此一家家的去家访,去告知这些学生家长什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继续上学的作用,但收效不大。

支教老师们进村时看到的沿街标语,譬如“磨刀不误砍柴工,念完初中再打工”这样的句子,都是张校长带着儿子去刷上的。

这个问题被上一任来支教的两位支教知道了,他们选择的是自掏腰包,带着高年级的孩子们去了一次作为县中心的镇子,拜访了他们离开红星小学后即将就读的中学。

支教老师带着孩子们来“长见识”,镇中学的校领导对此高度重视,不但派专人接待了这批孩子,还要求学生们都穿着校服、用最好的面貌来迎接这些在偏远山区里艰难求学的孩子们,鼓励他们对读书拥有更大的渴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