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410节

七十年代妇女主任 第41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报纸一扫而空,到处都是情绪激动的青年们,所有人喜极而泣,奔走相告。

高中学校--

校长跑进一间特殊的教室, 振奋地宣布了特殊的消息。

教室里先是鸦雀无声, 随后, 声音几乎掀翻了房顶。

这间教室, 有几十个学生,全都是学校曾经的毕业生。

入夏,双山公社顺利交猪后,新的长期合同签订后,又宣布建立双山饲料厂,经由翟老师等专家们的关系,请来一位饲料调配的专家坐镇,赵瑞也回到双山公社,跟着那位专家学习。

1977年10月12日,一个极度爆炸性的新闻,席卷全国——恢复高考。

从开年就紧盯着实事新闻的赵柯,拿着报纸,看向阳光明媚的窗外。

这一天,终于来了。

作者有话说:

赵柯作为新的书记,当然希望有越来越多年轻的血液补充基层干部群体,但她也不会否认老一辈的付出,是因为有他们,才有如今的一切。

新老交替,不是他们年纪长了,没有能力,被淘汰了。

而是希望他们看见,年轻的一代是值得托付的,未来是充满希望的,希望他们能够在身体健康的时候去安享他们手中创造出的世界。

赵村儿大队的选举后,1977年的春耕再一次轰轰烈烈地展开。

双山公社全体准备充分,完成了今年名为“春耕”的第一场胜仗。

赵芸芸这半年代理妇女主任,完全是集火型的,大家最后火气都到她身上去了,顺带还牵连了陈三儿。

有时候连赵新山都要被社员们质问,他咋养出这么个招人烦的闺女。

但烦归烦,赵芸芸确实也解决问题了。

现在李荷花退出了,三个候选人,大伙一琢磨,好像还是赵芸芸更适合。

小纸条发下来,社员们头一遭选举选得是不情不愿。

林海洋和邓海信都点头赞同。

邓海信问:“那傅杭呢?”

“还用问,他肯定学物理。”刘兴学语气嫉妒,“我们有可能考不上,他完全不用担心,头脑聪明,知识储备也多,将来没准儿是大科学家呢!咱们都是师,他是家,层次都不一样喽~”

林海洋维护傅杭,怼他:“高考都不看出身了,职业更不分高低贵贱,师还是家,不都是国家的建设者,你这思想觉悟不太进步啊。”

邓海信傻乐道:“工程师,也挺好了……”

“我已经找到了方向!我想学建筑,从省城来研究暖棚的专家说我有天赋!”刘兴学眼睛里满是理想的光,“亲自设计一座建筑,看着它一点点落成,我一辈子都不会腻。”

刘兴学又期盼地问邓海信,“你要学建筑吗?没准儿我们还可以继续做同学!”

邓海信犹豫片刻,还是想要遵从内心,抱歉地摇摇头,“我其实对水利更感兴趣……”

刘兴学有些失望,但很快情绪就昂扬起来,“没事儿,我们都有目标,前途是光明的。”

邓海信笑着点头。

“明白。”

所有干部干事们回话的声音都很慎重。

傍晚,公社赵村儿大队的宿舍--

昏黄的灯光下,林海洋、刘兴学、邓海信和胡和志几个男知青聚在一起。

林海洋在写信。

今年的秋收将至,这一年的成果不止对公社重要,也是对赵柯工作的检验,魂不守舍可能会出现差错。

傅杭便道:“你走吧,我在这里。”

林海洋确实待不住,也没强留,见傅杭还能稳坐,不禁感叹:“你可真稳得住。”

傅杭摇头,他早就有心理准备,而且……相比于激动,他更早地,体会到了离愁别绪。

“那我走了!”

酸菜厂--

这个雷一落下来,没人平静的了,议论声轰然而起。

胡和志拿白菜的手发抖,心脏几乎要冲破胸膛。

高考恢复了!

他能回城了!

赵新山说:“今年,将在赵村儿大队继续建新的卫生所和一小部分社员们的新房,按照紧急必须的原则,大家都能盖,都不用往前抢,根据实际情况报名排队。”

这是息息相关、惦念许久的大事儿,赵村儿大队的社员们哪还管妇女主任候选人,纷纷追问起盖砖房的事儿。

赵新山摆摆手,“具体内容,等春耕结束后发布。”

众人心痒难耐,可他就是不说,毫无办法。

还有社员在下头嘟囔:“那还不如等春耕结束再通知,省得大伙儿躁。”

八月份首都开科教座谈会, 会议中讨论科教、人才问题, 赵柯听到风声, 就跟高中校长私底下商议, 低调召回了前几届的应届毕业生回校补课。

当时毕业生们全都一头雾水,他们其中很大一部分人已经组成了家庭,已经步入工作,有的在轴承厂, 有的是基层干事, 有的在务农……出于对公社和学校的信任,悄悄回到了学校,提前两个月进行补习。

他们离校还不久,对知识还没有遗忘彻底,到目前为止,补习的进度还算不错。

这两个月, 毕业生们不敢乱说, 可互相之间其实早有乱七八糟的猜测, 隐隐有着情绪翻腾, 可真正听到了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仍然无法保持平静。

高考啊!那可是高考!

这回是真的要收尾了,写得有点儿慢,有时候不能日更,谢谢包容。

第218章

高考恢复了!

平地一声雷。

光消息就能牵动无数人, 将来也会改变无数人的命运。

之后,双山公社发布未来几年阶段性的一系列措施,其中一项,是合村并队。

分为两个部分。

一,将整个双山公社分为四个大单位,以养猪场所在的村为中心,集中发展基础设置,其中包括小学、卫生所、供销社、公共交通、供电供水等等。

二,将人口少的三个大队合并到其他大队中。

同时,赵新山公布了赵村儿大队今年建房的具体计划,卫生所是重中之重,但原本计划的第一批社员建房名单缩简成五户,带头跟周遭大队重新选址,另建三座砖窑,供给全公社发展基础建设。

唱票的时候,社员们瞅着赵芸芸越来越高的票数,心里都是一沉。

以后要是有一个烦人精妇女主任,他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

而特地赶回来的陈三儿,看着激动的新妇女主任赵芸芸,眼神骄傲。

赵柯知道结果后,微微一笑。

她并不意外,事实上,母女俩究竟是谁去选,她都接受。

工程师……听起来就很美妙,刘兴学也不跟林海洋争辩了,三个人充满对未来的希望,眼睛放光,嘴角上扬。

胡和志在旁边格格不入。

刘兴学转向林海洋,问他想考什么专业。

林海洋从信中抬起头,肯定道:“机械。”

三个人对未来都很明确。

刘兴学兴致勃勃地畅想:“那我们以后一个是建筑工程师,一个是水利工程师,一个机械工程师了!”

“你们猜庄兰和苏丽梅想学什么专业?”刘兴学猜测,“我觉得可能是师范。”

他自从跟女同学恢复联系,一直在断断续续地通信。

他们之间有些不可言说地暧昧,因为城市和乡村的距离,林海洋始终无法表露出内心的感情,谁都没法儿不考虑现实地捅破那层窗户纸。

但现在要恢复高考了,这一次,林海洋想跟她约定,考出去,上大学!

林海洋激情澎湃,奋笔疾书。

他身后,刘兴学和邓海信满腹激昂,高谈论阔。

林海洋迫不及待地跑出去跟其他知青交流分享心情。

公社书记办公室--

门开着,里面正在进行公社紧急会议,赵柯沉稳的声音传出来。

“向各个单位下达通知,尽快进行统一协调,柔和地安抚大家的情绪,国家要选拔人才,我们就要保证人才的平稳输送,同时,务必不要影响生产,绝对不能耽误秋收,也要降低有可能发生的矛盾……”

“公社的任务艰巨,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越是巨大的震动,越要平稳地渡过……”

农技站——

“傅杭!你听见了吗!”

林海洋激动地抓住傅杭的手臂。

傅杭郑重地一点头,是的,要恢复高考了。

林海洋心情平复不下来,完全没心思干活。

也有人道:“那这不是能提前高兴些日子吗?”

可不是高兴吗?

所有人脸上都挂着笑,琢磨起来,自家能不能赶上第一批。

等到赵芸芸作为候选人站在台前,众人才意识到:哦,原来退出的是李荷花。

选举的风头完全被抢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