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为后不贤 > 重生为后不贤 第39节

重生为后不贤 第3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陈婠微微近了些,对着他左耳道,“陛下,您最爱的小儿子安王封沈,拥兵自重,已经被太子囚禁定罪,只怕不久于人世了。”

文昌帝眼皮又动了动,陈婠清晰地将这句话又重复了两遍。

终于,文昌帝浑浊的眼睛张开了一线,将目光移至陈婠脸上,他嘴唇啜濡着,“你是谁…”

陈婠将安王的玉佩举在他眼前,“妾身是太子侧妃,如今有求于陛下,作为回报,可以替陛下完成一桩心愿,您最疼爱安王,想来不会愿意看着他自取灭亡。而妾身,是如今宫中唯一能帮他之人。”

文昌帝的手颤巍巍抬起,终于握住了那枚玉佩,“是沈儿的…是他的。”

张让跪在那里,“回皇后,太医令都赶过去了,太子如今昏迷未醒。”

皇后登时敛身而起,“还不速速备撵。”

太子受伤,正是好时机。

陈婠换上一副焦急担忧的神色,福身在地,“妾身在此替皇后娘娘守着,您尽可放心过去。”

“也好,今儿你在正阳宫多守一会,若陛下醒来进食,也交由你打点。”言罢,皇后便一刻也不停的离开。

正阳宫中,皇后赫然也在,而且,丝毫没有要走的意思。

陈婠只好先端药,再寻找机会下手。

皇后瞧着陈妃默声不语,规规矩矩的,总是淡然,从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情愿,就性情来讲,她能算是东宫里头顶尖儿的。

只可惜,将来皇后的位置,一定是要留给自己的外甥女的。

此次解药,陈婠是黏藏在镯子里面儿,趁皇后低头的时候,用指甲挑了一些放进去。

这一下,正轻轻擦过安王的腰间。

出于本能,安王自然伸手去扶,两人一触,即刻分开。

鼻端一股子好闻的香气沁了过来,正如面前女子的脸,极是清新婉约。

陈婠惊慌中站定,大方地道了谢,“多有打扰,见谅。”

安王点点头,转身又坐回了太师椅上。

封禛眸光微垂,还在梳理脑中那些碎片记忆。

“帝王后宫,佳丽三千倒也无妨。但皇后,只会有一个。”皇后凤眸犀利,似是在等他的一句承诺。

封禛缓缓抬起头,“如今父皇病情有起色,母后思虑太远了些,儿臣还是做好太子本分便是。”

皇后怎会听不出来话中的推辞,“你说的对,但身为过来人,本宫不得不提醒太子一句,陈妃的心,不在你身上,她绝不会一心一意辅佐你、依附你。”

听到陈婠的名字,封禛便觉得浑身发紧,握拳的手竟有些颤抖。

幡然悔悟间,终究是自己负了她,一切,已酿成无法挽回的悔恨…

“殿下,后脑可还有痛感?教微臣检查一番。”眼前陆太医郑重的脸容,将他从记忆的漩涡中拉了出来。

洛昭训见太子满头细汗,即便是从前跟在他身边儿受伤,也不曾见过他有过如此痛苦至极的神色,满眼满心哀惧悔恨。

封禛终于命自己镇定下来,神志渐渐清明,他并未回答陆太医的话,目光扫过四下,“陈妃,人呢?”

皇后推门而入,“太子可好些了?日后再不可如此妄为,否则如何对你父皇交代,如何对天下苍生百姓交代!”

再观四下,分明是自己熟悉的宫殿。

但为何脑海里纷乱纠缠,尽是许多杂乱无章的记忆…还有一个女人的面容。

她三叩九拜身着凤袍,与自己同登龙椅。

她临盆产子,因为大出血而在鬼门关前走了一遭。

还有每日每夜,她在正阳宫前为自己留的一盏宫灯。

眼眸中含着与寻常大相径庭的锐利和威仪,那一瞬间,让洛昭训心头猛地一滞,恍惚中,这还是那个素来淡然高华的太子么?

他第一个动作,竟是略带急切地摸索着身旁,空荡荡的锦被一无所有,“朕的东西在何处?”

洛昭训大惊,连忙屈身跪下,太子素来谨慎,怎会妄称朕?莫非当真伤了脑子…

“殿下,臣妾不知您要找何物?”

躺在榻上之人坐了起来,身形笔挺,分明是一样的面容,却含着一丝隐隐的苍凉,“皇后生前最爱的玉箫,朕一直带在身旁从未离身。”

太子紧闭着双眸,仍在昏迷之中,脑后的淤血已经包扎清除完毕,按照陆太医的判断,殿下应无大碍,只是需要一段时间恢复神志。

此时,是洛昭训在近前侍奉。

她见人多手杂,不利于太子静养,便将闲杂人等都遣了出去。室内只留下宁春、陆太医和自己三人。

“殿下,可有大碍?何时转醒?”洛昭训声线略微低沉。

陆太医一脉郑重,手上稳当,不愧是行医数十年的高手,“殿下并未伤及头脉,只是表面出血,出血已经止住,想来很快就会清醒。”

安王淡淡一笑,那双眸子睁开,锐利的锋芒一闪即逝,又是空明一片,“这里,哪里有什么王爷,你可记清楚了。”

小宫女连连称是,恰在此时,那方米分荷色的身影又从后殿折了回来,步步朝他过来。

她猫着腰,十分小心谨慎,脚步轻的仿若无骨。

安王这才抬头,果然看见一只雪白的团子卧在自己头顶的树枝上。

陈婠踮起脚尖儿,似乎没瞧见安王这个大活人一般,直冲着树枝够了过去。

陈婠坚定的重复,“妾身可以帮助安王殿下,请陛下您仔细权衡轻重。若有免罪金牌,那么,安王一定能留得性命。”

文昌帝静静凝着面前女子陌生而温婉的面容,她瞧上去柔弱至极,却字字极有分量。

--

御马场内苑的宫室中,婢子黄门呼啦啦地围了一屋子,几乎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赶来。

陆太医首当其中,半跪在榻前施针。

在她心中,自己的儿子,自然是排在第一位的,即便是多年相伴的文昌帝,又怎能敌得过母子血亲?

想到这里,陈婠不免念及自己的儿子,想来母子缘尽,此生是无缘了…

静静走至榻前,陈婠屏退宫女,说是陛下将要醒来,教她们御膳房备饭。

待到殿中只剩下陈婠一人时,她用力晃了晃文昌帝的手臂,而后取下鬓间玉簪,不轻不重地刺在他手背上。

果然,文昌帝动了动手,眼皮下的眼珠转了几转。

至少在拿到那样东西之前,文昌帝不能有事。

眼看日落西山,今儿这一天将要过去,还没寻到合适的机会,就在陈婠失望的当口,殿外忽然传来阵阵急促的脚步声。

殿门推开,进来的小黄门一下子就跪在地上,“回禀皇后娘娘!宁春公公教奴才来传话,方才太子殿下在马场上练习骑射,谁知那畜生不知怎地受了惊,撒了欢地跑开,就将殿下颠了下去撞在树根上!”

皇后脸色骤然冷厉,“太子现下如何?”

陈婠在里头也听到了他的话,却仍坐在榻前未动,定睛一瞧,赶来报信的小黄门正是御马场的张让。

陈婠抱着玉瓷,宠爱地抚着它的软毛,一路出了翠微宫,轻声道,“玉瓷,你表现的很好,晚间多喂你吃条鱼。”

待众人散去,她才从玉瓷身子下,将手拿了出来。

一枚篆刻着安王小字的梨和玉佩,已然落入陈婠手中。

她定了定神,只身往正阳宫去。

--

皇后见他病后疲累,便也不再多言,起驾回了正阳宫。

--

话语中虽是训诫,但关心的情绪更多。

皇后走过来,看着自己儿子,已然是伟岸英俊,睿智思敏,足以担起江山四海,比之他父亲当年,还要胜过三分。

那是身为母亲的欣慰和自豪。

封禛靠回去,“儿臣谨记母后教导,再不会有下次了。”

皇后坐下来,“陈妃在正阳宫里,母后能看得出来,你十分中意此女。”

这些陌生又熟悉的记忆,星星点点,全是自己登基帝位之后的,更像是前世真真切切发生的一般。

那个女人,正是陈婠,她曾是自己的皇后。

封禛眸色一暗,心尖像是被谁纠起了,又撕成碎片散了一地,而她竟是被自己打入冷宫,生生相离了十年之久…临死前,连最后一面也没有见得。

洛昭训在旁焦急地唤着陆太医,但封禛坐在原地,仿佛天旋地转。

玉箫…那把玉箫,他后来日日夜夜带在身旁,否则便无法入睡,如饮鸩止渴。

洛昭训更是疑惑地凝着他,“回殿下,皇后娘娘正从正阳宫赶来。臣妾不记得,皇后娘娘会吹箫。”

而且,太子为何要用生前这样大不吉利的词眼…这两句话,将素来冷静的洛昭训也惊得一身冷汗。

☆、第35章 巫山云雨难思量

头上一阵裂痛,封禛猛地扶额,蜷起身子。

方才那些话,为何会脱口而出?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明。

针灸完毕,陆太医开了方子,便下去煎药,一刻也不敢耽搁。

洛昭训坐在榻前的矮凳上,仔细守着太子,她伸出手,将男人冰冷的掌心握住。

“殿下,您一定会平安无事的。”

话音才落,榻上的男人眼皮动了动,蓦然张开了眼。

洛昭训一惊,自是欣喜,还未开口说话,太子却定定转过头来,将她凝住。

安王慢悠悠起身,一站起来,登时就高出陈婠一大截来。

陈婠将目光投过来,似是想了一会儿,才记起他的名字,“劳烦,安王殿下,帮我将玉瓷捉下来好么?”

安王淡淡一笑,没有接话,捋了捋袖管,旋身站定。

只是眨眼的功夫,他便倾身一跃,众人还没瞧清楚,已将玉瓷稳稳地捉了下来,递了过去,“这次抱好了。”

陈婠欣喜,连忙接过去,只是脚下一个不稳,往前撞了一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