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火星救援(出书版) > 火星救援(出书版) 第35节

火星救援(出书版) 第35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三角帐篷只是我这间“卧室”的基础,还不是全部。帐篷本身不大,比漫游车大不了多少。但它有一个气闸室对接口,可以从这儿入手。我的计划是加倍地面面积,同时加倍高度,这才能让人好好歇歇嘛。

对于地面,我打算用两个三角帐篷的原有材料来扩展。否则,我的卧室就会变成一个巨大的仓鼠球,因为栖息舱帆布是软的,当你在其内部增压时,它总是企图变成一个球,这个形状可没什么用。

针对这个问题,栖息舱和三角帐篷的地面都使用了一种特殊材料。当它展开时,是一系列弯曲不超过180°的小区块。因此,它在总体上是可以保持平坦的。

三角帐篷的底部是一个六边形。我还有另一个用作拖车气球的帐篷遗留的底部。全部搞定之后,这个卧室将会以两个相连的六边形为底,四周有墙壁,还有大概像个天花板的顶部。

这个工程将消耗大量的胶水。

日志:SOL385

探路者之旅最差劲的地方在于,一直被困在漫游车里。我必须住在堆满垃圾、散发着人体恶臭的环境里,跟我上大学时一样。

你就笑吧!

说真心话,太恶心了,那是不堪回首的悲惨22天。

我计划用100个火星日的时间开往斯基亚帕雷利,直至获救(或是死亡)。我向上帝发誓,要是我得在那辆漫游车里住那么长时间,我会把自己的脸给撕下来的。

此外,我还计划行程。

探路者之旅是小菜一碟,一路上都是平坦地形,唯一的问题是导航,但是去斯基亚帕雷利的行程却包含了很大的海拔变化。

我有一张大略的全火星卫星地图。它没有太多细节,但走运的是,我有全图。NASA从没想过要我离开栖息舱,兜上个3200公里。

阿西达里亚平原(我所在的地区)的海拔相对较低,斯基亚帕雷利也是如此,但是它们之间的起起伏伏却有十公里之巨,想必会有很多极为艰难的路程。

当我还在阿西达里亚的时候,驾驶不会太难,但这段路程只有开头的650公里。之后,将会经过一大片布满撞击坑的地区,阿拉伯地带。

我有时也琢磨琢磨火星法律。

没错,我知道,把脑细胞耗在这事上简直太愚蠢了,但我的确有大把的时间嘛。

有个国际协议规定,没有任何国家可以对地球以外的领土宣布主权。但又有一个协议规定,如果你不在任何一国的领土上,那么,海事法将自动生效。

所以,火星就是“国际水域”。

NASA是美国的非军事组织,栖息舱是它的。所以,当我在栖息舱里的时候,美国法律起效。只要我踏出去,我就身处国际水域。但当我坐进漫游车时,又得遵守美国法律。

还记得我对RTG作的试验吗,以及用它来加热我的洗澡水?还是一样的概念,但添加了一些改进:将RTG浸入水中,这样的话,就不会浪费任何热能了。

从一个大号硬壳样本容器(对于不在NASA工作的人来说,又叫“大塑料盒子”)开始。我用一根软管从盒口开始绕,一直绕到底部,贴着内壁形成一个螺旋,用胶带固定好,封住末端。我用最细的钻头在这轮管子上钻了十几个洞。整个设计的目的是:让回流的冷空气从管子里以一小堆气泡的形式冒出来,增加表面积有助于提高空气的加热效率。

然后我又找来一个中等柔性样本容器(保鲜袋),想法子将RTG密封在里头。但是RTG的外形不规则,我也没法将袋子里的空气全部抽空。袋子里绝不能遗留任何空气,否则,那些原本用来加热水的热量就会储存在袋子中,加热后的空气的温度足以把袋子熔化。

我试了很多次,但里面还是会遗留下一个空气包。就在我万念俱灰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我明明还有个气闸室的。

穿好太空服,去2号气闸室进行减压,直至真空。我把RTG轻轻地放进袋子,封好,完美的真空包装。

日志:SOL387

三角帐篷有1.2米高,它本不是为了让人舒服地待在里面而造的。宇航员们可以蜷缩在里面,等待其他队友前来营救。我想要的高度是两米,我想要站起来,这点要求不算过分吧。

理论上来说,这并不难。只要剪出合适的帆布形状,把它们粘到一起,再跟已有的帐篷顶和底相连即可。

但这也意味着需要大量帆布。在这个任务一开始的时候,我有六平米备用帆布,现在已经差不多快用光了,大部分都用来修补爆炸后的栖息舱了。

天杀的1号气闸室。

我需要一个地方能站起来走两步,并且不撞到任何东西。不,不, ;穿着该死的EVA太空服行走不算。我需要私人空间,而不是50公斤的衣服套在我身上。

所以,从今天开始,我要造个帐篷。在电池充电的时候,我能在里面休息,还能躺在里面睡觉。

我最近刚牺牲了一个三角帐篷,把它改造成了拖车的气球,但另外一个的状态还很好。更棒的是,它甚至可以直接和漫游车的气闸室相连。在我把它改造成土豆农场以前,它原本就是作为漫游车的救生舱而存在的。

我可以将三角帐篷跟任意一辆车的气闸室相连。不过最后,我还是选择了漫游车而不是拖车。漫游车里有电脑和控制台。如果我需要知道什么即时讯息(比如生命维持系统,或是电池充电状态),走进去就能看到,而不用EVA。

另外,在旅途中,我将把帐篷折叠好放在漫游车里。这样,如果有紧急事态发生,我也能第一时间用上。

确实有件事是向着我的,我敢肯定这一定是上帝的恩赐。因为某些地质原因,这条路上有一个峡谷,名叫马沃斯谷,位置简直完美。

几百万年前这里曾是一条河,现在,它是深入阿拉伯地带的一个峡谷,几乎直接通往斯基亚帕雷利。河谷的地形相对于阿拉伯地带的其他区域来说,要平坦得多,而且,它的远端看上去也有一段平坦上升的出谷路线。

阿西达里亚和马沃斯谷加起来,是1350公里相对不那么崎岖的地形。

至于另外1850公里……好吧,肯定不会那么容易,特别是前去斯基亚帕雷利的那段下坡路,呃。

先不管这个。马沃斯谷,棒极了。

下面是好玩的地方:我最终会抵达斯基亚帕雷利,并征用阿瑞斯4的着陆设备。没有人明确地给过我授权干这事,而且,在我登上阿瑞斯4的设备,开启通讯系统之前,他们也没法授权。在我进入阿瑞斯4舱内,和NASA建立通讯之前,我就是在未授权的情形下,在国际水域控制一艘航天器。

那我就成海盗了!

太空海盗!

日志:SOL383

你大概会好奇我在休息的时候都干些什么。大部分时间就是瘫在那里看电视。跟你一样,所以你也别对我说三道四的。

接下来就是测试。我把装袋的RTG放置在容器底部,然后注满水。它一共能盛20升水,RTG加热得很快,温度每分钟上升1度。我让它一直升到40°C,然后把调节器的空气回流管道和我这个新玩意相连,观察结果。

效果很棒!气泡在水里升腾,跟我预想的一样。更棒的是,气泡鼓动了水流,分散了热力,使其更为均匀。

我让它运转了一个小时,栖息舱开始变冷。RTG产生的热量没法补偿整个栖息舱巨大的表面散发的热量。这不是问题,只要我的方案足够维持漫游车的温度就行。

我将回流管道接回大气调节器,一切恢复正常。

日志:SOL381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