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火星救援(出书版) > 火星救援(出书版) 第12节

火星救援(出书版) 第1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电脑上有详细的地图,我以为可以靠地标来导航。结果证明我错了,事实是:如果什么地标也找不到,你他妈就没法靠地标导航。

我们的登陆点在一个干涸河床的三角洲地带。NASA认为,这是一个可能发现微观化石的绝佳地点。此外,水流有可能将数千里之外的岩石和土壤样本带来沉淀在此。只要花点时间挖掘,我们就有机会探究相当广泛的地质历史标本。

这对科研来说当然是件大好事,但这也意味着栖息舱所在之处是个彻底的不毛之地。

我还考虑过做个指南针。漫游车上有很多可以产生电力的东西,医药包里有针。唯一的障碍就是:火星没有磁场。

结果,我只能靠弗波斯了。这家伙绕火星跑得实在太快,每天都要升起和落下两次,从西向东。这算不上是最精确的导航参考,但至少能用。

接下来是一天中最最无聊的时段。干坐12小时,什么也干不了,况且我已经受够了这辆漫游车。它的内部空间跟面包车差不多,听起来真的不算小,但是让你在面包车里待八天试试。我每天都期待着回到栖息舱,在开阔空间里侍弄我的土豆田。

我居然对栖息舱产生了思乡之情,还有比这更操蛋的吗?

我手头有一堆超逊的70年代老电视剧,还有看不完的波洛电子书,但大部分时候我还是在思考该怎么去阿瑞斯4。总有一天要出发。靠这些,我能在3200公里的跋涉中活下来?很可能要花50天。我需要水循环装置和氧合器,也许还要带上一些栖息舱的主电源,外加更多的太阳能电池板来给所有东西充电……问题是,我放哪儿呢?每个又长又无聊的日子,我都在为这些事情纠结烦恼。

末了,天黑了,我也乏了。我躺在食品包、水罐、补充氧气罐、一堆二氧化碳过滤器、一盒尿、一袋大便以及其他个人物品中间。我有一大堆船员们的连身衣裤来铺床,来当我的毛毯和枕头。简单来说,每天晚上我就睡在一大堆垃圾里。

说到睡觉……晚安吧。

这是上路第八天的晚上,天狼星4号任务到目前为止一切良好。

我现在的日常生活完全是按部就班。天蒙蒙亮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检查氧气和二氧化碳水平。然后吃一个早餐包,喝一杯水。之后开始刷牙,尽量节约用水,接着用电动剃须刀刮胡子。

漫游车上没厕所。太空服循环系统能应付。但它再怎么能干,也对付不了20天的排泄物。

清早的一泡尿都尿在密封塑料盒里。每次打开它,漫游车里的臭味简直能跟重型卡车司机休息区的厕所媲美。我可以把它拿到车外去挥发掉。但这些水来之不易,我绝不会轻易扔掉,回去之后可以把它们倒进水循环装置。

更宝贵的是粪肥。它们对土豆田来说太重要了,而我是整个火星上唯一的肥料来源。幸运的是,只要你在太空里待足够长时间,肯定能学会怎么在袋子里拉屎。如果你以为打开尿盒已经臊不可闻了,想想我拉屎的时候该有多臭吧。

“对!”文卡特说,“现在我们总算是有点头绪了。探路者号离他大约八百公里,利用手头的补给他完全可以跑个来回。”

“并将探路者号和旅居者号漫游车都带回来。”明迪补充。

文卡特掏出手机。“探路者在1997年失去信号。如果他能让它恢复工作,我们就能和他建立通讯。很可能只要把太阳能电池板清理一下就可以了。就算问题比这严重又怎样,他是工程师!”他一边拨号一边说,“修理坏机器是他的本行!”

他的脸上浮现出这几周以来不曾有过的笑容。“布鲁斯?我是文卡特。全部都得推倒重来。沃特尼去找探路者了。没错!没错!把所有参与过那个项目的人都给我挖出来,让他们马上去JPL报到。我赶最近一班飞机过来。”

他把电话挂掉,咧着嘴对地图笑。“马克,你这个狡猾透顶、聪明绝顶的小兔崽子!”

结果就是,我把它拖到了漫游车旁边。

接下来的壮举是:把它转移到车顶。

车顶眼下是空的。即使当前电池差不多是满的,在我停车后,还是把太阳能电池板铺开了。干吗不呢?免费能源啊。

对于这个问题,我心里早就有数了。来的路上,两垛电池板占据了整个车顶,回去的路上,我会省下一半空间给探测器。并成一垛确实会有点风险,太高,可能会倾倒。此外,要把电池板垒那么高也是很蛋疼的事。不过我能搞定。

我不能扔根绳子到车顶去,然后把探路者号就这么拽上去。我不想把它弄坏了。我是说,它已经坏了,1997年就失联了,但是我真心不想把它弄得更坏。

我用一根撬棍对付铰链,它们立马就弹了出来!

接下来就没那么简单了。中央嵌板我怎么也撬不起来,纹丝不动。

跟另外三块嵌板一个德性的是,中央嵌板下面也是瘪了的气囊。

经过这几十年,气囊早已撕裂,灌满了沙子。

我可以把气囊割破,但那样做的前提是先得把它们挖出来。不麻烦,就是沙子而已,但要命的是,对其他三块嵌板也得这么干。

双峰刚进入视野,我就知道找对地方了。两座小山丘离着陆点不到一公里。更妙的是,相对着陆点来说,它们在更远一边。我要做的就是对着它们一直开,直到找到登陆舱。

它就在那儿!就在它肯定会出现的地点!我踉踉跄跄地跨出车门,跑向着陆点。

探路者号降落的最后阶段呈现为一个由气囊包裹的四面体。气囊可以吸收降落时的冲击力。彻底停下来之后,它就会放气,然后四面体打开,暴露出其中的探测器。

整个探路者实际上由两部分组成,登陆舱本身,以及旅居者号漫游车。登陆舱是不能移动的,而旅居者号却可以四处漫游,探测岩石。我会把它们都带回去,但重要的部分是登陆舱,因为只有这个部分包含可以跟地球建立通讯的设备。

我没法形容找到它们我有多高兴。为了到达这里,我花费了太多心血,但最终我成功了。

我是第一个在火星上作长途跋涉的人,也是第一个在火星上待了超过三十一个火星日的人。我还是第一个在火星上种植作物的人。第一人!第一人!第一人!

我从没想过自己能成为什么第一人,任何一种。我是从降落的MDV里走出的第五名宇航员,是有史以来在火星上落脚的第十七个人。出舱顺序早在多年前就已经定好。出发前一个月,我们每个人都搞了个文身,文的就是自己的“火星编号”。约翰森差点就不干了,因为她担心那个“15”文到身上会很疼。她能受得了离心训练、家常便饭的呕吐、硬着陆特训,还有十公里跑,能独自一人在头重脚轻、上下颠倒的模拟环境中排除MDV电脑故障,却怕文身的针刺太疼了。

伙计,我太想念这些人了。

耶稣基督,只要让我跟任何人说上五分钟话,我愿意付出一切。任何人,任何地方,说任何话。

我是第一个孤身置于一整颗行星上的人。

现在该专心于下一个任务了,又名“坐好傻等12小时”。

最好马上开始!

日志:SOL81

今天差点就找到探路者号了,但是电用光了。前面只剩下22公里!

实在是个了不起的旅程。导航现在不是问题。随着灯塔慢慢从视野里消失,哈默尔因的边缘也开始出现。

“很好,上面有经纬线。”文卡特瞅了一眼便签纸上的数字,将手指滑向地图上的一个点,打了个叉。“这里是栖息舱。”他说。

“嗨,”技术员说,“你是在我们的海报上乱画吗?”

“我会给你们买张新的。”文卡特头都没回。然后,他又画了一个叉。“这是他当前的位置。给我一把尺子。”

明迪左看右看,没有尺子,她把技术员的记事本抓了过来。

“喂!”技术员表示抗议。

从Sol75开始,事情变得简单起来。我到达一个山谷,它在西面升高。谷底很平坦,适合驾驶,我所要做的就是沿着山脚开。我以我们那位无畏的头儿命名这个山谷,“刘易斯谷”。对于一个地质宅而言,她肯定会喜欢这里。

三个火星日后,我穿过刘易斯谷,来到一块大平原。再一次失去所有参照,只剩下弗波斯可以作为指引。这简直有点象征主义味道,弗波斯是恐惧之神,拿他来作指引,实在不是什么好兆头。

今天终于时来运转,在沙漠里晃悠了两个火星日后,我找到了可以凭借的参照物。这是一个直径五公里的撞击坑,它太小了,甚至还没有名字。但它的确出现在地图上,因此,对我来说,它就是亚历山大灯塔。只要能在视野里看到它,我就能明确自己的方位。

不妨告诉你,我现在就在它附近扎营呢。

我总算开过了地图上的大片白板区域。明天,我就有灯塔当导航参照,之后是哈默尔因撞击坑。我感觉好极了。

日志:SOL80

根据测算,现在离探路者号大约还有一百公里。严格说来,那里现在叫“卡尔·萨根纪念站”。不是我不尊重卡尔,但只要我乐意,我可以叫那个鬼地方任何名字。我是火星之王。

如我所唠叨,这是一次无聊的长途旅行。而且,我还在去的路上呢。唉,算了,我是宇航员。我的工作就是忍受恶心的长途跋涉。

导航有点棘手。

栖息舱的导航信标的最远距离是40公里,对我走了这么远而言,它已毫无用处。刚开始计划这个小小的旅程时,我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了,所以我想了个绝妙的主意,但是没起作用。

这些按部就班的事全部做完后,我会走到车外,收起太阳能电池板。为啥不在前一天晚上收?因为在完全的黑暗里,拆开电池板再堆到车顶上去绝不好玩。我试过,很惨。

搞妥电池板后,我回到车内,打开那些差劲的70年代音乐,重新上路。我的行驶速度是25kph,漫游车最高时速。车内还算舒服。RTG烘着的时候,我穿赶制的短裤和薄汗衫。要是太热,就用绝缘布胶带把车壳封上;要是太冷,就把胶带扯掉。

1号电池用光之前,差不多能跑两个小时。快速EVA切换电缆,然后回车内继续这一天的下半旅程。

地势非常平坦。漫游车的底盘比这里的每一块岩石都要高,小山丘的斜坡也都很平缓,这都是亘古亿万年的尘暴冲刷的结果。

2号电池也用光的话,就该轮到第二次EVA了。将太阳能电池板从车顶卸下,平铺在地面上。头几个火星日我还把它们排列整齐,现在只是随手往地上一搁,离漫游车越近越好,方便某位懒人回头再搬上去。

地球和火星之间的相对位置有冲点和合点之说,冲点最近,合点最远,但飞行时间反而是合点最短,因为可以利用行星本身的惯性速度。

联合发射联盟,2006年由波音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联合美国政府成立的发射机构,整合了各方的发射技术和资源,旗下有德尔塔、大力神等多个运载火箭系列。

探路者号是NASA于1996年12月发射的火星探险飞船,于1997年7月4日在火星地表成功降落。除了着陆舱之外,还有一个10.6千克的机器人火星漫游车旅居者号。原计划工作时间为一周到一个月,但实际工作了三个月之久,收获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火星情报。

第九章

日志:SOL79

最后,我想出了一个主意。但是今天的体力劳动实在有点多,再说,天已经快黑了。

现在我在漫游车里,看着旅居者号。它看上去没什么问题,至少从外表上看不出有什么物理损伤。没有那种在太阳底下烤太久的感觉。火星稠密的灰土覆盖了它全身,让它免受长期阳光暴晒之苦。

我很快意识到根本不用管他娘其他嵌板的破事。我回到漫游车,从栖息舱的物资里又割了些布条,将它们编成原始但极其牢固的绳子。我不能指望布条本身有多结实(多谢NASA),反正编成绳子再说。

我把绳子一端系在嵌板上,另一端系在漫游车上。漫游车的设计初衷就是让它能够在极端崎岖的地形上行驶,面对险峻的坡度也不畏惧。它的速度也许不够快,但扭矩绝对有保障。就这么把嵌板拖走,活像是乡巴佬在拖树桩。

现在有地方可以挖了。气囊全部暴露出来之后,我把它们切断。整个工作持续了一个小时。

然后再把中央嵌板分离出来,闲庭信步地抱到漫游车那边!

至少我心里是这么打算的。但这鬼东西实在是重死了,我猜它足足有200千克。即便是在火星重力下,也太沉了点。在栖息舱里我也许能抱着它走两圈,但有这身臃肿的EVA太空服傍身,绝对不可能。

登陆舱有一半被埋在沙尘里。经过我快速而小心的挖掘,大部分都暴露出来了,只剩放过气的气囊和大四面体还在地表以下。

在四周迅速找了一圈后,我很快发现了旅居者号。这小家伙离登陆舱只有两米。我模模糊糊地记得我们最后一次看到它时,它的位置要远得多。它有可能进入了某种事故模式,开始绕着登陆舱转,试图恢复通讯。

我迅速把旅居者号搬进漫游车。它很小,很轻,过气闸很容易。相比之下,登陆舱就麻烦多了。

想把整个登陆舱带回栖息舱那肯定是痴人说梦。它实在是太大了。我只要探测器。现在是时候将机械工程师帽子戴起来啦。

探测器放置在展开四面体的中央嵌板上,其他三面与中央嵌板以金属铰链相连。随便问一个JPL的人,他都会告诉你,探测器可都是金贵的主。重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因此,从最初的设计开始,它们就扛不住严重的损伤。

好了,别再多愁善感了。我这不是正在跟人说话吗?无论是谁,他在读这些日志,就是在跟我说话。我承认这有点一厢情愿,但有什么办法呢?我可能会死,但去他的,只要有人知道我想说些什么就够了。

再说,这趟旅程的全部目的就是找到通讯设备。我还有机会在死之前跟人类再次取得联系呢。

听好了,这又是第一人,明天我将是第一个亲手修复失效火星探测器的人。

日志:SOL82

胜利!我找到它了!

我很早以前就把阿西达里亚平原丢在身后了,现在已相当深入阿瑞斯谷。沙漠平地让位给了更颠簸的地形,随处可见的喷出物起起伏伏,成功躲过了沙地的掩埋。这种地形增加了驾驶的难度,得集中注意力。

到目前为止,我经过的地方散布的石头还不算太多。但随着越来越向南深入,岩石的体积和密度都大大增加了。有时必须得绕过一些大石块,否则就要冒车体悬挂受损的危险。好消息是,不用一直这么小心。只要到了探路者号的位置,回程就可以选一条不那么难走的路。

天气一直很好。几乎感觉不到有风,更不见尘暴。我走了狗屎运。过去几天的车辙很可能还没消失,我可以沿着车辙顺利回到刘易斯谷。

今天摆好太阳能电池板后,我稍微走了两步,但一直保持漫游车在视野里。我绝不想徒步在这儿迷路。但是一想到要爬进那个臭烘烘的窄笼子,我就实在受不了,先让我喘口气。

感觉很奇怪。对于每一个我来过的地方,我都是第一人。走出漫游车?第一个人走到这么远的地方!爬上小山?第一个爬上小山的人!踢火星岩石?这家伙有100万年没挪过窝了!

借着记事本的笔直边缘,文卡特在栖息舱和马克的当前位置之间画了一条直线,并加以延长。然后,他往后退了退。

“对了!我知道他要去哪儿了!”文卡特兴奋地说。

“噢!”明迪惊呼。

延长线正好穿过地图上标明的一个黄色小亮点。

“火星探路者号!”明迪说,“他去找探路者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