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农门神断 > 农门神断 第60节

农门神断 第60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陈十六带着高天重新前往杨家庄。

穆清彦跟闻寂雪相较轻松得多,在石竹镇转了一圈儿,略作打听,就收到不少消息。原本镇子对如意戏班的到来而欢喜,可接连两件凶案的发生,完全把镇民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不论是刘家或是陶家,都是镇上土生土长的本户,很多人哪怕亲眼看见了惨案,依旧惊诧的难以置信。

有刘家的多年老邻居叹息道:“云芝娘当年生她的时候难产,这么些年就他们父女俩相依为命。别看刘屠户长的凶,却是一副热心肠,周边邻里谁家没得过他的好?云芝也是好姑娘,模样俊,性子伶俐,若不是跟陶家订过娃娃亲,不知多少人家求娶呢。”

穆清彦顺势问道:“刘家是怎么跟杨家结了亲?”

“具体的也不清楚,去年有媒人来刘家说合,年底的时候定下了亲事。虽说刘家比不得杨家富裕,但云芝不差,配得上杨家大少爷。”在邻居眼里,自小看着长大的刘云芝是个顶好的姑娘。

古时的律法有所不同,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杀人并不偿命。比如,若是为父报仇,通常不会被判死刑。刘屠户尽管杀了两人,却是为女报仇,若县令同情他的遭遇,再结合陶家母子种种行径,有可能不判死刑。

穆清彦看向陈十六:“对这起案子,你有什么看法?”

“有些古怪,说不上来,就是觉得不大对劲。”尽管事情看上去在情理中发展,但陈十六也发觉些许不对劲的端倪,可又想不明白。

穆清彦直接点出症结所在:“陶鹏嗜赌,他要的不是刘云芝或者名声脸面,他只要钱。纵然刘云芝嫁给杨如松,他心里不舒坦,可照他的本性,他只会用各种手段继续勒索钱财,杀人却是损人不利己。那么,他为什么要杀人?陶母又为什么愿意帮他?”

“对!的确怪得很。还有,那个给刘屠户通风报信的人,到底是好心,还是别有用意,我觉得这个人很值得怀疑。”陈十六眼睛猛然一亮,就像老饕嗅到了美食。

刘屠户很配合,丢了砍骨刀,任凭捕快锁拿,但对于死去的陶家母子,依旧怨恨难解:“他们该死!他们害死我的女儿,我女儿、我的云儿……他们该死!”

姜捕头儿看了一眼现场惨状,面色变了变,强忍着退出来。

“刘屠户,你女儿的死有官府做主,你怎么能……”姜捕头儿不是不理解他的心情,但作为公门中人,绝对不能提倡这种做法,这会给他们带来很多麻烦。紧接着,姜捕头儿忽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问他:“你怎么知道害死你的女儿的是陶家母子?”

刘屠户闭口不言,一副心若死灰。

姜捕头儿心里发急:“谁给你传的消息?还有,陶家母子是什么时候回到家的?你什么时间过来的?”

闻寂雪五感敏锐,没去人群中挤来挤去,更何况对于里面发生的事,也不是那么感兴趣。他只是护持着身边的穆清彦,防止他被人挤倒。

穆清彦不需要向陈十六那样拼命,选择一个合适的距离,精神力覆盖出去,一切都清晰无误的浮现在眼前——

这条巷子并不长,窄窄的,里面有几户人家。

陶家在最里面,逼窄简陋的小院子,只三间屋子,一个搭出来的厨房,院子很小,还种着一些辣椒胡瓜等蔬菜。以前的陶家绝不是这样,可再大的家业也经不起挥霍,这房子还是租来的,房租都拖欠了两个月。

院子当中的空地上倒着一个男人,浑身都是血,把周身泥土都浸染了一片。人已经死了,血迹发黑,还保留着朝外爬的姿势,他的身后留有一条拖拽的血痕,显然是从屋子里爬出来的,可惜终究难逃一死。

村口基本没什么人,这个时间,宾客都已经到了。杨家宅子前十分热闹,村民们来来往往,孩童们嬉笑追逐。穆清彦仔细的观察,没有找到可疑的人,直到看见一个小孩儿跑进杨家大门,对着杨如松说了一番话。

“有个叫陶鹏的人说,他要一百两银子,不给就要闹事。他说必须在拜堂前给钱,他在荷塘西边的柳树荫底下等着,不照办的话,杨家会后悔的。哦,还有,他说只让杨大少爷一个人去。”小孩儿四五岁,说话断断续续,还在表达的很清楚,说完喜滋滋的跑了。他的手里抓着两颗糖,显然传话是得了好处的。

不多时,杨如柏去了柳树荫,的确遵照约定只有一个人。

却不防备,他去了之后,一个人突然从藏身的荒草丛窜出来,石头磕在他脑袋上,直接把人打昏。这人扛了杨如柏,绕了一个大圈儿,避开村里人,把人藏到了村头土地庙,之后扒走了杨如柏身上的财物,离开了。

穆清彦看清了这人的相貌。

“……好,我去。”杨如柏点点头。

原本是个书卷气的文人,尚带几分稚嫩,却在一夜之间被迫成长。

杨如柏很心急,答应之后起身就要赶往县城,及至门口,他想起什么,回头问道:“穆公子留在镇上?”

“不,我去杨家庄。”穆清彦觉得那个掩护陶母的男人,很可能跟伪装成陶鹏、打晕了杨如柏的是一个人。

看似利用陶母除掉刘云芝,但陶家母子随后也惨死,很难令他不往另一个方向猜测——会不会一开始幕后之人就设计了一条毒计,令刘陶两家自相残杀。

可谁知道,我到了地方却没见到人,正奇怪,脑袋一痛,有人从身后把我打晕了。我醒来的时候躺在村头土地庙的神像后面,已经是今天早上,我回家后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对了。我醒来后,身上的钱袋儿、玉佩都不见了。一定是陶鹏拿走的。”

穆清彦眼睛微眯:“也就是说,你从头到尾就没看见陶鹏,也没听见他的声音。”

杨如柏一愣,点头:“是。”

穆清彦冷笑:“若说陶家和刘家没有藏着更深的仇恨,那么,陶母为何一定要杀刘云芝,会不会就跟陶鹏有关?比如,有人拿陶鹏威胁她?”

尤其是杨如松,本该是成亲大喜,可大喜日新娘惨死,何等的打击。

杨家跟刘家的亲事,是杨如松亲自跟家里提的,他喜欢那个伶俐爽快、容貌秀丽的刘家姑娘,哪怕当街卖猪肉很不雅,却不妨碍他想娶对方为妻。而杨如柏,他从小跟兄长关系很好,看着兄长憔悴悲痛,又是担忧又是愤怒,他恨极了凶手。

杨家不愿案子稀里糊涂的就完结,他们想知道真相,为什么刘云芝一定要死?而且还是在新婚之夜惨死?

杨如柏来之前,也从捕快口中详细打听了穆清彦等人的事,或许那些故事很夸张,但无疑令杨家有了希望。他们并不缺银子,衙门那边不会放弃打点,再请穆清彦几人私下调查,双管齐下,总有收获。

“我接了!”穆清彦点头,张口却是问杨如柏:“喜宴当天你缺席了,讲一讲你的事。”

或者说,刘云芝触碰到了什么,惹来杀身之祸?

穆清彦的确可以回溯刘云芝的过往,但他需要确切的点,否则漫无目的,他不可能将刘云芝过往的每一天都翻一遍。

一直到天将黑,陈十六才返回镇上。

同时过来的还有杨如柏!

“穆兄,原来新娘子不是上吊死的,是毒死的!”陈十六一见面就把打听来的案情详细讲述了一遍,之后指着杨如柏,道:“杨二少爷想见你。”

“除非,有人给刘屠户报信儿,并且坚定的告知他,其女儿的死时陶家母子做的。”穆清彦嗅到了阴谋。

他们昨夜都在杨家庄,但对刘云芝的死,只以为是上吊。穆清彦见捕快们查案不错,就没多管闲事,所以也不清楚案中因由。作为衙门来说,是后半夜才开始查问,天将亮才有初步结果,别说凶犯还没抓到,即便真有人想要泄露消息,也不会这么快。

就像有一只黑手在幕后操控,那个人想要陶家母子死亡。

借刀杀人么?

女儿的死的确能刺激刘屠户,但刘云芝的死肯定也隐藏了什么。

穆清彦来到刘家,就是临街的屋子,门前支着摊子卖猪肉。

如今摊子空荡荡的,房门紧闭,贴了封条。

“这个案子真的充满了诡异。”穆清彦轻笑了一声,的确被引出了好奇。

哪怕先前关于刘云芝有很多流言,但都是捕风捉影,或是嫉妒,或是对其行事张扬的不满,本质来说,更多的人都赞同她是个好姑娘。

刘陶两家远不到死仇的地步,什么人要刘云芝死?

穆清彦知道的线索有限,也琢磨不透幕后人的用意。

“你若是想查,想去弄明白刘云芝之死的确实信息。若陶家母子是凶犯,新娘子就不应该是吊死的。”

东院是新房,男人不能进,唯有陶母可以伪装入内。但要吊死一个年轻女人,肯定会有所挣扎,不可能不产生动静,一旦有声响,下人们岂能没反应?所以,他猜测真正死因是别的。

那么,为什么要伪装吊死?是迫不得已,还是另有目的?

第83章 连环毒计

捕快们在昨晚曾来镇上找过陶家母子,那时陶家根本没人。

刘屠户依旧不答。

姜捕头儿没办法,只能先将人押走,又吩咐仵作再验查一遍现场,暂且将陶家母子尸身寄存义庄。如今天热,尸体保存时间很短,但这件案子太古怪了。

回到客栈,陈十六叹了口气:“穆兄,你说刘屠户会判死罪么?”

“或许不会。”

哪怕看不到脸,但可以肯定,这个男人是陶家儿子,陶鹏。

顺着血迹往屋内看,屋子的地上仰面倒着一个妇人。这妇人双手朝上抓举,脸上的表情满是惊恐,还隐约残留着泪痕。妇人身上的伤少得多,胳膊上有几道,致命伤在脖子,脖颈喷出来的血将胸前衣裳浸透了。

杀人的凶犯呢。

此刻陶家的院门被打开,一个体壮的男人拎着把滴血的砍骨刀站在门口。四十来岁,面相带着戾气,络腮胡子,是那种瞧一眼就令人害怕的长相。此刻他茫然的望着前方,无声的流淌着眼泪,嘴里喃喃念叨着一个名字:“云儿、云儿……”

半个时辰后,姜捕头儿领着人赶到。

将近三十岁的男人,穿着一身半旧的青色衣裳,跟杨家下人的穿戴相似。

从土地庙离开后,这人挑着一担木柴混进了杨家。

一切都围绕着三个字:为什么?

刘陶两家都是普通人,无钱无权,两家的瓜葛是曾经订过亲。他们是如何被同一个人盯上的?

穆清彦和闻寂雪返回杨家庄。

杨如柏说了,陶鹏要一百两银子并不是亲口说的,而是找了村中小孩儿传话。

一入村,穆清彦就把时间回溯至昨日午后。

陶母是个溺爱儿子没有底线的女人,如果真有人拿陶鹏的命要挟她去杀人,她一定会照做。

杨如柏反应很快,脸色几变,越发难看了:“可、这是为什么?什么人要这么大费周章的杀她?”

“十六,你跟高天去刘家附近转转,看刘云芝有没有要好的姐妹,或者跟邻居打听一下,看她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常。刘屠户那边也要试着再问一问,杨二少爷跑一趟,没问题吧?”

“我?”杨如柏没料到事情会分派到自己身上。

“你是杨家人,可能刘屠户愿意跟你说。”穆清彦真要弄明白谁给刘屠户传信,有自己的法子,但面儿上还得走个程序。

杨如柏很配合,揉了揉带血丝的眼睛,道:“当时是陶鹏闹上门,找我大哥,大哥要拜堂,走不开,我就代替去处理。陶鹏是来要银子的,狮子大开口,要一百两。大哥说不能给他,倒不是吝啬银子,而是陶鹏那种人,一旦给了第一次,必然会有第二次。再者说,我们杨家又不欠他的,凭什么要给他钱?”

如今提到陶鹏,哪怕对方已经死了,杨如柏依旧充满怒气。

若非他是个读书人,只怕忍不住会忍不住骂人。

“你们在哪里见的面?”穆清彦又问。

“在荷塘西边的柳树底下。因为他说只准我大哥一个人过去,我担心他闹事,就没带人。本来荷塘离我们家就不远,陶鹏又是为钱来的,也不会有什么危险。我当时是这么想的,所以真没觉得……

杨如柏的脸色不大好,语气却很坚定:“我想请穆公子查出真正害死大嫂的人。”说着将特地携带的钱袋子放在桌上,打开一看,是两只小巧的金元宝:“这是酬劳,二十金,若是不够,事成之后,会再补上。”

本朝金价较为稳定,金银兑换乃是一比十。

二十金等于二百两银,作为委托酬劳可不低。

杨如柏是从捕快们口中知晓了他们的身份,但实际上,对于神断局、穆清彦,杨如柏并不了解,也没有听说过。他之所以这般气魄来下委托,实属无奈。

杨家关心案情进展,从捕快口中打探了消息,知道凶犯陶家母子被刘屠户杀了,刘屠户被捉拿归案,也就是说,县令很大可能会直接将刘云芝的案子以此完结。杨家或许不会对刘屠户报仇产生疑惑,但他们想不通陶家母子为何要杀刘云芝,花钱打点了捕快,这才得知更多内情,反倒令杨家兄弟产生质疑,他们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越往前走,血气越重。

巷子口堵着不少人,街坊邻里指着巷子里的某户人家议论纷纷,面带惧色,却没人敢继续往里去。血案被发现后,立刻有人通知了镇上的保长,先把陶家的屋子给围起来,又有人跑去杨家庄找捕快。

从镇子去县城要更远一点,知道姜捕头儿在杨家庄,他们就选择了更方便的办法。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齐齐朝后退,仿佛见到了什么可怕的场景。

陈十六是个胆子大的,硬是朝前挤,最后成功站到最内层,瞪大了眼。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