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制霸影视圈 > 重生制霸影视圈 第164节

重生制霸影视圈 第16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三十年前的老照片,精心收藏在相夹里,也带着老旧的色彩。

韩训见到了许多模糊不清的小头像,一个大家族似的合影,邱烨斌和怀抱里的小婴儿,只占据了一块边角位。

也许老人家总会怀念过去,看着这张照片,他说:“这是我们院子里的人拍的合照。这是我,顾老头,盖家媳妇……”

她点着照片上无数的陌生头像,手指划在以为笑容灿烂的中年人身上。

“这个是张工。”

韩训苦笑道:“没有,我那时候只是跟着剧组在军营里训练了几天,我没入过伍。”

“难怪、难怪。”孟奶奶点点头,“这郑雪松怎么满口胡咧咧, 说你人高马大, 膀粗臂圆, 搞得我和老头子在网上查到你的照片都不敢信。”

一屋子的人都笑出声来。

郑导演那是什么奇怪的形容, 韩训这种俊秀温柔的体格和外貌, 怎么都和那两个形容词沾不上边。

韩训还以为, 顾爷爷和孟奶奶老两口, 是为了亲眼看看自己是不是和照片里的人不一样, 才叫盖路来找他的。

果然徐思淼的手是有魔力吗?都没人来一场张冠李戴,令人失望。

韩训默默收起手机,决定新剧本敲定拍什么之前绝不发图钓鱼,根本没有鱼上钩!

---------------------------------------------------------------------------------------------------

第137章

和纪录片拍摄对象见面的过程,没有韩训想象中严肃正经。

谁叫徐思淼装得又快又好,连多余的零部件都没有剩下,模型看起来都比韩训组装的要高级几分。

韩训在卧室里围着徐思淼组装的模型看来看去,总觉得这艘模型自带学霸的神圣感,随手拍出来的照片,都在温柔的灯光下显得威风凛凛。

于是,韩训久违的微博,一更新就是一张学霸亲自组装的航空母舰。

蹲守已久的韩学家扑上来就是一个么么哒。

——韩老师!下个剧本写航母吗?

他们互相扶持,建立在共同爱好上的感情,远远超过了单纯的恋爱,完全和工作、事业没法分隔开。

“嗯。”韩训笑着答应,想起自己家里那位,“我肯定对他好。”

整整一天,韩训都在听老人们聊当年的故事。

那些珍藏在相册里的老照片,大多数是黑白的,还有一些颜色单调的彩色照片,依稀能够拍摄出军绿色与大红。

这本相册,大多数的照片都有张工的身影。

那个年代火线入党、火线结婚,完全没有什么浪漫色彩,为了能够晚上一起学习研究,顾爷爷和孟奶奶成了科研组里第一对夫妻。

然而,结了婚,他们直接把家安在了工厂里,有时候半夜起来去做实验,还能遇到好几个夜猫子。

研究员抬头见面不调侃不说笑,开口就嚎:你们两口子不睡觉,跑来跟我们抢什么设备!

两位老人回忆起那时候的苦日子,满脸都是笑意。

国家级的研究,设备是最简陋的,还只有一台,谁先拿到谁先做实验,大家负责的部分都很重要,很多人选择凌晨起来赶紧测试,经常还要等候设备冷却,重设参数。

两位老人只要说起张工,似乎都能聊上整整一天。

留学归国,临危受命。

张工在两位经历了多年风雨的老人心里,是一位谦逊的博学救星,他比项目里的研究员都要年长,仿佛只要有他在,任何的困难都能够越过去。

盖路不催,也不打断,他们把两位老人请在摄像机前,慢慢说过去的故事。

而自己和韩训坐在对面,慢慢的听。

“这是张工,这是顾爷爷吧?”韩训指了指,并不害怕认错人。

“小韩眼神好。”孟奶奶一阵感慨,“我们张工啊,就是站在人堆里都能一眼看出来,人长得好,脾气好,唉。”

她叹息一声,顾爷爷伸手拍了拍她后背,“高兴点儿,今天小路给我们拍电影,小韩来听我们讲故事的。”

孟奶奶翻过照片,笑着说:“好,我高兴。”

盖路准备好了拍摄角度,没有做任何的特殊要求,这是一场后期剪辑的拍摄,无论爷爷奶奶想说什么,他都不会扫兴。

顾爷爷笑着说:“文鹤山给我们吹的嘛。他年轻时候来我们工厂进进出出,说要拍电影,结果没待半个月就被轰出去了,政委说他妨碍项目进度,不准他进厂。结果他就在厂子门外画素描,支了个画架,搬了把破椅子,一画就是一天,有时候还背一把照相机,问我们愿不愿意去当演员,演工程师。”

韩训想象中文老年轻时候桀骜不驯的模样,好奇的问:“后来您去演戏了吗?”

“怎么可能去。”顾爷爷笑得脸上纹路加深,“我们没日没夜做实验,恨不得一天三十六小时,为了测试一个数据到处找能用的东西,谁理他呀。”

孟奶奶却无情拆穿说道:“也不知道谁拉着张工去门口,骗文鹤山那小子说,给你们照张相,等忙完手上的项目,就去给他当演员。”

“没有、没有。”顾爷爷摆着手,不承认,“我们忙着呢。”

既然是韩训送的礼物,徐思淼再怎么嫌弃它没有灵魂,也会亲自动手,拼给韩训看。

长相俊朗的男人,连组装模型都那么赏心悦目,韩训捧着脸,看他长长的睫毛垂下,专注的双眼一眨一眨,帅得像个业务熟练的模型师。

那张图纸对徐思淼来说几乎没有什么困难,他多数时候拿起部件就装,很少像韩训一样盯紧图纸苦思冥想。

“你都不怕装错?”韩训好奇的问。

徐思淼笑着瞥他,拿起小雷达在指尖转,“我十五岁就教雷克斯组装驱逐舰了,你这个玩具而已,还不是轻而易举。”

孟奶奶沉默了一会儿,拿起这本老照片,往外走。

她说道:“张工是英国留学回来高材生,我们好多东西都是他教。”

见了韩训,老两口言而有信,面对纪录片摄像机一点儿也没推脱。

盖路安排着收音和架设,老两口凑在一起看照片,偶尔看韩训一眼,问上两三句话。

韩训听得出来,他们对《代号枭鹰》很感兴趣,可他没想到,这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还看过《我不想上班》和《美味的心》。

没想到,孟奶奶端详他半晌,招招手就让韩训跟她来。

“是小韩来了, 就好了。”她领着韩训往书房走,巨大的书柜抽屉无数,她站着抽出一格, 拿出了一本厚厚的相册。

她摸出眼镜戴上,一边翻一边说:“小时候,我们也见过邱家的小子几面,后来工作忙了,邱富龙带着斌斌搬离了这块地方,我们也联系少了。我跟老头子十几年没去过什么电影院、录像厅了,《代号枭鹰》上映的时候,我们还是特地去看了看。”

韩训听这意思,孟老奶奶和长空影视的邱主任也算是多年的故交了。

孟奶奶没多一会儿就找到了照片,她说:“你看,这是斌斌,这是邱家小子。这张照片快三十年了吧。”

毕竟顾爷爷和孟奶奶都是盖路的长辈, 他们一见面就透着浓浓的亲情。

还问盖路的舅舅、小姨怎么不来。

然而, 亲切的老两口见到韩训, 都诧异了起来。

他们可是亲耳听过郑雪松夸奖韩训的话, 完全没想到这位能够负重跑、翻障碍、扛机枪的年轻人,长得如此瘦弱。

孟奶奶困惑的打量他,“小韩,你真的当过兵吗?”

——说不定是写模型师的故事。

——不不不,说不定是一位继承家业的玩具店主给孩子们带来快乐的温馨故事,我吃!

——虽然想说是不是韩老师组装的,但是这么漂亮的模型一看就是买的呀qaq

韩训:……

大家的想法非常活跃,几分钟过去,一艘航母模型已经拥有了十几种猜测走向,就是没有一个人瞎猜这是他组装的,给他一点点骄傲感的空间。

那位身负传奇色彩,总是为项目组解决难题的工程师,无论哪一张照片,都带有灿烂的笑容。

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七十岁……

他们聊着聊着,忽然问道:“小韩结婚了没有啊?”

刚刚还在偷笑的韩训,顿时受到长辈点名。

他有些不好意思的转着手指上的环,温柔笑道:“结婚了。”

顾爷爷点点头,“结婚了好,结婚了就要对老婆好,像我一样。”

老年人的自吹自擂,只会让韩训觉得亲切。

老年人讲述过去的事情,并不枯燥,那个遥远而贫瘠的年代,造就了他们苦中作乐的性格。

说着说着,孟奶奶忽然翻起旧账:“当年如果不是任务时间紧,我还没那么早结婚。”

顾爷爷听了特别不服气,说道:“还没那么早结婚呢,当年不知道是谁看上我了,非要扭着我去打申请,我不去,她还横眉冷眼的哟。”

“别给自己长面子啊。”孟奶奶瞥他一眼,“政委都找你谈话了,说影响不好,叫你不要晚上给我讲课,我再不去和组织申请结婚,让你把课讲完,还怎么完成张工分下来的任务?我哪儿是看上你,我分明是看上了你脑子里的知识。”

韩训和盖路都在笑,还得压抑着声音。

一开始,盖路还是引导性的,让他们回忆回忆当初制造歼击机的故事。

韩训看过不少那个年代的资料,然而那些写在纸上一两句带过的描述,远不如亲历者的讲述。

1960年代中苏决裂,落后的中国彻底告别大规模引进武器生产技术的便利,开始依靠这些学习过制造技术的研究员,从零开始制造国产军备。

资源匮乏、毫无经验简直是他们话题里最为感慨的事情,顾爷爷说起那时候熬夜开会,大家一起翻资料的常态,总是不免提到总工程师张国庆。

盖路叫他张总工,而顾爷爷和孟奶奶叫他张工。

然而,孟奶奶相册本子一推,指着一张黑白照片给韩训看,“就是这张,文鹤山给他们拍完,洗出来专门送到门卫室的。”

证据摆在眼前,韩训肯定是信孟奶奶的。

工程师们年轻时候的照片,黑白色泛着时代的黄痕,仍是可以看出两个穿着老式军装,带着五角星帽子的年轻人。

也许是见过三十年前的张工,韩训很容易从照片上分辨出这位离世的研究人员。

他比身边的人更高,白色皮肤有着清晰的灰色阴影,笑容灿烂的样子,与中年时候的模样气质相似。

炫耀令人嫉妒,韩训不禁问道:“你们驱逐舰多大?”

“1比150。”徐思淼笑着看他,“想要吗?改天我给你装一个,放在浴缸里玩。”

这么幼稚的遥控玩具,韩训根本不想要。

他轻哼一声,说:“算了吧,我怕漏电。”

韩训组装的航母模型,摆在客厅奖杯陈列柜里,徐思淼组装的航母摆在卧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