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福气满皇朝 > 福气满皇朝 第85节

福气满皇朝 第85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傻子!

而世家是傻子吗?

不,能和大晋周旋这么多年而找不到把柄的世家,怎么可能会是傻子?

那些纷纷去应聘的人知晓的道理,他们又怎么会看不透?

就是因为看透了,所以才绝望。

可是世家的咆哮毫无作用,之前因为没有被选上编纂字典的人有了新的出路,那就是——教书!

在此之前,夫子这种职位都是由那些屡试不第,放弃科举的秀才来担任的,但是现在,学校的夫子却是由朝廷委派,有正式品级的官员,即使只是八品九品的小官,但是有了朝廷的承认,就是进入了仕途。

而如果表现得好,完全可以平级调任,到时候就是县丞品级的官,和原本需要科举补缺才能当上官的途径,快捷了不知道多少倍。

简直可以说一步登天!

更何况,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隐隐的行为中,明眼人都知道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种与比划查字的音注方法被彻底抛弃,世家的声望彻底淡去。

然而这还不够,就在世家竹篮打水一场空,懊丧不已的时候,新的政策下达了。

建立学校。

而且不是一所两所,而是全大晋,全规模的学校的建立。

不仅由朝廷来承担建造学校的费用,而且广纳贤才来当校长和夫子,最主要的是,校长和夫子都有品级,由国家来发俸禄!

然而就在世家以为可以扳回一城,再不济可以把控江南士林的风向,与朝廷抗衡谈判的时候,朝廷却忽然颁布了指令——广纳贤才编著字典。

士林彻底沸腾。

音注之法是与他们无关了,他们顶多能摇摇旗,呐呐喊,助助威,但是现在字典的编纂就不一样了!

这可是能够流传千古的,中原第一本字典!

不光是那些年轻的学子,就连一些常年隐居的老前辈都出来想要参加一下,更不必提那些身在江南自诩文采无双的士林子弟了。

相对于蛮狄西域,倭人更为狡诈阴险,接连敲了两次东西,世家却丝毫不推诿,这种急切的态度让倭人察觉出什么。

常年在海中勾心斗角,倭人比安逸的世家对于战争的嗅觉更为敏锐,就在世家还在想着如何借由此事扩大自己的势力的时候,倭人已经联想到了大晋内战。

这是倭人最喜欢的大晋打开方式。

还记得十几年前中原内战的时候,就是那一次,倭人彻底的借由劫掠成了气候,从零零散散的土著野人摇身一变成了中原的心腹大患,与其他几个敌族并列。

而这一次呢?

只有乱,只有乱了起来,才能让整个江南重新进入无序的混乱状态,只有那时,他们养的私兵才可以不起眼的出现,他们建造的坞堡才能成为人们的庇护,他们才能与大晋共治江山,在中原得到属于自己的栖息之地。

这是他们最终的目的。

所以,为了这个,他们可以不惜暂时的出卖江南,反正,最后他们总会将江南收回来的,只是让他混乱一会儿,相对于大局来说,这一点点牺牲并不足为道。

只是就在世家准备一切就绪的时候,倭人却迟迟不动?

此时正是秋季,也是倭人常常扣边的时机,也就是看中这个时候,所以世家才会选择和倭人合作,但是没想到就在条件谈妥的时候,倭人却不动了。

世家显然没想到,他们就已经足够厚脸皮,居然有人比他们更无耻,还在为倭人即将到来的行动而激动。

是的,倭人答应近期就上岸,给晋朝造成压力,只要时机足够,就立刻冲进腹地,扰乱江南。

只要江南乱了,那么就是他们世家重新崛起的时候。

是的,这些世家想了很久,在皇权稳固,军队强大,世家的权利被压到无限低,并且还会继续更低的时候,只有乱世,才能重新铸就世家的辉煌,让他们回到那个与皇权共治的时代。

那个时代,哪怕是皇帝,也没办法在他们的阻挠下发出任何他们不喜欢的政令,而世家品评中,即使是皇家,也品评不上第一流的世家,只能在二流之末而已。

和世家的观念不同,倭人比世家更知道知识的珍贵, 甚至比大晋的百姓更痴迷这些他们向往的文化, 所以在拿到的第一时间,就已经派整个倭国中原文化最厉害的人对这些书籍进行解读。

当知道这些书籍居然都是真的,并且是大晋最新最前沿的文化的时候,倭人都被世家的慷慨震惊了。

他们以为世家会对此留一手, 来作为彼此合作的保障, 哪里想到自己拿到的居然是全本?

倭人对世家的赠予如获至宝, 最开始的种子、种植方法等等消化完毕后, 倭人就看到了音注之法。

这个音注之法对于倭人其实并没有什么用, 倭人和中原人之间的语言并不一样,甚至和中原发展了许多年不同,倭人至今的文字还凌乱不堪, 不成系统,甚至因为在海上流浪,在各个海岛居无定所的原因,他们连像样的文化都发展不起来,所以在得到音注之法、感觉音注之法与倭人语言的互通之处后,倭人忽然想到了一个十分绝妙的方法。

这对于世家,这么多年卧薪尝胆,就为了可以恣意妄为的世家怎么能够接受?

有些世家想着算了吧,投诚就投诚吧,趁着家底还在,不如效忠皇帝赢得一席之地,虽然不能再拥有自己的自由和地位,但是现在大晋这么好,安安分分的似乎也能过得去。

但是另一些世家呢?

他们在考虑了许久,也纠结了许久之后,最终,还是为自己的野心付了账。

他们对着潜入而来的倭人,轻轻点了点头。

音注法因为带有西域文字被士林抵制,算学基础里面还是番邦的数字呢,既然音注可以,那么为什么算学不可以呢?

而且还加了先贤的皮来遮,他们研究过了,虽然算学基础里面确实有些耳目一新的方式来计算,但是大多数他们的先贤前辈确实都研究过,比如著名的鸡兔同笼,不就是那个什么方程组吗?

如果说之前音注之法还能让士林因为世家的声誉而买账的话,尽管这音注之法与之前西域的几乎一样,但是到了算学基础的时候,饶是士林再觉得西域蛮夷之字,不堪为学,也不得不觉得异样了。

要知道世家为什么在士林中声誉极高?

世家的先贤是其一,其二,就是世家有他人不知道之所学。

如果这样……如果以后这样,他们因为“知识”而获得的尊荣将再无一丝一毫,从此世家将完全受制于皇帝,让生则生,让死则死。

再无还手之力。

或许他们还能在其他方面有所建树,但是现在,大晋还有什么方面是短板吗?

没有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没有了。

他们或许能在商业方面做大,或许能进朝堂做个官,或许能在进入兵部以兵法立足当个将军,但是……这到最后,都是受制于人,只要皇帝稍微有恶意,遇到些许的变故,就完全没有还手之力。

有了朝廷专门的学院来教书,那么以后的科举呢?该当如何?

就不说了科举的内容变化是否与学院教授有关了,就说考试的学子,是不是也从书院中选拔?

这简直就是完全掌控了下一任的官员,而他们这些做夫子和校长的,岂不就是未来高官的座师?

哪怕几百几千学子中有一个人得幸高中,那就是他们未来的依靠,有这层关系在,何愁未来不期?

心潮澎湃之下,一些聪明的人纷纷去应聘夫子,有把握的去应聘校长,而至于那些嘲笑他们和屡试不第的秀才一样、完全放弃了自己的人,他们也在心里嘲笑他们。

而且束脩也是前所未有的低廉,几乎相当于只承担书本的费用,就能去进学!

这种广泛授学的行为简直可怕。

“他们怎么能?!他们怎么敢?!”

跳脚的世家愤怒的咆哮着,“这种行为与玩火自焚有什么区别?民智一开,他们知道会造成什么后果吗?”

不怕自己的统治被推翻吗?

世家的声望隐隐崩散,毕竟就算这边炒的再热,与他们无关的名声又有什么用呢?

而如果说这是对世家的第一重打击的话,那么接下来字典中,朝廷欲以比划来查字的方法就给了世家第二重打击。

世家的音注是什么样的?是以许多简单的比划来注音的,而如今朝廷的字典不用比划来注音,而是来查字,这岂不是釜底抽薪?

在字典这根胡萝卜吊在前面的情况下,自然没人反对这种方法,即使这是个大工程,但是大工程在此时只有好处,没有坏处,毕竟越大的工程需要的人数就越多,自己能进的可能性就越大呀!

他们此时只恨自己的名望不够高,哪里会嫌弃建立这种方法费时费力呢?

如果中原再次内战,他们能得到什么?

金钱?粮食?财宝?奴隶?还是……土地?

倭人不急,他们现有的东西已经足够消化一阵了,甚至他们还在试图按照书籍种植作物,本就在最炎热的没有冬季的地方,四季种植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事。

只是倭人等得,世家却等不了。

所以即使倭人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并且追加要一份江南布防图的时候,世家虽然愤怒,却也暂时忍耐下来。

在他们眼中,这些倭狗根本不足为惧,只要他们将江南稳定下来,这些倭狗都会变成死狗,暂且让他们嚣张一下,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嚣张不了了。

所以即使不满,但是世家还是在三天之后,通过自己种种隐秘的布置,拿到了江南的布防图,并将它送给了倭人。

皇子娶不到世家最尊贵的女儿,皇女想嫁到世家也只能嫁嫡次子,世家势大,第一流的世家,比皇上还要更尊贵。

这样的生活,才真正的属于世家,而不是现在龟缩一地,一丁点异动都不敢发出,族中子弟就连踏马上街都不敢到路边,生怕撞到路人。

只要想到以后这样的生活继续下去,族中后辈将无限的被压制,作为一个给别人治理江山的工具,被他人予生予死,他们就心中火烧。

怎么能,怎么敢,如果这样,如果这样,他们死后,怎么有脸去面对列祖列宗,如何对他们说,他们将他们留下的偌大家业守散了,现在世家没入了三流。

他们不敢,不想,不甘……所以,他们必须要行动。

那就是将这些音注作为他们的文字!

是的,将这些音注作为自己的文字,如果需要两个音就两个音注叠加在一起,这样的话,他们倭人的文字创造起来就十分简单了,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压中原一头!

如果中原的音注起源于他们倭国的话,那么岂不就证明他们比中原文化更为源远流长?

想想看,他们中原学习了这么久的东西,居然是他们倭人的文字,简直只要想一想,就觉得激动的不行。

从此再也不是只有他们倭人从中原那里抢东西了,而是他们中原不要脸的学习他们倭人的文化。

第80章

很多事情, 有了最艰难的第一步, 之后的无数步就能轻而易举的踏出。

正如世家们对着倭人, 最开始的最艰难的一个头点下后, 之后的出卖就变得很简单了。

最开始, 还只是大晋处流传出来的书籍和文化,和将知识视为最宝贵的大多数人不同, 在世家的眼里, 知识可以说是最不值钱的东西了。

于是小到大司农刊印的种田良方, 大到最新研究出来的音注之法——当然, 这是世家比划注音版本——统统都成了他们之间的交易品,互相以示诚意的礼物。

而这样博学的世家,却一而再的剽窃其他人创造的结晶——即使士林再看不起蛮夷,但也不得不承认,算学基础是秋山书院齐光齐老那里传出来的——而不是世家独创的。

这样的世家,真的还当的起士林的尊崇吗?

这样几乎不改几字就直接照搬的抄袭行为正式激怒了原本被牵了鼻子的士林人,即使因为世家的名声有所退让,但是士林中对于世家音注的声援的的确确小了很多,而更有一些耿直的人直言有辱斯文,而再不与世家所为为伍。

而当世家反应过来的时候,这种言论早就甚嚣尘上,几个年轻的世家弟子纷纷被家里长辈收拾了一顿罚了紧闭,但是这对于形式并起不到什么作用,最终,还是将中原文字版本的算学基础改为了原名,标注了原本的作者之后,才挽回了一丝丝的颓势。

世家见声望不再衰落,甚至因为世家光明磊落处罚自家弟子,并且将书籍改为原作者的行为而受到赞誉,声望再次回到大晋以来的巅峰,风头无二。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