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秦朝的美好生活 >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467节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46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老头儿颇有点定海神针的意思。

“是的呢!”李季阳笑眯眯的亲自扶着他:“您是要看一看?”

“当然啦!”老头儿底气十足:“这可是我哥哥他最小的一辈儿啦!”

“那朕,就扶着老祖宗去看看!”羸政进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老头儿如此说,立刻跟李季阳一左一右的扶着他。

“行,那就麻烦皇帝了!”泾阳亲王的身份太高了,见君不跪是嬴政的特许。

“怕什么?”李季阳见羸政不高兴了,就窝到了他的怀里:“这孩子跟我有缘,你看,我俩一天的生日!”

“哼哼!”羸政不置可否。

“都是二月二,龙抬头的日子!”李季阳眯起眼睛:“以后一起过生日!”

还能省了钱,但是却能收到两份生日礼物!

一人一份!

江西开发的历史可以上溯到距今一万年以前。

商朝时期,江西境内有干越国,已进入青铜器时代,与中原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一致。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楚三国分争江西秦设三十六郡,江西属九江郡,置庐陵县、新淦县、南塑县。

而乌鸡最地道的产地就是江西,李季阳已经在九江郡那里设立了专门养鸡的地方,养殖的就是乌鸡,然后这乌鸡也是两宫太皇太后赏赐给产妇补身体的东西之一。

但是自家吃的当然是从空间里出来的,只是假托是九江郡进贡的贡品。

第二天报纸满堂红,好多人都在第一时间知道了这个消息,而第二天的一大早,王家人就进宫了。

羸政没急着召见他们,每天都跟王翦见面,也不在这一时一刻,让他们都去东宫看婉夫人。

李季阳正在翻箱倒柜。

“找什么呢?”羸政很少见到他这么翻检东西了。

“我记得我以前让人准备了雪缎来着?”李季阳在挑布匹:“放哪儿去了?”

“还真敢说!”羸政一听就不高兴了:“我才是天子,他都是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了?”

他想带领谁??

李季阳给他顺气:“也就是那么一说,你是天之子,他是他都是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在天之下。”

羸政心里这才好受一些。

李季阳继续给他普及关于匈奴人的知识。

匈奴是夏王族后裔之一的斯基泰人征服其他黄种游牧民族以后不断融合,像滚雪球一样壮大形成的新的民族。

如今已经牢牢霸占住了河套地区,那里千里沃野,青草繁茂,又有河流经过,乃是最好的牧牛放马之地。

李季阳看中的就是那块地方,将来划为天然牧场,可以用来养殖战马!

不一会儿就有人回报了:抓来的单于叫头曼!

“这什么破名字啊?”羸政觉得这个名字真是让人无法理解,不愧是外族人。

李季阳没有问他们是怎么战斗的,只知道他们带回来许多好东西!

其实也不是多么好,但是在草原上那就是最好的东西了,这些人不仅全须全尾的回来了,还抓了单于和他的於氏!

匈奴的单于和於氏?

“叫什么名字?”李季阳对这个很感兴趣。

历史上关于匈奴人的单于,多数都是后世之中《汉书》和《史记》的记载,可是因为秦朝存在的时间太短了,且一直征伐六国,暂且对匈奴人的记载特别少。

怪不得!

怪不得后世他们参演史书,总觉得有哪里不对,既然大赦天下又何来的流放和苦役?

原来并不是后来的那种一赦就什么人都放出来扰乱社会,而是有选择的赦免啊!

也是,这个时候虽然秦国没有大兴土木,可终究是有劳役的,也是要干活的,例如清理河道,维护秦道。

幸好有了水泥后,连秦道都不用修护了,只要看好秦道两边的树木即可。

大家知道他说的是谁,不由得好奇,真的那么像吗?

“真的很像吗?”扶苏自己都好奇,他连自己的父亲都没见过,更别提自己的曾祖父了。

“当然像了!”泾阳亲王笑道:“将来我去了,见到哥哥一定要跟他说,他的小曾孙子跟他一模一样!”

老头儿也是真的喜欢皇太弟,这次进宫除了金锁,还有好多东西,都是恭贺皇太弟喜获麟儿的礼物。

羸政亲自陪同他老人家,出宫的时候,也是羸政亲自去送的,有这个待遇的,大家都知道是谁。

扶苏僵硬的抬起胳膊,哭丧着脸:“阳哥,拉我一把!”

李季阳:“……!”

李季阳扭头就奔赵姬而去,看小宝贝了:“我这小力气可拉不起来你!”

最后扶苏还是羸政给提溜起来的,羸政一脸嫌弃的看着他的蠢弟弟:“瞧你那样儿!”

可惜,皇太后赵姬就是抱着个襁褓出来让他们看了一眼孩子,就赶紧抱进去了,跟着进去的还有两宫太皇太后。

乘坐的是羸政跟李季阳的龙凤銮舆,走路都不颠簸的那种到了东宫,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都在,见了老祖宗,就抱了大公子出来给他看。

“嗯?长得挺好,挺好!”老头儿眯起眼睛看了看,用老干手碰了碰新生儿的小爪子:“这孩子一看就是长寿之相,给个金命锁,也跟老祖我一样,活上百岁!”

他身后跟来的曾孙子赶紧奉上一个打造样式古朴的金锁。

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赶紧谢了,拿过来缠在襁褓上,越是年长者,给的东西越是能替新生儿压命,尤其是这位,都上百岁了!

扶苏进门就先给老祖宗见礼,看到扶苏,泾阳亲王还伸手摸了摸:“越来越像了!越来越像了!”

羸政:“……!”

皇太弟扶苏喜得贵子,皇室有了大公子,有些人心里有小心思,也有些人是真心实意的高兴。

宗室里头,泾阳亲王不顾年老体迈,亲自进宫了!

“老祖宗,您怎么来了?”这位如今可是百岁开外了。

“听说生了个大胖小子?”老头儿这些年没少被李季阳各种滋补,而且有他在,说实话,宗室们尽管有些小心思,却谁都不敢表现出来。

除了乌鸡,李季阳开始搜罗鲫鱼和鲤鱼,吩咐人送去东宫熬鱼汤。

“这也要送去东宫?”羸政看李季阳恨不得把自己都送去东吕。

“鲫鱼和鲤鱼下奶,这孩子啊,就要多吃奶,才能长的大!”李季阳还道:“再派人去问一问夏姬太皇太后,还有什么催奶的吗?”

第一次生孩子,开奶不多,他怕孩子奶水不够,虽然有奶母,可毕竟不如亲妈的奶水好。

“他们自有两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照顾,你别再忙了,你都没这么为我忙过!”羸政吃醋了:“而且因为他的出生,你的生辰宴都没有了!”

“不在这儿呢么?”羸政指着一匹雪缎道:“你找了半天就找它了?”

“哎呀!”李季阳一拍脑门儿:“我怎么就没看到呢?”

“你找雪缎干什么呀?”这东西好是好,一直做贴身衣物来着。

“这个不是柔软么?我打算都给东宫送去。”李季阳让人将二十匹雪缎都送去:“对了,将九江郡新进贡的乌鸡也收拾妥当,送到东宫去!”

乌鸡,这个时代已经有了,只是很少,不过李季阳的空间里很多!

头曼是匈奴第一代单于,挛鞮氏。其辖地东与东胡、南与秦、西与月支(秦汉时游牧于敦煌和祁连山之间)为邻。

不过这家伙最出名的还是他儿子,他有个不受宠的儿子,以后会是接替他成为匈奴人的单于,那个儿子有个很有名的单于封号,冒顿单于。

“此人可不简单!”李季阳却道:“此人乃是匈奴人的头领,第一代匈奴人的单于。”

“单于?”羸政想了想:“哦,匈奴人的头领。”

“单于姓挛鞮氏,匈奴人称之为‘撑犁孤涂单于’。”李季阳给他解释了一番。

所谓“撑犁”,意谓“天”;“孤涂”,意谓“子”:“单于”,意谓“广大”。“撑犁孤涂单于”,直译即“天之子”,意谓“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

因为匈奴人没有文字,所以历史都是依靠秦汉时期的寥寥数语记载,来推测在头曼统治时,匈奴虽然已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势力,但由于旧的所有制关系还没有完全消失,而新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发展又很不完善,加上“东胡强而月氏盛”,中原地区又处于强大的秦王朝统治之下,因此,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匈奴势力一直被局限在阴山至河套以北一带。

而匈奴人本来应该是趁机收拢关外少数势力,成为庞大的匈奴人王庭,可是,现在是秦朝,还不是中原大乱的时候,也没给匈奴人发展的时间和机会。

匈奴人是跟中原边贸互市,可是作为中原统一的帝国,秦国对外贸都是一言堂,一石盐巴换一百头牛,想换就换,不想换我们也不跟你磨叽。

“还不知道呢,我这就让人去问。”羸政让人去问话。

李季阳知道,其实华夏族和匈奴族乃是同根同源,约公元前十六世纪夏朝灭亡后,夏朝后裔履癸的一支逃到北方,在吞并其他部族之后成为匈奴族。

公元前九世纪以前,匈奴王族即夏王族后裔的一支主要分布于阿尔泰山以东的鄂尔多斯高原。

当然,城墙什么的,也不用修缮了。

女会的事情,让李季阳特意安排在了三月初八这一日,由两宫太皇太后亲自驾临金銮殿提出来,顺便定这一日为“女子节”。

第513章 乱成一锅粥

这个时候,边境那一万深入敌营的人回来了。

和上次一样,他们其实是在暴风雪里直接奔去的匈奴人的单于王帐,匈奴人在草原深处的一处背风雪的地方安营扎寨,以躲避草原上的寒冷和暴风雪,而且很多人聚到一起,这给了前去奔袭的人机会。

也正因为有泾阳亲王亲自来贺,宗室里头某些人总说什么“孩子小”之类的嫉妒言语,也没了声音。

羸政在孩子满月的时候,宣布大赦天下。

“这好吗?”李季阳小声问他:“牢里的犯人都要放出来了?服刑的人也要回来了?”

“谁说的?”羸政对李季阳简直无语了:“我说的大赦天下,是赦免劳役,跟刑罚没关系,他们该坐牢的坐牢,该劳改的劳改,流放的还是流放。”

李季阳:“……!”

伺候的人多,很快产房里就收拾妥当了。

扶苏看了儿子之后,跟他俩哥哥小声嘀咕:“好丑啊!”

“比你好看!”羸政拍了他一巴掌:“去吧,把弓箭挂好!”“对啊!”扶苏这才想起来自己这个当父亲的责任,颠颠儿的跑去拿了李季阳送给他的高级昂贵小弓箭。

孩子吃完了奶,就被包裹好,放到了扶苏的背上,一如普通的父亲一样,扶苏亲自射箭四方,挂上金弓。

李季阳安排了人告诉报业一声,皇室的大公子诞生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