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秦朝的美好生活 >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132节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13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这件事情不能再牵连羸政进来了,所以大家特意绕过了羸政。

庄襄王是知道李季阳给他们治疗冻伤的,没想到好的这么快,不过想一想大概也就一个多月吧。

第189章 发生了日食

药膏一出,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同,毕竟有实例在,有目共睹。

庄襄王也看到这里头的重要,北疆是很重要的地方,别的国家尚可随意抵御,偏偏秦国不能。

李季阳还给他们做大枣粥补身体,肉类和蔬菜一直没断,就这样养了二十多天,终于,伤口开始愈合了!

青紫色褪去后,露出了正常人的肤色,依然有些痒痒,不过长了新的肉芽出来,大家欢欣鼓舞。

同时,李季阳也顺利的见到了吕不韦。

“事情就是这样,我想为大家做些什么,他们只是冻伤了,何必非要等到他们溃烂而死呢?”李季阳一来就说明白,要想以此博取功劳那是想都不要想。

“秦安君心系大秦,吕某不如也!”吕不韦装模做样的捋了捋胡子:“炉甘石吕某还是能弄到一些的,愿为我大秦伤兵,贡献一份力量!”

激动的不得了,一个个眼含热泪的,李季阳摸了摸鼻子,他当时接他们回来的时候,还供着他们吃喝,也没见他们这么激动啊!

原来身份不一样,感觉也不一样啊!

羸政心里不好受,回去之后,但凡事他能弄到的药材,不管有用没用,他都送到了秦安君府。

李季阳哭笑不得的接了下来,夏无且喜欢这些药材,宫廷之中的珍藏,看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这些夏医者若是喜欢,都拿去吧!”李季阳指着那些药材。

“我知道了。”吕不韦若有所思。

羸政知道之后,特意过来看过,这让那些冻伤了的人十分感动。

“小阳,他们会好吗?”看到那样的冻伤,羸政都没信心了。

当年他在赵国的时候,也有过冻伤,索性冻伤很轻,挺了过来,不过也知道冻伤的难受,那种痒痒的感觉,实在是难受。

李季阳用柔软的布条裹着绳子把他们都绑在床上,吃喝拉撒睡都有人照顾,为了防止他们自己睡着的时候,不小心挠到伤口,都是有人陪在他们身边。

虽然日食就那么一会儿,可把小李信给吓坏了!

嚎啕大哭的抱着李季阳就不撒手了!

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无比凄惨啊。

“不怕啊!”李季阳抱着小侄子无语:“只是个日食而已啊!”

“小少爷不怕,天狗把日头给吃了,大家敲锣打鼓的,天狗害怕了,就会把日头吐出来!”兰奶母在旁边跪坐着跟小李信胡说八道。

大嫂也跟着喜欢看,而且不自觉的总往自己身上套咧!

“好,都听小阳的!”庄襄王看到李季阳如此气愤,都被他逗笑了:“这下消气了吧?”

“我就是生气而已。”李季阳不好意思坐了下来:“孩儿失礼了。”

“国主父亲,小阳只是为了那些兵卒心疼而已,我大秦虽然军功第一,但是若兵卒们都得不道好的安置,以后谁还当兵呢?”羸政在一旁敲边鼓。

这个问题,庄襄王也想到了:“那就跟小阳说的,对兵卒的事情,多关心点。”

十六个人其实是一个小队,在边关的时候他们就是在一起,什长一个,伍长两个,统领十个人,两个火头军,一个看马看兵器顺便是个补丁,也就是哪儿有事去哪儿的那种。

李季阳对他们十六个的遭遇问了个清楚。

这十六个人在战场上就相互合作,相依为命,走的时候也一起回了家,只不过只有六个人成家了,其他的都是没家的人,他们的父母兄弟要么都没了,要么就不要他们了,毕竟他们自家都是拖累。

再加上他们一回去就被分了家,跟家里已经没有关系了。

对于这样的遭遇,李季阳也跟庄襄王说了,说的时候十分气愤!

李季阳以为这件事情就这么结束了,直到那十六个人找了回来。

“为我效忠?”李季阳听了这十六个人的来意,顿时觉得自己充满了王霸之气!

“是的,我们愿意为君上尽忠!”十六个都是成熟的老卒,一个个满身煞气。

“好,我收下你们了!”李季阳决定培养自己的班底,关键时刻,能保护自己。

辛胜他们毕竟是正规军,而且辛胜将来是要回归军中的,自己留着他给自己看大门,太暴殄天物了。

他早已经问过了,这东西只要采矿好,到处都是,并不难得。

大不了他买一个矿场下来,专门采炉甘石好了!

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钱,吕不韦这点家底还是有的。

“那猪板油呢?”庄襄王立刻就问到了关键。

“孩儿负责。”李季阳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孩儿有养猪的秘诀,当初阉割也是孩儿第一个提出来的,猪板油要求也高,不能放盐巴,要纯油脂入药,给别人我怕弄不好。”

他就不同了,空间里的板油有的是!

收购来的猪板油他也会拿进空间里检查一遍,合适的当然重新炼过后拿出来用了,不合格的退回去!

全当检查药品原材料了!

李季阳这边说好后,那边他就去找羊飞英了,让他去跟吕不韦沟通。

“好,在下这就过去!”羊飞英现在的身份,明面上是吕不韦的人,实际上是李季阳的人两边他都说的上话。

当年分封的时候,这块地方就因为挨着外族,才没人来,周天子册封秦国的时候,为的就是让他们抵御北方的匈奴外族,不然也轮不到一个养马放羊的人来这里封国。

秦国军队二十万常驻北疆,非战斗减员十分多,这冻伤膏一出,可解决了大问题。

“可难制?”庄襄王摸着一罐冻伤膏。

“不难制。”纲成君又将配方说了一下。

吕不韦趁机道:“臣别的不敢说,炉甘石肯定管够!”

“那就多些吕相邦了!”李季阳很想撇嘴,不过不行,这件事情只要吕不韦插了手,就容不得别人阻拦和分一杯羹。

这人很护食,自己的功劳就是自己的,谁想跟他分,纯粹是老虎嘴上拔毛。

再十几日过后,天气转热之前,这些人痊愈了!

吕不韦带头,纲成君殿后,李季阳署名,夏无且起草,研究出来的冻伤膏终于成功,立刻献了上去。

吕不韦和蔡泽作为说明者,在国主庄襄王面前说了许多,夏无且没有身份,所以没能进宫,李季阳则是去找了羸政。

“这怎么好呢。”夏无且连连挥手:“无且就是看一看。”

“放在我这里,也只是放着,而到了你的手里,当有人生病的时候,你就能有药材给他治病了。”李季阳对这些药材也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他空间里有更好的药材。

夏无且这才收了下来:“请君上放心,无且在咸阳城的药堂里是义诊的,这些药材不会浪费,若有穷苦病人,无且就会赠药给他。”

“那就好。”李季阳赶紧问他那十六个病人的情况。

李季阳这边开始治疗,因为这几日吃得好,睡的好,家里也有了照顾,老婆孩子都在这里治疗的时候,夏无且记载的十分详细,放脓,放血,擦药,止痒。

“会的,肯定会好的!”李季阳很坚定。

空间里养大的猪都带着些灵气,熬制出来的猪板油也特别好,用来制药简直不能更好了。

羸政看李季阳这么肯定,心里舒服了许多:“我没多少钱,有也是你给的,不过国主父亲赏赐给我不少药材,我也用不了,拿来给你用吧!”

“好,算是你的一份心意。”李季阳没有拒绝。

那些人在看到羸政亲自来的时候,还不以为然,后来知道他是国主的长公子,顿时态度就不一样了。

李季阳很想解释一番,但是小李信终于不哭了,带着泪珠儿的大眼睛看着兰奶母,不确定的问她:“真的吗?”

“真的,真的!”兰奶母保证道:“一会儿天狗就会把日头吐出来了!”

“诺!”羸政听了自然高兴,李季阳也高兴了。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在庄襄王三年,蒙骜攻魏高都、汲,拔之;攻赵榆次、新城、狼孟,取三十七城之多!

而四月四日,发生了日食。

这本来是自然现象,但是古人不这么认为啊!

在日食的时候,敲锣打鼓,跪地磕头的比比皆是,闹哄哄比除夕都热闹!

“国主义父,这样的人家,真应该好好的骂一骂他们!”李季阳气呼呼的道:“人当兵的时候,得到的饷钱,给了他们花销,人回来了受伤了就给清理出门户,这是什么意思?有本事把饷钱掏出来再分家啊!”

“那就再加一条,要想分家,就把饷钱如数奉还,不然就折兑家财给退伍回来的人。”庄襄王接纳了李季阳的提议。

“对,就该这样!而且他们回来了,最多在家一年,就要分家,不然七大姑八大姨的都指使干活,人都累死了!”李季阳家虽然没有极品亲戚,但是他看过很多电视啊!

某些访谈节目,那些亲戚极品的他都不想说出口。

虽然他不喜欢看那种节目,无奈的是,他老娘喜欢看!

李季阳找机会,剃掉了十六个老卒,让他们回了李家庄养老,然后用这十六个人顶替了上去。

这只是他的亲兵问题,只要李季阳乐意,别人也就不会多问。

这十六个人,都是伤兵,现在养好了也不代表就健康了,李季阳让他们依然服药,并让人多加照顾。

当天就领了四金回去,李季阳美其名曰:安家费。

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候,这些钱足够他们买粮食吃到秋天了,还能有些富裕。

说白了,就是怕别人以次充好!

李季阳就是这个意思,还明着说了出来!

“那就这么定了。”庄襄王也不含糊,直接按照他们分配好的方案来。

“诺!”众人应声。

冻伤膏问世之后,李季阳赶紧弄了一大批出来,先给北疆送过去,而因为冻伤回国的人,都可以到当地的药堂免费治疗,有朝廷派遣的专人去看着。

而且李季阳上次差点跟吕不韦挑明,吓的吕不韦再也不敢纠缠消息的问题,羊飞英又跟吕不韦说自己颇受重用,吕不韦以为李季阳看重的是羊飞英的后面站着的是他的关系,又因为羊飞英最近出手颇为大方,让吕不韦身边不少门客都觉得他好,在吕不韦面前也说他的好话,越发让吕不韦觉得羊飞英有能力,还暗自欣喜自己派他去李季阳身边是派对了。

“猪板油,炉甘石?”这两样东西,猪板油吕不韦知道,自从去年秦安君送了阉割后的猪肉给大家吃,大家吃完之后,都让自家的豚做了阉割猪。

味道虽然比不上牛羊肉,但是胜在一两年就能吃到嘴里,又能出许多肉,平民除却养羊就是养它吃肉了,羊出的肉少,猪出的肉多。

当然养猪更合适了,如今很多人家都将羊群换成了猪群,只不过这猪也不好养,多了怕得病,少了不够吃,正在调试数量中。

“是的,相邦大人,只能打听出这两样。”羊飞英道:“我不负责内事,故而也不太清楚,是不是还需要别的东西。”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