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秦朝的美好生活 >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9节

秦朝的美好生活 第9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在看到坟墓的时候,他忍着没去研究,已经心情很不好了,现在还有人跟他唱反调?

第19章 简直是找死

“要是嫌弃东西少,你们进去填上不就好了?”李季阳气呼呼的道:“家里东西都陪葬了,我们要用什么?用你们吗?”

几个人彻底吓坏了!

因为这个时代,以人殉葬没什么大不了的,别说老爷死了小妾殉葬了,就是主人死了,奴隶殉葬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李季阳作为唯一的子嗣,当然要去送葬了。

这个时候还没那么多讲究,只不过陪葬品要一如生前,李季阳看着好东西一个个被放进墓室里,别提多眼馋了,这可都是文物啊!

文物!

先秦时期的文物啊!

就这么陪葬给了死人!

因为有的地方气候干旱,不利于水稻的种植,因此有将麻(俗称麻子)代替稻,作为五谷之一。

集秦汉前礼仪论著的《大戴礼记·易本命》说:“食肉者勇敢而悍,食谷者智慧而巧,食气者神明而寿,不食者不死而神。”

所以秦朝的人,认为吃肉才是正食,五谷之类的是给平民老百姓吃的,而奴隶们,吃的什么?

剩菜剩饭也就罢了,主要他们吃不到肉,平民老百姓也很少吃肉,多数都是打野味儿来食肉。

《论语·乡党》:“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是孔子作为周代贵族时,按照贵族的生活习惯主食(谷物)应占有最大比例。

现在他所在的位置,正是咸阳的范围内,是秦川牛的发祥地。

他们家的牛,全都是秦川牛!

有力气,体格好,公牛十头,剩下的都是母牛,公牛都单独关着,母牛三俩一起,还有几头小牛犊子。

第18章 可都是文物

除此之外,他家还有两个大粮仓,里头装满了粮食,目测大概上千斤,一看就很有安全感啊。

李季阳摆了摆手,他都懒得说了。

小婴儿除了吃,就是睡,精神了不一会儿,就又打了哈欠,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就睡了。

李季阳悄无声息的走出来,正好,管家过来了。

“诺。”兰奶母赶紧爬起来,但还是低着头。

李季阳不管她了,自己坐在榻上,朝篮子里看了看,小家伙已经醒了,还没有满月的孩子,眼睛已经睁开了,不过应该看不清东西,大大的,湿漉漉的,小嘴儿还在吐跑泡。

“真可爱啊!”李季阳没有养过孩子,但是就是觉得孩子很可爱,很乖的样子。

兰奶母没吭声,但是也看着小少爷。

她的孩子夭折了,现在,小少爷就是她的孩子。

这是要对他们除以最厉害的惩罚,他们李家庄最苦最累的活儿,那可多了!

撒了一通邪火,李季阳舒服多了,甩着袖子进了主屋的大内堂,这屋里已经清理了好几遍,老妇人用过的东西都随着她一起埋在了地下,换上了新的物件给新主人。

第20章 该用暮食了

李季阳摸了摸这些崭新的东西,心里暗暗叹息,这都是文物啊!

秦朝时代的文物啊!

第三:小侄子还没有长大成年,按照惯例,他必须留在家里!

所以说,他现在不用担心兵役,因为李家老主人就是战场上受了伤才会回到这里,他的伤换来了家里二十年的和平时期,一直到长子成年,在分家前想给自己弄点家底,毕竟是庶长子,结果不幸,死了!

而后这老二老三老四就都跟中了魔咒一样!

一个比一个死得快,最后死的李家的老妇人都跟着犯了心脏病,啪叽,也死了!

“等什么等?”李季阳这个气啊,就别提了,那么多好东西都陪了葬,还让不让人活了?

但是没想到,还没等送出去,儿子就一个接一个的死在了战场上,死的老妇人的心都凉了!

家里只有大儿子成了家,刚要分家,就被派上了战场,立了功直接就死了!

留下遗腹子一个,还分什么家?

当时官府规定:一家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成年男丁,却还不分家单过,那么这家人要交的赋税就得翻倍。

这项政策与户籍制、授田制、军功爵制等结合起来推行,最直接的好处是为增加巨额税收,还迫使青年男女们自立门户,独立担负起家庭责任,从而培养了“戮力耕织”的良好社会风气。

但是周天子如今谁都不把他当一回事,往年周天子用来供奉祭神的东西,也有寻常百姓们养来吃肉吃蛋了。

看完了这些小家畜,就看大牲口了,他们家牛圈很大,哦,现在叫牛棚,很大的那种,很粗狂,卫生条件还可以,毕竟主人要过来,提前打扫了一下,李季阳抻着脖子看了看,嘿!

好牛啊!

远在周代,就有“择良牛献主”的记录。

历史上记载:“牛肉细嫩、具纹、烙饼牛羹,膏脂润香”,为上品佳肴。

管家站在李季阳身边,用冷冷的眼神看着他们,还当是女主人在的时候呢?

这几日他不是不知道,女主人让他们给少爷做饭,他们就给少爷喝肉汤,肉块都哪儿去了?

哼哼!

简直是找死!

“奴等、奴等……。”跪在那里的是老妇人生前的四大丫鬟,各个不说花容月貌,却也身段窈窕,最主要的是,她们都是被老妇人教导过的,本来是给几个儿子准备的,除却她自己生的儿子,这四个都是要给那些庶子的,让他们沉迷女色,最好是能让丈夫对他们失望。

管家看少爷看东西的眼神,以为少爷在心疼陪葬物品,可是这些东西都是女主人生前用惯了的,不陪葬也不行啊!

可少爷眼神很心疼的样子,只好偷偷吩咐人,除却哪些物品,别的一概不陪葬,省得惹少爷生气。

而下人们则是暗自嘀咕,到底不是亲生的,这陪葬品薄的呦!

有老妇人生前的奴隶们,不满意这陪葬品太薄,找上了李季阳,要求增加陪葬品。

“家里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哪儿还有那么多陪葬品?”本来就心疼那些好玩意儿的李季阳彻底爆发了。

不过大秦的祖先,最早是给周天子放牧的,他们是肉食动物,吃素的传统,压根就没传下来,不过也不是光吃肉,而是以肉为主,以谷物青菜为辅。

这与其他几个国家的饮食结构不同,所以其他国家的人才会觉得秦国是低贱且野蛮。

看完了自家的家产,李季阳回来就开始翻看账册。

秦国的文字还没有统一,但是李家的记载用的都是本国文字,李季阳勉强看懂了一些,幸好当时考古的时候,没少跟着导师蹭经验。

傍晚的时候,开始送葬,古人送葬也是在太阳要落山的时候,坟墓是建立在西边的山上,一个大大的坟墓,四周植着长青的松柏。

平常俗称的“五谷”所指的五种谷物。“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有稻无麻,后者有麻无稻。

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现在种植稻谷的地方,也是楚国那边居多,因为那边是江南。

“谷”原来是指有壳的粮食;象稻、稷(计,即谷子)、黍(亦称黄米)等外面都有一层壳,所以叫做谷。谷字的音,就是从壳的音来的。五谷原是古代所称的五种谷物,后泛指粮食类作物。

关于五谷主要有两种说法,主流的是稻(俗称水稻、大米)、黍(shǔ,俗称黄米)、稷(jì,又称粟,俗称小米)、麦(俗称小麦,制作面粉用)、菽(俗称大豆)。

小婴儿软软小小的一个,精精神神的样子,太招人喜欢,李季阳都不敢去碰他的脸,生怕自己给碰坏了。

只摸了摸他的小手儿,软和的不像话,他还没见过这么小的孩子呢!

“你好好照顾小少爷,有事情就跟我说,我给你做主。”李季阳开口,他要给这个女人一颗定心丸。

这女人胆子看着太小了,或者说,这里的女人胆子都小?

“诺。”又是跪地磕头的架势。

他只知道现在他身在秦国,看样子还没统一六国,不然就不会是秦国了,该是年号了。

东侧内,兰奶母已经将醒了的小少爷抱到了怀里,给孩子喂起了奶,喂完了之后,拍出了奶嗝儿,又将孩子放到了篮子里。

李季阳进了来:“孩子醒了?”

“是。”兰奶母赶紧跪地俯身,额头贴着地板,大气不敢喘一下。

这让李季阳很无奈:“你起来吧,不用动不动就跪地磕头,你只要照顾好小少爷,没有人会为难你。”

于是嗷嗷叫着:“管家,管家!”

“在。”管家赶紧应声,其实他就在李季阳身边,可惜,李季阳气昏了头,没看到他。

“让这些人,去给我做最脏最累的活,我这地儿人口少,不养闲人!”李季阳一指那一大群原来伺候老妇人的奴仆:“一个都不能少,全都去给我干活,不干完不许吃饭,干不好不许喝水!”

“诺!”管家一应声,招呼人手,带这帮人离开了李家庄的大宅院。

这帮人是哭爹喊娘,最脏最累的活,他们都养尊处优惯了,真心干不来,而主人也说了,不干完不许吃饭,干不好不许喝水!

李家的几个儿子,都是成年之后,没分家的时候就去参军,这样的话,他们的军功,都累积到了李家的头上。

这也是李家为何如此富有的原因。

李季阳继承了李家,但是他不必服兵役!

第一:李家就剩下他一个了,按照惯例,独子是免服兵役的!

第二:他年岁还小,现在的年岁,十四,返老还童的太明显!

所以在这个时代,吃牛肉是一种身份的体现,是有钱的大户人家才能吃得起的好东西。

李季阳一见到牛就知道是什么牛了。

这是大名鼎鼎的“秦川牛”!

根据现代研究:秦川牛以咸阳、兴平、乾县、武功、礼泉、扶风和渭南,宝鸡等地的秦川牛最为著名,量多质优。

秦川牛体格高大,骨骼粗壮,肌肉丰满,体质丰满,体质强健,头部方正。肩长而斜,胸宽深,肋长而开张,背腰平宽宽广,长短适中,结合良好,荐骨隆起,后躯发育稍差,四肢粗壮结实,两前肢相距较宽,有外弧现象,蹄叉紧公牛头较大,颈粗短,垂皮发达,髻甲高而宽,母牛头清秀。颈厚薄适中,髻甲较低而薄,角短而钝,多向外下方或向后稍微弯曲。毛色有紫红、红、黄三种,以紫红和红色居多。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