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生之山村人家 > 87.第87章

87.第87章(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徐冰却是没那么容易被打动的。她自己做策展,好不容易到了部门负责人的位置上,这时候如果要退下来,再想走到这个高度可就很困难了。况且她也不喜欢农村生活,每年到茏山镇和茶园小住几天还好,要是天天住在这里,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没有喜欢的事业,还有个强势的婆婆,这谁受得了?小两口晚上商量这事时,徐冰和刘杰意见相左,话赶话地还吵了起来。刘杰说她心枯,在外这么多年,儿子完全扔给老人,自己一点都不惦记,哪像个做母亲的样子。徐冰又愧又气,第二天早上就坐车走了。

徐冰跟佳慧打电话时,解释了很多苦衷。早先她曾想过把刘子健接到京市,问题是孩子来了也没人陪。她的工作就是这么个性质,每年都有几个月要出差四处跑。刘杰除了上班,平时应酬也很多。婆婆又不愿意跟到京市来,到时只能扔给保姆,不是同样让人放心不下吗?

说到后来,徐冰都哽咽了。走的时候她憋了一肚子气,刘杰说的那番话,她猜也能猜到,一定是出自婆婆之口。想到婆婆这么多年不定在背后怎么指责自己,徐冰便又委屈又难过。她确实是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可她奋斗这么多年,凭什么就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就因为她十月怀胎生下一个孩子,她就要为这个孩子付出一切?这孩子难道是她一个人的吗?

作为曾经的都市社畜,佳慧能理解她。但她在乡村生活了这么久,也同样理解秦孃孃。人到了一定年纪,就不再盼望子女出息有多大,而是更盼着他们都平平安安围在身边。刘家家境富裕,给孩子们早早在京市买了房,在乡村还置下几百亩茶园的产业,生活上算是衣食无忧。可正因为没有经济上的困挠,秦孃孃才对一家人分居两端的现状尤其不满。自己和丈夫辛苦了一辈子,送孩子读书,给他们买房,不就是为了下一辈人不再受苦吗?可她的小孙孙一年上头也才跟爹妈见一两回面,跟乡下农户家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这种事情,外人向来是没立场劝解的,因此佳慧只能顺口安慰徐冰一番,并答应她有机会劝劝秦孃孃,至少不能因为这件事影响到孩子等等,两人说了半天才挂电话。

刘杰也笑,说:“老爷子挺欣赏你们夫妻俩,经常说,我们要是都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

冯小河忙谦逊了几句,看着孩子进了教室,双方约着有空一起聚聚,便各自告辞回家。

骑电动车走到半道,他也拐去了香菇厂,见到佳慧姑姑等人,不免把刘杰辞职回家的消息告诉她们了。林芬感慨说:“前几年我妈还经常教育我们好好读书,说读书读得好,才能在城里找份轻松的工作。我们是没能耐,只能在城里开个累死人的豆腐摊,没想到你们有工作的,也一个两个地都往老家跑了。”

冯小河笑道:“城里哪份工作轻松?坐办公室吹空调就轻松了吗?现在想想,还不如种香菇。”

说得大家都笑了,佳慧却问:“他老婆徐冰也回来了吗?”

“我说你听风就是雨!”姑姑嗔怪道:“去年刚在城里买了房,想买车也要等攒几年再说。”

林芬却认为佳慧说得对,笑着对姑姑道:“妈,有了证又不是马上就买车。考驾照也得小半年呢,先考在手上,什么时候想买车了就能买,多方便啊。”

姑姑听明白了,忙说:“好好好,你想考就去考。要花多少钱?不够我给你添补!”

这边正聊着买车,漫水桥那边,开了好几年的那台旧车竟然坏了。冯小河急着送孩子上学,发动了半天也没响,只好也推出电动车,对车里的女儿说:“下来,我们坐这个上学去。”

他打开给七宝带去幼儿园的小被子,把孩子从头到脚包裹起来,让她面朝自己站在电动车前面,送去了幼儿园。然后他一手牵着女儿,一手抱着她的小被子,匆忙朝里走,这时七宝却扭头大喊:“刘子健!”

两人一前一后往坡上走,姑姑欣慰地说:“但愿能跟你说的一样。之前我和他爸一心想让他们回来,等真回来了,我这心里又有些忐忑,就怕生意做得不如意,到时他们怪罪我们……”

原来前几天林芬和文佳两人商量后,决定真如佳慧所说,把豆腐作坊转让给别人,回家来做快递代理点。那个豆腐作坊当初是花了好一番力气,才从林芬娘家一个亲戚手里转让过来的,只要放出口风,多的是人愿意接手。过年时亲戚聚会,林芬便透出话来,说不想做豆腐了,果然没过两天,林芬娘家便有一个表妹联系她,问能不能把豆腐作坊转给他们夫妇。

当初作坊接手,转让费就花了三万,这两年又添置了不少设备,因此林芬喊价五万。双方一番商谈,最终以四万五千元成交。等过了元宵节,文佳便要带表妹夫妇前往外地,除办理相关转让手续外,还要手把手教表妹和妹婿做豆腐,直到他们完全上手再回来。而这一次林芬就不用再同行了。

小年夜后,正月十六一大早,文佳便提着简单的行李独自出门,表妹那边的亲戚开车送三个人去火车站。林芬则早早起床,给苗苗扎小辫、做早饭,送她去上学。想到苗苗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送孩子上学,林芬不由又兴奋,又觉得有点心酸。

正月的风冷得很,她把苗苗裹得严严实实的,骑电动车送她到小学门口。苗苗一下车就碰到同班同学,孩子们热情地相互招呼,苗苗逢人就说“今天是我妈妈送我来的”,弄得林芬都有些不好意思了。等炫耀完了,苗苗才朝她挥挥手说了再见,跟小伙伴们进教室去了。

“大妈,我有一个好消息要跟你说!”这天姑姑带着孩子一到漫水桥,苗苗就迫不及待地拉住了在菜园干活的佳慧。

佳慧已经猜到了,却仍装出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什么好消息?快说快说!”

苗苗便自豪地挺起胸,说:“我爸爸妈妈说,他们不去外地啦!”

“真的啊?”佳慧惊喜地挑眉,“哇,那他们不是可以天天在家陪你啦?”

“不是天天陪,”苗苗的小脸兴奋得发光,说:“他们还要去市里上班,不能天天在家,但是妈妈说了,以后有空了就会经常回家来陪我,还要带我和妹妹去市里玩!”

隔了一天,佳慧去幼儿园接孩子时碰到秦孃孃,秦孃孃热情洋溢地朝她问好,完了她让两个孩子在旁边玩,自己拉着佳慧好一通诉苦。她说别人的孩子都有父母陪,偏她的孙孙,长到五岁了,跟父母在一起的日子两只手都数得过来;还抱怨说徐冰心地冷酷,亲生儿子丢在乡下也不管不问,如今连丈夫都回家了,她还留在京市,一看就是个贪图享受的女人。

佳慧只得又苦劝了她一回,又劝让她以后切不可在孙子面前说这些话,否则不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等等。说得秦孃孃点头不迭,连连小声道:“我晓得!我晓得的。我这不是专门把你拉在旁边说吗?”

回家吃完晚饭收拾餐桌时,佳慧瞅着七宝不在眼前,便把刘家的纷争告诉了外婆和奶奶。两位老人也都各各叹息,外婆说:“真是各家有各家的难处。这是再想不到的,家里又不缺钱,怎么日子也会不顺心?”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那倒没问,不过既然刘杰回来了,他老婆肯定也跟着一起回了吧,”冯小河说:“不然两口子一个在南一个在北,时间长了肯定会出问题的。”

佳慧却觉得,以她对徐冰粗浅的了解,她未必肯跟着丈夫回老家。几个人摘了半天菇,第三批香菇算是收完了。趁中午回家休息,佳慧翻了翻徐冰的朋友圈,果然看到好几天前徐冰还发了张端咖啡的照片,说了些开工快乐之类的话。

她准备给徐冰发条信息,后来一想,两人实在不算熟,打探人家家事未免交浅言深。谁知到了晚上,徐冰却给她打了语音电话来,两人聊了半天。

原来自从年前佳慧帮姚师傅卖了花苗之后,刘文旺深受震撼。以前他只是从冯小河口中听说佳慧在网上的生意如何如何,一来冯小河并没告诉他实数,二来刘文旺也怕年轻人在吹嘘,因此并未全信。直到这一回,他亲眼看到老姚几大棚的花苗在短短个把月时间里卖完了,他才觉得,电商这个事是真的有搞头。自家的茶厂做电商也确实是迫在眉睫了。

于是春节前夕,刘文旺给儿子打电话时,话里话外便透出希望他回家的意思。等刘杰和徐冰回来以后,父子俩认真谈了一回心。刘文旺便把自己的打算都告诉了儿子儿媳。刚好刘杰在京市干得也不是很开心,一个部门的小头头当了这么多年,也看不到升迁的可能性。看到老爹描绘的种种前景,便也动了回家创业的心思。

就见刘子健迈着小短腿从后面跑过来,也大声喊七宝。冯小河扭头一看,后面跟的人不是秦孃孃,而是之前见过一面的刘杰。孩子们开心地打着招呼,大人们也相互问好,冯小河道:“怎么你今天有空送孩子上学?”

刘杰说:“老头老娘早上忙,我就送他过来了。”

刘子健在前面听到了,扭头自豪地说:“冯叔叔,爸爸以后天天都可以送我上学了!”

“哦,真的啊?”冯小河也挑起了眉,刘杰便解释:“老头一个人在家经营那个茶厂,有点顾不过来。今年过年前就跟我谈了一回心,劝我回来。我考虑了段时间,干脆辞职回来了,准备跟他一起干。”

冯小河忙说:“那挺好啊!刘总跟我念叨好几回了,就盼着你们俩口子回来帮他呢。”

林芬也在校门口朝她挥手,大声说:“晚上我来接你!”

送完苗苗,她便骑车去了香菇厂。大棚里佳慧和姑姑已经在采菇了,林芬便挽起袖子加入了她们,又问佳慧:“姐,七宝送去幼儿园了没有?”

“我一大早就过来了,今天冯小河送她。”佳慧边摘边说:“这几天天太冷,晚上要不要我们开车一起接回来?”

“我跟苗苗说了晚上去接她,等过两天再一起接送吧。”林芬笑着,顿了顿又道,“我们也要加油干,争取早点买台车。”

“那你得早点去学个驾照,”佳慧建议:“到时你去孙总公司上班,顺便把驾照考回来吧。”

佳慧真心实意地鼓掌,说:“太好了!那你不是高兴坏啦?”

“嗯!”苗苗用力点头,又蹦蹦跳跳地去半坡上找奶奶和外婆,“大太太小太太,告诉你们一个重大消息……”

佳慧便对着姑姑笑,说:“他俩决定好了?”

“决定好了。”姑姑也忍不住露出笑容,顺着田沟过来帮佳慧提菜篮子,“先让他们在家试试你说的那个代理点吧。万一不行,再去外头接个摊也来得及,反正年轻么。”

“他们两口子肯定行!”佳慧鼓励道:“两个人都肯下力气、会钻研,还有什么生意做不了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