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木兰无长兄 > 木兰无长兄 第762节

木兰无长兄 第762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号角起了,不知多少人家开始收拾行装。云中之战不过才过去十年,那时的阴影还笼罩在不少人的心上,犹如杯弓蛇影,即使这十年来魏国战无不胜也不能让他们安心。

“太子殿下到!保太后到!”

礼官大声通报,所有文武百官立刻停止了议论纷纷,步入自己上朝站立的位置。

穆寿和尚书令刘洁负责守城,立于大殿的最前方,军报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传到了素和君的副手手中,他等太子和皇后一入座,立刻面色严峻地读起手中的军报。

“燕国乐平王的急报,北燕筑堤蓄水,水淹昌黎城,恰逢陛下过桥入城,被冲入护城河之中,下落不明。乐平王在北地搜寻了半月依旧无果,高丽已入龙城,乐平王怕继续搜寻下去延误战机,请求太子殿下下令……”

从北方狼烟大起、号角声作,到太极殿文武官员到齐,不过是半个时辰不到的事情,然而每个踏入太极殿的官员脸色都难看的要命。

他们有的从宫外赶来,有的从城中赶来,自然知道平城的百姓已经惊慌失措到了什么样子。一些武将权贵的家里还好,因为有私兵和家将,只是紧守门户而已,一些平民百姓已经开始疯了一般往内城跑了。

上一次北方狼烟大起,是先帝拓跋嗣驾崩,柔然大汗大檀率领六万大军南下,在云中屠城三日之后直逼平城。

那一次比这一次还要乱,平城中的百姓逃了大半,拓跋焘登基时还不满十五岁,见到百姓如此不相信自己,索性领了所有能动用的兵力,亲自率兵北上抵抗柔然的袭击,举国背水一战。

云中之战柔然人杀掠吏民,攻陷魏国之前的故都盛乐,大檀居盛乐宫,重重包围赶来抵御的拓跋焘及所部,最终因柔然大将被拓跋焘射杀士气大跌才退了军。

贺穆兰垂目想着还有什么没想到的东西,却猛听得宫中突然吹起了号角,顿时惊得浑身一颤。

北面来的号角!

崔浩正写到最后一句,听到声音连忙停笔抬起头来,高允惊得提着袖子的手抖了一下,那衣袖掉到了砚台之中,顿时将墨汁吸了个饱,让他皱起眉头。

拓跋晃也顾不得盖印了,连印匣都没打开又收回库中,抬起步子就往平日里朝会的太极殿跑,崔浩和高允也是一般。

拓跋晃走了几步,发现自己人小腿短实在跑不快,直接对着贺穆兰喊了起来:“花将军,将我抱起来!你带我一起走!”

崔浩负责田赋,立刻就报了出来:“平城周边屯田的柔然户就有八万户,约有三十多万人。这还不包括六镇周边和漠南放牧的……”

他想了想,又补充道:“不过这些平柔户大多是混居,又有地方上的‘大人’监管,想反没那么简单。就怕有不轨之人藏匿在其中,这才是大问题。”

“除了穆寿手上的上万人马,虎贲军三千人马,还有镇守平城的城卫七千余人……”拓跋晃计算着手中能用的人马,“军殿有五千人马,只听虎符的派遣,就算宫中的侍卫都用上,也不到四万。”

一旦真的动乱,平城附近的柔然人很可能跟着起事,到时候需要大量的人马去镇压,但平城能用的正规军确实没多少了。

“四万人啊……”

“花木兰,你站到我身前来。”

拓跋晃清脆的童音比成人更加清楚的回响在大殿之中。

“末将遵令。”

贺穆兰心中有些不安,但这时候绝不是给拓跋晃跌面子的时候,于是大步走到御阶之下。

“如今情势紧急,众位爱卿更该齐心协力,方才那种事情,必不是我父皇愿意看到的情景。”

当下先举起体型较小的柔然人,就这么拖着他的身子一路拖出殿外,将他“轻轻”地丢到了外面。

“将军还是先在外面静一静,您现在位子尴尬的很,在外面也许好些。”

她小声附耳说完,又拱了拱手,见对方若有所思,这才松了口气入殿。

见到那老对头被贺穆兰“丢”了出去,这位鲜卑豪酋大感解气,再见贺穆兰又要伸手,连忙整了整衣服叫道:“你别拽我!我自己走!”

贺穆兰一怔,那豪酋立刻抬头挺胸,像是得胜的将军一般大马金刀地跨了出去,直到殿外还听得到他在外面笑话对方像小鸡一般被丢出去的声音。

“早知道在漠北就把他们全部杀光了,陛下也太宽厚了!”

一群和蠕蠕有冤仇的武将们破口大骂了起来,场上有不少先帝时期就归顺的柔然人,也有闾毗这样的柔然旧臣,听到这些污言秽语后神色愤怒,有脾气暴烈的竟然已经开始动起手来!

这也是拓跋晃和窦太后在监国,如果是拓跋焘在这里,大部分人连个屁都不敢放,就急着请战了。

拓跋晃小小的身子跪坐在案几后,几乎要被龙案挡住身子,他在御座旁的席位上气的直抖,见一个柔然大将和鲜卑豪酋毫无形象地互相扭打在了一起,忍不住跳起来大叫:

“花木兰何在!把他们都给我丢出去!”

“太子殿下,是哪里起了战事?”

拓跋晃捏紧了双拳,恨声道:

“长孙司空,柔然人又反了!”

“反了?是六镇附近的平柔户还是?”

长孙道生满脸凝重。

到时候,他这一支就算要彻底败落了。

窦太后当然明白乐平王为什么这么做,满朝文武也有大半能猜得出乐平王的心思,忍不住偷偷去看拓跋晃。

听到拓跋焘失踪的消息,太子只是咬着牙全身发抖,比起当场嚎啕大哭或者惊慌失措要好的多,许多老臣都忍不住点了点头。

不管怎么样,哪怕陛下真的有个万一,有这样一位太子,好好辅佐一番后,未必不是明君。

只是像陛下那样的英主……

就连崔浩和窦太后都没有想到太子会这么信任高允,由于高允系出名门,其父是丞相参军高韬,又是拓拔焘舅舅杜超的莫逆之友,本身品性高洁,人人也都乐见其成。

相比之下,游雅倒更像是个教书先生而非东宫臣僚了。

“花将军可是在闾毗那里有了什么消息?”崔浩开门见山地问起贺穆兰:“柔然人准备什么时候起事?”

贺穆兰摇了摇头。

“闾毗知道的也很少,之前柔然有和他联系过,他担心和他们牵扯会招祸,根本没有搭理他们。而这次虽然合作了,但对方并不信任他,只是告诉他一些只言片语,许了柔然左贤王的好处……”

那白鹭官面容挣扎。

“乐平王想问,到底是撤军,还是继续围城……”

龙城现在加上高丽的三万兵马,再守上一年都不成问题,可马上就要进入深冬了,北地那地方冻得鼻子都能掉下来,如果继续守城,各地就要准备能让几万大军过冬的冬衣,否则不需要再围,冻也把人冻死了。

城中的守军可以烤着火,裹着厚厚的裘衣,吃着热的东西,城外的大军却要忍冻挨饿,说不定还会生出疫病。

难怪乐平王情愿把拓跋焘失踪的事捅出来也要京中给一个明确的指示,如果这几万大军折在北燕,乐平王根本就付不了责任,说不定连拓跋焘失踪的事情都要算他护驾不力。

云中之战死了四十多万人,是柔然人的八倍,大多是老弱妇孺和守城而死的军户,当时国丧加上家丧,足足有三年没见过其他颜色。

拓跋焘从那时候起开始以攻代守,每每各地有战事,不待大军直逼平城就已经率军迎出去,将敌人御于国门之外,全是因为魏国人口太小、土地又贫瘠,情愿死军户都不能死百姓的原因。

一旦百姓死伤惨重,饥荒就不远了。

但这也导致一旦战事开始,平城附近的百姓就开始往南逃,平城离柔然、夏国都太近了,他们已经习惯了先逃到中原腹地,等候他们的陛下平定战事再迁回来。

为了保存实力,拓跋焘也允许各地互相迁徙,甚至在魏国是没有“路引”这种东西的,就为了能方便收拢其他国家因战乱离散的流民入魏国定居。

高允和崔浩都是文臣,这件事当然是贺穆兰当仁不让,她也不啰嗦,弯腰抱起拓跋晃,大步流星地往太极殿赶去。

上一次连听号角,是北燕库莫提被困、以及北凉使团失踪,这一次又是北面,到底是北燕,还是柔然?

拓跋焘在北燕失踪还只有小部分知道,柔然的事情知道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两样无论那一样暴露了出来,都要天下大乱了!

就像是还不够让人糟心似的,北方方向军殿传来的阵阵号角之后,北方的军殿又点起了狼烟,黑色的狼烟冲天而起,压的整个北面如同要来暴风雨一般,将崔浩等人的脸也压的漆黑,差点没有破口大骂。

最让人担心的事情,竟然同时发生了!

高允和崔浩都默然不语。

听起来虽然多,但平城太大,需要防卫的地方也多,加上要担心柔然人趁乱北逃,还需要派出人马做好“维稳工作”,人手根本不够用。

“你们少算了一个地方。”贺穆兰的声音平静地传来:“你们忘了平城北面的高车作坊。那里现在在大量的炼铁、炼煤、制造兵器,如果柔然人南下,也许会途径高车人所在的猎场。现在必须要派人先去把高炉和所有兵器转移,否则白给柔然人得了一大批利器。”

贺穆兰的话一出,崔浩立刻“啊”了一声,脸色沉重地点头:“确实如此,我们都把那处忘了!”

拓跋晃负责监国,所有印信都在东宫,闻言立刻准备拟写诏令。崔浩在一旁亲自执笔,高允磨墨,要调动平城军殿的人马去保护高车人的匠作坊。

拓跋晃隐隐威胁那些失态的大臣,潜台词是“我真的会告状的”,然后又看了眼殿下的贺穆兰,继续说道:

“我个子矮,又怕吵,从现在开始,谁要再喧闹……”

他像是个无知孩童那般微笑了起来。

拓跋晃发怒,花木兰出手,再到这位部民众多的豪酋自己出殿,虽然没有如何大的动作,却已经让人明白了御座上坐着的小娃娃不是一点脾气都没有的泥人儿……

他的身体里流着的是陛下的血!

贺穆兰干完了打手的活儿,刚想回到列中,就见着拓跋晃已经站起了身子,不再跪坐在案几之后,一步步踏到了御阶之上,面色是说不出的肃穆。

被这样的肃穆所摄,大臣们全部安静了下来。

尚书令刘洁站在前列,见这个小小的太子已经有了成人的风骨,眼神里出现一丝晦暗,其他几位宗室有的欣慰,有的皱眉,不知道在想什么。

贺穆兰本来也觉得这样打成一团实在是太丢人了,无奈两个都是位高权重的大人物,而且之前两人就有摩擦,也只能站在贺赖家主的身后发愁,听到拓跋晃尖亮的童音突然响了起来,顿时条件反射的上前几步,伸手将两人格挡开。

“嘭!”

“嘣!”

豪酋和柔然大将的拳头被贺穆兰的胳膊隔开,顿时一齐瞪视向贺穆兰瞪视过去。

她抿了抿唇,抱歉地开口:“对不住,奉命行事,得罪了!”

“武川来的消息,攻来的人马打的是蠕蠕王帐的王旗,人马只有四万,但收拢了不少沿路的柔然奴役和平民,已经过了武川,快到吐颓山了。”

说话的是窦太后,她比拓跋晃说话要更让人信服。

“就不知被收拢的蠕蠕到底是被胁迫的,还是早就已经想要反了。”

“什么?”

“我就知道只有这些厚颜无耻的蠕蠕才能做的出这种事!”

很多大臣对拓跋焘的感情是真正从生死之间经历过来的,有些感情丰富的,当场就抹起了眼泪。

“哭什么哭!陛下是天子,是鲜卑人的大可汗,有天相护,绝不会有事!”窦太后见一个两个或沮丧或悲伤或愤怒,忍不住开口骂道:“大军现在还在北燕,到底是打是回,总要有个主意!”

她连连拍着面前的木案,可见已经开始不耐了。

“狼烟呢?狼烟是怎么回事?”

司空长孙道生直起身子,直问拓跋晃。

她从怀里掏出一张纸:“这是闾毗让我带回来的、柔然旧臣中一直有异动的将领名字。据说联系他的是吴提的堂兄弟乞列归,此人在柔然西境试图复国,得到了北凉的支持。我现在就担心北凉的战局会被这些柔然人影响。”

崔浩接过纸,细细问过贺穆兰在闾毗府中的见闻,脸上浮现出忧色。

“北凉要是和柔然有过什么盟约,应该早就行动了,就像高丽救援龙城一般,为何到现在都不动?”

高允比崔浩担心的还要多。

“平城附近柔然人有多少?怕有几十万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