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第64节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第64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窦沅因问:“杨长侍何故在此处?我方才瞧见陛下御驾正谒长乐宫,——您不随侍?”

杨得意微一躬身:“奴臣谒见窦沅翁主!”

她戚戚笑了笑:“如今这般光景,您还称我‘翁主’?”

杨得意道:“窦氏剩不得多少人了,阿沅翁主却仍是翁主——陛下既未颁旨,小翁主仍是显贵无双。”他也不再兜圈子,直说:“奴臣偷得这一时半会儿闲工夫,便是有意谒见翁主。——奴臣知道翁主心事,却怕翁主走岔了路,特意提点一二。”

他一副好面孔,想来不是要作坏的。

月色溶溶。

她沿着石路走,遇上一队宫女子,挑着镂花宫灯,好轻盈的身骨,走到她跟前,仿若飘了一阵风去,只这汉宫才有这般的光景,一队的宫女行去……

往后,她再也瞧不见了。

汉宫的一草一木,于她是诀别。再无然后。

远天朔漠,那便是她的终身。

“妾不敢,”她轻谒,“妾打小与阿娇姐姐一处长大,姊妹情深,望太后娘娘体恤……”再一谒,便要退下了。都是聪明人,如何举一枚子儿,如何行棋,大概心里都有数了。

“太后娘娘宽谅,妾告退。”她最后说道:“窦氏、陈氏如今已是危厦,放出一个陈阿娇,又能怎样翻覆呢?倒显太后娘娘洪量。妾只不过,是惦念阿娇姐。”

最后为王太后分析情势,再承诺。窦沅果然颖慧非常。

王太后心下已有松动,却仍道:“陈阿娇做下那些事,败坏汉家门风,留她一命,已是皇帝厚道了。这事儿……涉及皇家体面,哀家并不能做主。”

“不要太后娘娘‘做主’,太后撒手儿‘不做主’便好。”窦沅微微笑道。

也对,汉室的公主,皆与长乐宫血脉相连,太后乃母后,怎会舍得汉家女儿远去北漠受苦呢?

旁氏偏枝的,也挑不出个好模样,况且,宗亲的女儿,再不受人爱,那毕竟是朝上诸臣的骨肉血脉,随挑了一个送去匈奴,未免要与皇帝为难。只她窦沅最好,身后大厦已倾,没个半点依靠,是圆是扁任人揉捏,皇帝也不会为她出头。再好不过了。

送去匈奴是做单于的阏氏,并非为奴,名头尤好,听来也是荣光了,没人会嚼说半字,说也只说,太后娘娘仁德无双,泽被后宫。给了这宗亲女极厚的恩惠。

是好是坏,她心里想的分明。幸好她镇静,趁了这个当口要点好处,此刻若再不谈条件,待她一离了长安,便再无机会了。

先时王太后惊大了眼瞧着她,连问两遍:“你说什么?”她镇静地重复:“回太后娘娘话,妾此一去,万水千山,只怕这辈子是再没的法儿回长安了……妾一族倾覆,原无想头,只这汉宫里,还有一个记挂的人。若此念不平,妾是无法安心上路的。望母氏太后娘娘伸手搭救才是。”

多亲近,喊她“阿沅”,如今是再不会有人这样喊她了。再去了那朔漠苦寒之地,汉宫的一切,便是前世的光景了。

都该忘。

她悄悄退出了长乐宫偏殿。

只定定望了一眼星光下的宫匾,长乐,长乐,一应“长乐”,对应的是“未央”,长乐未央,预示大汉国祚绵绵。

生她养她的汉地,如今便要远了去,断是不舍。却……实在身不由己。最后一步棋子,她走的蹒跚却坚定。

阿沅因问:“怎么说?”

杨得意压低了声音:“翁主记挂着一位不该记挂的人。”

“哦?”她清清一笑:“这话说岔了,不该记挂的人,阿沅——没那个胆子去‘记挂’。”

作者有话要说:辣个,和亲匈奴的事,汉书上有记载,文景两朝都曾有宗室女去匈奴…汉武帝雄才大略,对匈奴是主张武力的,但前期还没太强硬的时候,其实也很苦逼…所以阿沅去匈奴的这个设定应该不算太不能接受,当然,汉武帝是不会让宗室女去的啦…

再当然,这是小说咩,即使无根据,我开个脑洞好像也可以…

她正惆怅,忽见主道上来了一队人马,前头开路的宫女子挑宫灯一字排开,明亮的光色几乎照亮了半片天幕,遥遥地映着似萤火,再近来,便放了大,一盏一盏,镂空的雕花灯罩就像精致的摆饰,在风里轻轻曳动,光亮也随之轻轻地晃,像湖水里漾开的褶边……

瞧这仪仗排式,想是御驾无疑了。窦沅心里狐疑,皇帝这么晚来长乐宫干甚么呢?她心忖不便冲撞御驾,便退了退,循着小道隐去。

眼见皇帝御驾进了宫门,司礼太监因唱:“陛下驾到——”

她微微叹息,正欲离开,花影间却闪出一个人影儿来,挡在了她跟前。

窦沅抬头,就着月色,正能看清那人的脸。不仔细瞧还好,瞧清楚了可唬了一大跳,原来那人竟是陛下御前的杨得意!

那意思是,您不从中作梗,已是大好,只要太后不兴风作浪,陈阿娇自能化险为夷。小丫头话里机锋重重!

王氏憋下了一口气,只能吞这个哑巴亏。

王太后的懿旨传召,她迎力顶上,第一个回合,算是胜了。

窦沅手心里握着一把汗,回头最后瞧了一眼长乐宫宫匾,擦干眼泪,心里默想,阿娇姐姐,阿沅只能做到这些了……往后,各自保重罢,阿沅远行这一步,连身后埋骨长安都是奢念。

你……且要保重。

王太后深吸一口气,脸挂嘲讽:“你让哀家救陈阿娇?”

果然聪明!窦沅退了后:“只这一念牵挂,妾再无旁的想头了。”

“凭什么?——哀家凭什么?”

她答:“这一路行去匈奴王庭,路途累远,舟车劳顿,妾定是思念长安的。若妾得知阿娇姐姐荣华富贵,在汉宫过得极好,自然不必忧思了;若阿娇姐姐终身困禁长门,死生不明,妾难免思郁成疾,日日挂心烦忧,可能……便病死在途中了。”

“你在威胁哀家?”王太后挑眉。

王太后是甚么意思?

方才一席谈话,早已向她龇了牙,长乐宫的母后,告诉她,——“阿沅要舍,有舍才能得”,她此刻再回想,只觉浑身冰寒,有舍……才有得么?舍的是她小女儿的终生幸福,而受益得利的,是高座上的国君!大概长乐宫的母后,也能沾得一二分喜乐。

终究“舍”的是她。

果然阿祖奶奶过身了,再不会有人管她,再不会有人管她窦家的女儿了!太后娘娘星夜懿旨传唤,她紧当是何事呢,却原来“惦记”着她的终生大事!

北漠匈奴……当真是好盘算,当真是她的好去处呢!王太后心思缜密,做事极稳,她窦沅此刻身如草芥,摆在汉宫,朝上谁敢娶纳,要这么个烫手山芋呢?窦姓早已不是荣光了,而是罪恶,是瘟疫,朝臣避之不及。亏太后娘娘聪颖,这么个窦家女儿,别白费了好模样,送去了匈奴,也能换倾夕安稳。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