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第8节

汉宫秋,落花逐水流 第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长乐奉母后。是她没用处,太皇太后病入膏肓,她却没法儿亲去瞧一瞧。

小玉见阿娇愣忡不发话,又想,长乐宫的内侍手头必有差事,耽误不得,如此耽搁下去,被人撞破可更了不得,便代阿娇问话:“有劳常侍公公啦,这苦天苦地的,偏跑这么一遭儿。公公可还有话儿?”

“有话有话,”那内侍因见是陈后身边小宫人发话,便也没这么拘谨,道,“馆陶大长公主的意思是……有无陛下恩旨已不是最关键,”他顿了顿,“……娘娘好歹去长乐宫走他一遭,也好了太皇太后心事,不致……不致抱憾终身哪!”

这一言出,连小玉都吓的一痉:“怎地说?莫不是……”小玉顿了顿,轻轻掩嘴:“公公恕奴婢大不敬,莫不是……太皇太后……不太好捱?”

“嗳,”那内侍狠叹一声,口里也再无忌讳,“老太后怕是……捱不过这一冬啦!大长公主意思是,教娘娘拼死一搏,哪怕拼着‘抗旨’这一罪,也需出将长门,去长乐宫走他一遭,拜谒老太后,——日后娘娘能不能捱过这一冬,只在此一搏。”

“你且慢说。”阿娇稳了稳神道。

内侍道:“太皇太后身上大不好!昨儿个窦大人拜见后,太皇太后不知受了甚么刺激,那病发的愈急!整日恹恹没精神,到了夜间,只吃下小半碗汤水,倒是咳了好大一盂子黑血!可把老奴吓坏了!”

阿娇惊乍起来:“可怎么了得?!”

她一慌神,那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手也抖的厉害,整个人没了主张。小玉忙扶她:“娘娘莫急,想是太医令候着吶,长乐宫若是有半点不妥,那太医院还不急的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陛下头一个饶不了那班子太医!”

她眼神茫然,眼前只晃着一片虚光,只觉看不清人影儿了,那眼前的泪雾才渐渐碎开,似在冰窝子上凿了个洞,陡地瞧见那内侍仍跪在殿下,动也不动。

小玉儿笑了起来:“我说嬷嬷仗着人老,爱拿咱们小丫头片子说笑,这回怎样?可还不是要求着咱们小丫头片子?”说罢,伸手要接大氅。

阿娇这时直起了身子,因笑道:“嬷嬷把氅子给小玉吧,她针线上的功夫好,补了还跟新的似的。”

这边小红儿已上厨房取来了姜汤、给皇后的炖盅,正阖殿分发呢,忽地想起了一桩事,便于榻前谒了谒礼,道:“娘娘,婢子下厨房去取姜汤时,撞上个急急吼吼往咱们这边儿赶来的内侍,婢子问他何事,他说亲见了皇后娘娘才能说……婢子便把他带来了。”

“叫他进来。”

阿娇眼皮子蓦地一跳,似有什么事要发生似的。

阿娇因笑:“也好,叫他们多煮几锅姜汤,阖宫里人手一碗,省得去外面跑差,寒天雪地的,冻坏了。”

“诺。”

塌下不远的地方,宫女子小玉正生着暖炉,嬷嬷领几名小宫人襟坐席上,围炉缝缝补补做针线。这一派齐乐的景象,叫人看了眼下生热,倒像是一家子女眷席坐一团,说说笑笑做家活。

小玉捉着小扇正扇炭火,这班子宫女子,掖庭磨砺多年,手头上都有真功夫,那力道使的正好,火星子扇的不燎不旺,却极暖,那一圈儿宫女子靠着煨脚,暖意直从脚板子上生起,手头的活计做的愈发有劲儿。

老嬷嬷捏了手上正打的鞋样子,轻轻摔小玉身上,因笑:“瞧那败家门子潦作的小蹄子哟!小蕊儿将将才向堂邑侯府取了炭来,满打的富裕户!咱们算是好生富了一回,这妮子捡着炭生炉子也不省着点儿!瞧瞧,才起多大的火星子,要扔恁多的炭!真真是个泼皮败家的作兴,过了年纪放出宫门去,拿玉儿配户好人家,只怕婆母好生嫌弃——咱们玉儿可不是个当家的料哟!”

“应是……”窦少君小心翼翼插嘴道:“应是为了陈皇后的事罢?”

“糊涂!”窦太后狠狠击塌沿:“正是为了阿娇,他陈午才要老老实实在皇帝跟前小心跟陪着!如今这样的情势,凡事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才是正法儿,他恁是弄出些祸事儿来,帮不了阿娇不说,莫要坑坏了阿娇才是!别瞧皇帝平日里心硬的很,在阿娇这事儿上,哀家心里头明白,还是有转圜余地的,这几日,皇帝日日来长乐宫晨昏定省,哀家仔细揣测圣意,花了些心思在皇帝耳边吹风,眼瞧着皇帝就要松动了……如今可好,他陈午又撂下这么一出来!私交大臣……好啊!私交大臣!莫说皇帝收拾他,便是哀家,也第一个不肯放他过去!”

窦少君伏塌下,正战战兢兢之时,忽听窦太后问他:“少君,依你之见,荣儿那事又是怎样?会否堂邑侯打出的幌子,关键时刻,要拿荣儿摆皇帝一道?”

老臣磕头如捣蒜:“临江王一事……悉出谣言还是早已坐实……下臣这就去查、这就、就去查!”

“你查明再来禀……”太皇太后疲惫地摆手:“罢了,罢了,你退吧,哀家乏了……”

阿娇何等颖慧,立时了然。——母亲的意思是,须在太皇太后大限之前,亲谒榻前,好教老太后恤祖孙之情,想起她这位外孙女的种种好来。若然于皇帝面前“叮嘱”几句,她迁出长门,后半生的荣华富贵,才有指望。太皇太后大限将至,此时所讲每一句话,君上自然过耳不忘,必然往心里去。

母亲太会计量。这冷冰冰的皇宫里,所行每一步,都像在走棋,精心计量,好生盘磨。真是……好无趣。

她必然要去见太皇太后,哪怕不为自己平生,长乐宫阿祖大限以极,她如何能不去?

想及此,陈后虚抬了抬手:“小玉,你教嬷嬷拿大氅来,本宫走一遭儿。”

她这位外祖母,人前威严,人后却一派慈祥。很小的时候,她半数的光阴都是在长乐宫嬷嬷们看管下度过,太后凤塌,她时常脱了鞋子上下,皮的不成样儿,被母亲呵斥了也不怕,她的外祖母很快会出言笑斥她母亲:“馆陶,让娇娇顽呢,凭你恁严肃样,吓坏孩子!”她笑着踩凤塌上的黄袱垫,躲在外祖母身后朝母亲扮鬼脸,贵胄无双的长公主根本拿她没法子。

她是母亲馆陶长公主唯一一个女儿,母亲又是凤阙之上恩威无双的外祖母唯一的囡囡,老太后自然宠她无法无天。

她想念外祖母,真想陪在她身边,亲伺汤药。

可是她没法子。那边是凤阙威严的长乐宫,这一边儿,是芜草蔓横的长门冷宫,她过不去。没法儿。凤阙阶高的瘆人,她便是爬,爬上了也得实实摔回去。

“长乐奉母后。”

第9章 纱窗日落渐黄昏(9)

那内侍进了殿,向陈后谒礼。阿娇抬了抬眉,细瞅了半天,因说:“瞧着脸生,你打哪儿来?”

那内侍低了头,告禀:“奴打长乐宫来,受馆陶大长公主所托,来长门别苑报信儿……”

“母亲打发你来的?”阿娇身子一凛,有些喜悦,转而眉头微微攒起,心下又有些害怕。因何事?馆陶大长公主素来谨慎,断不会在这当口,不瞧皇帝眼色,私下与她相授。她母亲若然要叫她复归椒房殿,必是想出了万全之策,否则,万万不会轻举妄动。

她正思忖间,那内侍急匆匆又说:“正是了!奴受馆陶大长公主大恩,公主吩咐的事,奴自当尽力,因此才犯险来这长门宫跑一趟……”

老嬷嬷这几句话,逗得小宫女子皆伏席而笑,阿娇远远儿在榻上瞧着,竟也笑。那玉儿脸上过不去,向阿娇讨饶:“娘娘,您看嬷嬷枉仗着一把年纪,嘴里不成话!婢子生个暖炉,也要叨叨,那炭捡的小了,可不是不暖和么!咱们煨着炉子倒是暖啦,娘娘小榻离这么远——”她说着,还丈手比划了一下:“……这么远!娘娘可不要受凉?婢子将火星子撩大点儿,殿里暖汪汪的,可不很好!”

阿娇撑额轻笑:“是好,是很好!”

“可不是么,娘娘也说好!”小玉想到什么了,害起臊来:“嬷嬷是老人家,嚼道奴婢不懂作家,奴婢且认下,那莫,好端端的,恁说奴婢——”小玉顿了一下,脸憋的通红:“恁说奴婢……甚么……甚么配个好人家……”

“嗳哟,小玉丫头,我老婆子可尽捡好听的说与你听,你还不尽乐意!配个好人家不好么?”老嬷嬷眯起眼睛来,眉角尽是一派慈祥:“我老婆子可是天天盼着你们这些个丫头升发,好好儿地出了宫,许了人家,生一窝大胖小子,我老婆子得见你们这样的好前程,心里也尽高兴呢!”

老嬷嬷说的兴来了,没顾着手头上的活计,那大氅子耷拉下,凑着炭火,燎的“滋”一声,老嬷嬷“嗳哟”叫了起来:“可不好,娘娘的大氅给燎了个口儿!”

雪点子落的愈发绵密。不多时,御阶上、青砖缝隙里、琉璃瓦檐下,处处积厚,似滚了一泼细面粉,那枝桠,竟要被积厚的雪压断了。

过了午,太阳出将了来,那雪才停下。冬日的阳光并不暖人,只出这么一摞儿光线,恹恹的,很没力气。寒风吹着,仍是十分冷的。

长门宫这处院落里,已有内侍提了大帚子来,大横大竖地扫将雪来。

阿娇歪在榻上,听内殿那几名宫女子耍贫嘴,淡淡笑着,只不出声。留在内殿服侍的贴身宫人都是从椒房殿跟来的,资历老,办事又好,很得阿娇欢心。又因是椒房殿不离不弃守跟的老人了,也算是一路患难过来的,阿娇拿她们当自己人,那几个伶俐的小宫人在阿娇面前也不拘谨,说说笑笑,很是闹人。

那小红儿见阿娇在瞧她们,便起身轻轻谒礼:“娘娘盹了这么一会子,饿了吧?婢子叫厨房炖汤来,这鬼天气,寒的人打颤,喝口热汤暖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