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93节

皇帝养生系统(慢穿) 第79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大哥和三弟都有儿子,就他没有儿子!

万一他哪天死了,连个号丧的都没有!

“我愿意在后方负责族人们的安全,安排牧民们生产。”乌鲁斯乐于做山观虎斗,他瞄了大哥图鲁一眼,说,“父汗,倒不如这次让三弟领兵?”

“那就让巴尔斯先去丰洲滩探一探虚实。”达延汗看着底下的一群健壮的儿子们,“丰洲滩的土地肥沃,应当有许多产出。”

巴尔斯年轻气盛,只以为父亲想要出去打劫,丰洲滩是打劫的好地方。实际上大汗心里藏着一本账,他这些年资助过谁,那叫一个清清楚楚。

小孩子贪玩,他只看到可爱的小牛犊。而达延汗看到的事情有更多,他看到的是部族内的生产低下,牛羊繁殖减少,这会带来食物不足的问题。

一头牛从配种到生产需要大半年的事情,去年牧民们为了保险起见,减少牲口配种,到如今大家上哪儿找那么多可食用的肉?

大汗忧心仲仲,他想啊想啊,彻夜难眠。

眼见着开春回暖,然而蒙古的形势并不会好转,达延汗制定了新一年的发展计划——

“本汗欲入河套,国内存粮不多矣。”

男人们都出去打仗, 家里只剩下老人、女人和小孩。他们不敢去太远的草场放牧, 生怕牲口被哪儿来的士兵给掠了。草原上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军队的食物不够吃的时候,士兵们瞧着哪儿有牛羊,冲过去就抢来吃,甭管这是属于哪家牧民或者百姓的东西。

留守的人们怕太多的牛羊会被人抢走,他们没有在这一年内扩大养殖,勉强够吃就行。这样的结果就是——

好不容易过完正德五年的冬天, 在开春的时候,部族内的食物有点不够吃了。

达延汗很快发现了这一点。

他的孙子阿拉坦迈着小短腿跑过来,这是孩子今年四岁,名字是“金子”的意思。小孩是达延汗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的第二子, 巴尔斯在对永谢布部的一战中表现骁勇, 连带大汗对他家的孩子高看两眼。

今天医生确诊说是麦粒肿。

开了眼膏和眼药水给我,我热敷了眼睛,今天晚上眼睛不疼了。

第770章 朱厚照做好人(61)

◎明武宗换骆驼◎

正德六年, 三月,帝春猎于野。是月, 小王子入河套, 犯沿边诸堡。

◎明武宗当街打人◎

丰洲滩是一个很神奇地方, 它在书上多次留下痕迹。

它是秦汉时期的云中郡,是北朝的敕勒川。它是宋辽元时期的丰州, 以盛产粮食荞麦而闻名。从前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安居乐业, 在进城的路上甚至能看到弯下的麦穗,闻到扑鼻的麦香。

曾有诗云:晴空高显寺中塔,晓日平明城上楼。车马喧闹尘不到, 吟鞭斜袅过丰州。

丰洲滩有一座高耸的佛塔,萧靖还没进城,抬头能看到塔顶的模样。他看到城外有许多汉蒙各族的商贩, 有推着木头车的, 有一家几口一起出来叫卖的。他们以贩卖酪、牲口、麻布和草药最多,集市虽比不得北京繁华,但也别有一种质朴的美丽。

大叔生怕他反悔:“我拿骆驼跟你换这口锅!”

一刻钟之后,萧靖牵着骆驼,飞快地带着媳妇溜走,片刻没有在村庄里耽搁。张嫣不明白他为什么走得那么急,问:“怎么不多坐一会儿?”

“你拿拼多多九块九包邮的小破锅,换人家几千块的大骆驼,换完还不跑?”萧靖跑得上气不接下气,“走,等去到丰洲滩,我们先去逛街考察地形,再商量下一步计划。”

作者有话说:

有参考《明史》:“是月,小王子入河套,犯沿边诸堡。”

蒙语是她新学的,讲得并不流利。村里养骆驼的大叔没听懂,一脸警惕地看着她。估计人家心里在想:你有锅关我屁事?你是在炫耀吗?

萧靖挑了家里最小的锅,一次只能煎一个鸡蛋的那种。明朝的铁锅对于蒙古人而言很值钱,丰洲滩算是□□线小城市,偏远地区的物资得来不易,这样的锅在丰洲滩的价值甚至比在北京城更高。

他对着养骆驼的大叔,用蒙语说:“我有这样的锅,能跟你换一头牲口吗?”

大叔看到萧靖拿出来的锅,先是笑,然后是摇头。他以为眼前这个人在开玩笑:“这样的锅太小,不能做饭。”

“不不不,这样的锅不仅可以煎蛋,还能拿来煎牛排!这个锅是传家宝,能够传给你的孙子和孙子的孙子!”

“我不!”张嫣义正言辞地拒绝,“您要是累了,到后头骑马去。这匹骆驼温顺得很,我自己一个人也能骑。”

“切,小气。”萧靖骂骂咧咧地爬上后面的马背,乔装的锦衣卫们低垂着眼睛,当作是没看见万岁和娘娘在玩闹。

骆驼咧开一嘴臭臭的大黄牙,脖子上的驼铃跟着叮叮地响,这个畜生仿佛在嘲笑妻管炎的男人。

“笑啥?”

“再笑就把你做成驼毛毯子!”

“听闻汉人都很会种地。”

“如果他们听话,我会留他们在丰洲滩种地。以后丰洲滩会成为蒙古的粮仓,每年我过去劫掠几回,收来的东西肯定够吃。”

“不对,干脆立几个汉人为领主,叫他们对我蒙古上贡,连出兵都省了。”

==

三月的丰洲滩还是挺冷的。

典哥儿有点紧张地说:“可我不改姓张啊。”

“不姓张也没关系!”顺儿点着小脑袋,“反正你要听我的话,跟我一起孝顺姑母!”

典哥儿左顾右盼:“你姑母是谁?”

顺儿偷偷指着张太后:“姑母就是姑母!”

典哥儿摇着脑袋:“不对,万岁教的,太后娘娘是我的叔婆!”

大汗从来都不是乐善好施的好心人。

他在某些人身上愿意花钱,是为了来日能够十倍、百倍得得到收益。对于一个蒙古大汗而言,赚个十万八万的小项目跟小水花似的,根本无法引起他的兴趣。

有什么项目能够吸引他投资的呢?

比如能够影响一个国家的……宗教势力?

等儿子们都离开之后,达延汗喃喃道:“那些人从大明仓皇逃出来,不知道有没有带着什么保命的好东西?如果巴尔斯抓到那些人,这些人为我所用,他们能为蒙古带来什么?”

他这个计划得到儿子们的一致赞成,尤其是第三子巴尔斯那是举起双手,站出来大声说:“父汗,我愿意领兵前往河套。”

巴尔斯看了看前头的大哥图鲁和二哥乌鲁斯,心里没有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对。两个哥哥皆有被俘的经历,导致蒙古赔了大明许多牛马,平白失了脸面。反观他巴尔斯大胜永谢布部,眼下岂不是该轮到他出头了?

能者居上嘛!

图鲁捏着拳头,狠狠地瞪了巴尔斯一眼,还是乖巧的阿尔最可爱。

乌鲁斯乐呵呵地看着热闹,他家有妻妾怀孕,他没打算在这个时候出头。乌鲁斯那回差点折在永谢布部领主永不剌的手里,事后他意识到一个事实——

“大汗, 大汗——”

阿拉坦穿着羊皮小袍子,过来抓着大汗的袍角。别的堂兄大多数害怕大汗,阿拉坦却是不怕的。小孩仰着脸蛋,问:“大汗,你能给我一头小牛犊吗?”

达延汗一把将孙子提起来,问:“为什么阿拉坦想要小牛犊?”

“因为我的牧民家里没有小牛犊,所以我想问大汗要。”阿拉坦童言无忌地说,“牧民大叔说,去年母牛和公牛没有在一起睡觉,所以今年我没有小牛犊。可是大汗,我想要一头小牛犊,我想要和小牛犊玩。”

“母牛和公牛没有在一起睡觉?”达延汗一听就懂了,他大叫一声,“糟了!”

——摘自《明史》

==

要说的鞑靼部这一边,达延汗在正德四年十月犯延绥、花马池不成,恰逢永谢布部领主亦不剌在举兵叛变(757章剧情)。大汗于宣称追杀亦不剌及永谢布部罪人, 鞑靼集中兵力追击永谢布部。

鞑靼人忙着清理门户,所以他们在正德五年并没有对明朝干什么抢劫的大事。达延汗带着儿子们一路向西追击亦不剌,将永谢布部人赶到青海一带。

打仗是很费钱的一件事情, 达延汗派兵攻打叛徒亦不剌是为了尊严, 他并没有从这场战争中得到多少油水。去年蒙古人内部几乎打了一年的仗,畜养的牛马是越来越少。许多牛马是被当作军粮吃了,有些是战损、病死的或者被杀死的。

之前写了达延汗的长子图鲁、次子乌鲁斯,这一章讲到他的第三子巴尔斯。在正史里头,前面两个哥哥死得早(图鲁早逝,乌鲁斯被亦不剌刺杀身亡),所以在达延汗死后,鞑靼的大权一度落到第三子巴尔斯手里。

巴尔斯的次子阿拉坦(本章出现的小孩,目前四岁)很厉害,史称俺答汗。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俺答汗兵临北京,史称“庚戌之变”。俺答汗在位的时候,许多白莲教徒逃到蒙古,其中的丘富、赵全、李自馨、王廷辅、吕西川、张彦文、刘天麟等人逐渐成为丰州滩地区的各个领主,他们一边在丰洲滩搞建设,一边给俺答汗做思想工作。白莲教徒煽动俺答汗称帝,可能这是俺答汗频繁南下与明朝开战的原因之一。

一句话总结,男主这几章大概是想要把未来几十年的事情解决了。要是他现在不努力的话,快六十岁的时候被白莲教和蒙古人打到北京城,那就哦豁了。

这几章情节显得有点无趣,可能有好多小天使觉得情节好烂,我这边看到的收益也好凉。可能是我表达的不好,我想要写出来万岁“勇敢猪猪,不怕困难”,结果写得万岁像一个傻雕 :)

第771章 朱厚照做好人(62)

萧靖很不服气,他觉得自己家这个锅最实用,才不是因为他抠门。他给大叔示范一次煎鸡蛋、炒鸡蛋、煎牛排之后,大叔瞬间被这个锅征服了。

煎出来的蛋白是焦香的,边沿有点脆,里面的蛋黄却是浓稠且甘甜的。炒出来的鸡蛋很嫩,因为用牛油炒的,撒上胡椒粉和食盐之后是一阵浓香。而草饲牛排比谷饲牛排更考验烹饪者的技术,所幸万岁的技术挺好的。

他煎出来的牛排滋滋冒着油,切开之后是漂亮的粉红色,一看就很嫩。

“富贵,我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鸡蛋和牛肉!”大叔吸溜着溏心鸡蛋流出来的蛋黄,一口鸡蛋一口牛排,几乎要和“萧富贵”称兄道弟。他急迫地问:“富贵,你能把这个锅卖给我吗?”

“我不卖!”萧靖把手一叉,“我想要骆驼,一只毛茸茸的大骆驼。”

万岁不敢骂老婆,对着骆驼怒目而视。

骆驼是萧靖在丰洲滩附近的村落换的,代价是一口煎蛋的小铁锅。张嫣没骑过骆驼,她看着毛茸茸的骆驼走不动路了,说怎么着也得骑一骑。

有点像是到了旅游景点,要花上几十块钱体验特色项目的样子。

“那就买一头骆驼!”万岁大手一挥,“买到手之后,想怎么骑就怎么骑,比租一会儿划算多了!”

别的姑娘到了旅游景区,花三十块钱骑十分钟的骆驼。而皇帝家养的自然是不一样,小张用结结巴巴的蒙语讲价,“我有锅……有毛的骆驼……”

呜呜的风声中夹杂着驼铃的声音,还有人脚步的声音,还有心思涌动的声音。

万岁戴着蒙古人的帽子,穿着蒙古袍子,把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他在路上走着,牵着一头双峰的骆驼。骆驼上坐着一个年岁不大的姑娘,姑娘头戴面纱,隐隐能看出眉眼如花。万岁看着远处的城池,回头问:“唉,你在骆驼上面坐了那么久了,也该轮到我坐坐。”

小张:“哈?”

哪里有人叫老婆下来走路,换他自己坐上去的?

找打啊!

“叔婆是什么来着?”顺儿找到太后说话,问张太后,“姑姑,您是典哥儿的叔婆,那么我是他的谁呢?”

“你是他姑!”张太后摸着侄女的小脑袋啊,笑着说,“顺儿这会儿当姑姑了,典哥儿该是你侄儿,你叫你侄儿听你的话。”

“哈?”

典哥儿蒙圈了,他突然得了那么一个姑姑,还不如喊张顺儿做姐姐呢。

作者有话说: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