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第124节

红楼之林如海重生 第124节(第1 / 2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林如海早已不在意曾经和贾家有关的一切人和事,但是对于有些本事的人,哪怕不认识,他也并不会吝啬相助。

柳玉荷心里对林如海愈加敬重,恭敬地道:“理应如此,若是堂兄考不过,那就是他没有能耐,如何能怨大人?”

林如海一笑,当即修书一封,交给柳玉荷。

俞恒虽然很给岳父面子,却也没有直接收下柳湘莲,而是当众亲自考校。

不几日,柳玉荷带着柳湘莲前来拜谢。原来凭着一身武功,柳湘莲竟已被俞恒取中了。参加考校之人足足有二千之数,最终只取中三百名,现今都归俞恒掌管,数日后便要送进大营里和将士一同受训,并学习诸多战术等等。

林如海脱口而出道:“柳湘莲是你堂兄?哦,是了,你们同为理国公府旁支子弟,不曾想他竟是你堂兄。我恍惚听说他前几年因事外出,去年九月才进京?”

柳玉荷没想到林如海居然连柳湘莲这么一个小人物的事情都如此清楚,怪不得他能做到如今的官位,深受圣人信任,遂道:“大人说得不错,那年他因打了荣国府一位姓薛的亲戚,怕被他们寻仇,所以出京避祸去了。那位薛大爷也因挨打不好留在京城,出门做生意,今年遇到盗匪,被学生这位堂兄救了,两位结为兄弟,一同回京。”

一段故事说完了,柳玉荷才想起荣国府是林如海的岳家,不由得涨红了脸,毕竟柳湘莲打的是荣国府的亲戚,即使后来又救了他。

林如海莞尔一笑,道:“你不必如此,你这位堂兄是个有侠义之心的孩子,想必打人也必有缘故。”柳湘莲的事情他清楚得很,被薛蟠调戏方揍了他一顿,后来见薛蟠落难,却又不计前嫌地出手,可见本心之正。

听到他不怪罪,柳玉荷登时松了一口气,羞赧地道:“学生这位堂兄素来洒脱不羁,浪荡惯了,家慈和姑母都管不得他。近来宁国府珍大爷的小姨子因堂兄拒婚自缢死了,宁国府闹着要拿学生这位堂兄,偏这位堂兄又有些痴处,认为尤姑娘是刚烈之人,后悔莫及,这几个月竟像是看破红尘的模样儿。家慈和姑母都不放心,学生心想,这位堂兄武艺超群,与其出世做和尚道士,倒不如寻个差事,有了正事做,便不会再想这些念头了。”

虽然知道长庆帝英明神武,而且赏罚分明,这件事绝不会牵扯到自己家,甚至也不会牵连贾琏父子,但是林如海还是有些烦闷,此事一出,林家亦是首当其冲地受到哪些对自家不满之人的抨击,即使不会受损,也不会影响到自己家的名声,到底不雅。

小厮忽然进来道:“老爷,柳玉荷柳公子送了拜帖,求见老爷。”

柳玉荷?那不是林智的同窗?家虽贫,人却有志气,又极爱惜字纸,后来在自己家的书肆做些抄写活儿,贴补寡母度日,林如海一直都很喜欢他。

闻得他郑重奉上拜帖,林如海亦依礼而待,亲笔写了回帖。

收到回帖后,知晓林如海今日得空,午后柳玉荷便登门了,因他有事相求,脸上不免带了一点儿羞涩,半日都张不开口。

不能让他们继续为非作歹了,多留他们一日,他们得作践多少无辜之人?孝敬亲王立即加快了速度。不想在这时,突然传来坐镇平安州的西宁王府生了谋逆之心,不仅暗地里和贾家的一些旧部联络,还悄悄招兵买马,就算他们不是为了谋反,但是未经圣意,私自联络其他将士,又招兵买马,绝对是犯了谋逆大罪。

和西宁王府有所往来的贾家旧部是宁国府的,乃因荣国公贾代善的那些旧部早就因贾赦父子效忠长庆帝了,自然不会和其他人有所瓜葛。

不仅如此,西宁王府和王子腾走得也是极近。

王子腾是西宁王妃贾元春嫡亲的舅父,行事自然而然地就偏向西宁王府。

长庆帝龙颜大怒,忙命孝敬亲王放下手头的公务,和郭拂仙借着巡边的名头,亲往平安州查证,西宁王府在平安州盘结百年,其势极大,但是这些年长庆帝并未疏忽平安州,那里荣国公贾代善的旧部都已经由自己的心腹接手,完全能和西宁王爷抗衡而不致扰民生乱。

和上辈子贾琏一样,贾珍向尤老娘母女许诺,等尤氏死了就接尤二姐进门做正室,母女自是遂意,欢欢喜喜地拜了堂。当时,尤氏一人料理贾敬丧事,累得很了,出完殡病了一场,贾珍方有此语。如今尤氏早已痊愈,母女知自己被贾珍哄了,只是她们素日皆靠贾珍供养,不敢怨恨于他。便是贾珍时常和尤三姐亲嘴摸脸,尤二姐也不敢吭声。

尤氏对此一清二楚,奈她素惧贾珍,膝下又无子女,竟是假作不知。

消息说,那尤二姐五年前看中了一个叫柳湘莲的落魄世家子弟,如今到了婚嫁的年纪,一心改过地想等他回来,向贾珍并尤二姐立誓道一年不来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再不济就截发做姑子。可见苍天也庇佑于她,柳湘莲去年九月回京了,果然贾珍就向和他同行并为他所救的薛蟠提出此事,只说是自己的小姨子,乃是生平罕见的绝色。不料那柳湘莲素厌宁国府的风气,也知贾珍曾和妻妹鬼混,当即一口拒绝了,哪怕他如今已和薛蟠结拜成了兄弟,仍不给贾珍面子。尤三姐又气又羞,知他嫌自己不干净,遂用一根白绫自缢死了。

孝敬亲王不禁暗暗好笑,若是五年前看中柳湘莲时便洁身自好,未必不能结成良缘,毕竟柳湘莲也是个浪荡子弟,一贫如洗。偏生她在这五年中嫖了姐夫,又嫖了外甥,吃穿用度不顺心就绞衣服掀桌子,为了尤二姐又骂尤氏,还吵着闹着要去宁国府会一会她,好让自己姐姐进门,直至如今年纪大了,倒想改过自新了,哪有这样的好事?

若说是被贾珍所逼,非她所愿,倒也让人怜悯,可是嫌贫爱富总不是被逼的罢?尤氏能嫁给贾珍为续弦,娘家也有些根基,足够衣食,寡母俏女娘儿三个何必明知贾珍好色成性,偏要投奔他去?不过贪图富贵二字罢了。

长庆帝对身边的龙禁尉不放心,其中良莠不齐,多是世家子弟出身,大多都是挂着虚名,他们是花钱买来的名额,经常不进宫轮班,即使当差,自己对他们的骑射功夫也不放心,所以吩咐俞恒组建一支令自己放心的侍卫,假以时日,将会完全取代龙禁尉。龙禁尉一直都是七日一班,有些世家子弟倚仗权势,往往挂了虚名,却不用当差,也就是说花钱疏通其中的门路,轮班的始终是别人,而非自己。

龙禁尉乃是从五品,莫小看这从五品不高,可是却是在御前当差,经常在当今跟前露脸,乃是极大的体面差事,如若得到圣上青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所以,很多不愿以科举晋身的世家子弟都喜欢当龙禁尉,也曾有不少重臣都是从龙禁尉出身。

三个月后,长庆帝把原先的龙禁尉统统送到上阳宫当差,太上皇不在位不当权,令这些龙禁尉护卫便已足够,而自己不同,自己现今做的许多事都牵扯到世家的性命,必须小心谨慎。因此,长庆帝的身边换上了新的侍卫。

这支由俞恒亲自训练出来的侍卫,由长庆帝亲自赐名为护龙卫,亦是从五品,渐渐有许多世家子弟想谋得其缺,可惜的是没有任何门路。因护龙卫都是由俞恒掌管,有不少人求到了林如海跟前,毕竟俞恒是林如海的女婿,偏生林如海近因天气炎热,竟中了暑气,接着又引发了旧年在粤海尚未大愈的旧伤,他们一时之间倒也不好开口提起此事。

林如海这一病,贾敏吓得魂飞魄散,一汤一药皆亲自看过才送到林如海跟前。

林如海回思柳湘莲上辈子的遭遇,尤二姐死后他随着跛足道人斩断了三千烦恼丝,自此飘然不知所踪,他对于那劳什子跛足道人癞头和尚素有不满,便笑道:“这有何难?只是寻一件差事容易,却不知你这位堂兄可愿意?”

柳湘莲武功超群,确有大用。

闻听林如海答应,柳玉荷大喜过望,忙道:“堂兄不曾反对,只是他不喜读书,唯知耍刀弄枪,斯文差事怕是做不来。”

林如海想了想,然后道:“俞公爷奉旨组建一支侍卫,不同于往年世家子弟充任的龙禁尉,此以武艺为准,超群者更受倚重,当然,也要出身清白。你这位堂兄出身来历明明白白,人也有侠义之心,待我修书一封,叫他过去参加考校,若是他考不过,却不能怨我。”

就算是给柳湘莲寻差事,他也不能违背良心,以公谋私。

林如海笑道:“你和智儿一处读书,亦是我的子侄,不是外人,有话直说罢。”

柳玉荷心里一暖,他最敬林如海便是因此,他从不曾倚仗出身富贵,身处高位就看不起穷困之人,亦资助了许多贫困学子读书,所以听了林如海的话,他踌躇了片刻,道:“学生想走大人的门路,给堂兄寻个差事。”

林如海一愣,问道:“你堂兄是哪位?”

至于柳玉荷为何来求自己,而不是恳请理国公府出手,自己却知道一些,他虽是理国公府的旁支子弟,但也和荣国府里贾芸一般,日子过得甚是艰难,甚至不如府里体面的下人。

柳玉荷忙答道:“学生堂兄名唤柳湘莲。”

犯了谋逆之罪,宁荣二府最终的结果已是铁板钉钉。

仔细回想上辈子平安州西宁王府的动静,林如海叹了一口气,很快就明白孝敬亲王和郭拂仙奉旨巡边的真正用意。

记得上辈子平安州的动静被发觉是在两三年后,而非如今。大概因为长庆帝比前世新帝更有本事,又早已收服贾代善的旧部,所以提前发现了。如此也好,上辈子因发现得晚了些,平安州大乱,着实费了不少心思,百姓吃了不少苦头,今生倒能避免了。擒贼先擒王,只要孝敬亲王查明实证,先抓西宁王爷,一切都容易了结。

郭拂仙足智多谋,有他给孝敬亲王出谋划策,定能平安抵达平安州,也会有更恰当的借口,不会被西宁王爷发觉来意,徒生忌惮。

罪魁祸首终在宁,谋逆可是十恶不赦之首。

接着,孝敬亲王又查到了贾珍与已逝儿媳秦氏偷情之事,说是偷情,倒不如说是贾珍强逼,而那秦氏便是因不堪受辱而自缢身亡。

不敬、不孝、内乱,此十恶不赦之三罪也。

孝敬亲王气道:“怪道都说他家不干净,真真是玷辱了本王的眼睛!严办,必须严办!”

别人家皆是家丑不可外扬,宁国府却是毫无顾忌,他们家逗蜂轩里人来人往,妓子娈童,哪有不往外说的?因而谁家都知道宁国府的风气,鲜少有清白正经人家与他们走动,偏生他们还不自知,仍然沉浸在祖宗的荣光中。

荣国府略好些,所谓略好,也仅是相对宁国府而言,荣国府做下的违法之事并不比宁国府少,只是更隐秘些。大约因为唯一一个好色贪杯又下流的大老爷贾赦远离京城,剩下贾政迂腐方正,又有贾母坐镇,所以不曾出现这些肮脏下流之事,偶有几件也都在下人中,不过因宝玉的无知无礼,常在一处与他厮混的姊妹们名声并不好。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