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47节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47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对自己说,不要过于敏感。大姐头,不对,魏檗,只是经历比较多,比较优秀的年轻人罢了。能坐在这间教室里的,人人都很优秀。继续讲,按自己的节奏讲。

李烛又往后翻了一页课本,背得滚瓜烂熟的内容不用动脑子就从嘴里说出来,“雄性不育系是不能自花遗传授粉的,按照类型不同可以分为三类……”他心里却在想,下课之后,还是要跟小魏同学开诚布公好好聊一聊。

第53章 农资市场

◎农资市场◎

没想到小魏同学“被点击率”着实过高。

不过赛亚人竟然是做育种研究的,魏檗看向李烛的眼神里闪着兴奋和热切的光芒。

他看起来可不是什么循规蹈矩的人。魏檗乐颠颠的想,我先跟他搞好关系,再在我们村挂一块产学研基地的牌子,让他拉学生去实践,村里不但能赚一笔住宿吃饭钱,还能白用免费劳动力。

哈,未来太美妙,魏檗心里笑出声。

在黑板上板书的李烛粉笔一抖,断成两截,划出长长的捺脚。

多年混迹三教九流,底层打滚的经历,让他练就对危险的敏锐直觉。

啊啊啊啊,魏檗恨自己反应慢。如果当时反应过来,她一定要敲开魏潭脑壳看看里面到底装了多少黄色废料!春天是个那啥的季节不假,你自己虽然谈了恋爱,也着实不必看到个男男女女就往那方面想。

魏檗在心里给魏潭狠狠记上了一笔。

不过,无关男女,她对老哥说的赛亚人曾经有六根手指头这件事,还是有点小好奇的。

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她……她已经忘了要按魏潭说的,观察李烛右手到底有没有过六根手指。

她满心的关注和兴趣点,都集中在李烛本人身上了。

她还想和魏檗一起去逛农资市场,和魏檗合作,让油山西村代种辣椒呢。因为这些虚头巴脑的事情弄得不愉快,太得不偿失了。纪春兰把话题从魏檗身上扯开,跟那俩人说:“你们说,咱班的小老师,李烛成家了吗?”

帅哥再一次证明是话题的原动力,谢英和温荣的关注点马上转移。

“我猜没有。今天上午问他的时候我看见他脸红了。”

“不一定,你看魏檗的哥,大学没毕业就让人定了。咱这小老师,长得可不赖。”

“确实,俺就喜欢这样文质彬彬的。”温荣说:“要是年轻几岁,我就去追他。”

连水稻、玉米、小麦这些战略性主粮作物,也没有强制手段要求必须种某一品种,只能通过引导、宣传,让当地更多种植适宜本地的品种。在魏檗工作的时候,政策监管和市场已经相当规范,还会偶尔出现种了本地不适宜品种,导致没有收成的情况。

更别说现在,一切向钱看,各家农科院、研发单位手段齐出。

魏檗听到纪春兰抱怨,“现在成啥了,每家单位都要自己创收,不断推新品种。我们所地不够,新品种出的慢,都快被兄弟单位挤得工资发不下来了。”

说起来,纪大姐在的北南市,虽然不是省会城市,但因为离沪市近,比省会城市更像省会城市。农用地少,经济发达,人工贵,大家伙儿宁愿去沪市打工,也不愿意留在家乡种地。

纪大姐她们那边,必定缺土地,人工贵,所以她才想在外地找代种基地。

一路上,师傅话就没落地。

魏檗坐在后排,窗外高大的法桐掠过。通过纪春兰和司机师傅的聊天,她才琢磨出来为什么纪春兰对自己这么热情。

她穿来之前,也在农科院待过。虽然地方不同,每家单位各有际遇,但在时代的浪潮前,总体经历是大差不差的。

八十年代之前,农资——化肥、农药、作物种子,作为战略物资,一直是国家统一调配。特别是作物种子,有严格的适种区域和主要栽培区域。比如,湖南的水稻,卖到黄淮地区种,是犯法的。

这个规定,其实有一定道理。

纪大姐竟然,竟然请她们坐“专车”?!这得多少钱啊。

温荣看看纪春兰,竟然有点不敢上车。

纪春兰爽朗大笑,她相信,这次出行,会让三个“小妹妹”印象深刻。

“走啊,上车,都傻了吗。”

魏檗率先反应过来,做了个请的姿势,让纪春兰先上车:“大姐,你请。我们跟着你。”

魏檗真的有点不好意思,她掏出一把零钱,还没点齐,被纪春兰一把抢过。

纪春兰强硬把零钱塞回魏檗包里,“这点能力姐姐还有。再掏钱,就看不起姐姐了。”

好吧。魏檗不再和纪春兰争辩,只是和纪春兰约好,下次再去,由自己付钱。有来有往,关系才能长久。

四个人说着话站在街边。

不一会儿,过来一辆售票的公交大巴车。谢英往前走了两步,被纪春兰一把拽了回来。

魏檗这次一愣, 反应过来。

她们现在出行,别说汽车, 自行车都没骑过来, 要腿着去。

“啊……”她也真心实意感叹了一句,“好远啊,出行不易。”

“瞧你们一个个的。”

纪大姐点点她们三个,温荣和谢英无所谓,魏檗她是一定要拉去的。但大家都是一个宿舍里的,如果只拉魏檗去,分成两拨, 似乎在拉小团体,显得不太好。

“哎呀,可惜。”

纪大姐连道可惜。

魏檗说:“我哥打算毕业回原籍,不留省城。”

这下不但纪大姐,连谢英和温荣都忍不住出声,“为啥?”“留省城多好。”“北山大学的毕业生可是天之骄子。”

魏檗想起自己老哥忽悠秀秀姐的话……什么宰相起州加七恶群把留意齐齐散散灵思看更多文郡,猛将发卒伍,太耻了,她没魏潭那么厚脸皮,说不出口。她只能给三位大姐提炼中心思想,“我哥想先下基层锻炼。”

笑死, 李烛想聊根本没机会,要排队。

下午的课刚上完,魏檗便被纪大姐拉走, 宿舍搞“团建”,和谢英、温荣一起去农资市场。

八十年代的城市,还没有像摊大饼一样四散摊开, 农资市场离学校, 纪大姐说, “十多里路”。

才五公里, 不远,开车十多分钟。

魏檗正想说不远, 谢英和温荣却齐齐叹了声“好远”,要打退堂鼓。

他不动声色写完板书,回身环视教室里的“学生们”。

四十个学生,三十九个昏昏欲睡。

只有“大姐头”目光炯炯的盯着他。

李烛第一反应,是自己讲错了。他连忙把板书扫了一遍,亲代子代,父本母本,遗传规律显隐性,没错。

他暗暗松了口气。

嗯?

对,因为李烛竟然是给他们函授班上作物育种的老师。

据魏檗的经验,刚毕业的年轻老师,评职称压力大,敢创新,干劲儿足。

他竟然是研究作物育种的。

这可真是打瞌睡送枕头。如果是老教授教育种,自己的新技术新观念不但容易和老教授起冲突,寻求起合作来,也不见得会有多顺利。毕竟经历过那个年代风暴的人,多数和老谢一样,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不会认同太超前的做法。

哈哈哈哈。

谢英毫不留情嘲笑她,“不行,你太黑,再年轻几岁也够呛。”

“诶,别说,小魏,你……”

“不,我不喜欢。”魏檗抢先开口,赶紧制止大姐姐们的拉郎配。

不过这时她突然后知后觉反应过来,老哥魏潭反复强调的“不要被李烛骗了”、“不要被人模狗样的男人骗了”是什么意思。

巧了不是,魏檗她们西河市,黄淮大平原,一个字,穷,两个字,土穷。

地多,人多,没钱。

因为各地气候环境不同,在一个地方种得好的品种,拿到另一个地方,可能会因为不适应另一个地方的环境,导致产量大幅度下降。

在粮食极为紧张的事情,一个地区当年收成不好,是要饿肚子的,不得了的大事情。

并且长途运输,还容易造成各地病害、虫害大交流,造成病虫害大爆发。

所以八十年代之前,各省统一调配农资。农科院负责研究生产种子,每年财政直接给钱,按照下发的计划任务,有多少需求生产多少。

但到了八十年代后,市场全面放开,农资经营一步一步变成了纯粹的市场行为。

有了魏檗提醒,谢英和温荣也反应了过来,连连请纪大姐先上车。

纪春兰也不推辞,打开前门坐了进去,见魏檗三人从后门上了车,对司机说:“走青年路,去农资市场。”

“好嘞。”司机师傅十分复合魏檗的“刻板印象”,及其健谈。

就着纪春兰的话头往下聊,“看来您常去。路熟。”“是学校里的教授吗。”“科学院的专家啊,不得了。”“农科院不就是农业科学院?”

“现在农资市场可比以前乱。”“您了解啊,您肯定比我了解。”“公家单位都没饭吃吗,不能够吧。”…………

纪春兰指指被她挥手招过来,停在公交后的黄色面包车说:“坐那个。”

“啊?啊!”

谢英的神色从迷茫转为震惊。

魏檗和温荣也吃惊的看着纪春兰。魏檗吃惊于现在竟然已经有了招手即停的出租车。而温荣本来以为,纪大姐请客,让她们坐公交车已经很奢侈了。

要知道,前几年,这些“面包车的士”可是只收外汇的。只有外国领导人、外宾来,才能约到。

纪春兰学历不高, 能到如今的位子, 靠的全是会做人。

她点点魏檗三个人, 拿出老大姐的派头,跟她们说:“不要抱怨路远,今天大姐带你们开开眼界,请你们坐车。”

“哇!”

“那怎么好意思。”

谢英和温荣立马转变了态度,嘴上说着不好意思,身体却很诚实的往校门外站台走。

“真不错,小魏,你哥错不了。你也错不了。你姊妹俩将来,都有前程。”

有了纪大姐的评价打底,温荣又意动了,跟魏檗说:“妹子,我爱人有个表弟,在省城上班……”

“太远了。”魏檗干脆找理由拒绝:“我不想异地。”

温荣犹不死心:“以你的本事,调省城来还不容易。”

纪大姐给魏檗解围,说:“小魏还小,不想找可以再等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