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3节

清穿之嫡长孙他太难了 第13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嗐,老天保佑,还好他这辈子的额娘与阿玛身份足够尊贵,自己也是父母的第一个孩子,起码现阶段,是没有人敢在明面上惹他们毓庆宫的。

窗外的雪下得愈发大了,呼啸的寒风卷着雪粒子噼里啪啦的敲打在木制的窗棂上。

两个妯娌又聊了一会儿,眼看着窗外天色越来越昏暗,快到储君回东宫的时间了,伊尔根觉罗氏就顶着通红的眼圈起身告辞离开了。

瓜尔佳氏抱着怀里的儿子将大福晋送到大厅门口。

母子俩目送着伊尔根觉罗氏的背影消失在茫茫雪地上,太子妃摇头叹了口气,她将自己放在了大福晋的位置上思考,一时之间铺天盖地的憋屈与心酸尽数涌上心头,半晌无言。

同他一样早产出生的弘昱堂弟,身子骨没有他长得结实,禁足期快结束的惠妃娘娘就特意派人给他们汗玛法递了个口信,表示她希望可以亲自抚养嫡孙,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太医勤加照看弘昱堂弟的身子,另一方面也能弥补当年大伯胤禔一满月就被送到宫外抚养,对惠妃造成的遗憾。

两个强大的理由成功说服了他们汗玛法,今日一大早惠、宜、荣三妃刚解除禁足,惠妃娘娘不顾天上飘着雪花,就火急火燎的给宫外传信,午后让大伯母进宫一趟将弘昱堂弟给送到延禧宫里抚养。

大伯母这也是刚从延禧宫里过来不久。

听完这个瓜,弘晞的脸上立刻露出了“老爷爷、地铁、手机”的离谱表情包。

不理解,他真的不理解,在这规矩森严的清朝宫廷里,若是妃嫔因为位份低微不能抚养自己的亲生孩子就算了,眼下惠妃却直接另辟蹊径的把孙子也抱到膝下亲自养育了。

弘晞听到他额娘的话,立刻懵逼的抬起了毛茸茸的圆脑袋瞅了瞅瓜尔佳氏,又疑惑不解的看向坐在对面的伊尔根觉罗氏。

从瓜尔佳氏第一句话的“大嫂”二字,弘晞就知道眼前之人是他大伯母了,他也知道历史上大阿哥的嫡子就叫“弘昱”,堂弟这是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了吗?为什么他额娘要说出这种话来安慰大伯母呢?

看着脖子上挂着金镶玉项圈的大侄子,无意识攥着两个肉乎乎小拳头,骨碌碌转动着眼珠子,似模似样的听着她们俩说话,伊尔根觉罗氏的鼻子一酸,眼泪瞬间就控制不住的流了出来。

弘晞见状,更是惊得瞳孔地震,莫不是弘昱堂弟“早夭”了?

第17章 孙子开口

听到弘晞的小奶音,坐在软榻上的两个女人齐齐转过了头。

面容仍旧苍白得仿佛是屋顶积雪的伊尔根觉罗氏轻咳一声,目光温柔的对着瓜尔佳氏笑道:

“娘娘,我也来了好几回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金团睡醒了。”

刚从宫女手中将宝贝儿子接到怀里的瓜尔佳氏闻言不由哭笑不得地说道:

“大嫂有所不知,金团整日就像是个小猪崽一样,吃饱了玩一会儿就呼呼大睡,大多数时候太子爷从前殿忙完过来了,他也不买账,盖着小被子照睡不误。”

喝完母乳、吃完辅食,刚满十个月大的弘晞用两只小胖手牢牢抓着自己摇篮小床四周的光滑木栏杆,双腿颤颤悠悠的踩着身下的褥子,扒着木栏杆站了起来。

今日是圣上回京的日子,皇太子得率领诸位阿哥以及朝臣们恭迎圣驾。

看着笑脸盈盈的太子妃从宫女们端着的托盘里拿起一块象牙白的团龙玉佩往储君腰间挂,弘晞忙冲着正说笑的夫妻俩,奶声奶气一个字一个字往外蹦道:

“阿,玛,金,团,出,去,玩儿~”

听到儿子意料之外的小奶音,夫妻俩瞬间停止聊天,齐齐转头往摇篮小床上看。

弘晞听他阿玛朗读完他汗玛法写给他的话后,总觉得听着有几分耳熟。

吃饱喝足,照旧在地毯上爬来爬去的嫡长孙,爬到门口处时,脑子中灵光一闪,蓦的想起了前世曾无意间刷到的一个小视频:

【英砸,开门,逮滴!】

趴在地毯上的小奶娃瞬间险些笑麻了。

第18章 首次露面

二月底,做好远征准备的康熙任命太子胤礽监国,兵分三路,率领大军奔赴蒙古。

三月底,春和景明的日子里,四阿哥胤禛的嫡长子在南三所中呱呱坠地④。

然而作为嫡亲玛嬷的德妃对此表现的却非常冷淡,除了派自己身边的嬷嬷去南三所瞧了瞧,照例赏赐了些东西,就不再管了。

反倒是小佟佳贵妃凭着四阿哥“姨母”的身份,在南三所忙前忙后的同时,还不忘抱着襁褓中的小阿哥,感叹一句:“在长生天的长姐若是看到自己做皇玛嬷了,肯定会高兴的不得了的。”

东宫外的纷纷扰扰,躺在摇篮小床中的弘晞无瑕顾及。

不相信天下间会有不挑食小孩的太子爷,闲来无事捏着勺子亲自给自己儿子喂饭,看着好大儿喂啥吃啥,一小碗糊糊饭吃完后,还用两只小胖手捧起自己的饭碗,“咿咿呀呀”地奶声叫着再来一碗的好养模样。

对比其当年的自己,胤礽都不禁有些汗颜,但要面子的储君绝对不会承认自己不如他的好大儿的,脸上挂着欣慰的笑容,用一句“金团不挑食这个好习惯,像孤!”来给自己强力挽尊。

早就从皇太后口中听说了储君幼年搞笑囧事的太子妃,坐在一旁憋笑憋得俏脸通红。

……

翻过来年,料峭春寒一点点褪去,御花园中的草木竞相复苏。

住在南三所的三福晋董鄂·花妍在风雪天里顺利诞下了一名哭声响亮、两条小短腿蹬得很有劲儿的小阿哥。

与早产的两个堂哥不同,三阿哥的嫡长子是足月生产的。

刚结束禁足不久的荣妃马佳氏高兴的给在三阿哥院子和钟粹宫中当差的宫人们多赏了一个月的月俸。

等腊月初,三阿哥的嫡长子满月那日,康熙大手一挥给自己的第三个嫡孙,赐名“弘晴”②。

但与衔玉而生的弘晞、以及体弱难养的弘昱比起来,没有什么明显特点的小弘晴,关注度就显得相对有些低了。

紫禁城降下了康熙三十五年冬日里的第一场雪,寒风呼啸,金黄色的琉璃瓦屋顶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积雪。

除了德妃之外,被禁足也快满百日的惠、宜、荣三妃总算是被帝王从各自宫室中放了出来,可以自由活动,呼吸冷冽的空气了。

毓庆宫的屋檐下挂满了近一尺长的透明冰溜子。

雪花纷飞间,东宫的地暖、银丝炭盆烧得正旺,内室里温暖如春。

已经学会灵活抬头的弘晞,穿着一件金黄色的小衣服,戴着虎头帽,吃饱喝足后,除了照旧在脑袋里不停歇的呼喊他的系统外,就宛如一只四脚朝天的小乌龟般,蹬着两条腿,努力学着翻身子。

不得不说,听完今日的事情,弘晞对尚未谋面的惠妃生出了一丝忌惮,同时也对小弘昱生出了一些同情。

想到历史上这位堂弟刚刚二十岁出头就英年早逝了①,弘晞无意识地吃着自己的小胖手,琢磨着若是以后这个小堂弟的性子不惹人讨厌的话,等到他们见面了,他这个伪小孩会对小弘昱友善些的。

……

十月结束,刚刚步入十一月。

宫里的皇三代中又添了一个哇哇大哭的小奶娃。

明明当年她就亲身体会过了母子分离,一个养在宫外,一个住在宫里,高高的红色院墙分隔开母子二人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但她偏偏还这样干了,将当年自己尝过的苦楚再次施加在任劳任怨的儿媳妇身上。

看着伊尔根觉罗氏悲伤的模样,弘晞下意识就往他额娘怀里钻了钻,心中五味杂陈。

作为前世被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他觉得自己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虽然祖父母对他极好,但在年幼无知时,他日日夜夜都坐在大门口期盼着他的父母可以常回大学家属院里看看他。

然而没有希望,就不会生出失望。

上辈子,他父母为了各自的事业、彼此正温馨的新家庭无论如何都不愿意接手抚养他,而大伯母却是明明舍不得自己孩子,但慑于这个时代的孝道与权势不得不把自己的儿子交给婆婆养。

“娘娘,我也知道你说的话有道理,可弘昱毕竟是我差点丢掉一条性命才艰难生出来的孩子,下午我将包在襁褓里的他送到延禧宫中交给惠妃娘娘抚养时,不瞒你说,听着他弱声弱气像个小猫崽子一样的哭声,我觉得呼吸都难受,走到你这毓庆宫了,还隐隐约约似乎能听到那孩子在身后哭呢。”伊尔根觉罗氏眼圈通红,泪流满面的哽咽道。

“唉,大嫂,我能理解你的感受。”

瓜尔佳氏闻言叹息一声,忙从身旁的宫女手中接过干净的帕子递给坐在对面的大福晋擦眼泪。

弘晞越听越困惑了,好端端的惠妃咋养起孙子了?

在接下来的一炷香时间里,支棱着小耳朵认真听的弘晞就搞明白了,原来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大伯家又闹出事情来了。

听到自己额娘这明贬暗褒的话,坐在太子妃怀里的弘晞脸红了一瞬后,立马就又骄傲的抬起了小胸膛,能吃能睡,他才会长得快啊。

坐在对面的伊尔根觉罗氏将弘晞脸上的小表情尽收眼底,眼中满是羡慕与喜爱,说出来的话却像是暮春时节的落花般带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惆怅与落寞:

“小娃娃就得这样,吃的多,睡的多,才会长肉,长个子。”

听出大福晋语气中的失意,瓜尔佳氏也不禁叹了口气,伸出右手拍了拍伊尔根觉罗氏的手背温声安慰道:

“大嫂,你也得照顾好自己的身子才是,除了弘昱外,你还有大妞她们呢,说句不好听的话,若是你真的撑不住了,那大妞她们姐弟五个未来哪有好日子过啊?你也不想让你在大阿哥府中的苦心多年经营,都拱手让于旁人吧?”

等弘晞在父母的期待下,终于“努力”的学会了怎么喊“汗玛法”、“乌库玛嬷”、“郭罗玛法”、“郭罗玛嬷”、说一些简单对话时,京城已经入夏了,桃子、杏子的青涩小果子高高挂在枝头上,紫禁城北面的景山上绿荫繁盛、朵朵夏花盛开得灿烂。

五月初,远在蒙古的康熙彻底收拾掉噶尔丹的残部,将整个喀尔喀蒙古纳入清朝的版图中,归清廷管辖①,噶尔丹死亡后,亲征胜利的康熙也意气风发地率领大军准备班师回朝了。

……

五月十八日,清晨卯时末,早膳用罢,毓庆宫后殿的内室中气氛正愉悦。

穿着一袭杏黄色四爪蟒袍的胤礽,收拾齐整,精神抖擞,俨然一副准备要出宫的模样。

七个月大的弘晞,学会了坐。

八个月大的弘晞刚刚学会爬,就像是被上了发条般,急不可耐的在屋子的地毯上咧嘴笑着爬来爬去,使得太子妃不得不将内室中的家具边边角角都用软布仔细包上了,还让宫人们一天换一次地毯,每个时辰检查清理一遍地毯,生怕自己的宝贝儿子“傻乎乎”的捡起地上的脏东西往嘴里塞。

九个月大的弘晞在太子、太子妃的耐心教导下,终于学会奶声奶气的喊“阿玛、额娘”了,胤礽高兴的连忙把这事写在了发往前线的家书里。

康熙仔仔细细看了三遍家书,都没有找到自己想看的字眼,不禁叹了口气,伸手拿起沾了墨水的毛笔,在给东宫的家书回信上龙飞凤舞的霸气写了极其简短的一句话:【孙子,开口,汗玛法!】

收到家书回信的东宫夫妻俩面面相觑、哭笑不得给大字还不认识一个就伸着小胖手着急抓信纸瞅的儿子读了信上写的内容。

康熙三十六年,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晚宴上,已经在永和宫中整整被禁足了半年的德妃乌雅氏,在四阿哥胤禛、五公主温宪、十四阿哥胤祯对着万岁爷的百般求情下,次日,正月十六一大早,已经足足大半年没有仰头看过太阳的德妃总算是恢复了自由。

可往年元宵佳节结束后,总会去永和宫中坐一坐、喝盏茶的康熙,今年正月都过完了,也没有去过一次永和宫。

德妃娘娘的圣宠明显不比以往了,失去手中宫权的惠、宜、德、荣四妃也肉眼可见的在宫中行事收敛了起来。

二月二,龙抬头刚过,去年二次亲征准格尔的康熙,由于垂死挣扎的噶尔丹迟迟不肯投降,为了彻底灭掉野心勃勃的噶尔丹,康熙在早朝上宣布第三次亲征挂帅的消息③。

弘晞知道历史上准格尔部有多难打,打死了一个噶尔丹,又来了一个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喇布坦。康熙、雍正、乾隆,父、子、孙用了三代人的精力与时间,才完全平叛掉了西北的叛乱,将整个西北纳入清廷版图,有了后世的天山秀美。

爆竹声中一岁除。

腊月底,已经满半岁大的弘晞在张太医的建议下,开始添加辅食了,除了照常喝奶外,每顿还要吃一小碗滴了香油的鱼肉糊糊。

看着嫡长孙不用人哄、脖子上系好浅蓝色的饭兜兜,就开始香喷喷的吃起了自己的糊糊饭,小小一个奶娃娃竟然不挑食,肉、蛋、菜全都吃的乖巧模样,使得何柱儿忍不住回想起当年一岁多的太子殿下吃饭时的大阵仗。

那个时候的小太子吃饭时,不仅所有宫人们得哄着他,还要与他斗智斗勇,往小太子嘴巴里喂一根青菜就像是要了太子殿下的小命一样,戴着金黄色虎头帽的小太子瑞凤眼中噙着小泪花,还顾做强硬的姿态,板着一张小圆脸,一口一句含糊不清的小奶音:“放四(肆),何柱柱(儿),咕(孤),不要,吃,菜菜!”

遥想费力的往昔,又对比省心的现在,作为当年喂太子殿下吃饭主力军的贴身太监何柱儿恨不得当场“嗷”一嗓子哭出来。

可惜自从满月当天,在他脖子被皇太后戴上金项圈的那一刻,弘晞清楚的听到了一声系统的电子音在他脑袋中响起外,这两个月的时间里,他的系统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样,从未再给他一句回应,这不得不让弘晞从心中生出一股子狐疑:莫非这个清朝奇奇怪怪的,他这个胎穿金手指也是个半成品?但无人可以解答他的问题。

下午申时三刻,室外风急雪大,阴沉的天空隐隐瞧着竟然有几分暮色黄昏的感觉。

午休睡了一个多时辰的弘晞刚张嘴打了个哈欠,用小胖手揉了揉眼睛,就听到屋子里传来了一个陌生的温柔女声,他的小手一顿,“啊啊啊”奶声奶气的叫了一声,就被一直站在小床边守着的宫女隔着木栏杆抱了出来。

“咿呀~”

看到自己额娘正坐在窗户边的软榻上,与一个穿着深紫色冬装的女子聊天,弘晞立刻在宫女怀里蹬了蹬穿着虎头鞋的脚丫子,冲着软榻的方向咧嘴喊道。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