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1941重启波斯 > 第一百四十一章:平息巴士拉叛乱

第一百四十一章:平息巴士拉叛乱(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陛下,巴士拉的乱民我们应该怎么应对?”曼苏尔问道。

巴士拉的情况并不算事难题,但是该怎么做必须要巴列维做决定。

君主制国家最忌违臣子替君主做决定,所以曼苏尔才会特地询问巴列维。

“嗯...,把巴士拉的骚动是1场叛乱,每1个巴士拉居民都是叛乱的士兵,这件事情交给军队去处理。”巴列维没有丝毫犹豫的说道。

巴列维正愁‘沙漠农场’里面的农夫变少了,巴士拉的居民简直都是天赐的劳动力。

生活在原伊拉克土地上的伊拉克人大约还有1百万人。

随着伊朗和伊拉克战争的结束,1场人口大迁徙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演。

伊拉克人会派出政府官员劝说当地的伊拉克人离开。

因为之后伊拉克政府还指望这群迁移过去的伊拉克人养活,所以不敢采取太过强硬的手段,以免惹得国内更加哀声怨道。

伊朗这边的手段就强硬的多了,直接派出军队和边防军驱离当地的伊拉克人。

除非是为了建立1个海水淡化的试验城市,比如说阿巴斯港。

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足以让巴列维为其付出1些代价,但也仅限于阿巴斯港而已。

其他地方的城市发展,还是需要遵循合理的发展条件。

就在巴列维醉心于伊朗未来城市建设的时候,曼苏尔走进了巴列维的办公室。

“陛下,我们的行动在巴士拉遭遇了当地居民的抵抗。他们为了不从离开巴士拉,已经在城市中掀起了暴乱。”曼苏尔向巴列维汇报道。

城市想要扩张只能向左右两边发展。

还有1个原因就是水源,往东面去的沿海地区都是沙漠荒地。当地的水源也无法支撑起1个大型城市,也就只有阿巴斯港的旁边有1条河流。

胡齐斯坦平原此前因为离边境太近,1旦伊朗与伊拉克再起争端当地的城市就会成为第1个遭受到打击的对象。

不过,随着第1次两伊战争的结束,伊朗在西面的边境线继续向西延伸。

阿巴丹和阿瓦士这两座胡齐斯坦平原上较大的城市获得了足够的战略缓冲区,它们的安全性得到了大量的提升。

余留在城市里面的伊拉克人尽数的被伊朗士兵抓起来,等待他们的将是为期十年的劳动改造。

战争结束没有多久,挂在巴列维办公室墙头上的伊朗地图就被古列斯坦宫的仆人重新更换了。

国土面积1直都是决定1个国家能否强盛的关键,所以巴列维所有的办公室中都有1副伊朗的地图。

巴列维凑近挂在墙头上的伊朗地图,轻柔的用手抚摸伊朗新增加的土地。

算上之前从伊拉克手中夺取的土地,伊朗在这短短4年不到的时间里面,1共从伊拉克手上割走了194240平方公里的土地。

伊朗的国土面积也从原来的164.8万平方公里变成了184.2万平方公里。

直接抓那些顺从的伊拉克人,巴列维害怕招来国际的问责。不管伊朗政府如何肮脏,表面上的体面还是要维持的。

得到巴列维命令的伊朗政府也就彻底的放开了手脚,第271步兵师被迅速的调派到了巴士拉地区。

骚动的巴士拉城在几声炮响之后重归与平静,这个在战争期间没有遭受到伊朗军队侵犯的城市,第1次领略到了伊朗军队的风情。

整座城市几乎被洗劫1空,凡是能够抢取的东西伊朗士兵全部都没有放过。

城市中的居民不能保全,运气好1点的逃离了这座城市,运气不好的早就死在了第1波的炮火弹幕中。

哥萨克骑兵师都被调派到了平原上进行驱逐任务。

值得1提的是,在这场行动中最先被驱离的伊拉克人是基尔库克地区的伊拉克人。

哥萨克骑兵师也是在驱离完基尔库克地区的伊拉克人后,才被调往平原地区的。

巴士拉城市伊拉克居民的迁移任务原本是由伊拉克政府负责,好巧不巧的是在伊拉迁都纳夫杰之后不久,伊拉克国内就爆发了反对伊拉统治的武装起义。

伊拉克政府的移民活动就此中断,迁移伊拉克人的任务就全部交由伊朗来负责。

伊朗和伊拉克签订的《德黑兰条约》中,就有1条规定:原伊拉克土地上的非波斯族居民必须迁移至伊拉克领土上面去。

这是巴列维1贯执行的民族政策,削弱伊朗领土上的其他民族数量。

伊拉克方面也很愿意接受项条约,人口对于连续经历了两次战争的伊拉克来说极为重要。

在这两次的战争中,伊拉克最少有5十万人在战争中丧命,再加上逃离伊拉克的难民3十万。

4年之内,伊拉克的人口数量减少了8十万,而伊拉克在开战前的人口数量也不过刚刚够4百万人而已。

如果伊朗能够将科威特拿下的话,阿巴丹的安全性还会得到提升。

除了安全性得到提升外,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为这个区域带来了充沛的水源。

水源是决定了1个城市的规模,并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像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那样利用海水淡化技术获取淡水资源。

伊朗虽然也有着大量的石油资源,但是伊朗是目标是成为1个世界大国。

伊朗不可能将有限的财政用到高昂的海水淡化项目上面去,能够利用自然水源就是1种最好的选择。

伊朗在第1次两伊战争中,从伊拉克手中夺取的可都是1些膏腴之地。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可以为伊朗提供充足的水源,两者流经形成的泛滥平原又可以为伊朗提供充足的耕地。

巴列维保守估计以现在伊朗的土地,足以保证1亿人的粮食和水资源供应。

国境线的西移还给了伊朗能够发展沿海超级都市的机会。

胡齐斯坦平原往东面而去,伊朗的沿海地区都夹在山脉和海洋之间,城市能够扩展的地方狭小。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