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228节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228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可惜,潘毅不是“普通教练”。

……

当瓦尔迪来到主教练办公室时,潘毅正在电脑上玩游戏。

这游戏正是刚刚正式上市不久的FM2014。

潘毅在游戏里也是选择执教了汉堡,所以是现实中的潘毅建了个经理号,顶掉了游戏里的那个汉堡原本的主教练潘毅。

一个是猜不中,另外一个就是没必要猜。

因为万变不离其宗。

如果瓜迪奥拉认为超级杯的失利与诺伊尔、格策等人的缺席有较大关系的话,那他很可能依然还会排出偏攻击的中场组合,来一举击溃汉堡。

他不服气的时候,就会想用同样的、或接近的战术来证明自己上一次没有错,输球只是因为缺兵少阵后的意外失败而已。

特别是诺伊尔,真正的世一门啊,那可真是斯塔克这种级别的球员完全没法比的!

“瓜迪奥拉的学习能力倒是真的强。”因扎吉笑道,“他或许再踢几场就会意识到该怎么正确使用这个打法了吧。话说回来,现在足坛上学潘毅教练的战术的人,还真不止瓜迪奥拉一个人……”

纳格尔斯曼也说道:“谁说咱头儿的战术就是那么先进好用呢……要我说,头儿就是现在世界第一教练!”

潘毅摆摆手:“好了,我们还是继续研究这场比赛吧。嗯……等下,你刚才说什么,再说一遍?”

纳格尔斯曼:“你的战术先进好用?”

潘毅:“不是,后面那句。”

纳格尔斯曼抬头看向潘毅:“头儿,你觉得他们踢我们的时候,还会这么玩吗?”

“这可真不好说……”潘毅摸了摸下巴,“如果说这个世界上有哪个教练是最让人摸不清会用什么战术的,那一定就是瓜迪奥拉。”

可不是吗?

大部分的教练都算有迹可遁的,就算临场变阵,也就是在一两个自己熟悉的阵形中倒腾。

但瓜迪奥拉不一样。

由于上一次拜仁在超级杯吃了米特罗维奇的亏,瓜迪奥拉很可能会派上丹特和小范阿滕的组合来防,这时瓦尔迪上去后就是要重点压住丹特。

由于丹特的转身速度较慢,这样拜仁忌惮于瓦尔迪的速度可能就没办法把高位防线打得太舒服,而汉堡则也可以利用后场长传打拜仁的反击。

瓦尔迪的速度就决定了他在快速反击中是一个大杀器!

这其实算是他吃饭的本事了,潘毅也没有对此做太多的阐述。

接下来,潘毅重点跟瓦尔迪说了一下阵地进攻阶段他的作用。

潘毅赞赏地点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球员,强如梅西C罗也是如此,他们总有自己的短板。

而一个优秀的球员,就是能够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然后在比赛中扬长避短,充分地发挥出自己擅长的能力。

当然,一个优秀的主教练同样也是如此,他总是可以把适合的球员放在适合的阵型职责上,然后再搭配合适的战术来让每个球员发挥优势。

现在潘毅就是要拿瓦尔迪来对付拜仁的后防。

他知道潘毅要点入正题了。

果然,潘毅接下来就把电脑屏幕中的FM游戏最小化,并打开了电脑桌面上的一个名为“瓦尔迪”的文件夹。

在里面,都是一个一个的视频文件,这就是这两个赛季瓦尔迪比赛的集锦。

没错,因为潘毅这次要用瓦尔迪来对付拜仁,所以要更加细致地让瓦尔迪了解自身特点,体会潘毅的战术思路,以及如何破解拜仁的后防!

与米特罗维奇不同,瓦尔迪的身高只有179cm,体重也只有74kg,所以他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锋。

所以就算潘毅建议游戏公司给了瓦尔迪较高的潜力值,但由于属性增长困难,瓦尔迪并不是一个好用的前锋。

“我自己玩游戏都不会买我自己。”瓦尔迪笑道,“我更喜欢用卡瓦尼、卢卡库。”

“看来你是懂这个游戏的。”潘毅也笑了。

在FM游戏中,一直以来最好用的前锋,不是射门和技术数值好的,而是那些身体怪。

爆发、速度、强壮、平衡、灵巧……

这个游戏的公司总监跟潘毅是好朋友,甚至这游戏的封面都是潘毅,他们也是知道的。

他们更知道,这个游戏里的很多球员数值、包括战术职责之类的,都是潘毅给出的很多建议来调整的。

瓦尔迪偶尔也会玩,但毕竟玩的时间有限,所以也没有深入研究,玩的也一般。

他现在看到,屏幕中正是拜仁主场迎战汉堡的比赛,而现在的比分已经是2:0,拜仁领先了。

而在屏幕下方的汉堡球员列表里,瓦尔迪也看到了首发中锋的名字:“瓦尔迪”。

前锋:哲科。

前场:米尔纳,大卫·席尔瓦,纳瓦斯。

后腰:费尔南迪尼奥,哈维·加西亚。

后卫:科拉罗夫,莱斯科特,德米凯利斯,萨巴莱塔。

门将:乔·哈特。

呃……好像有点绕。

但汉堡在游戏里的表现却还不如现实,目前联赛也是踢了15轮,却落后于拜仁和多特蒙德,仅排在德甲第三位。

“这游戏的程序员还是不行啊,没办法完全模拟出我们这套433战术的精髓。”潘毅指了指游戏画面笑着对瓦尔迪说道,“你看,被拜仁压着打了。”

瓦尔迪也是乐呵呵地看着屏幕。

对于潘毅爱玩足球经理游戏这件事,汉堡上下都是知道的。

再加上拜仁这一次是主场作战,在球迷、士气等诸多加成之下,瓜迪奥拉排出强攻阵势几乎也是板上钉钉的。

而说到拜仁这边,如果让瓜迪奥拉选择当初在超级杯时对潘毅排出的阵容最没有想到的位置,那就是中锋了。

当时潘毅使用了米特罗维奇这个年轻的替补中锋来当支点,并充分地利用了这个优势,也真的是打了瓜迪奥拉一个措手不及。

如果按普通教练的正常思路,上一次赢了拜仁用了米特罗维奇,那这一次当然还是要继续用。

所以瓜迪奥拉也会按潘毅用米特罗维奇的战术思路来应对。

纳格尔斯曼:“你是世界第一教练!”

潘毅:“对了,舒服……听别人说自己是世一教,就是舒服。”

纳格尔斯曼,因扎吉:“……”

第245章 赴汤蹈火啊,毅哥!

对于瓜迪奥拉在对阵汉堡时到底会采用什么样的战术,其实潘毅并不是很想去猜。

整活成瘾的他,一会儿无锋阵,一会儿无腰阵,这踢曼城又搞了一个技术型单后腰和无边锋阵,实在是让潘毅也无法猜透啊。

这该说瓜帅武器库里的武器足够多呢,还是说他经常xjb搞呢?

毕竟他的整活有时候是挺有效果的,而有时候嘛……

“不过这场比赛中,瓜迪奥拉似乎也在试验让边后卫内收的踢法了。”纳格尔斯曼指了指屏幕上的比赛画面,“你看这次是左边后卫阿拉巴在压上进攻,而右后卫拉姆就站到了蒂亚戈的身旁来协助防守。”

“嗯,或许就是因为这样,他才敢让蒂亚戈一个人来踢后腰吧。”潘毅摇了摇头,“可惜他还是太高估这个边后卫内收的作用了。这最多顶半个后腰呢,也得配合我们卡塞米罗这样的铁腰才能有最好的效果。”

毕竟现在的汉堡,可不是当初那支碰到强队就要打防守反击的球队了!

他们是要跟拜仁拼中场控制的。

瓦尔迪的特点是速度快、喜欢拉边、勤勤恳恳,射术出色,而且压迫与防守端的贡献可以说是绝对符合潘毅要求的,甚至比潘毅预料的还要做得更好。

而如果对手采用高位压迫,由于瓦尔迪的存在,对手后防线要时刻忌惮自己的身后,毕竟在汉堡的阵中,中后场长传好手可是不少。

同时,瓦尔迪虽然身高不算高,但积极的态度和跑位让他有一定的争抢第一点的能力,后场就算质量一般的大脚也能拿下来做给队友,这是很多前场球员所做不到的。

对手忌惮瓦尔迪的存在,采用高位防线就需要好好掂量掂量,要么要冒着被打身后的风险,要么留给汉堡更多的纵深空间,或者彻底放弃高位压迫。

这就是使用瓦尔迪的优势所在。

他不喜欢时刻扎在禁区内,更喜欢拉边,活动范围大。

背身拿球不是他的强项,反而速度是他最突出的地方。

凭借速度,瓦尔迪更喜欢在对手越位线附近游走,通过积极的大范围的游弋跑位,不仅自己得以随时寻找反越位插身后的机会,更能不断“撩拨”对手防线,为队友创造空间。

“你看这个球,边路的萨拉赫带走了对手的边后卫,你就利用这个空当直面对手补防的中后卫,并最后射门得分,这就是你最犀利的武器。”潘毅说着,突然问道,“那你觉得自己的弱点是什么?”

“嗯……”瓦尔迪沉吟了一下,回答道,“我作为中锋的对抗和背身拿球能力并不出色,脚下盘带能力并不能算是顶尖,更多依靠速度和节奏的变化来摆脱对手,在面对同样速度快且灵活的防守队员时并没有太多优势。”

这些数值高,才是真的好用。

就算再过几年依然还是如此。

比如FM2020-2021时就有一个著名的身体怪托马斯·阿芒,只有9的射门就可以大杀四方,成为很多玩家带小球队时的锋线首选。

“但你我都知道,现实中的你,并不是这个样子的。”潘毅又指了指屏幕,笑着看向瓦尔迪。

瓦尔迪点点头。

他似乎也明白潘毅为什么要把他叫到办公室聊天了。

“游戏里想把你练起来真的很难,其实你不太好用。”潘毅突然吐槽道,“但这是他们游戏的机制问题,我也没有办法。”

画面里,瓦尔迪正好有一脚射门被诺伊尔接了个正着。

今年虽然仅仅是瓦尔迪第二年踢顶级联赛,但他却已经26岁了。

26岁,对于很多玩FM游戏的玩家来说,都是属于“老将”级别的了,能力增长基本上也要停滞。

他们这个阵容的人员配置显然要更均衡一些。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经历了开场阶段的被抢攻和不适应之后,由费尔南迪尼奥和哈维·加西亚组成的双后腰就渐渐地夺回了中场的控制权,并开始让曼城逐渐有了更多的进攻机会,并最后实现反超。

“瓜迪奥拉还是对自己的球队太过自信了。”教练会议上,因扎吉先分析了一下瓜帅使用这套战术的心态,“他甚至有点傲慢,总是想着用更多的进攻球员来一举击溃敌人,但还是付出了代价。”

纳格尔斯曼也说道:“没错,从拜仁赛季至今的比赛中,哈维·马丁内斯的出场时间变少了很多,这也说明了瓜迪奥拉的这种战术倾向。在德甲中他们或许还能压制住绝大部分对手,所以问题也不大。但到了欧冠碰到曼城这样的强队,就会被抓住漏洞。”

潘毅笑道:“我们跟拜仁踢超级杯的时候,瓜迪奥拉用的是克罗斯+蒂亚戈的双后腰组合。在输给我们后,我还以为他会改进呢,没想到还变本加厉了,让蒂亚戈单后腰的花活都能整出来,实在是佩服佩服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