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网游竞技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196节

被拒绝后,我成了世一教 第196节(第1 / 1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我在很多时候会怀念起当初在这里的日子,也会怀念这里热情的球迷,甚至是出租车司机,拉面店老板娘。”

“但我是一个职业教练,现在米兰是我的对手。所以我在明天的比赛中会竭尽所能,争取胜利!”

有记者问起了潘毅对目前米兰的看法。

毕竟这两年的米兰有点内外交困的意思,无论是俱乐部经营状况还是球队成绩都是每况日下,记者当然想知道潘毅对老东家、包括那些呼吁让他回来当主教练的声音是什么看法。

不过潘毅拒绝了对这方面的点评。

现在汉堡的很多球员都是第一次踢欧冠,而且还是去圣西罗面对米兰,潘毅应该会让球员们先求稳,而不是一上来就去跟米兰死磕,这太冒险。

但只要过了半场,在下半场他们显出疲态的时候,潘毅在联赛中雪藏的力量就可以完全爆发出来。

那时候就可以跟他们真刀真枪地干一场了!

第228章 圣西罗永远是你的家!

在汉堡全队抵达米兰市之后,潘毅出席了赛前新闻发布会。

纳格尔斯曼和因扎吉分别分析了米兰的前场和中场的问题,比如过度换位的行为意味着每个米兰球员的位置都远离对方,使每个球员远离球,使得米兰很难抢回失去的控球权。

又比如,米兰的三个中场,尤其是蒙托利沃经常跑进禁区接球。这个踢法增加了剩余中场球员和后卫在队友丢球时需要防守的区域。

蒙塔里、包括德容的防守可以覆盖很大范围,但当他们不能及时回防,对手往往可以造成有效反击。

而平图斯更是提到,这个赛季的米兰,严重减少了轮换阵容,经常都是同一套首发打天下。

特别是中场,他们能用的主力+替补最多也只有五个人。

在最近现实的足球和FM游戏中都有这样的一个数据,可以用来分析球队是否创造了足够多足够好的机会。

因为有时候计分牌上的比分其实并不能完全反映这场比赛真实的情况。

如果你的“预期进球数”很多却没有进球,那很可能就是你的战术其实不错、球员表现也还行,只是运气太差了点。

总之现在的潘毅就已经在数据分析中引入了这样先进的概念,来帮助他和教练组来更切实地了解对手和自己的场上表现。

“除此之外,米兰现在的后防线问题也很大。”潘毅继续说道:

尽管潘毅在米兰时只是一名助理教练,但无数的事实都在告诉着他们,真正让米兰走上三冠王颠峰的教练,是潘毅!

潘毅离开米兰后在汉堡取得的巨大成功,与阿莱格里在米兰的独木难支又形成了鲜明对比,更是在告诉世人,谁才是当年那支无敌米兰的真正掌舵人!

也正因为此,当本赛季欧冠小组赛的抽签结果出来之后,米兰球迷的心中是矛盾的。

他们当然希望潘毅回家看看,但又怕这个最了解米兰的教练会反戈一击,给这支已经开始走下坡路的米兰以致命一击。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球迷甚至希望潘毅能够真正地击败米兰,然后促使阿莱格里下课,继而换潘毅上任……

“所以,在这场关键之战中,我们依然会高举进攻大旗,为现场和电视机前的球迷奉献一场精彩的比赛!”

……

9月18日晚,圣西罗球场。

八万名球迷皆已就座,他们都怀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双方球员和教练走出球员通道。

在著名的南看台,有一幅印着八座欧冠奖杯的巨型tifo在展示。

这话说的很隐晦,也没有直言是阿莱格里不会用人。

但明眼人可以看出来这句句都是在说阿莱格里啊。

“这么好的球员,你咋不会用呢?”

“你看,他们来到我的帐下,不是又生龙活虎了吗?”

“明天我就给你来个现场教学,看看这三个球员是怎么用的吧!”

“埃德森在门前的表现也愈加稳健,当然我也很喜欢他用脚控球时的信心。他的大脚长传甚至已经成为了米兰进攻时的一个常规手段,这一点我们也会注意的。”

“德西利奥在现在的米兰坐稳了主力位置,我很欣慰。他是一个能把左右边卫都踢得很好的球员,我非常喜欢有这样特点的球员,这也是为什么我当初会建议把他从青年队中提前提拔到一线队来……”

很快,记者却又问到了本赛季离队的那几名米兰球员,特别是现在已经加盟汉堡的范迪克、坎特和萨拉赫。

记者问:“他们在上赛季的米兰踢不上主力,这是因为他们的能力问题,还是主教练的使用问题?”

话题又引到了阿莱格里身上。

阿囧这个固执的意大利教练,在潘毅在队的时候或许还会听他两句劝,但现在潘毅身为一个外人,阿莱格里又怎么会听他的?

只会觉得潘毅这个人在外面指手划脚的,很没礼貌——当然,职业教练间确实也很少会对同行的执教水平进行点评,这确实缺乏尊重。

再说了,如果阿莱格里真的用潘毅的方法取得了不断的胜利,那这功劳算在谁的头上?

那阿莱格里可真的是永远也摆脱不了“潘毅傀儡”这个米兰球迷私下里已经开始传开的绰号了。

只不过,在记者问到米兰现在的球员时,潘毅还是聊了一聊。

……

这场意甲比赛,潘毅是召集了教练组成员,一起在会议室看完的。

虽然并没有到现场,但潘毅也已经收集了本赛季至今米兰几场比赛,包括热身赛的数据,所以对目前阿莱格里的打法也是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在这个赛季,AC米兰成为了一支极度依赖传中的球队。”

“究其原因,是阿莱格里更多地要求球员进行位置的交换,也就是要踢的更加灵活。”

他表示这跟这场比赛无关,所以他不想多说些什么。

事实上,这一两年来有很多记者都有向潘毅询问过关于阿莱格里用兵问题,比如米兰的比赛踢的特别难看,只会传中什么的。

特别关于弃用了几名当初主力的做法是否合理之类的问题也问了很多次,但潘毅都没有给予正面回应。

这也算是给予阿莱格里的一定程度上的尊重了。

毕竟,虽然潘毅知道,阿莱格里在对球员的使用、和战术的理解上确实存在不小的问题,但他就算是在记者面前指出,又会有什么改变呢?

这个发布会也吸引了许多媒体的目光。

毕竟这是潘毅离开米兰之后,第一次面对老东家!

大家自然就很想知道,现在潘毅的心情如何,以及是如何看待这场比赛的?

潘毅很坦诚地说道:

“米兰是我进入职业足坛的第一站,我对它永远怀有特殊的感情。”

如果他们继续使用433阵型,那米兰的中场是不是有点单薄?

疲劳会减少他们的反抢能力。

当球员们没有足够的反抢能力时,米兰就会遭受反击的威胁。

在欧冠比赛中,这个弱点可能会成为一个问题,也是汉堡可以利用的点。

潘毅很认同平图斯的分析。

“在蒂亚戈·席尔瓦被卖掉之后,阿莱格里选择了梅克斯和萨帕塔的主力中卫搭档,但他们,特别是梅克斯的表现并没有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米兰在对阵维罗纳、卡利亚里,包括这场都灵的比赛中的失球,他都负有责任,或者至少是部分责任。”

“与蒂亚戈·席尔瓦相比,梅克斯根本不是一个可靠的防守者,他在禁区内的空中球争抢胜率不到30%。而在1对1的防守中,他的成功率也只有68%,在禁区内更是会下降到40%。”

“阿莱格里选择他的原因,反而是因为他在进攻端的表现。他制造进球的能力达到了每90分钟0.67个预期进球……哈哈,其实我在米兰的时候就注意到了,他是一个喜欢进球的后卫!”

“但在防守上的弱势是我们可以利用的。我们可以使用米特罗维奇跟他争顶,让他的争顶成功率和1对1防守成功率进一步下降……”

潘毅开了个头后,其它教练也纷纷跟进。

毕竟在很多米兰球迷的心中,潘毅是唯一的救世主,是唯一可以拯救米兰于水火之中的选择!

他当初去的只是一支德甲的保级队,现在却只用一年时间就杀进了欧冠,杀到了米兰的面前。

但更吸引人目光的,却是遍布各个看台的各种标语,以及潘毅各种身穿米兰制服的照片!

“潘毅,欢迎回家!”

“米兰永远欢迎你!”

“圣西罗永远是你的家……”

这证明了潘毅在米兰球迷心目中的地位和人气。

但潘毅毕竟没有真这么说。

所以记者的拱火行为也没有真的得逞。

最后,潘毅表示,即使明天汉堡是客场作战,但他们也绝对不会踢的保守!

“我在德甲开始之前就说过了,这个赛季我们要踢出漂亮的进攻。”

“这不仅仅是在德甲,在欧冠我也是这个目标。”

记者就是唯恐天下不乱啊,就是想让潘毅评价阿莱格里!

而潘毅也没有上当。

他只是淡淡地说道:“我们龙国有句古话,叫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众记者头上冒出一堆问号,看向潘毅的目光分明透着几个大字:“说人话!”

潘毅解释道:“这话的意思,就是人处的环境会影响人的发展。他们三个人绝对都是世界级的球员,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把他们带到汉堡的原因。而至于为什么他们在米兰踢不上主力,只能理解为是当时的环境已经不适合他们了。”

针对对方球员的技术特点进行点评,包括有什么针对的措施之类的,这倒是发布会上的惯例,可以谈一谈。

只不过,今非昔比,潘毅一年多前在米兰的主力阵容,现在也就只剩下了马内、德西利奥、阿巴特、埃德森等寥寥数人。

而其中是由潘毅力主引进的,更是只有马内和埃德森两人。

所以潘毅也重点提到了他们。

“马内的速度很快,在前场的冲击力也很强,这两年来在控球和射门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我们必须要找到有效防守他的办法。”

“但这样的踢球方式,在不太适合的球员执行下,就导致了进攻组织阶段的丢球比上个赛季更多。”

“所以增加传中的次数,可能是阿莱格里遏制这些失误的方法。”

“而过度的换位和传中进攻是有代价的:与上个赛季相比,米兰在反击中的丢球更多了。在对方半场失去控球权后20秒内,对方反击所创造的进球机会,米兰每500次传球会导致0.08个理论失球,比之前的0.06个理论失球高出33%。”

潘毅说的“理论失球”,跟“预期进球数”是类似的(也就是expected Goals,简称XG),是用来衡量特定区域的射门得分可能的一种数据。

它的概念其实不难明白,就是通过计算球队一场比赛中每次攻门机会的质量,从而得出那队球队在该场比赛中“理应”攻入多少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