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五百五十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

第五百五十章 难道他的魂魄被恶鬼夺走了?(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开始看书、写字,然后锻炼,接着就是处理一些沈括上奏的事情。

现在,赵煦是在暑假的,不用上经筵——根据去年韩绛带人制定的经筵表。

赵煦每年的春夏经筵,从立春到六月初一,秋冬经筵则从八月初一到冬至。

假期刚好和现代的寒暑假相当。

在假期里,他这个皇帝不需要上经筵,因此有更多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奈何孙臣福薄,未能得见两位元老之面。”

“今既逢太母圣节,有幸见一见富文忠公子孙也是好的。”

在赵煦的上上辈子,周国夫人晏氏奉太皇太后旨意入京,太皇太后旋即在庆寿宫中相见,相谈甚欢。

于是,太皇太后以富弼配享先帝神庙。

而那位周国太夫人,富贵了一生的晏家大小姐,却就此多病,于第二年病逝于汴京。

太师入朝,以宰执起肩舆,至下马处,令子弟一人扶腋……’的规定。

宰执起肩舆,这是尊老敬老,对宰执们来说是荣誉。

子弟扶腋,则是孝道。

宰执元老们如此,其妻妾也是如此。

虽是女眷,出入要避嫌,不能骑马,但她们乘坐的也都是马车、牛车。

“以孙臣之见,不如这样……”

“下特旨,命周国夫人子孙,以步撵相送,并赐华盖,命沿途州县用国礼迎太夫人入京,考虑到如今天热,恐太夫人受不得暑热,还可命洛阳方面,选善医者相随,一日三查太夫人的脉象……”

“如此一路谨慎,小心侍奉,周国太夫人入京之路,当可顺遂!”

“如此,既可令秦国、鲁国太夫人,能与故友相见,也可彰显国朝厚遇元老遗孀之制。”

步撵,自汉唐以来,就是王公贵族出行的乘用之物。

“江宁?”赵煦皱起眉头来。

“这个大和尚,不懂事啊!”他轻声做出了自己的评价。

“难道他的魂魄已经被恶鬼夺走了?”

石得一听着,顿觉遍体生寒。

“派人快马追上去,朕要看看他写的信上的内容!”

愿成却一直窝在汴京,而且,他受金总持的影响很深,现在已经是密宗的高僧,一直在学习如何给人灌顶。

这从这个大和尚隐居的地点就知道了——浴室寺。

这是位于汴京第三甜水巷里的一个寺庙。

出了寺院大门,周围左近全部都是勾栏,一个个半掩门里,尽是些污言秽语。

虽然说,出家人四大皆空,所谓佳人美色皆是红粉骷髅,白骨皮肉。

就算去,也是派仆人去。

所以,大和尚们急的团团转,以至于病急乱投医,居然派人去找隐居在浴室寺的愿成僧想办法了。

愿成僧,就是那个在熙宁时和智缘僧齐名的流量明僧。

两位大和尚,都是僧中龙凤,最是交游广阔,能说会道。

而他们的人生轨迹,也出奇的吻合。

因为,正是这个丈母娘当年说服了他的老泰山,在大晏去世后做主将小晏嫁给他——当时,天下人都已经知道,他冯京冯当世在中状元前就已经有妻子的事情。

各种各样的传言都有甚至有人造谣,他冯京为了攀附富家,逼杀原配。

直接将他在舆论场上,变成了类似吴起一样的负面人物。

若果然如此,那他冯京一旦坐实了这个名声。

那么他一辈子也翻不了身!

到了傍晚时分,赵煦用完晚膳,石得一也从皇城司那边过来,向他请安,顺便汇报探事司的事情。

赵煦静静的听完石得一的报告,轻笑起来:“有趣,有趣!”

大和尚们,果然不出他所料,这几天在到处活动。

然而,在孔方兄面前,大和尚们的一切手段,都失去了效果。

无论是那些信佛的士大夫勋贵,还是那些过去经常去烧香的宗室命妇们,近来都减少了烧香的频率。

只能说,这就是权力的小小任性!

即使是宰相之女,纵然是宰相的发妻。

在皇权面前,也不得不低头,甚至得伏低做小。

……

冯京陛辞后,赵煦跟着两宫,到了庆寿宫里坐了一会,陪着说了一会话后,他就回到福宁殿。

像汉唐时代步撵这样靠人力来抬的器具,如今已经需要特旨才准使用。

冯京听着,老眼一热,当即俯首而拜。

太皇太后本也只是想要完成老母亲的心愿,见此也道:“官家所言甚是,就依官家的旨意来办吧。”

赵煦轻笑着:“太母圣明。”

“正好,皇考在日,常与孙臣言:国朝老臣,以韩忠献公最忠,富文忠公次之……”

但大宋立国后,因为士大夫们摒弃以人为畜的恶习。

所以,宰执上朝,都是自己骑马的。

除非天子赐肩舆,不然,大臣们是不会让人抬他们的。

此外,一般在京城,抬着这些赐肩舆的大臣去宫里面的,都是他们的子孙、族人。

像是文彦博,给他的待遇之中,就有‘

“若他真的被恶鬼夺走了魂魄……”

赵煦认真的看了看石得一。

石得一顿时秒懂——魂魄为恶鬼所夺,已非人哉!

不是人的鬼怪,人人皆可诛之!

但甜水巷这种地方,哪怕对佛陀来说,可能也太刺激了一点,太堕落了一些!

这位愿成僧,住在这种地方,他的佛法修为,还能精深吗?

赵煦表示深刻的怀疑,同时这也是愿成僧能干出来的事情——当年,他自告奋勇和章惇去开梅山,然后,在梅山那边没管住自己裤腰带,差点被当地人嘎了——幸好,他是和尚,当地人崇佛,没有杀他。

“所以,愿成答允了?”赵煦问道。

石得一低着头,回答:“臣不知,但,臣闻愿成僧似乎写了一封信去了江宁。”

智缘曾诓过富弼的儿子富绍庭,愿成则诓过王安石的儿子王雱。

智缘跟着王韶开边,愿成则和章惇南下开梅山。

两个大和尚都靠着为国出力,混到了一件代表僧人最高地位的紫衣。

但如今两个大和尚已走上不同的人生拐点。

智缘僧如今在熙河风生水起,大有开宗立派的趋势。

正是老丈母娘再次下嫁爱女的举动,为他洗刷了冤屈——富家都肯再嫁女,这就至少证明了他冯京原配确实如他自己所说,在其入京赴考前就已经病逝,而非在他中状元后去世。

不然,富家怎么可能再嫁女儿?

所以,在这个世界上,冯京最尊重的人就是他的丈母娘。

冯京正要开口说话,就听着小官家继续道:“太母勿忧,孙臣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解决太母的难题。”

“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