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八十九章 端午众生(二合一)

第四百八十九章 端午众生(二合一)(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对外戚来说,这属于是过渡。

这次南下,即使他寸功未立,回朝后也可以安然直升皇城使。

而他现在,立功了!

江北各州土司、广西经略使司上下,都上报朝廷——广西走马承受公事高遵惠,用义怀远,谋略远方,优抚百姓。

功劳自然不是一点。

金明池的龙舟竞赛,肯定是没戏。

今年的中元节、中秋节庆典,也不会举办的,元宵灯会更是想也不用想。

这些堪称是天下第一的盛会,还得等两年。

等天子孝期结束,才能真正的操办起来。

章惇正感慨着,高遵惠已经拿着一杯菖蒲酒,醉醺醺的来到了章惇面前。

一大早的,邕州城就已经满城都是艾草的味道。

城外的邕江中,更是举行一次,规模空前的龙舟竞赛。

来自广西各地的土官们,还有交州江北的土司们。

都从各自的地方,选拔出了一支龙舟队伍,来到邕州参赛。

章惇端坐在早早搭起来的台子上,看着邕江内的龙舟,竞相向前,浪花奔涌中,数以万计的观赛者,呐喊、助威之声,不绝于耳。

这个陪着他从小长大,知他懂他也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的妻子。

“善!”王安石紧紧握着妻子的手。

他这辈子,只需要有妻子的支持和帮助就够了。

外人议论?何曾惧!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只是被章惇婉拒了。

但高遵惠回头就和没事人一样,也不恼怒,依旧和他说说笑笑。

只能说,这大宋外戚,天生就是这样。

高家更是无愧百年勋臣家族的底蕴。

高遵惠摇摇晃晃的举着酒杯,对着章惇微微躬身:“愿请经略相公,满饮此杯。”

将来,这高家的富贵,不可想象!

但真正让章惇诧异的,还是这位国亲会做人。

以章惇所知,就这些日子来,高遵惠身边聚集了大量的人。

有地方土官,有地方豪族,还有从汴京来的人。

曹家、刘家、向家、王家,好像都派了些下人过来帮忙。

更让人眼红的,还是这位国亲,在交趾做了好大买卖。

到现在,都一直还有从明州那边来的商贾甚至是官兵押送着明州的甘蔗苗千里迢迢而来。

听说,是官家出了内帑,给明州、苏州那边拨了钱,购买甘蔗苗。

而明州知州陈睦那个家伙,从来都是以跪舔天子出名的大臣。

别说官家肯给钱了。

吴夫人看着自己的丈夫。

看着这个虽然两鬓衰白,但精神意志却再次振奋起来的男人。

她笑了。

于是,紧紧握住这个从孩童时代,就已经在一起的丈夫的手。

“獾郎既已经决心了,那就去做吧。”吴夫人柔声说道。

于是,朝堂欣然接受。

所以,根据汴京的消息,高遵惠回京后论功,遥郡肯定是跑不了,就看武臣阶定在横行官的哪一阶了。

搞不好,过几年,这位国亲就将拜正任。

这就是外戚。

只要稍微立一点功,勉强可以堵住别人的嘴,升官就和喝水一样轻松,外人自是羡慕不来的。

这位太皇太后的叔叔,如今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从汴京来的消息,这位国亲注定要高升。

高遵惠本是正八品的文臣朝官,寄禄官在南下前,为奉议郎。

南下时,以特旨换武资,国朝之制,以文资换武资,可升一级任用。

于是,高遵惠摇身一变,成为从七品的武臣,特旨授为左藏库使,以左藏库使而为广西走马承受公事。

这让章惇看着,有些怀念起汴京来了。

“往年这个时候,金明池内,大宋禁军也会举行龙舟竞赛。”

“天子甚至会亲临金明池,与民同乐。”

“往往这个时候,金明池内观者数以十万……”章惇感慨着,不由得唏嘘起来。

如今官家还在守孝期间。

这三句话,虽然是别人歪曲了他的原话,并广为流传的谣言。

可王安石从不否认。

因为他心中,真的觉得这三句话说的好!说到他心坎里去了!

……

广西的端午节习俗,和中原也没有太大区别。

听说是,高遵惠和他们在按照斗纽的办法,大家一起种甘蔗,一起开蔗糖作坊,等出了糖,大家再一起打通销往汴京、扬州、杭州、苏州、江宁、河阳、洛阳等地的通道,有钱一起赚!

不止如此。

这位国亲,还把斗纽的干股,送到了广西地方的有司手中。

苗时中、岑自亭、吕嘉问、关杞,人人见者有份。

就连他章惇这边,也送了大约百五的干股。

就算是一毛不拔,陈睦那个家伙,也会拿着衙门公使钱,从民间大肆购买甘蔗苗,送来这边。

于是,交州北方各州的甘蔗田种植面积,一直在扩大。

章惇听说,现在都快十几万亩了。

委实有点夸张!

要是真被这个国亲在交州把甘蔗给种成功了。

就和当年,她丈夫执意变法,去挑战所有人的时候那样。

那个时候,现在的荆国夫人吴氏,也是这般握着丈夫的手,对他温柔的鼓励:去做吧。

王安石笑起来。

他这一生,最大的自豪和骄傲,从来不是文章、功业。

而是他身边的这个妻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