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瓦特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在现代留过学 > 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家是病虎

第四百八十一章 王家是病虎(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便以满中行、吕陶为御史,前往梓州路,清查李综弊案,以严守懃为走马承受公事配合两位御史。”太皇太后招来梁从政,与他道:“就按照这个意思去告诉学士院,命学士院草制,然后降与有司施行吧。”

“诺!”

……

成都。

淅淅沥沥的雨水,打在这座古老的城市的青石板路上。

“左司郎中满中行,曾为侍御史知杂事,熟悉国朝法度,素来刚正,不如遣其与吕陶同去?”

太皇太后想了想,想起了满中行是谁?

先帝时的侍御史知杂事,是当时御史中丞黄履的左膀右臂。

先帝驾崩后,被任命为国信使,前往北虏通报大宋国丧。

这个人是新党的人,而且和新党的执政邓润甫关系不错。

同时,传授园户们种茶的技术,教导园户制茶。

总的来说,他做的还不错,至少向太后感觉是没有丢她的人的。

“只是,内臣的多少会有朝臣议论。”

“还得选派一位文臣去梓州路才好。”

梓州路原来的转运使,在去年就已经致仕。

毕竟,其实现在朝廷对梓州路的具体情况,是两眼一抹黑的。

现在,朝廷知道的也就只有御史台的御史们所弹劾的情况。

但在当地,这些情况是不是普遍存在?当地百姓生活详情如何?

远在汴京的太皇太后、皇太后,是完全不知情的。

这样一想,太皇太后就看向向太后,问道:“太后,老身记得过去太后身边的邸候严守懃,如今是在成都?”

干脆就是一头肥羊!

从严守懃的态度和语气中,他们明显的能感觉到严守懃的鼓励。

“听说,当初王仲修兄弟扶棺回乡,带回的财货,几近百万贯……”

“据说光是黄金、白银就装了十几辆车……”

只是这么一想,这个人就按捺不住了。

风光回乡,出判福建,而且一回乡就是主持泉州市舶司的建设。

而且,每个月都有从京城出发的使者,前往福建,送去来自宫中的礼物。

听说连润国公的一个妾室,都因为侍奉润国公有功,而被当今官家赐了一个县君的诰命。

所以,在华阳人眼里,王家依然是一头猛虎!

没有人敢碰。

原来真的恶了宫中!

他们获罪于天!

于是,心思在悄然间就已经完全变了。

那个曾经仰望的宰相之家,那个昔日连多看一眼都生怕怠慢了的簪缨之家。

如今变成了一头,膘肥体壮,让他口水直流的大肥猪。

“可惜啊……光机灵是没有用的。”

经过了王仲修守孝私通妓女一事,现在整个成都府都已经知道了,故宰相郇国公王珪的儿子王仲修不孝。

这对王家在士林中的名声,造成了毁灭性打击。

已经有士大夫不齿与王家往来。

但,这只是第一步!

“实在是这钱,是皇考留下来的,孙臣舍不得随便花掉……”说着他就红起眼睛,自我催眠,代入汉宣帝故剑情深的剧情。

“而且,钱帛从汴京运到梓州,太远了,耗费太大,不值得。”

“不如这样……”赵煦想了想,道:“太母、母后,且下诏,以宫中封桩库出钱,注入户部,代梓州百姓缴纳今年和明年应交的免役钱、免行钱。”

这就等于是有中央出钱,对梓州路进行财政补贴。

同时也算是一种注资了。

远方的酒旗,在夏日的小雨中,迎风招展。

严守懃眯着眼睛,坐在酒楼的一个雅座中,品茗着来自华阳的美酒。

“王仲修最近怎么样?”他微笑着问着一个恭敬的站在他面前的男人。

“回禀公事,王家人最近都闭门不出。”那人点头哈腰的回答。

“闭门不出?”严守懃玩味着,冷笑着:“倒还算机灵!”

而邓润甫一直就是向太后的人——这一点,朝野皆知!

太皇太后念头一闪而过,就对向太后道:“太后所言甚是。”

太后想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很正常。

她这个太皇太后,不也一直是这样做的吗?

朝臣们也会有意无意的,像她们靠拢,以求支持、提拔。

这也是李综今年越发的疯魔的变本加厉的原因——他想接班,想要顺利的成为一路转运使。

这样,他就有机会成为待制级别的重臣。

太皇太后想了想,就道:“不如就遣弹劾李综的左司谏吕陶去?”

向太后嗯了一声:“娘娘安排甚为妥帖。”

“不过,吕陶资序还是浅了些。”

向太后颔首:“回禀娘娘,确实如此。”

“不如就让严守懃去一趟梓州路,以走马承受公事的身份去看看?”

“也好。”向太后点头。

严守懃去了成都府,但依旧保持着三天一小报,十日一大报的频率,向着汴京报告他在成都的所作所为。

走访园户、召集茶商,询问商路……

百万贯的横财啊!

他只要咬一口,这辈子都够花了!

(本章完)

直到,前些时候的王仲修私通妓女案爆发,华阳本地的人才如梦初醒——那只是一头牙齿掉光了,再也不能吃人的病虎。

于是,就有人拼命的削尖了脑袋,往严守懃身边凑了。

就是想要得到来自宫里面的确认——王家,不会有人保。

而现在,他们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答案。

王家何止是病虎?

虽然过去,他们是听说过一些传说。

可终究,没有人敢验证。

那可是宰相之家!

而且,传说,汴京的新官家,对先帝老臣格外优容。

前宰相润国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严守懃面前的男人,咽了咽口水,凑到他面前,低声问道:“公事的意思是?”

严守懃抬起头,看了这个家伙一眼:“咱家可什么都没有说。”

那人陪着笑:“是是是……公事什么都没有说。”

但心里面,已经和镜子一样明白了。

来自汴京城的皇太后身边的大貂铛的亲口证明——华阳的那个庞然大物,那个让他们这些人家平日里连仰望都只觉得心惊胆战的宰相之家。

因为按照制度,梓州路的免役钱、免行钱,在扣除了地方的开支后,最后都是要送到汴京的。

现在这部分钱,梓州路可以留下来。

如此一来,梓州当地的市场就可以得到这部分资金的润滑。

两宫听着,对视了一眼,然后都点点头。

梓州路的事情,暂时也只能是这个样子来处置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